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CoO_2中锂离子固相扩散系数随循环次数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金乐 唐新村 +1 位作者 潘春跃 蒋呈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38-1241,共4页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主要为锂化复合氧化物,如LiCoO2、LiNiO2、LiMn2O4、,平均工作电压均达4V(vs Li/Li)左右。以LiCoO2为正极活性材料.碳材料为负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而...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主要为锂化复合氧化物,如LiCoO2、LiNiO2、LiMn2O4、,平均工作电压均达4V(vs Li/Li)左右。以LiCoO2为正极活性材料.碳材料为负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而已经成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池。尤其近年来,随着石化能源的紧缺以及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 LICOO2 固相扩散系数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Al-Cu合金凝固微观组织的三维模拟及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卜晓兵 李落星 +2 位作者 张立强 朱必武 王水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95-2201,共7页
采用CA-FE模型,对同一铸件不同尺寸的Al-2%Cu合金凝固微观组织进行三维模拟及预测,并引入空位形成能对固相扩散系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铸件直径分别为20、40和60 mm时,柱状晶占总晶体比率分别为65.2%、52.1%和21.4%,逐渐减少,而等... 采用CA-FE模型,对同一铸件不同尺寸的Al-2%Cu合金凝固微观组织进行三维模拟及预测,并引入空位形成能对固相扩散系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铸件直径分别为20、40和60 mm时,柱状晶占总晶体比率分别为65.2%、52.1%和21.4%,逐渐减少,而等轴晶所占比率逐渐增加;当换热系数由500 W/(m2.K)增大到5 000 W/(m2.K)时,同一铸件中不同直径的铸件凝固组织中柱状晶组织比例显著增大。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等轴晶和柱状晶的分布位置、比例和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合金 3D元胞自动机 固相 扩散系数 凝固组织
下载PDF
液固比对含重金属水泥熟料制品中重金属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昱 杨玉飞 +1 位作者 黄启飞 张霞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65-1870,共6页
通过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参照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制取混凝土样品,参考SR003.1和NEN7375浸出试验,分别研究液固比对粒状及块状混凝土样品中重金属(Cr、Ni和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液固比条件下... 通过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参照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制取混凝土样品,参考SR003.1和NEN7375浸出试验,分别研究液固比对粒状及块状混凝土样品中重金属(Cr、Ni和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液固比条件下粒状混凝土中的重金属浸出浓度为Cr&gt;Ni&gt;As,Cr、As浸出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2 500μg/L左右和5-6μg/L,Ni在液固比(L∶S)〈6时,浸出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降低,在L∶S&gt;6时,浸出浓度较稳定,为35.7-41.5μg/L;浸出量均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液固比(L∶S)〈10时,块状混凝土中重金属累积释放量及扩散系数均随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当L∶S〉10时两者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重金属 浸出浓度 液固比 扩散系数
下载PDF
LiMn_2O_4中锂离子扩散系数与充/放电次数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唐新村 黄伯云 贺跃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57-960,共4页
通过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对不同电压、不同循环次数下,锂离子在尖晶石LiMn_2O_4中的固相扩散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在尖晶石LiMn_2O_4正极材料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在3.95V和4.12V左右存在两个极小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这两... 通过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对不同电压、不同循环次数下,锂离子在尖晶石LiMn_2O_4中的固相扩散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在尖晶石LiMn_2O_4正极材料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在3.95V和4.12V左右存在两个极小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这两个峰逐渐平坦,并且整体上固相扩散系数呈增大趋势,表明锂离子在LiMn_2O_4中重复脱/嵌时具有自我增强扩散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间歇滴定技术 固相扩散系数 LIMN2O4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α黄铜选择性溶解的研究
5
作者 汪的华 邹津耘 +1 位作者 邱万川 苏解清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90-194,共5页
