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塞患者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赵志强 崔妍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6期970-973,共4页
目的检测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脑梗塞病情评估、诊疗效果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50... 目的检测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脑梗塞病情评估、诊疗效果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同期50例退休体检人员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sEPCR和vWF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梗塞患者血清sEPCR和vWF分别为(137.62±18.92)和(12.72±4.92)μg/L,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治疗后脑梗塞患者血清sEPCR和vWF水平分别为(115.43±9.42)和(9.38±3.13)μg/L,较各自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脑梗塞急性发病时患者血清sEPCR和vWF浓度越高,脑梗塞程度越重,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28和0.496,P<0.05。治疗后的血清sEPCR和vWF水平越高,后遗症越重,两者表现出一定相关性,r分别为0.437和0.378,P<0.05。结论血清sEPCR和vWF水平能反映急性脑梗塞的病情轻重,对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一氧化氮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晓华 刘霞 +2 位作者 金路 宋莹 刘艳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一氧化氮(NO)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和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4例为川崎病组,根据患儿彩色超声心动图检...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一氧化氮(NO)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和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104例为川崎病组,根据患儿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将川崎病组分为CAL组30例和非CAL组(NCAL组)74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56例为对照组。比较川崎病组与对照组、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CAL组与NCAL组s EPCR、NO、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川崎病患儿s EPCR、NO与炎症因子及CAL的相关性。结果:川崎病组患儿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崎病组患儿急性期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s EPCR、NO、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s EPCR、NO与CRP、IL-6、TNF-α及CAL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s EPCR、NO水平与炎性因子及CAL相关,s EPCR、NO可能在其炎症反应及CAL进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儿童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一氧化氮 炎症反应 冠状动脉病变 关系
原文传递
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效能
3
作者 魏铁垒 刘景春 +3 位作者 杨牧源 王英 张福红 郭俊超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率、内皮素-1(ET-1)、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对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彩超阳性报告术后并发DVT作为判断依据,将患者分为DVT组77例和非DVT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3 d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各指标术后水平与术后发生DVT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联合检测对术后患者发生DVT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各指标不同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结果术后1 d、3 d,DVT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67.41±5.02)%、(73.46±6.23)ng/mL、(159.34±13.91)ng/L,(61.79±4.85)%、(68.17±5.31)ng/mL、(147.39±12.46)ng/L]明显高于非DVT组[(49.25±4.87)%、(55.28±5.36)ng/mL、(115.29±12.28)ng/L,(40.02±4.17)%、(46.15±4.29)ng/mL、(90.36±11.17)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ra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r=0.682、0.711)、ET-1(r=0.653、0.691)、sEPCR(r=0.535、0.728)与术后发生DVT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联合预测术后发生DVT的AUC分别为0.898(95%CI:0.854~0.933)、0.928(95%CI:0.889~0.957);经危险度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 d、3 d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高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的2.181倍、2.463倍、3.073倍和3.058倍、3.611倍、4.247倍(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率、ET-1、sEPCR水平与术后DVT发生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是否发生DVT有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骨科术后发生DVT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小板聚集率 内皮素-1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预测效能
下载PDF
血浆sEPCR、IL-6、vW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德宇 亢宁苏 +3 位作者 乔青 沈蕾 李明 卢国元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按肾穿刺活检结果分为IgA肾病(IgAN)15例、膜性肾病(MN)15例、局灶节...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6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按肾穿刺活检结果分为IgA肾病(IgAN)15例、膜性肾病(MN)15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13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11例和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MCD)12例;另取健康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sEPCR、IL-6和vWF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病例组血浆sEPCR、vWF及IL-6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MN组vWF含量、MsPGN组IL-6水平最高(P<0.05)。血浆sEPCR水平与vWF(r=0.423,P<0.01)和IL-6(r=0.214,P<0.05)呈正相关。结论 sEPCR、IL-6和vWF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升高可能与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和高凝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外周血总循环微粒、凝溶胶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王敏芳 吴叶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外周血总循环微粒(MPs)、凝溶胶蛋白(GS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建立产前登记并确诊的子痫前期孕妇103例作为病例组,同期...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外周血总循环微粒(MPs)、凝溶胶蛋白(GSN)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建立产前登记并确诊的子痫前期孕妇103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建立产前登记且健康的孕妇200名作为对照组。