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播种深度智能调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玉环 孟鹏祥 +3 位作者 耿端阳 何珂 孟凡虎 姜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2-68,42,共8页
针对目前玉米播种机播深控制装置多采用限深轮配合仿形机构,存在仿形精度差,播深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等问题,从覆土、镇压确定种子上层土壤厚度(播种深度)的测控角度出发,设计了覆土-镇压联动监控装置,进而设计了该联动监控装置的智... 针对目前玉米播种机播深控制装置多采用限深轮配合仿形机构,存在仿形精度差,播深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等问题,从覆土、镇压确定种子上层土壤厚度(播种深度)的测控角度出发,设计了覆土-镇压联动监控装置,进而设计了该联动监控装置的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播种深度的自动调控,保证了玉米播种深度一致性。该系统以MSP430单片机为控制中心,以试验所得镇压强度形成的专家系统为标准,以镇压系统上的压力传感器检测结果为手段,实现传感器检测结果与专家系统检测结果实时对比,不断调整作业过程覆土装置的覆土量,确保播种深度和镇压强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该装置进行了响应时间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为0.58 s,且实际工作时响应时间要小于试验值。继而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播种作业速度为3~8 km/h时,播深合格率高于90%,且在高速作业时播种合格率明显优于机械仿形装置,有效提高了播种深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种深度 智能调控 镇压强度
下载PDF
精密播种机下压力和播深CAN总线监控与评价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原源 翟长远 +3 位作者 杨硕 赵学观 王秀 赵春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8,共14页
为实现精密播种作业中播种下压力和播深的实时监控和质量评价,设计了一种多行播种机下压力和播深CAN总线监控与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基于角度和轴销传感器的播深和下压力测量装置,优化设计了液压驱动和分区控制的气压驱动装置,开发了基于C... 为实现精密播种作业中播种下压力和播深的实时监控和质量评价,设计了一种多行播种机下压力和播深CAN总线监控与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基于角度和轴销传感器的播深和下压力测量装置,优化设计了液压驱动和分区控制的气压驱动装置,开发了基于CoDeSys(Controlled development system)编程环境的智能终端交互界面和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程序,实现了基于CAN总线通信的作业参数监测控制和质量评价。通过搭建的室内试验台完成了播深和下压力静态建模试验,建立了适应不同设定播深的下压力测量模型。分区控制系统响应测试试验表明,在调节范围(0.2~0.6 MPa)内,系统超调量低于5.97%;响应时间与控制行数和设定气压正相关;在设定气压(0.1~0.6 MPa)范围内,6行播种机调节时间不超过2.35 s。为测试系统工作性能,在25、50、75 mm 3种设定播深下,对左区控制(600 N)、右区控制(300 N)、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4种控制方式进行了田间性能试验。土壤压实和播种下压力控制效果试验表明,主动分区控制方式可实现更为稳定的土壤紧实度,且在浅旋地块环境下,右区控制方式可达到最优的下压力稳定性,其控制合格率不小于95.78%;播深控制效果试验表明,随着设定播深的增大,播深质量显著降低,在设定播深25~75 mm范围内,左区控制、右区控制、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对应的最小播深合格率分别为91.92%、92.53%、70.44%和58.72%,对应的最大标准差分别为2.22、3.11、3.69、7.70 mm,对应的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52%、4.40%、4.96%和14.01%。相比机械调节和自重调节,分区控制系统提高了单体下压力和播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下压力 播种深度 监测控制 质量评价 CAN总线
下载PDF
播种机气动式下压力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原源 王秀 +3 位作者 杨硕 赵学观 窦汉杰 赵春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29,83,共12页
为保证播种机适宜的压实力和稳定的播种深度,提高种子出苗品质,促进后期生长发育,针对现有下压力测量方式灵敏度低、且缺少快速有效精准控制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囊压力和仿形四连杆倾角的播种下压力控制方法。采用一阶低通滤波的... 为保证播种机适宜的压实力和稳定的播种深度,提高种子出苗品质,促进后期生长发育,针对现有下压力测量方式灵敏度低、且缺少快速有效精准控制模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囊压力和仿形四连杆倾角的播种下压力控制方法。采用一阶低通滤波的轴销传感器下压力监测方式,设计了气动式下压力监控系统,包括气压驱动装置、倾角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卡及上位机控制软件等,轴销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分别实时测量限深轮对地下压力和仿形四连杆倾角,并反馈给上位机,经过模型计算后控制数据采集控制卡发送信号调节气压驱动装置,保证限深轮对地下压力在设定范围内。室内建模和响应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气囊压力和四连杆倾角设置下,建立的播种下压力控制模型校正决定系数为0.9743,均方根误差为49.41N,试验验证模型预测均方根误差为39.51N,对播种下压力具有较好的控制准确性;在0.1~0.6MPa压力设定下,气囊充气阶跃响应平均超调量3.83%,平均稳态误差0.0052MPa,平均调节时间0.42s,满足作业需求。田间播种深度控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6~10km/h作业速度范围内,气动式下压力控制系统对播种深度具有稳定可靠的控制性能,系统播种深度合格率不小于98.91%,特别是在10km/h高速作业时,播种深度标准差为3.46mm,变异系数为6.97%,显著优于被动弹簧式下压力调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播种 播种深度 下压力 监控 气动式 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Flex传感器的免耕播种机播深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13
