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展望 |
李东
程堂明
|
《中国工程科学》
|
2006 |
22
|
|
2
|
中国航天活动的立法保障与未来展望 |
高国柱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2
|
|
3
|
中国进入空间能力的现状与展望 |
龙乐豪
王小军
果琳丽
|
《中国工程科学》
|
2006 |
9
|
|
4
|
俄罗斯联邦空间立法概述 |
于纯海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7 |
5
|
|
5
|
国际法在中国空间法中的作用及其对环太平洋国家空间法和空间活动的影响 |
李寿平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4
|
|
6
|
我国“航天法”框架设计的立法思考 |
高国柱
|
《地方立法研究》
|
2019 |
6
|
|
7
|
《外空条约》对航天活动的主要限制和影响 |
王国语
袁杰
|
《空间碎片研究》
|
2017 |
5
|
|
8
|
从美俄卫星相撞看外空活动的国际法规制 |
薄守省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3
|
|
9
|
从美俄卫星相撞事件看航天活动之损害赔偿责任 |
薄守省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10
|
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现状、问题与相关立法研究 |
高国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3
|
|
11
|
我国航天法立法所依托的国内法律环境分析 |
高国柱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12
|
2008年《法国空间活动法》评析 |
杨彩霞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2
|
|
13
|
空间活动的许可制度与外层空间环境保护——以比较法为视角 |
杨彩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4
|
论我国航天损害赔偿责任的立法模式与路径 |
蔡高强
|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
2021 |
2
|
|
15
|
航天法的主要特征与基本原则初探 |
黄建余
冯旭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6
|
外层空间环境保护的国家立法研究 |
杨彩霞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1 |
1
|
|
17
|
高校学生校园空间活动和认知交互研究 |
高鹏
陈玲玲
宋朝伟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9 |
2
|
|
18
|
太空活动时空基准的发展现状与启示 |
肖伟刚
齐朝祥
|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9
|
试论外层空间活动损害赔偿的法律机制 |
蔡高强
陈露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20
|
浅析中国的航天活动许可制度 |
支媛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