根据病例组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71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2例)。比较各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s EPC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外周血总循环MPs及GSN;sEPCR、外周血总循环MPs、GSN与患者血压水平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病例组SBP、DBP高于对照组,PLT、TT、APTT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s EPCR、外周血总循环MPs高于对照组,GSN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SBP、DBP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两组T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s EPCR、外周血总循环MPs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GSN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子痫前期患者s EPCR、外周血总循环MPs与SBP、DBP呈正相关(r>0,P<0.05),GSN与SBP、DBP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s EPCR、外周血总循环MPs升高,GSN降低,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与子痫前期患者呈高凝状态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凝溶胶蛋白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总循环微粒
下载PDF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及血栓调节蛋白在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褚伟强 卢国元 赵里曼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720-722,共3页
目的检测。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Sc受体(sEPCR)及血栓调节蛋白(sTM)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65例NS及48名正常对照组血浆的sEPCR及sTM进行检测,同步检测各组血浆D-聚体(D... 目的检测。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Sc受体(sEPCR)及血栓调节蛋白(sTM)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65例NS及48名正常对照组血浆的sEPCR及sTM进行检测,同步检测各组血浆D-聚体(D-Di)的水平。结果NS组患者血浆sEPCR,sTM及D-D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膜性肾病组血浆sEPCRJk平比微小病变组及系膜增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TM及D.Di各病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EPCR及sTM参与NS高凝状态,可作为评估Ns高凝状态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血栓调节蛋白 肾病综合征
下载PDF
香烟烟雾提取物对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樊芳芳 胡晓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20期3362-336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条件香烟烟雾提取物(CSE)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观察CSE对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第4代~第6代HUVECs,将其接种于培养板中,将0%、2.5%、5.0%及10.0%的CSE与HUVECs共同孵育,8 h后收集... 目的观察不同条件香烟烟雾提取物(CSE)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观察CSE对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第4代~第6代HUVECs,将其接种于培养板中,将0%、2.5%、5.0%及10.0%的CSE与HUVECs共同孵育,8 h后收集各浓度组上清液;将选出的5.0%CSE与HUVECs分别孵育0 h、4 h、8 h、12 h及24 h,分别收集各组上清液。将收集的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EPCR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CSE作用于HUVECs 8 h后,与0%CSE比较,5.0%、10.0%CSE组sEPCR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CSE与HUVECs分别孵育不同时间,8 h、12 h及24 h sEPCR表达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sEPCR升高,降低蛋白C/活化蛋白C活性,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增加血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提取物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血栓形成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里曼 卢国元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 检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oluble endothelialcell protein C receptor,sEPCR)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65例NS及48名正常对照组血浆的sEPC... 目的 检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oluble endothelialcell protein C receptor,sEPCR)的水平,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对65例NS及48名正常对照组血浆的sEPCR进行检测,同步检测各组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 NS组患者血浆sEPCR(357.0±156.80ng/mL)较正常对照组(155.68±32.01ng/mL)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组中,膜性肾病组血浆sEPCR水平比微小病变组及系膜增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在各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EPCR可能参与NS患者血栓形成过程,是高凝状态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肾病综合征 膜性肾病
下载PDF
活化蛋白C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表达CC趋化因子配体2的影响
9
作者 袁叶双 罗采南 +3 位作者 刘静 陈勇 杨小红 袁国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APC)及其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是否通过调控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表达而对SLE的病情活动程度产生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4例SLE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者血浆中APC、sEPCR和CCL2水平,并对APC、sEPCR与SLE...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C(APC)及其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是否通过调控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表达而对SLE的病情活动程度产生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4例SLE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者血浆中APC、sEPCR和CCL2水平,并对APC、sEPCR与SLEDAI及CCL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观察重组APC对CCL2表达和对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正态分布的2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2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2组计量资料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浆APC水平在SLE患者虽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5.55(205.03,964.90)ng/ml和398.50(216.60,835.32)ng/ml,Z=0.221,P=0.825],而sEPCR水平则明显升高[(215±104)ng/ml和(127±73)ng/ml,t=4.734,P<0.01],导致SLE患者的APC/sEPCR比率明显下降[2.4(0.9,4.7)和4.2(2.2,8.5),Z=3.212,P=0.001];CCL2水平在SLE患者为[543.45(285.48,1216.25)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3.5(109.825,300.30)pg/ml,Z=5.801,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APC/sEPCR比率下降的程度与SLEDAI(r=-0.245,P=0.016)及CCL2表达水平(r=-0.262,P=0.012)呈负相关。