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凌地区不同畜禽有机肥养分及重金属含量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博 朱振国 +1 位作者 周建斌 陈竹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4-718,共5页
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日光温室施用的40余个畜禽有机肥不同养分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测定的鸡粪、猪粪和牛粪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2.80%、14.96%和21.59%,鸡粪和牛粪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猪粪,鸡粪与牛粪间无显著性差... 测定了陕西杨凌地区日光温室施用的40余个畜禽有机肥不同养分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测定的鸡粪、猪粪和牛粪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2.80%、14.96%和21.59%,鸡粪和牛粪的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猪粪,鸡粪与牛粪间无显著性差异。鸡粪、猪粪和牛粪的平均全N及全P含量分别为2.47%及1.34%,1.65%及0.85%,1.78%及0.92%;鸡粪的全氮、全磷均显著高于猪粪和牛粪,猪粪和牛粪间无显著性差异;三类畜禽有机肥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畜禽有机肥NH4+-N、NO3^--N、SON(可溶性有机氮)的含量平均含量分别为0.49gkg^-1、0.83gkg^-1和1.07gkg^-1,占有机肥全氮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31%、4.05%和5.03%。畜禽有机肥Zn、Cu及Cd的含量分别在102.2~498.3mgkg^-1、35.15~123.6mgk^-1和2.71~7.87mgkg^-1之间,按照德国有机肥重金属限量标准评价,Cd超标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有机肥 有机质 养分含量 可溶性养分 重金属
原文传递
雌雄异型异熟青钱柳花发育过程中养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鹏 毛霞 +2 位作者 韩歌 陈小玲 洑香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共9页
【目的】青钱柳集药用、材用、观赏于一身,是典型的雌雄异型异熟植物,通过研究不同交配类型雌雄花芽(序)发育过程中花芽(序)和周围组织内养分的动态变化,以阐述其雌雄异熟的养分调控机理。【方法】在花发育期间,从青钱柳林分中随机选取... 【目的】青钱柳集药用、材用、观赏于一身,是典型的雌雄异型异熟植物,通过研究不同交配类型雌雄花芽(序)发育过程中花芽(序)和周围组织内养分的动态变化,以阐述其雌雄异熟的养分调控机理。【方法】在花发育期间,从青钱柳林分中随机选取两种交配类型(雄先型(简称PA),雌先型(简称PG)),观测花芽(序)(雄花♂,雌花♀)形态变化并测量花序长度;同时测定两种交配类型花芽(序)及其周围组织(雄花枝条(记为♂Z),雌花枝条(记为♀Z)和雌花叶片(记为♀Y))内的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1)淀粉:花芽萌动前,花和枝条上均积累了大量淀粉,并随着花的发育呈持续下降的趋势;♂Z的含量显著高于♀Z,PA的♂Z上的含量高于PG的♂Z上的。(2)可溶性糖:萌动前♂Z积累了大量的可溶性糖,在发育过程中其含量呈现下降、上升并趋于稳定的动态过程,而♂内的含量出现波动但相对稳定;在♀及其周围组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花序伸长生长结束时达到峰值。(3)可溶性蛋白质:萌动前PA的♂比PG积累了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在两种交配类型♂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花的发育逐渐下降,♂Z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可溶性蛋白在♀花序开始伸长生长时达到高峰,而♀Y中的含量呈持续下降,♀Z上可溶性蛋白的变化模式在两种交配类型上存在差异。【结论】雌雄花发育所需可溶性糖主要来自自身和枝条内贮藏的可溶性糖和淀粉(水解产物),但PA的♂Z内贮藏的可溶性糖含量远高于PG的;雄花发育所需可溶性蛋白来自自身或光合产物的输入,雌花则主要来自光合产物的输入。淀粉和可溶性养分的动态变化在不同交配类型雌雄花上均存在时序差异,但与花序的发育进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雌雄异型异熟 花芽发育 可溶性养分 淀粉
原文传递
有机肥水溶性养分及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龙 张旭博 +6 位作者 孙楠 梁硕 唐瑜 吴正肖 李雄 陶雯 张崇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127,共6页
