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的比较研究——以贪污犯为线索评析我国共同犯罪与身份问题立法 被引量:2
1
作者 何承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9,共7页
对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如何定罪量刑,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上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也是我国刑法理论界长期争执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与国外立法例相比较,我国大陆刑事立法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目前仅限于贪污罪,效力尚不及于其他身份犯... 对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如何定罪量刑,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上有较大争议的问题,也是我国刑法理论界长期争执而未能解决的问题。与国外立法例相比较,我国大陆刑事立法对这一问题的关注,目前仅限于贪污罪,效力尚不及于其他身份犯,如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更不涉及此类共同犯罪的量刑问题。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总则中专门规定这一问题的定罪与量刑的立法例值得我国大陆刑法典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身份 贪污罪
下载PDF
关于刑法中身份的学理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闫二鹏 王强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20-24,29,共6页
刑法中有关身份的问题极为复杂,尤其是当它与犯罪构成、共犯问题出现交叉时更为棘手。传统刑法理论只是在共犯论中稍带提及。笔者拟在对身份界定的基础上对身份在犯罪构成中的体系性地位和身份犯、亲手犯问题着重进行论述。
关键词 身份 犯罪构成 身份犯 亲手犯
下载PDF
中国早期罪观念的产生、特征及其影响
3
作者 李勤通 《南大法学》 CSSCI 2024年第2期119-141,共23页
殷商刑罚是否是法律意义上的刑罚缺乏明确证据,其应当被谨慎地认为是一种以占卜为前提,通过毁损身体标识身份的特定做法。但这对后世刑罚制度及其理念有深远影响,包括肉刑的执行方式及其与身份的密切关系等,通过以刑识罪的方式可见殷商... 殷商刑罚是否是法律意义上的刑罚缺乏明确证据,其应当被谨慎地认为是一种以占卜为前提,通过毁损身体标识身份的特定做法。但这对后世刑罚制度及其理念有深远影响,包括肉刑的执行方式及其与身份的密切关系等,通过以刑识罪的方式可见殷商罪观念可能与身份秩序关系密切。透过分析基本确定为西周文献中与罪字直接相关的记载发现,西周罪观念较殷商发达,罪涉及对君、臣、民三者的规范要求,且罪与刑开始分离。当时的罪主要是对身份秩序的违反,后果是刑罚,所施加的刑罚是新身份的标识。整体上,殷周罪观念关系密切,而且两者的罪观念都未摆脱原始宗教的影响,渗透了鬼神色彩。早期罪观念塑造了传统法理念的双重性,包括规范君主的高级法和规范臣民的制定法等。这种双重性催生了普遍守法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到今天仍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观念 殷周变革论 以刑识罪 身份刑 君罪
下载PDF
单一正犯视角下的身份犯的共犯问题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明祥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124,共21页
德、日等国采取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制体系的刑法,为解决这种犯罪参与体系带来的对身份犯的共犯处罚不均衡的问题,其不得不对身份犯的共犯设特殊例外的定罪处罚规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对身份犯的共犯的处罚更为合理,但是却带来了... 德、日等国采取区分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制体系的刑法,为解决这种犯罪参与体系带来的对身份犯的共犯处罚不均衡的问题,其不得不对身份犯的共犯设特殊例外的定罪处罚规定。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对身份犯的共犯的处罚更为合理,但是却带来了刑法解释论上一些新的弊病。我国刑法采取不同于德、日刑法的单一正犯体系,按我国刑法对共同犯罪的定罪处罚规定和单一正犯的解释论,无论是真正身份犯还是不真正身份犯中的共同犯罪案件,采取与非身份犯中的共同犯罪同样的定罪处罚规则,均能得到恰当的处理,因此,不应借鉴德、日的身份犯的共犯解释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犯 共犯 主犯 单一正犯 共同正犯
下载PDF
身份犯的类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飞飞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4-98,共5页
本文基于普适性和实用性的立场,将身份犯划分为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自然身份犯与法定身份犯、亲手性身份犯与非亲手性身份犯、存在型身份犯与利用型身份犯、明示型身份犯与隐含型身份犯这五对对应存在的类型,并认为每一种存在类... 本文基于普适性和实用性的立场,将身份犯划分为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自然身份犯与法定身份犯、亲手性身份犯与非亲手性身份犯、存在型身份犯与利用型身份犯、明示型身份犯与隐含型身份犯这五对对应存在的类型,并认为每一种存在类型都有其独特并不可替代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应当加强对不同类型身份犯的探讨,从而丰富和深化整个身份犯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犯 类型 价值
原文传递
论期待可能性在刑法中的表达与体系性地位——对刑法第十三条“但书”规定的另一种解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72-77,共6页
