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粱总DNA导入春小麦稳定后代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化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晓娟 李兴林 王亚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79-983,共5页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 DNA导入春麦甘麦 8号、陇春 1 3号和陇春 1 0号 ,经过多代选择获得了 5个稳定的后代。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 ,甘麦 8号后代 891 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发生突变 ,较其受体多了 5+1 0亚基 ,而少了 2...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 DNA导入春麦甘麦 8号、陇春 1 3号和陇春 1 0号 ,经过多代选择获得了 5个稳定的后代。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 ,甘麦 8号后代 891 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发生突变 ,较其受体多了 5+1 0亚基 ,而少了 2 +1 2亚基 ;其它几个转基因后代与其受体比较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未发生变化 ;但是 ,各亚基的相对含量有较大变化。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和各亚基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小麦品质。本研究对外源总 DNA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小麦在改良小麦品质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高粱dna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下载PDF
水稻花粉管通道法导入高粱DNA的SSR分子验证 被引量:12
2
作者 罗洪发 钟秉强 +2 位作者 杨正林 李云峰 何光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01-505,共5页
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7对,对供体高粱、受体水稻及其外源DNA导入后代稳定材料进行了分子验证,结果表明供体高粱与受体水稻间存在多态性、受体水稻与后代稳定材料间出现多态性,供体高粱与部分后代稳定材料间出现相同的扩增带,部分供体... 从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7对,对供体高粱、受体水稻及其外源DNA导入后代稳定材料进行了分子验证,结果表明供体高粱与受体水稻间存在多态性、受体水稻与后代稳定材料间出现多态性,供体高粱与部分后代稳定材料间出现相同的扩增带,部分供体与受体共有的特征带在后代中消失、而有些后代出现了供体和受体均没有的扩增带。这表明供体高粱的DNA不同片段已整合到水稻品种中,获得了不同的变异材料,这些DNA片段能在后代中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粉管通道法 基因导入 高粱 dna SSR分子
下载PDF
高粱总DNA导入春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倪建福 欧巧明 +4 位作者 庞斌双 王晓娟 李兴林 王亚馥 武禄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49,共3页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DNA导入春麦甘麦8号、陇春13号和陇春10号,经过多代选择获 得了5个稳定遗传新品系.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甘麦8号后代891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亚基发生突变,较其受体多了5+10亚基,而少了2+12亚基;其...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DNA导入春麦甘麦8号、陇春13号和陇春10号,经过多代选择获 得了5个稳定遗传新品系.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甘麦8号后代891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亚基发生突变,较其受体多了5+10亚基,而少了2+12亚基;其他几个转基因后代与其受体比较,高分 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未发生变化;但是各亚基的相对质量分数有较大变化.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的组成和各亚基质量分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小麦品质.本研究对外源总DNA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小麦在 改良小麦品质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高粱dna 小麦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下载PDF
花粉管通道法导入高粱DNA创造优良小麦新品系的分子聚合育种 被引量:7
4
作者 欧巧明 崔文娟 +4 位作者 王炜 倪建福 王红梅 杨芳萍 罗俊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12,22,共8页
采用优化的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Sorghum bicolorL.)基因组DNA导入高感条锈病、籽粒粉质的稳定小麦品系,并借助幼胚培养挽救加代、早代变异筛选等技术,经多代连续选择优良变异系,获得2个稳定的优良变异新品系,其中2001502-23-26两年度位... 采用优化的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Sorghum bicolorL.)基因组DNA导入高感条锈病、籽粒粉质的稳定小麦品系,并借助幼胚培养挽救加代、早代变异筛选等技术,经多代连续选择优良变异系,获得2个稳定的优良变异新品系,其中2001502-23-26两年度位居省区试第一位,已申请生产试验和品种审定。变异新品系与感病受体小麦比较,某些生物学性状发生明显变异,对条锈病免疫,品质指标得到提升,HMW-GS发生明显变异,Gul D1位点基因发生等位变异,过氧化物酶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外源高粱基因导入引起了相应基因表达的变化,地区适应性也相应的较受体不同。这说明异源高粱基因组DNA导入小麦可实现高粱抗条锈性和HMW-GS等优良性状的遗传转育和聚合,达到生物学性状、产量、抗条锈性和品质指标等目标性状得到遗传改良的目的。性状改良的原因,推测可能是高粱抗条锈基因转化和HMW-GS基因生物诱变和多基因聚合的结果,而导入后代HMW-GS的GulD1位点基因的等位变异机理可归结为生物诱变所致,条锈病抗性的变异可能属于高粱抗锈基因的定向转移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粱dna 花粉管通道法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抗条锈 分子聚合育种
下载PDF
高粱DNA导入引起小麦HMW-GS的变异及其品质改良和变异机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欧巧明 倪建福 +1 位作者 崔文娟 庞斌双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Sorghum bicolor L.)基因组DNA导入粉质籽粒的稳定品系89122中,后代经多代连续选择优良变异系,并进行了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电泳检测和品质化验分析。获得1个稳定遗传变异新品种,与导入受体89122...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Sorghum bicolor L.)基因组DNA导入粉质籽粒的稳定品系89122中,后代经多代连续选择优良变异系,并进行了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电泳检测和品质化验分析。获得1个稳定遗传变异新品种,与导入受体89122相比,后代新品系2001502-23含有7+8、5+10优质亚基,HMW-GS发生明显变异,Gul D1位点基因发生等位变异,其表达产物由原来(89122)的2+12亚基为5+10亚基;其品质指标较受体得到改善,从而实现了受体小麦HMW-GS基因的遗传转化和品质改良。说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完全可以实现小麦HMW-GS基因的转化和品质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而生物诱变是其可能的遗传转化和变异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粱dna 花粉管通道法 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 等位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