为修订有机肥料标准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本研究设置3类有机肥模拟样品:(1)畜禽粪便有机肥:鸡粪有机肥(C1)、C1+化肥+煤矸石(C1-CF-M1)、C1+化肥+风化煤(C1-CF-M2)、C1+化肥+腐殖酸土(C1-CF-M3);(2)中草药渣(发酵完全,Z1)、Z1+化肥(Z1-CF... 为修订有机肥料标准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本研究设置3类有机肥模拟样品:(1)畜禽粪便有机肥:鸡粪有机肥(C1)、C1+化肥+煤矸石(C1-CF-M1)、C1+化肥+风化煤(C1-CF-M2)、C1+化肥+腐殖酸土(C1-CF-M3);(2)中草药渣(发酵完全,Z1)、Z1+化肥(Z1-CF)、中草药渣(发酵不完全,Z2)、Z2+化肥(Z2-CF);(3)玉米芯菌菇包(H1)、H1+化肥(H1-CF),并测定其总养分和水溶性养分含量及容重,以探究有机肥养分及品质评价指标的合理范围。结果表明:1)各供试有机肥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等时,C1的水溶性氮、磷、钾含量最低(3.83、3.58、8.50 g·kg^(-1)),而添加化肥的有机肥样品(C1-CF-M1、C1-CF-M2、C1-CF-M3、Z1-CF、Z2-CF、H1-CF)的水溶性氮、磷、钾含量分别高于7.45、8.71、15.78 g·kg^(-1);2)正常发酵的有机肥(C1、Z1、H1)水溶性氮占全氮含量的16.48%~24.66%,水溶性磷占全磷含量的12.92%~22.19%,水溶性钾占全钾含量的19.48%~39.27%,水溶性有机质占总有机质含量的6.37%~9.80%,容重低于0.51 g·cm^(-3);而添加化肥的有机肥样品(C1-CF-M1、C1-CF-M2、C1-CF-M3、Z1-CF、Z2-CF、H1-CF)的水溶性氮占全氮含量的47.91%以上,水溶性磷占全磷含量的54.03%以上,水溶性钾占全钾含量的72.90%以上;C1-CF-M1、C1-CF-M2、C1-CF-M3处理的水溶性有机质占总有机质含量的1%以下,容重高于0.69 g·cm^(-3);3)未发酵完全的处理Z2,其水溶性氮占全氮含量的13.93%以下,水溶性磷占全磷含量的10.37%以下,水溶性钾占全钾含量的21.94%以下,水溶性有机质占总有机质含量的2.29%,容重低于0.51 g·cm^(-3)。因此,供试有机肥均达到农业行业标准(NY 525-2012)的前提下,进一步检测其水溶性养分含量以及容重,可为农业行业标准(NY 525-2012)修订提供多元检测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品质评价 水溶性养分 容重
下载PDF
冬小麦微喷带灌溉条件下水肥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学萍 刘占卯 +3 位作者 刘伊明 李英钗 秦焱 檀海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3期141-143,共3页
[目的]研究微喷带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灌水后水肥均匀度和运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微喷带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长时期,距微喷带垂直距离25、50、75 cm土壤剖面0~20、20~40、40~60 cm土层水分、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测定,研究冬小麦农田... [目的]研究微喷带灌溉方式对冬小麦灌水后水肥均匀度和运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微喷带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不同生长时期,距微喷带垂直距离25、50、75 cm土壤剖面0~20、20~40、40~60 cm土层水分、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的测定,研究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在土壤中的变化及运移规律。[结果]各土层速效养分运移规律与水分运移规律基本一致;作物生长不同时期,水肥在0~20cm土层中均匀度不同,但20~60 cm土层水分变化趋于一致;碱解氮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速效磷灌水施肥后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结论]该研究为制定科学的灌溉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微喷带 水分 速效养分 碱解氮 速效磷
下载PDF
沙生柽柳扦插生根过程插穗相关理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锦春 刘有军 +3 位作者 王方琳 马俊梅 魏林源 姜生秀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4-492,共9页