期待可能性的精神内核是"法律不能强人所难",这并非大陆法系所特有,我国刑法遵循并体现这一价值理念。要解答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表达和体系性地位的问题,需要选择性引进域外理论。期待可能性是一种出罪评价机制,属于超... 期待可能性的精神内核是"法律不能强人所难",这并非大陆法系所特有,我国刑法遵循并体现这一价值理念。要解答期待可能性在我国刑法中的表达和体系性地位的问题,需要选择性引进域外理论。期待可能性是一种出罪评价机制,属于超法规事由,它在我国刑法中的表达和体系性地位不能在犯罪构成体系中得到求解,刑法第十三条的"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包含了对期待可能性的表述,期待可能性是与犯罪构成体系并行的犯罪论中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表达 体系性地位 犯罪概念
下载PDF
间接正犯与身份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小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33-36,共4页
刑法学界关于"不能为身份犯的直接正犯者能否为间接正犯"的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有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之分野。深入分析各种学说的见解,考察间接正犯的构成要件应当从整体出发,将身份者和构成要件身份区别对待,那么,肯定无... 刑法学界关于"不能为身份犯的直接正犯者能否为间接正犯"的问题争论不休,其中有肯定说、否定说和折中说之分野。深入分析各种学说的见解,考察间接正犯的构成要件应当从整体出发,将身份者和构成要件身份区别对待,那么,肯定无身份者也能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也就是顺理成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正犯 身份 身份犯
下载PDF
事态犯罪论要——实现持有型犯罪的科学归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亚娜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3,共7页
时代的发展 ,治安形势的变化 ,促成了犯罪个体智能程度的提高 ,社会整体生存风险的加大 ,由此赋予了持有特定物这种静止状态即可构成犯罪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这种全新的构罪机理所带来的是刑法中行为基本价值与面貌的变迁。传统的危害行... 时代的发展 ,治安形势的变化 ,促成了犯罪个体智能程度的提高 ,社会整体生存风险的加大 ,由此赋予了持有特定物这种静止状态即可构成犯罪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这种全新的构罪机理所带来的是刑法中行为基本价值与面貌的变迁。传统的危害行为针对的是行为人的身体动静行止 ,持有针对的是人对物的控制支配这种特殊事态。至此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外延包括行为性危害行为和事态性危害行为两大类。前者违反刑法的行为性规范 :其中违反禁止性规范的是作为 ,违反命令性规范的是不作为 ;后者违反刑法的事态性规范 ,即法典以“非法持有”罪状表述、实质是就行为人与特定物所处的某种事态本身予以刑罚处罚 ,形成犯罪的另一类——事态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有 事态 特定物 刑法 犯罪 行为人 危害行为 归位 科学 生存风险
原文传递
消极身份犯概念之考量 被引量:1
9
作者 阎二鹏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7-61,共5页
身份犯是刑法所规定的一类"特殊"的犯罪形式,由于对犯罪主体资格的特殊要求而与一般犯罪相区别。刑法学界对身份犯的研究一般是将重点置于"身份犯之共犯"问题的研讨中,而对于身份犯自身体系的研究则鲜有论及。为弥... 身份犯是刑法所规定的一类"特殊"的犯罪形式,由于对犯罪主体资格的特殊要求而与一般犯罪相区别。刑法学界对身份犯的研究一般是将重点置于"身份犯之共犯"问题的研讨中,而对于身份犯自身体系的研究则鲜有论及。为弥补此一理论空缺,试图将身份犯概念的研究作为重点,以此为前提检视消极身份犯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犯 犯罪构成 消极身份 消极身份犯
下载PDF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特征及争议厘清——基于司法数字资源统计展开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川 叶英杰 《犯罪研究》 2023年第3期39-53,共15页
通过收集与整理近年来代表性司法数字资源中9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据与信息,能够相对有效地分析当前性侵未成年人的状况与特征。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犯罪数量与犯罪类型两方面展开,而在此基础上对该类犯罪从刑罚... 通过收集与整理近年来代表性司法数字资源中9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数据与信息,能够相对有效地分析当前性侵未成年人的状况与特征。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主要从犯罪数量与犯罪类型两方面展开,而在此基础上对该类犯罪从刑罚与保安处分措施状况着眼的司法惩治状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犯罪现状的认识。在现状分析的前提下,从犯罪人、受害人与犯罪行为三个方面展开特征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治理重点与方向。从当下司法治理的角度,对典型案例中的争议分析与厘清可以为有效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提供直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 司法数字资源 犯罪现状 犯罪特征
下载PDF
强奸罪非身份犯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凡英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52-54,共3页
通说所称妇女不能构成强奸罪的实行犯的主张.在理论上没有根据,用于指导司法实践会发生严重错误。妇女可以构成强奸罪的实行犯,强奸罪不是身份犯。
关键词 妇女 强奸罪 身份犯 实行行为 实行犯
下载PDF