4
作者 贾洪雷 朱龙图 +3 位作者 黄东岩 王奇 李名伟 赵佳乐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为了解决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地作业时由于播种深度不够造成的种子裸露现象,以及提高免耕播种机播种深度的控制精度,设计了一套免耕播种机播深自动控制系统,采用Flex传感器作为仿形元件,建立了其在限深轮内的运动数学模型,推导出了Fle... 为了解决免耕播种机在秸秆覆盖地作业时由于播种深度不够造成的种子裸露现象,以及提高免耕播种机播种深度的控制精度,设计了一套免耕播种机播深自动控制系统,采用Flex传感器作为仿形元件,建立了其在限深轮内的运动数学模型,推导出了Flex传感器的输出电阻变化率与传感器进入印痕区长度的关系。并据此模型采用3个Flex传感器实时检测限深轮与地面接触时的胎面形变,实现播种单体对地压力的监测。系统根据播种单体对地压力的变化,控制电-气比例阀实时调节气压弹簧对播种单体的下压力,从而保证播种深度的一致性。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lex传感器和PVDF传感器均具有可靠的仿形性能,在播种作业速度为2.78m/s时,基于PVDF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和基于Flex传感器的控制系统均能实现播种深度自动调节功能,但后者的控制精度更高,其控制误差在±8m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Flex传感器 PVDF传感器 免耕播种机 播深控制 气压弹簧
原文传递
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毅 罗海峰 +2 位作者 毛灿 张贝贝 肖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4-118,共5页
播种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环节之一,控制播种深度一致性可有效改善作物萌芽情况和生长状态,实现节本增产。总结国内外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主要控制装置研究形势,阐述播种深度控制技术中仿形技术特点,指出播种深度控制技术存在... 播种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环节之一,控制播种深度一致性可有效改善作物萌芽情况和生长状态,实现节本增产。总结国内外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主要控制装置研究形势,阐述播种深度控制技术中仿形技术特点,指出播种深度控制技术存在适用范围小,控制不及时的不足。结合农艺要求对我国播种机械的播种深度控制技术优化和发展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机 播种深度 一致性 控制装置 仿形技术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播种机精密单体播深控制仿真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林生 马瑛 +1 位作者 汪小志 刘志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6-89,共4页
为了提高播种机单体播深控制的精度和速度及研究播种机作业过程中土壤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种新的播种机单体控制系统,在播种自动化控制环节中引入了模糊算法和PID闭环控制,建立了播深模糊控制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多软件联合仿真的方式对... 为了提高播种机单体播深控制的精度和速度及研究播种机作业过程中土壤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种新的播种机单体控制系统,在播种自动化控制环节中引入了模糊算法和PID闭环控制,建立了播深模糊控制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多软件联合仿真的方式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利用MatLab线性回归算法得到播深和施加力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播深的反馈调节对施加力进行模糊控制,使用Mat Lab模糊控制工具箱设置了控制参数,最终实现播种机精密PID闭环控制。应用Pro/E软件设计了精密播种机三维参数化模型,将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了运动仿真,将结果和Mat Lab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误差小于10%,说明仿真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播种机 播深控制 PID控制
下载PDF
播种监控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杨昌敏 赵帮泰 +3 位作者 程方平 张巍 王义鹏 刘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5-352,共8页