选取沙生柽柳半木质化枝条进行苗床扦插,通过实验测定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ZR、ABA)含量、可溶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含量及相关氧化酶(PPO、POD、SOD、IAAO)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沙生柽柳插穗扦插生根机理。结果表明:... 选取沙生柽柳半木质化枝条进行苗床扦插,通过实验测定插穗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ZR、ABA)含量、可溶性营养物质(糖、蛋白质)含量及相关氧化酶(PPO、POD、SOD、IAAO)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沙生柽柳插穗扦插生根机理。结果表明:(1)沙生柽柳插穗内源激素含量随生根进程而发生变化,其中,IAA含量在扦插35d最大,并出现较大的波动变化;ZR含量在扦插55d前后变化明显,呈现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趋势;ABA、GA3含量依次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过程,并在扦插15d和55d(80d)呈现变化的峰值和谷值。(2)沙生柽柳扦插生根与相关氧化酶活性密切相关,其中,POD、IAAO活性在插穗扦插35d后长时间保持较高水平,直至插穗生根后POD活性明显降低,IAAO活性有所增加;PPO、SOD活性则在插穗扦插15d保持较高活性,且PPO活性的变化均匀,SOD活性的高低交替变化明显。(3)在沙生柽柳扦插生根期间,插穗可溶性糖含量呈现生根前消耗减少与生根后积累增加两大变化过程,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扦插后逐步积累增加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高水平的IAA、ZR和低水平的GA3、ABA共同调控着沙生柽柳插穗生根;IAA能够通过促进插穗POD、PPO、IAAO活性变化来影响生根,较高的POD、IAAO活性可调节插穗IAA水平,高水平的PPO活性则催化插穗IAA-酚酸复合物的形成,进而诱导插穗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柽柳 扦插生根 内源激素 酶活性 可溶性营养物质
下载PDF
超声诱导发芽过程柚子籽油品质的变化规律
6
作者 马路凯 崔芸 +5 位作者 刘芯如 柳建良 肖更生 陈海光 刘袆帆 利新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8,共6页
为提高柚子籽油的营养成分含量,开发高品质的安全油脂,以梅州金柚柚子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超声诱导发芽过程中柚子籽油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超声诱导发芽时间的延长,柚子籽的得油率逐渐降低,9 d时柚子籽得油率为(52.18±0.... 为提高柚子籽油的营养成分含量,开发高品质的安全油脂,以梅州金柚柚子籽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超声诱导发芽过程中柚子籽油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超声诱导发芽时间的延长,柚子籽的得油率逐渐降低,9 d时柚子籽得油率为(52.18±0.01)%,比未发芽时降低了3.56百分点;发芽不改变柚子籽油脂肪酸组成,油酸含量小幅升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小幅降低;发芽5 d时柚子籽油的酸值(KOH)为(1.19±0.04)mg/g,过氧化值为(1.98±0.02)mmol/kg,均符合植物油国家标准;脂溶性营养物质生育酚、角鲨烯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发芽5 d时生育酚含量为(265.29±0.05)μg/g,角鲨烯含量为(36.10±0.01)μg/g,均达到了峰值,与未发芽相比分别增长了3.74倍和7.60倍。因此,短时发芽可提高柚子籽油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籽油 发芽 脂溶性营养物质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磷脂强化乳脂肪体系对易氧化营养素包埋稳定性的影响
7
作者 陈晨 王霁月 +1 位作者 陆乃彦 杜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0-16,共7页
通过添加外源性大豆卵磷脂的方法保护牛乳均质后的脂肪球膜磷脂层,并利用新生成乳脂肪球分别包埋和保护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VE和β-胡萝卜素3种易氧化营养素。结果表明,外源性磷脂的添加使牛乳均质过程中形成了结构完整、粒径更... 通过添加外源性大豆卵磷脂的方法保护牛乳均质后的脂肪球膜磷脂层,并利用新生成乳脂肪球分别包埋和保护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VE和β-胡萝卜素3种易氧化营养素。结果表明,外源性磷脂的添加使牛乳均质过程中形成了结构完整、粒径更小、表面电位绝对值更大的油滴。在油脂加速贮藏实验过程中,富含磷脂和鱼油的2种均质加工乳可减缓鱼油初级和次级氧化的程度,油脂氧化的初期阶段产生的脂质氢过氧化物含量最终分别为1.28 mmol/mL和1.79 mmol/mL,显著低于无外源性磷脂添加的2.81 mmol/mL。