身份犯本质刍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阎二鹏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8,共5页
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典中均有关于身份犯的规定,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有专门规定身份犯之"法规",称为"身份刑法"。尽管在立法上对身份犯的规定已十分普遍,但是关于身份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法益侵害还是义务违反,在学... 当今世界各国刑法典中均有关于身份犯的规定,有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有专门规定身份犯之"法规",称为"身份刑法"。尽管在立法上对身份犯的规定已十分普遍,但是关于身份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法益侵害还是义务违反,在学者们中间还是有很大的争议。但是,法益侵害说较之义务违反说更利于实现罪刑法定,更符合我国当下国情。以法益侵害说为视角,完全可以说明纯正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犯 法益侵害 义务违反
原文传递
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的定性探析——兼评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古加锦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31-34,共4页
对于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的定罪,既要反映共同犯罪的本质特征,又必须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根据犯罪共同说对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时进行统一定罪,才是符合共同犯罪的本质特征的。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时触犯数罪名... 对于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的定罪,既要反映共同犯罪的本质特征,又必须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根据犯罪共同说对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时进行统一定罪,才是符合共同犯罪的本质特征的。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时触犯数罪名,这种情况实际上就是想象竞合犯,应按照想象竞合犯"择一重处"的原则,选择处罚较重的犯罪定罪量刑,这不仅符合共同犯罪统一定罪的本质要求,而且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身份犯 犯罪共同说 行为共同说 想象竞合犯
下载PDF
区分制下无身份者成立身份犯的共同正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岱 王沛然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64,235,共15页
关于无身份者是否可以成立身份犯共同正犯的问题,理论界与实务界均存在争议。探讨我国刑法理论中无身份者成立身份犯共同正犯之前提要素,首先应明确我国是否属于区分制共犯体系,其次应探讨在理论上无身份者是否可以分担身份犯的实行行... 关于无身份者是否可以成立身份犯共同正犯的问题,理论界与实务界均存在争议。探讨我国刑法理论中无身份者成立身份犯共同正犯之前提要素,首先应明确我国是否属于区分制共犯体系,其次应探讨在理论上无身份者是否可以分担身份犯的实行行为。在区分制共犯体系下,应对我国《刑法》及司法解释中的“共犯”进行广义理解。当无身份者在身份犯的共同犯罪中分担部分实行行为并起到重要作用时,其具有与有身份者同等的正犯性与法益侵害性,可以认定无身份者成立身份犯的共同正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分制 无身份者 身份犯 共同正犯
原文传递
身份犯的本质及其类型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军明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由于法益侵害说对于中国刑法及刑事法治的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必须确立犯罪是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的基本观念,身份犯的本质也应解释为对法益的侵害。由于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身份犯,导致司法实践中在处理身份犯的案件存在一定难... 由于法益侵害说对于中国刑法及刑事法治的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因而必须确立犯罪是对法益的侵害或者威胁的基本观念,身份犯的本质也应解释为对法益的侵害。由于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身份犯,导致司法实践中在处理身份犯的案件存在一定难题。而类型化思维的提倡是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即在思维方式上,倡导由概念思维转换到类型思维。同时,在刑法总则中明确身份犯的涵摄类型,增加"有关身份犯及其刑事责任"条款的类型性规定,进而指导刑法分则的具体适用,增强刑事立法的可操作性,实现刑事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犯 犯罪本质 刑事责任
下载PDF
论身份犯的间接正犯
16
作者 徐宇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随着我国刑法理论对身份犯、间接正犯等问题研究的深入,学界已开始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有所关注。但是,关于身份犯的间接正犯能否成立的问题上,大陆法系和国内学者均有不同的观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对于司法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 随着我国刑法理论对身份犯、间接正犯等问题研究的深入,学界已开始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有所关注。但是,关于身份犯的间接正犯能否成立的问题上,大陆法系和国内学者均有不同的观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问题对于司法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对于相关理论有加以比较、评析的必要。文章将在回顾大陆法系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对身份犯的间接正犯成立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犯 间接正犯 成立