采用恒电流E-t曲线与旋转盘环电极方法研究了α黄铜(Cu32Zn)在酸性Na2SO4和HNO3稀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行为,得到的典型E-t曲线上存在几个特征区,证明在较低电流密度条件下的初始阶段只存在Zn的选择性溶解。用... 采用恒电流E-t曲线与旋转盘环电极方法研究了α黄铜(Cu32Zn)在酸性Na2SO4和HNO3稀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行为,得到的典型E-t曲线上存在几个特征区,证明在较低电流密度条件下的初始阶段只存在Zn的选择性溶解。用恒电位法研究了Cu32Zn选择性溶解过程,得到了按抛物线衰减的暂态扩散曲线,由i-t-1/2直线关系求得了不同介质中Cu32Zn中Zn的固相扩散系数D在10-16~10-13cm2·s-1数量级,发现中性介质中测出的D值比酸性介质中要大两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 脱锌 选择性溶解 固相扩散 扩散系数
下载PDF
基于组合边界条件的固体材料热扩散系数测试方法
6
作者 陈清华 吴佳乐 +2 位作者 陆育 季家东 刘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01-1210,共10页
提出了一种组合边界条件下结合传热反问题思想测算固体材料热扩散系数的方法.建立了正问题理论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和交替方向隐式方法的思想利用MATLAB软件对正问题温度场进行数值求解,利用共轭梯度法结合软件编程求解反问题,反演得到... 提出了一种组合边界条件下结合传热反问题思想测算固体材料热扩散系数的方法.建立了正问题理论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和交替方向隐式方法的思想利用MATLAB软件对正问题温度场进行数值求解,利用共轭梯度法结合软件编程求解反问题,反演得到材料的热扩散系数.设计了实验方案并搭建了完整的测试系统,利用测试装置对亚克力板(PMMA)、硼硅玻璃(Pyrex7740)、大理石3种材料进行了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导热系数测试结果与文献值的最大相对偏差为3.45%,小于5%,验证了测试方法和装置的可行性与准确性.进一步对PMMA热扩散系数实验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得到扩展不确定度为4.86%,处于较低水平,说明实验数据可靠,测试方法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材料 对流边界 组合边界 热扩散系数 传热反问题
下载PDF
乳腺癌液实性区表观扩散系数与分子亚型及免疫组化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阳 李红学 +4 位作者 刘军杰 王琛 康巍 邓文娟 苏丹柯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液实性区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分子亚型、免疫组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其判断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证实存在液实性区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液实性区表观扩散系数(ADC)与分子亚型、免疫组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其判断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病理证实存在液实性区的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瘤灶液性区、实性区的ADC值(ADC_(液性区)及ADC_(实性区)),并计算两者的比值(ADC比值=ADC_(液性区)/ADC_(实性区))。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ADC液性区、ADC实性区以及ADC比值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上述ADC值与免疫组化因子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相关性。结果:在4种分子亚型中,ADC_(实性区)及ADC比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ADC_(液性区)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DC_(液性区)与Ki-67呈弱正相关关系(r=0.343,P=0.007),与HER-2呈弱负相关关系(r=-0.262,P=0.043),与ER呈弱负相关关系(r=-0.343,P=0.007)。ADC_(实性区)与Ki-67呈弱负相关关系(r=-0.329,P=0.010),与HER-2呈弱正相关关系(r=0.391,P=0.002),与PR呈弱负相关关系(r=-0.298,P=0.021);ADC比值与Ki67呈中度正相关关系(r=0.453,P<0.001),与HER-2呈中度负相关关系(r=-0.449,P<0.001)。结论:ADC_(实性区)与ADC比值对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液实性区 表观扩散系数 免疫组化因子 分子分型
下载PDF
基于渗透性能选择丁羟推进剂用键合剂的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焦东明 杨月诚 +1 位作者 强洪夫 武文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4-1029,共6页
键合剂能够改善推进剂体系抗老化性能,而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在氧化剂颗粒表面形成键合剂膜层抑制氧化剂分解气体扩散导致的,通过比较氧化剂分解气体在膜层中的扩散速度,可以确定键合剂对推进剂抗老化性能的影响,也为从渗透性能选择推进... 键合剂能够改善推进剂体系抗老化性能,而这种效果主要是通过在氧化剂颗粒表面形成键合剂膜层抑制氧化剂分解气体扩散导致的,通过比较氧化剂分解气体在膜层中的扩散速度,可以确定键合剂对推进剂抗老化性能的影响,也为从渗透性能选择推进剂用键合剂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构建聚乙烯和聚苯乙烯模型,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计算了O2在其中的扩散系数,模拟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验证了MD方法计算气体扩散系数的可行性。分别通过构建键合剂MAPO、HX-752、TAZ、TEA和MAPO.HAC膜层模型,计算了O2和H2O在其中的扩散系数。结果显示:从键合剂体系阻碍气体扩散能力来说,可以认为键合剂MAPO.HAC性能最优,MAPO其次,HX-752与TEA再次,而TAZ效果最差。结论也与键合剂对推进剂体系抗老化性能影响趋势一致,验证了采用模拟方法从渗透性能选择键合剂的可行性。模拟显示新型键合剂PMS和PA-MAM具有良好的改善推进剂抗老化性能,效果与MAPO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推进剂 键合剂 扩散系数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容量间歇滴定法测定LiCoO_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春跃 金乐 +2 位作者 江文辉 唐新村 蒋呈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54-958,共5页