2种磷脂强化乳在次级氧化阶段产生的丙二醛分别为4.29 nmol/mL和6.64 nmol/mL,显著低于无外源性磷脂添加的15.87 nmol/mL。磷脂强化乳中的VE保存率和β-胡萝卜素的保存率在贮藏实验的12 d后分别达到90.80%和71.02%,显著高于无外源磷脂添加的均质乳(80.63%和64.54%),该工艺方法可降低VE和β-胡萝卜素的降解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卵磷脂 乳脂肪球膜 脂溶性营养素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2021年度奶牛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邹俊 冯志华 +3 位作者 李建国 曹玉凤 沈宜钊 高艳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32-135,共4页
脂肪酸是奶牛重要的营养素之一,能够有效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提供必需脂肪酸,增强脂溶性养分的吸收。在奶牛围产期和泌乳高峰期,脂肪酸能够满足奶牛的能量需求,避免或缓解机体能量负平衡,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乳品质。文章总结2021年奶牛... 脂肪酸是奶牛重要的营养素之一,能够有效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提供必需脂肪酸,增强脂溶性养分的吸收。在奶牛围产期和泌乳高峰期,脂肪酸能够满足奶牛的能量需求,避免或缓解机体能量负平衡,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乳品质。文章总结2021年奶牛脂肪酸相关文献,综述日粮中不同来源脂肪酸对奶牛生产性能、乳品品质、抗炎机制、繁殖性能、瘤胃菌群和甲烷排放等方面的影响,讨论奶牛脂肪酸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脂肪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脂肪酸 脂溶性养分 泌乳高峰期
下载PDF
米糠营养食品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19
9
作者 周雅萍 姚惠源 陈正行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9年第3期52-56,共5页
米糠作为稻谷加工的副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建立无“三废”、无化学污染的生产工艺,可使稳定米糠一次性完全转化为全天然的可溶米糠营养素和米糠营养纤维,使米糠在食品中的应用成为可能.
关键词 米糠营养素 米糠营养纤维 营养食品 保健食品
下载PDF
脱脂米糠酶法水解制备米糠营养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池爱平 陈锦屏 +1 位作者 张海生 徐明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39-343,共5页
为了从脱脂米糠中提取营养素,分别采用不同α-淀粉酶和蛋白酶对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进行水解,选出适宜的α-淀粉酶和蛋白酶。通过对各酶的添加量、作用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获得最优的水解条件为:高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为10U/g、时间30min... 为了从脱脂米糠中提取营养素,分别采用不同α-淀粉酶和蛋白酶对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进行水解,选出适宜的α-淀粉酶和蛋白酶。通过对各酶的添加量、作用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获得最优的水解条件为:高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为10U/g、时间30min;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5%([E]/[S]),时间120min。在此基础上向酶解液中添加米糠油经微胶囊技术制得米糠营养素,通过对壁材、乳化剂和米糠油添加量做正交试验,得出最优组合为阿拉伯胶为25%(占提取液固形物重)、乳化剂含量1%、油/壁材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米糠 营养素 淀粉酶 蛋白酶 微胶囊
下载PDF
米糠健康食品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正行 姚惠源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205,222,共5页
以稳定化米糠为原料 ,研究了天然水溶性稻米营养素和稻米浓缩纤维的制取工艺 .结果表明 ,该工艺具有全利用、全天然和清洁生产的特点 ,而且水溶性稻米营养素富含米糠的优质蛋白、脂肪、多糖以及众多生理活性物质 .
关键词 米糠 水溶性稻米营养素 稻米浓缩纤维 制取工艺 清洁生产 产品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