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张广海 赵金金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6-126,共11页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铁路设施、高速公路设施、一级公路设施、二级公路设施、内河航道设施、民航航线对区域旅游经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对其进行了空间计...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铁路设施、高速公路设施、一级公路设施、二级公路设施、内河航道设施、民航航线对区域旅游经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对其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全域范围内,铁路设施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二级公路、民航航线、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设施均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系数依次为0.7010、0.4992、0.4532、0.0695、0.0212;(3)局域范围内,对于铁路设施,仅西藏和青海的作用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五种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出了显著的空间变异性: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对除内河航道以外的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反应均比较敏感;东北地区的一级公路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长三角地区的民航航线条数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强,一级公路和内河航道设施的促进作用为中等水平;除北京市的高速公路设施对其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处于中等水平外,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反应均较弱;对华中地区而言,除一级公路设施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弱外,其余各种交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不同区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旅游经济 空间计量 地理加权回归
原文传递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的空间动态差异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2
作者 程翔 王曼怡 +1 位作者 田昕 康萌萌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3-54,共12页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技术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研究影响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及其特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依旧存在,金融超前区和滞后区的极差明显,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溢出...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统计技术对2005-2015年中国31个省区市研究影响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及其特性。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依旧存在,金融超前区和滞后区的极差明显,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均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业化水平在上述两个模型成为金融发展的反向制约因素,对外开放水平、基础设施水平、政府规制水平在空间计量模型中是正向因素,但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双向变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水平 空间自相关 空间计量回归 地理加权回归
原文传递
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贺俊 胡玲玲 唐述毅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8-58,共11页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 本文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人口年龄结构的内生增长模型,得到均衡状态下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框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少儿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U型关系、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然后对1989-2017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单位根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伪回归,考虑可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少儿比率、老年比率和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说明可以采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估计,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分别进行LM检验、HAUSMAN检验、WALD检验和LR检验,得出空间杜宾随机效应模型最合适,研究发现本地区少儿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U型,本地区老年比率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倒U型,同时本地区少儿比率和老年比率也对相邻地区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少子化 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 空间计量回归
原文传递
绿色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于娱 杨帆 施琴芬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4,77,共8页
在绿色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条件下,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突出问题为目标,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空间集聚性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采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及绿色... 在绿色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条件下,以解决资源环境生态突出问题为目标,建立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探讨绿色技术创新空间集聚性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采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以及绿色专利数据,分析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Moran’s I指数测度1992-2013年中国区域绿色专利授权数量的空间集聚性,并建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绿色专利授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集聚性逐步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加强区域间创新协作,建设并完善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专利 夜间灯光数据 空间计量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研发要素流动与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 被引量:6
5
作者 宛群超 袁凌 王博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6,共11页