采用容量间歇滴定技术在充放电仪上测定了不同电压条件下嵌入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3.9~4.3 V电压范围内,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为10-13~10-12cm2/s,且在电压为3.95 V时达到最小... 采用容量间歇滴定技术在充放电仪上测定了不同电压条件下嵌入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3.9~4.3 V电压范围内,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的数量级为10-13~10-12cm2/s,且在电压为3.95 V时达到最小,在电压为4.15 V时达到最大。整个充电过程中,当电压由3.95 V上升至4.15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增大;当电压由4.15 V上升至4.20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减小;当电压由4.2 V继续上升至4.3 V时,LiCoO2中Li+的固相扩散系数同样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COO2 容量间歇滴定技术 固相扩散系数
下载PDF
基于容量参数的二次电池嵌入型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新村 金乐 刘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31-1435,共5页
介绍了一种以容量参数为主变量的测定锂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颗粒半径这一辅助参数,通过球型扩散模型建立了恒流-恒压充电容量(RPG)比,进一步发展成为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采用RPG法可在较宽的电压范围... 介绍了一种以容量参数为主变量的测定锂二次电池中电极材料固相扩散系数的方法.该方法只需颗粒半径这一辅助参数,通过球型扩散模型建立了恒流-恒压充电容量(RPG)比,进一步发展成为容量间歇滴定技术(CITT).采用RPG法可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测定嵌入型电极材料的平均固相扩散系数,实验结果重现性好.由RPG法测得0~1.5 V时锂离子在石墨电极中的平均固相扩散系数值为1.055×10-10cm2/s.由CITT技术测得锂离子在LiMn2 O4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在3.95 V和4.12 V左右存在个两个极小峰,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扩散系数值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扩散系数 容量参数 嵌入型电极材料 锂二次电池
下载PDF
乳腺良恶性实性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红 席佳佳 瞿献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7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征象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与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与52例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征象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乳腺实性乳头状癌与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与52例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BIDP)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MRI征象及ADC值差异,分析MRI征象及ADC值联合对于疾病的鉴别评估价值。结果SPC患者结节/肿块病灶9例,非肿块样强化病灶17例;BIDP患者结节/肿块病灶40例,非肿块样强化病灶.12例。SPC患者结节/肿块病灶比例低于BIDP(P<.005);SPC患者结节/.肿块病灶边界不规则比例7778%.高于BIDP病灶1500%.,内部强化.特点均匀比例2222%低于BIDP病灶7500%(P<005);SPC患者.非肿块样强化病灶内.部强化特.点为集丛状比例6471%高于BI.DP病灶833%(P<005).;SPC患者.多发病灶比例6538%高于BIDP患者2500%(P<005.);SPC患者与BIDP患者病灶早期强化率比较(.P>005);SPC患者病灶ADC值低于BIDP患者(P<005);MRI征.象联合ADC值对SPC与BIDP鉴别.诊断准确度为9103%,高于单.独MRI征.象诊断7692%,高于单独ADC值诊断7436%(P<005)。结论乳腺SPC与BIDP病灶MRI征象存在差异,且SPC病灶ADC值低于BIDP,MRI征象联合ADC值可提高乳腺SPC和BIDP鉴别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良性导管内乳头状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循环次数对C/LiNiMnCoO_2电池中锂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立 张祥功 +1 位作者 张伟 费新坤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6-548,共3页
采用容量间歇滴定法(CITT)测定在不同电压、不同循环次数下C/LiNiMnCoO2电池中锂离子的固相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锂离子在C/LiNiMnCoO2电池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在3.7V处存在一个小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该峰逐渐平坦,扩散系数在低电压(3.5V... 采用容量间歇滴定法(CITT)测定在不同电压、不同循环次数下C/LiNiMnCoO2电池中锂离子的固相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锂离子在C/LiNiMnCoO2电池中的固相扩散系数在3.7V处存在一个小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该峰逐渐平坦,扩散系数在低电压(3.5V)下从2×10-11cm2/s增加到4×10-11cm2/s,在高电压(3.8~4.2V)区间快速地从2×10-11cm2/s减少到5×10-12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间歇滴定技术 固相扩散系数 LiNiMnCoO2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基于Permit法的纳固材料混凝土表层氯离子扩散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祝小靓 金峰 +2 位作者 周虎 胡德华 段景川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40,共4页