播种监控是评价播种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播种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有利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通过介绍影响播种质量的三个重要环节:排种器排种、漏播补种、播深控制国内外监控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分析机械机电式、光... 播种监控是评价播种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播种智能化的关键技术,有利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通过介绍影响播种质量的三个重要环节:排种器排种、漏播补种、播深控制国内外监控技术研究现状,重点分析机械机电式、光电传感式、电容传感式、压电传感式、机器视觉式监测原理特点、研究重点及应用领域。分析发现,我国播种监控技术存在缺乏高性能传感器,精度不能满足高速播种精准监测要求;缺少播种信息与时间、空间信息融合的算法研究,控制器动态响应性能不佳;监控系统相关标准缺失导致播种信息采集、监测指标指向不明,规范性较弱等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电机、液压马达等新型排种驱动控制技术应用在提高排种精度的同时也为变量播种的实现提供可能;传感器创新设计、控制算法优化、监控标准体系建立以及多优势学科技术融合,播种监控系统有望实现商品化;播种监控系统集合农机作业数据精准感知、智能决策管理、精准服务全环节,未来必将向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监控 排种器 漏播补种 播深控制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小麦播深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冰 周利明 +3 位作者 牛康 郑元坤 白圣贺 隗立昂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3-102,共10页
针对目前小麦播种机在复杂的田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播深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控制等问题,从调节覆土量确定小麦播深的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播深反馈的模糊PID控制方法,设计了小麦播种机高精度播深控制系统,实现了播深的自动调控,保... 针对目前小麦播种机在复杂的田间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播深一致性和稳定性难以控制等问题,从调节覆土量确定小麦播深的控制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播深反馈的模糊PID控制方法,设计了小麦播种机高精度播深控制系统,实现了播深的自动调控,保证了小麦播深的均匀一致性。该系统主要由车载终端、播深检测模块、播前镇压辊检测模块以及播前镇压辊调节机构等4部分组成,能够实现小麦播种机播深的实时检测及调整。通过播深检测模块获取实时播深并作为反馈输入,结合播深预设值,根据专家模糊规则和Mamdani推理法对PID参数进行在线整定得到控制输出量,控制驱动器调整播前镇压辊位置,不断调整作业过程中的覆土量,从而实现对播深的实时精确控制,确保播深的一致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作业过程中,播深存在小范围波动。当设定播深为30 mm、车速为3~5 km/h时,播深平均值为30.13 mm,播深标准差为0.18 mm,播深合格率均值为93%,播深变异系数均值为2.93%。该系统实现了小麦播种机播深均匀一致的实时自适应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播种机 播深 控制系统 模糊PID 播深检测模块
下载PDF
基于PLC的精密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温丽萍 张永 +1 位作者 范雄飞 张春慧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8-101,共4页
针对传统PC机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PLC和触摸屏在精密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组成和系统软件设计。分别对PLC软件编程、触摸屏软件编程及PID... 针对传统PC机和单片机控制系统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PLC和触摸屏在精密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硬件组成和系统软件设计。分别对PLC软件编程、触摸屏软件编程及PID算法的实现等做了详细说明。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高、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具有较高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播种深度 控制系统 PLC 触摸屏 PID算法
下载PDF
免耕播种机播深控制系统的设计
10
作者 徐洪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7期26-28,共3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免耕播种机的播深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免耕播种机的深度传感器进行精确测量和实时反馈,结合电液伺服技术和控制算法实现对播种深度的自动控制。该系统设计能保证播种深度的精度和一致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 提出了一种针对免耕播种机的播深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通过对免耕播种机的深度传感器进行精确测量和实时反馈,结合电液伺服技术和控制算法实现对播种深度的自动控制。该系统设计能保证播种深度的精度和一致性,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并减少农业机械对土地的损害。同时,该系统具有可拓展性和灵活性,能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和农作物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免耕 播深 控制系统 验证
下载PDF