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 本文利用2004—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地区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及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研发要素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呈现整体上升态势,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集聚效应与路径依赖性;②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在R&D人员流动与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③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均通过资源效率的改善进而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R&D人员流动、R&D资本流动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边际效应均呈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要素流动 创新能力 空间计量模型 中介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考虑空间效应的公交站点客流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伊凡 陈学武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探究公交客流量影响因素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公交规划管理,本文基于南京市多源数据,从站点层面分析公交客流量的影响因素,考虑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角度的空间效应,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 探究公交客流量影响因素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公交规划管理,本文基于南京市多源数据,从站点层面分析公交客流量的影响因素,考虑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两个角度的空间效应,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站点属性及社会经济因素在工作日早晚高峰两个时段对公交客流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局角度来看,公交站点客流量间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具有聚集特征,空间杜宾模型优于多元回归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及空间滞后模型;各变量在早晚高峰时段对客流量的直接效应符合通勤规律;公共服务用地强度和公交站数量的空间溢出效应最为显著,且呈现出虹吸现象。从局部角度来看,各影响因素均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土地利用变量的空间差异性最大;车头时距与站点客流量负相关,影响程度以南京市玄武湖区域为中心向外递减;线路条数与站点客流量正相关,影响程度由老城区向外围区域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空间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公交客流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县域尺度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基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郡郡 刘玉萍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87-2101,共15页
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作为空间单元,采用时序比较法、标准差椭圆、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以及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 基于2000、2010和2020年3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区县作为空间单元,采用时序比较法、标准差椭圆、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以及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 2000—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人口老龄化整体呈加速加深的趋势,但不同区域及2010年前后呈现相对不同的变化;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出相似类型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且考察期内低-低型集聚的区县逐渐向成渝两大城市集中,而2010年之后,高-高型集聚的区县快速向成渝两大城市中轴线的两翼集中;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在考察期内加速扩大,且不同时期区域内差异增减变化不一,区域间差异的扩大更多发生在2010年之后,人口老龄化的整体差异主要源于超变密度的较大影响;4)与2010年相比,不仅老龄化惯性、生育惯性、人口流入以及教育水平等因素在2020年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的影响更大,且2010年后有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向人口更密集的区县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县域尺度 人口普查 空间计量回归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下载PDF
港口连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差异——以中国环渤海港口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新放 吕靖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0-119,共10页
为明确港口连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差异,基于港口供应链视角,从港口面向内陆、内贸和外贸连通能力构建港口连通性模型,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2002-2017年间中国环渤海港口连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除天津、... 为明确港口连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差异,基于港口供应链视角,从港口面向内陆、内贸和外贸连通能力构建港口连通性模型,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2002-2017年间中国环渤海港口连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除天津、青岛和大连港连通性最强外,内陆、内贸和外贸连通性最强分别为日照、唐山和烟台港,连通性最弱分别为威海、丹东和盘锦港,黄骅港增速最快;(2)连通性分布具有多核心-边缘特征和多门户港口并存格局;(3)连通性影响因素具有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但均对连通性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旨在使决策者明确港口运输的连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为港口规划布局和提升在港口供应链中地位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连通性 时空差异 空间计量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效应测度与统计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跃蓝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56-60,共5页
文章采用我国2009—2018年30省份(西藏、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数字经济与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社会... 文章采用我国2009—2018年30省份(西藏、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数字经济与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构建空间计量模型与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相邻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此外,数字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呈现出线性增强的趋势。继而提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应该加强对数字经济的政策投入力度,鼓励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空间计量模型 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2017年A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配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晨 魏艳 +1 位作者 何露洋 陈英耀 《中国卫生资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A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设备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CT设备配置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A省各地级市的CT设备配置数量和城市基本特征数据,开... 目的探讨A省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设备的空间分布情况,以及CT设备配置与经济发展、卫生资源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A省各地级市的CT设备配置数量和城市基本特征数据,开展空间自相关分析,并拟合空间回归模型。结果截至2017年,A省每百万人口CT设备配置量为13.29台,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T设备配置量在空间上呈正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残差具有空间自相关性(Moran’sⅠ=0.22,P<0.01),需拟合空间回归模型。根据空间依赖性检验结果,选择空间滞后模型,结果显示,每百万人口CT设备配置量与当地国内生产总值、诊疗人次数、三级医院数正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间回归模型用于研究CT设备配置与区域基本特征的关系的效果较好。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时,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临床实际需求和医疗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空间计量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回归模型 配置