为解决混凝土纳米等级的毛细孔通道渗透问题,通过纳米微细化技术将微米级的胶体硅酸纳改性成超精细化的纳米级别的硅酸纳分子,采用Permit法对其抗渗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外室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最... 为解决混凝土纳米等级的毛细孔通道渗透问题,通过纳米微细化技术将微米级的胶体硅酸纳改性成超精细化的纳米级别的硅酸纳分子,采用Permit法对其抗渗性能的改善效果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外室溶液的电导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平稳,外室溶液的温度先随时间增加而增加,而后缓慢下降,确定了稳态时间在30 min左右;通过测定稳态阶段阳极室的氯离子浓度,得到氯离子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线性换算关系,现场试验时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来换算溶液的氯离子浓度,进而计算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通过Permit法对现场混凝土的测试,喷涂纳固材料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比未喷涂的平均小34.0%,证明了纳固材料对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以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it法 纳固材料 混凝土保护层 电导率 氯离子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Yb掺杂CaZrO_(3)质子导体中氢扩散系数的确定
14
作者 雷崇贵 张凤龙 +4 位作者 包金小 阮飞 周芬 郜建全 宋希文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48-5153,共6页
为研究Yb掺杂CaZrO_(3)体系质子导体的物化性能,以分析纯CaCO_(3),ZrO_(2)及Yb_(2)O_(3)为原料,经固相反应法在1873 K温度下烧结10h制备得到了Yb掺杂CaZrO_(3)质子导体电解质。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试了5%H_(2)O-95%N_(2)和5%D_(2)O(... 为研究Yb掺杂CaZrO_(3)体系质子导体的物化性能,以分析纯CaCO_(3),ZrO_(2)及Yb_(2)O_(3)为原料,经固相反应法在1873 K温度下烧结10h制备得到了Yb掺杂CaZrO_(3)质子导体电解质。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分别测试了5%H_(2)O-95%N_(2)和5%D_(2)O(重水)-95%N_(2)气氛中电解质的阻抗,并获得了电阻弛豫曲线。采用自行设计的数学算法和计算机程序确定了不同温度下氢在电解质试样中的化学扩散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在1073~1373K温度下,CaZr_(0.85)Yb_(0.15)O_(3)-α电解质中氢的化学扩散系数为1.24×10^(-6)~2.23×10^(-6)cm^(2)/s;而CaZr_(0.8)Yb_(0.2)O_(3-α)中氢的化学扩散系数为1.47×10^(-6)~6.67×10^(-6)cm^(2)/s。氢化学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式分别为D_(H)=1.60×10^(-5)e^(-22499/RT)和D_(H)=1.22×10^(-3)e^(-59509/RT),而对应的扩散激活能分别为0.62和0.23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结构 质子导体 固体电解质 氢传感器 氢扩散系数
下载PDF
Nb90W5M5三元固溶体合金的结构和氢渗透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金亮 王仲民 +4 位作者 严晓锋 王凤 姚青荣 邓健秋 周怀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76-1181,共6页
合金化是改善Nb金属氢脆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制备了Nb90W5M5三元(M=Co,Ni,Mo,Ti)合金,利用XRD、SEM、PCT、电化学测试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其相结构、氢化物形成焓、氢扩散系数和机械力学性能。研究证实,Nb90W5M5(M=Co,Ni,Mo,Ti)均为Nb... 合金化是改善Nb金属氢脆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制备了Nb90W5M5三元(M=Co,Ni,Mo,Ti)合金,利用XRD、SEM、PCT、电化学测试和三点弯曲试验研究其相结构、氢化物形成焓、氢扩散系数和机械力学性能。研究证实,Nb90W5M5(M=Co,Ni,Mo,Ti)均为Nb基固溶体结构(Nb-bcc),受原子半径的影响,Nb90W5M5三元合金均有不同程度的晶格畸变现象。Nb90W5Co5合金的晶胞体积畸变收缩明显、晶格点阵常数最小,在Nb基固溶体的晶界和晶内缺陷处有富Co的NbCo化合物固溶组织析出。Nb90W5Co5合金具有低的氢化物形成焓绝对值(-22.3 kJ/mol)、高的氢扩散系数(1.57×10-9 cm^2/s)、高临界载荷(78.4 N),表现出良好的抗弯力学性能和氢渗透性能,这与其多元掺杂导致的微观结构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基固溶体 合金化 氢渗透性能 形成焓 氢扩散系数
下载PDF
应用Fick定律计算CO/H_(2)+N_(2)混合气体还原铁矿石动力学参数的偏差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繁超 邵磊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6-250,共5页
为了讨论采用Fick定律未反应核模型(Fick模型)计算CO/H_(2)+N_(2)混合气体还原铁矿石动力学参数的偏差,建立基于Maxwell-Stefan关系式的未反应核模型(M-S模型),对Fick模型计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和M-S模型中设定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为了讨论采用Fick定律未反应核模型(Fick模型)计算CO/H_(2)+N_(2)混合气体还原铁矿石动力学参数的偏差,建立基于Maxwell-Stefan关系式的未反应核模型(M-S模型),对Fick模型计算得到的动力学参数和M-S模型中设定的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N_(2)对CO/H_(2)还原FeO的阻碍作用与其摩尔分数成正比;N_(2)对正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没有影响;CO-N_(2)体系中Fick模型所用的互扩散系数小于实际值,而H_(2)-N_(2)体系中其所用的互扩散系数大于实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石还原 气固反应 互扩散系数 未反应核模型 多组元气体扩散
下载PDF
固体火箭高温高压复杂燃气系统的扩散系数及其相似准则数计算
17
作者 陈军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60,97,共10页