小麦宽苗带等深播种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修沛 陈美舟 +2 位作者 贾晓东 李其昀 徐文腾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针对当前播种机仿形效果差、播种深度稳定性差影响播种质量等问题,采用机械执行部件优化与电气控制相互配合的方法,设计了小麦宽苗带等深播种装置。设计出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和刮土整备器,优化了开沟器与覆土器;通过PLC系统对地表的... 针对当前播种机仿形效果差、播种深度稳定性差影响播种质量等问题,采用机械执行部件优化与电气控制相互配合的方法,设计了小麦宽苗带等深播种装置。设计出等高位宽幅播种开沟器和刮土整备器,优化了开沟器与覆土器;通过PLC系统对地表的镇压轮垂直反力的监测,采用闭环控制实现播种深度的实时控制。并对装置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理论播种深度为25、30、35mm时,实际播种深度均值为25.7、29.4、35.7mm,播深稳定性系数为92.6%、93.2%、90.8%,播种深度一致,满足了播深稳定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深度 播种 宽幅播种 小麦 宽苗带
下载PDF
耕种机虚拟样机精密单体播深和排种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风燕 马茵 刘志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共5页
为了进一步改善耕种机的播深控制和排种精度,提高耕种机的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仿真模拟的耕种机播种精度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播种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播种参数的优化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利用三维绘图软件UG设计了排种器... 为了进一步改善耕种机的播深控制和排种精度,提高耕种机的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值仿真模拟的耕种机播种精度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播种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播种参数的优化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利用三维绘图软件UG设计了排种器的零部件,建立了装配模型,设计了精密播种机的虚拟样机模型;采用ADAMS软件对排种器排种精度和播种机虚拟样机的播深合格率进行了动力学仿真。通过数值仿真模拟计算,得到了精密播种机播深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ADAMS参数优化前后排种精度和播深合格率的结果。通过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优化后的排种器排种精度有了明显的改善,且变异系数小;虚拟样机的播深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播深控制的稳定性较好,播深的控制精度较高,为播种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深控制 虚拟样机 排种器 仿真模拟 UG软件 ADAMS软件
下载PDF
大蒜播种深度智能调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璨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5-188,193,共5页
为提高当前大蒜播种机的播种效率与大蒜的出芽率,实现大蒜增产目标,从决定大蒜出芽率的关键装置出发,在理解大蒜播种原理及主要构造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蒜播种机的播种装置硬件结构及部件进行了选型及优化。其中,软件控制程序的智能调节... 为提高当前大蒜播种机的播种效率与大蒜的出芽率,实现大蒜增产目标,从决定大蒜出芽率的关键装置出发,在理解大蒜播种原理及主要构造的基础上,通过对大蒜播种机的播种装置硬件结构及部件进行了选型及优化。其中,软件控制程序的智能调节与实时控制,实现了播种深度整体控制;加入多通道联合的神经网络智能算法,利用PLC控制原理实现了软件程序与控制算法的高度衔接。同时,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对大蒜播种深度进行智能调控可行,播种深度合格率与播种深度稳定性较智能调控前显著提升,播种深度变异系数大幅度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播种机 播种深度控制 多通道联合 智能运算 PLC控制
下载PDF
小麦双轴旋耕播深控制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浩然 胡建平 +2 位作者 骆佳明 刘伟 赵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8-65,共8页
为解决小麦播种过程中播深一致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播深控制装置的双轴旋耕播种机。机组采用前旋耕刀组正转深旋,后旋耕刀组反转浅旋抛土,后置播深控制装置铲土板与旋耕刀组联合作用产生平整种床,后刀轴旋耕刀反旋所抛土壤部... 为解决小麦播种过程中播深一致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播深控制装置的双轴旋耕播种机。机组采用前旋耕刀组正转深旋,后旋耕刀组反转浅旋抛土,后置播深控制装置铲土板与旋耕刀组联合作用产生平整种床,后刀轴旋耕刀反旋所抛土壤部分越过挡土板均匀覆盖在种层上完成覆土,实现小麦种子3~5mm的播深均匀一致。通过建立刀尖轨迹运动方程,分析了前旋耕刀组正转深旋、后旋耕刀组反转浅旋的合理性,运用旋耕抛土理论建立了后刀轴旋耕刀被抛土粒的轨迹方程,确定了在机器前进速度、旋耕刀转速、回转半径等参数设定下的抛土率,以抛土率为理论依据、小麦播种深度为农艺要求,进一步确定了小麦播种深度为40mm时的后旋耕刀组旋耕深度、播深控制部分挡土板上沿相对后旋耕刀轴中心的安装高度及挡土板高度。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实际样机进行田间试验,测得播种深度平均值为37.04 mm,播深合格率可达92%,实际覆土厚度与理论设计厚度的相对误差约为7.4%;进一步跟踪小麦出苗后播种深度,测得小麦苗体根茎部反映播种深度的特征长度平均值为33.76mm,播深合格率为90%。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双轴旋耕的反旋抛土播深控制装置可以较好地保证小麦种子的播深一致,符合小麦播种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深控制 双轴旋耕 抛土理论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