下载PDF
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树 鲁钊阳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2-72,共11页
在探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基础上,对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能存在的空间依赖性问题进行了验证,通过引入空间滞后变量,构建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中国1992~2012年31个省级单位的截面数据,从全域视角... 在探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基础上,对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能存在的空间依赖性问题进行了验证,通过引入空间滞后变量,构建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中国1992~2012年31个省级单位的截面数据,从全域视角和局域视角分别对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全域视角下,除经济实力、经济市场化和人口素质等变量对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变量的影响均显著;在局域视角下,除经济实力、经济市场化、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等变量外,其他变量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中国耕地利用转型格局及驱动因素研究——基于人均耕地面积视角 被引量:93
12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杨忍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283,共11页
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转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城乡转型发展。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 土地利用转型与社会经济转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中国城乡转型发展。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要素,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人地关系"特征,深入分析中国耕地利用转型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推动中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林地转型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人均耕地面积视角下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中国乡村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由不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趋势性转折过程。基于全国10km栅格分辨率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研究表明:1990—2010年中国71%的耕地覆盖区人均耕地面积由逐步下降转型为稳定上升,基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耕地利用转型理论模型。此外,利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定量识别了自然因素、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耕地利用转型的机制,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在推动耕地利用转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不同因素在耕地利用转型不同阶段的驱动机制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转型 人均耕地面积 城乡转型发展 城镇化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省域产业结构的空间计量经济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高远东 陈迅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3-1001,共9页
假设中国省域产业结构间存在空间依赖性,提出了研究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在全域和局域内,对中国31个省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1)假设得以证实——省域产业结构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 假设中国省域产业结构间存在空间依赖性,提出了研究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滞后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别在全域和局域内,对中国31个省域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1)假设得以证实——省域产业结构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产业结构初始值、人均GDP等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异现象,即这些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依据区域不同存在显著差别.基于这两点,得出主要结论:为推进省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应将邻接省域产业结构状况加以考虑,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分析;并且考虑到要素具有的空间变异性,针对不同区域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产业结构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原文传递
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局域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浙江省69县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苑韶峰 杨丽霞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5,共7页
研究目的:采用局域空间计量学模型,对浙江省69县市的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揭示经济地理变量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1)2005-2010年间,浙江省69县市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区... 研究目的:采用局域空间计量学模型,对浙江省69县市的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揭示经济地理变量的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1)2005-2010年间,浙江省69县市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2)浙江省69县市的建设用地面积的空间分布并非完全随机性,而是呈现出强烈的空间聚集特征。(3)人口数量、人均GDP、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这4个解释变量对69县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差异明显:环杭州湾的30个县市的人口数量对建设用地扩张拉动力度最大;浙西南的10个县市,其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对建设用地扩张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水平对建设用地扩张正向拉动作用地重心,由2005年浙西南丘陵山地的淳安县、龙游县等6县市转移到2010年浙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州、台州等13县市,同时负向抑制作用的区域也有所扩大。研究结论:不同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很有必要制定差异化的建设用地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局域空间计量分析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浙江省都市区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15
作者 顾张锋 徐丽华 +3 位作者 马淇蔚 施益军 陆张维 吴亚琪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4-1539,共16页
都市区建设促进城镇协同发展,对碳排放产生了影响,因此研究都市区建设与碳排放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减排的有效途径。基于浙江省各县市区2010—2018年间土地利用、能源消费等数据,测算碳排放量;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探讨... 都市区建设促进城镇协同发展,对碳排放产生了影响,因此研究都市区建设与碳排放的关系,有助于探索减排的有效途径。基于浙江省各县市区2010—2018年间土地利用、能源消费等数据,测算碳排放量;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探讨四大都市区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杭州都市区是浙江省最大的碳排放都市区,其次是宁波、温州和金义都市区。(2)碳排放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不同都市区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性。(3)都市区建设有助于各城镇的协同作用,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进而降低碳排放。(4)都市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受到都市区发展阶段和特色影响,形成不同的空间特征。(5)都市区低碳建设任务和方案是由其独特的碳排放驱动机制和时空演变特征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演变特征 空间相关性分析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都市区