下载PDF
身份犯视角下虐待罪的局限及其破除——兼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十八条之规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师晓东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38-43,共6页
根据《刑法》第260条之规定,虐待非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不能认定为虐待罪,而且其他罪名也不能恰当评价此行为,虐待罪的局限性导致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失灵。该局限性的根源包括对虐待行为的认识偏差、虐待罪的设置缺陷和刑法罪名体系的... 根据《刑法》第260条之规定,虐待非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不能认定为虐待罪,而且其他罪名也不能恰当评价此行为,虐待罪的局限性导致刑法的法益保护机能失灵。该局限性的根源包括对虐待行为的认识偏差、虐待罪的设置缺陷和刑法罪名体系的不完善。《草案》第18条之规定有进步之处,但是仍存缺憾,解决路径是将虐待罪去身份化,使其回归非身份犯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虐待罪 身份犯 破解局限 去身份化
下载PDF
污染环境罪的现实困境与完善路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聪聪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3年第5期141-143,共3页
污染环境罪是由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1997年《刑法》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订而来。2013年和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了指导司法适用出台了专项的司法解释,但在适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案... 污染环境罪是由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1997年《刑法》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订而来。2013年和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了指导司法适用出台了专项的司法解释,但在适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出污染环境罪在司法适用中的困境,并通过对污染环境罪理论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化研究,以期为解决实践中暴露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司法现状 单位犯罪 资格刑
下载PDF
伪证罪的疑难问题研究——从128份刑事判决书说起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若思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53-61,共9页
伪证行为严重干扰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运行,正确认定伪证罪能够维护刑事诉讼追求的公平正义价值。此文对近二年的伪证罪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之后分别讨论了伪证罪的主观目的问题,伪证罪主体之"证人"的范围问题,以及伪证罪的既... 伪证行为严重干扰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运行,正确认定伪证罪能够维护刑事诉讼追求的公平正义价值。此文对近二年的伪证罪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之后分别讨论了伪证罪的主观目的问题,伪证罪主体之"证人"的范围问题,以及伪证罪的既遂状态问题,并分别得出了以下结论,即伪证罪的主观目的应限定在"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主体之"证人"的范围不应包含被害人和被告人,伪证罪的既遂状态应排除在侦查机关做假证后又翻供做真实证明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证罪 主观目的 身份犯 既遂状态
下载PDF
不同身份者共同身份犯罪的定罪
20
作者 丁旭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89-93,共5页
非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即混合主体共同实施身份犯罪,在古今中外的刑法中皆有所规定。现阶段,我国关于混合主体身份犯罪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非身份者的身份犯罪主体资格符合问题上。尽管刑法分则中,纯正身份犯以有特定身份者为... 非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即混合主体共同实施身份犯罪,在古今中外的刑法中皆有所规定。现阶段,我国关于混合主体身份犯罪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非身份者的身份犯罪主体资格符合问题上。尽管刑法分则中,纯正身份犯以有特定身份者为犯罪主体,非身份者不能构成;但是分则的构成要件在非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纯正身份犯罪时,应将非身份者与有身份者从总体考察,非身份者可以在与有身份者共同实施身份犯罪时成为纯正身份犯的犯罪主体。对于混合主体身份犯罪的具体定罪,要本着"特殊优于一般为原则,重法优于轻法为补充"的理念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 共同犯罪 身份犯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