体外实验结果表明APC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单核细胞株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系(THP)-1表达CCL2,并伴随NF-κB DNA结合活性水平的受抑,这一作用可被蛋白C抑制剂拮抗。结论APC/sEPCR比率与SLEDAI相关性联系,提示其可作为SLE病情活动的判断指标。APC可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来下调CCL2的表达,而sEPCR在SLE中的过度表达,使得APC这一抗炎作用减弱,可能与蛋白C系统对SLE病情活动程度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活化蛋白c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趋化因子配体ccL2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董存岩 周志芳 游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中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CPCR)水平,通过统计分析,探讨sECPCR在SLE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 ISA)测定48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NC)组血浆中...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中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CPCR)水平,通过统计分析,探讨sECPCR在SLE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 ISA)测定48例SLE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NC)组血浆中的sECPCR水平。结果SLE患者与NC组的sECPCR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SLE合并血栓及无血栓患者血浆的sECPCR水平均高于NC组(P<0.005,P<0.001),且SLE并发血栓的sECPCR水平及SLE无血栓患者的sECPC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尿蛋白阳性与SLE尿蛋白阴性的sECPCR水平均高于NC组(P<0.001,P<0.005),SLE尿蛋白阳性的sECPCR水平高于SLE尿蛋白阴性的sECPCR水平(P<0.005)。结论sECPCR与SLE患者发生血栓无直接关系,可能参与SLE患者的炎症反应过程,其水平与炎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栓 炎症
下载PDF
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苏梅芳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1期22-24,28,共4页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P-选择素(P-selectin)含量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5例初诊AL患者以及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疾病类型将入... 目的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前后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P-选择素(P-selectin)含量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5例初诊AL患者以及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疾病类型将入组的初诊AL患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37例)、不包括APL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non-APL AML,33例)。ALL组患者采用VDLP方案诱导化疗,APL组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柔红霉素方案诱导化疗,non-APL AML组患者采用DA方案或IA方案诱导化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初诊AL患者化疗前后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浆s EPCR、v WF、P-selectin水平。结果 1初诊AL患者化疗前血浆s EPCR、v WF、P-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初诊AL患者化疗完全缓解后血浆s EPCR、v WF、P-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但是血浆s EPCR、v WF水平仍然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而血浆P-selectin水平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不同类型初诊AL患者化疗前血浆s EPCR、v WF、P-selectin水平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PL患者血浆s EPCR、v WF、P-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ALL患者、non-APL AML患者(P<0.05),ALL患者与non-APL AML患者之间血浆s EPCR、v WF、P-selectin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初诊AL患者在治疗前往往伴随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以及血液高凝状态,这种情况以APL表现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P-选择素
下载PDF
VILIP-1 Annexin A2 sEPCR与急诊科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病情转归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刚 巩博 +4 位作者 余治国 苏芮 周彬 陆卫华 江旺祥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819-826,共8页
目的:研究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与急诊科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03例ACI患者作为... 目的:研究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与急诊科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03例ACI患者作为ACI组,并根据患者静脉溶栓后病情转归状况分为转归良好组(n=158)、转归不良组(n=45)两个亚组,并以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检测VILIP-1、Annexin A2、sEPCR水平,分析VILIP-1、Annexin A2、sEPCR与ACI患者病情的关系,比较转归良好组、转归不良组一般资料及静脉溶栓前、溶栓即刻、溶栓2h VILIP-1、Annexin A2、sEPCR水平及动态变化趋势,计算VILIP-1、Annexin A2、sEPCR在溶栓前、溶栓2h的差值(△VILIP-1、△Annexin A2、△sEPCR),明确△VILIP-1、△Annexin A2、△sEPCR诊断ACI患者转归的价值。结果:ACI组VILIP-1[8.12±1.09(μg/mL)vs 8.12±1.09(μg/mL)]、sEPCR[145.63±20.93(μg/L)vs 100.32±10.54(μg/L)]高于健康组,Annexin A2[17.14±1.63(ng/mL)vs 34.34±2.76(ng/mL)]低于健康组(t=64.740、20.400,67.980,均P<0.05)。随着ACI患者病情加重,VILIP-1[6.54±0.78(μg/mL)vs 10.98±1.44(μg/mL)vs 13.42±1.56(μg/mL)]、sEPCR[119.98±20.93(μg/L)vs 135.32±15.64(μg/L)vs 156.82±16.74(μg/L)]升高,Annexin A2[25.63±2.31(ng/mL)vs 19.08±1.88(ng/mL)vs 13.42±1.09(ng/mL)]降低(F=45.517、15.633,53.977,均P<0.05)。VILIP-1、sEPCR与ACI患者病情正相关(r=0.478、0.338,均P<0.05),Annexin A2与ACI患者病情负相关(r=-0.391,P<0.05)。转归不良组△VILIP-1[1.43±0.21 vs 5.66±0.36]、△sEPCR[3.42±0.45 vs 39.08±3.42]低于转归良好组,△Annexin A2[-2.00±0.28 vs-13.42±1.56]高于转归良好组(t=75.180、69.650,48.800,均P<0.05)。△VILIP-1、△sEPCR与ACI患者转归负相关(r=0.556、0.406,P均<0.05),Annexin A2与ACI患者转归正相关(r=-0.208,P<0.05)。△VILIP-1[OR(95%CI)=7.942(1.754~35.968)]、△Annexin A2[OR(95%CI)=5.787(1.345~24.903)]、△sEPCR[OR(95%CI)=4.991(1.105~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视锥蛋白样蛋白-1 膜联蛋白A2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