原文传递
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对土地利用/覆盖转换的空间异质性响应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丽霞 吴涛 +4 位作者 蒋国俊 张建珍 濮励杰 徐飞 解雪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1211,共11页
长三角地区PM_(2.5)污染受区域空间效应的影响,其可持续治理方向仍不清晰.结合随机森林、空间计量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讨PM_(2.5)浓度对土地利用/覆盖转换的多尺度空间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长三角地区PM_... 长三角地区PM_(2.5)污染受区域空间效应的影响,其可持续治理方向仍不清晰.结合随机森林、空间计量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探讨PM_(2.5)浓度对土地利用/覆盖转换的多尺度空间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2000~2018年长三角地区PM_(2.5)浓度呈现出4类空间连续聚集的时空变化模式,区域性同步变化强烈;(2)土地转换对PM_(2.5)浓度的相对影响表现复杂,耕地与林地的源-汇效应显著.邻域分析表示周围聚集性土地利用/覆盖转换普遍比单一像元时作用更显著,空间效应明显;(3)PM_(2.5)浓度变化与林地、草地转换类型大多呈显著负相关,与耕地、建设用地和水体之间的转换类型呈显著正相关.随机森林模型重要性排序及相关系数强度表明:耕地-耕地(29.65%及0.650)、林地-林地(26.98%及0.726)、建设用地-耕地(22.57%及0.519)、耕地-林地(17.84%及0.602)和耕地-建设用地(16.34%及0.424)之间转换对PM_(2.5)浓度变化贡献度较高.空间杜宾模型显示PM_(2.5)浓度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4)MGWR模型揭示了不同土地利用/覆盖转换方式作用于PM_(2.5)浓度变化的尺度效应及空间关系的非平稳性特征,其空间关系表现出强烈的转移类型差异.而多模型结果显示不同土地转换对PM_(2.5)浓度变化的驱动方式不同,因此需分类别分层制定针对性联合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土地利用/覆盖转换 K-MEANS聚类 随机森林 空间计量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
原文传递
中国自然灾害时空变化及其社会经济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佳宁 宋永永 薛东前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0-759,共10页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演化规律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研究,对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灾情指数模型评估了2000—201...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自然灾害时空演化规律及其社会经济效应研究,对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构建灾情指数模型评估了2000—2018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的自然灾害受灾程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揭示了自然灾害时空格局演变的社会经济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8年中国自然灾害受灾程度总体有所下降,空间上呈南高北低的格局,高受灾中心集中在西南、东南地区;(2)受灾面积对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生产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空间溢出效应显著,而倒塌房屋数量对本地区及邻近省域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3)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负效应自东向西逐渐增加;农业生产效应呈西正东负的格局,这与省域受灾程度、灾害种类及防灾减灾能力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经济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GWR模型
下载PDF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市郊铁路站域商业溢价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敏峰 秦昱晨 +1 位作者 石磊 詹晓东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46,共10页
站城结合有助于提高轨交站域土地增值效应,目前,关于站城结合设计对商业溢价的影响作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本文从微观角度,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改进经典特征价格法,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法,以日本市郊铁路小田急小田原线为例,针对站... 站城结合有助于提高轨交站域土地增值效应,目前,关于站城结合设计对商业溢价的影响作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本文从微观角度,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改进经典特征价格法,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法,以日本市郊铁路小田急小田原线为例,针对站域商业设施租金的溢价效应影响机制及站城联合开发研究其溢价作用效果。案例结果表明,市郊铁路站域商业设施的溢价增值效益与站城结合设施类型、结合方式及步行可达因素显著相关,与区位因素呈弱相关;站点500 m范围内的商业溢价增值趋势呈非线性波动,并在100~200 m范围内达到峰值;基于海老名站的成本效益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合理的站城结合设施设计可有效提升商业设施与站点的邻近程度,从而促进溢价效应,达到短期内快速反哺轨道交通车站建设成本,并实现正向营收的目的。研究结果可为规划设计决策提供定量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溢价效应 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市郊铁路 成本效益法
下载PDF
空间滞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工具变量估计及参数检验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坤明 方丽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3-115,共13页
本文提出一种遵循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并着重探讨该模型的估计方法和参数检验问题。本文构建了上述模型的一个工具变量估计法,通过数理证明建立了估计量的大样本理论,并基于估计量的渐近分布构造了模型的参数检验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遵循空间数据分布特征的空间分位数回归模型,并着重探讨该模型的估计方法和参数检验问题。本文构建了上述模型的一个工具变量估计法,通过数理证明建立了估计量的大样本理论,并基于估计量的渐近分布构造了模型的参数检验方法;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和应用实例考察估计方法和参数检验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估计方法和参数检验方法在有限样本条件下均可以达到较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在应用实例中,本文利用所构建的理论方法重新检验了我国"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性,实证结果体现了理论方法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 分位数回归 工具变量估计 资源诅咒
下载PDF
空间滞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截面估计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坤明 方丽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4-161,共18页
研究目标:提出空间滞后分位数回归模型并构建其估计方法。研究方法:根据截面估计思想构建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利用数理推导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得到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和估计方法的小样本表现,并通过应用实例考察理论方法的实用性。研究... 研究目标:提出空间滞后分位数回归模型并构建其估计方法。研究方法:根据截面估计思想构建模型的估计方法,分别利用数理推导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得到估计量的大样本性质和估计方法的小样本表现,并通过应用实例考察理论方法的实用性。研究发现:利用所构建估计方法得到的估计量具有一致性和渐近正态性,且估计方法在小样本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估计精度和稳定性,实际应用结果也展示了模型的应用价值。研究创新:本文提出的模型不仅考虑了因变量的截面相依性,还能考察自变量对因变量整个条件分布的影响,所构建的估计方法可以避免传统方法中工具变量的选择问题,估计精度更高。研究价值:本文构建的理论方法将为分析经济、金融、环境等领域中常见的具有厚尾特征的数据提供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计量 空间滞后模型 分位数回归 截面估计法 碳排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