为了解决固体火箭推进剂高温高压燃气输运系数难以实验测量和理论预估的实际问题,考虑燃气中含有H_(2)O、HCl、SO_(2)等强极性组分和H_(2)等轻质组分,通过大量文献实例验证,归纳了适于上述组分及其混合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扩散系数计... 为了解决固体火箭推进剂高温高压燃气输运系数难以实验测量和理论预估的实际问题,考虑燃气中含有H_(2)O、HCl、SO_(2)等强极性组分和H_(2)等轻质组分,通过大量文献实例验证,归纳了适于上述组分及其混合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扩散系数计算方法,并计算了典型双基推进剂、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和复合推进剂三种主要固体推进剂燃气在不同温度(1500~3800 K)和压强(8~20 MPa)下的扩散系数和输运准则数(施密特数和路易斯数),得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扩散系数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幂指数函数规律(典型双基推进剂燃气的扩散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幂指数为1.64655、典型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和典型复合推进剂为1.62952),以及路易斯数、施密特数的典型取值(典型双基推进剂燃气的施密特数为0.772、路易斯数为0.91,典型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燃气的施密特数为0.675、路易斯数为0.9,典型复合推进剂燃气的施密特数为0.74、路易斯数为0.83)。这对于促进高温高压气体混合物输运性质的深入研究、火箭发动机燃烧及其内外流动仿真,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该方法没有考虑凝聚相对输运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 输运系数 扩散系数 施密特数 路易斯数 固体推进剂
下载PDF
Regulation of the Reacted Layer Thickness in a Gas-Solid Reacting System
18
作者 Miguel A. Barron Dulce Y. Medina Gabriel Plascencia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2014年第3期91-96,共6页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a gas-solid reacting system is presented. This model i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lassical shrinking-core model. The model has a structure that can be easily transformed into a ca...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analysis of a gas-solid reacting system is presented. This model i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lassical shrinking-core model. The model has a structure that can be easily transformed into a canonical control form, which is proper for controller synthesis.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model to describe the open-loop behavior is expressed in terms of the Lambert function. The Lambert function is evaluated from aTaylorexpansion series. Besides, a controller is proposed to regulate the reacted layer thickness using initially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s control input. The control law is synthesized employing the feedback linearization technique. Main contributions of this work are the synthesis of the layer thickness controller, and the employment of the process temperature as substitute o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as the control in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on coefficient FEEDBACK LINEARIZATION GAS-solid SYSTEM Lambert Function Reacted Layer Thickness REGULATION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Li_(10)Ge_(0.75)Si_(0.25)P_2S_(12)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王洪 杨驰 谢文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17-2418,2443,共3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固体电解质Li_(10)Ge_(0.75)Si_(0.25)P_2S_(12)(LSiGPS),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交流阻抗技术(EIS)、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恒电流恒电压测试分析了LSiGPS的物相、形貌、离子导...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固体电解质Li_(10)Ge_(0.75)Si_(0.25)P_2S_(12)(LSiGPS),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交流阻抗技术(EIS)、用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和恒电流恒电压测试分析了LSiGPS的物相、形貌、离子导电性和锂离子的扩散系数及相对应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SiGPS具有四方结构;在-40、25、50℃等较宽广的温度范围内,固态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7.13×10^(-4)、6.57×10-3、2.21×10^(-2) S·cm^(-1))和液态电解液的离子导电性(8.03×10^(-4)、6.72×10-3、2.55×10-2S·cm^(-1))很接近;在3.60、3.95、4.18 V时,固态电解质锂离子扩散系数(4.65×10^(-10)、0.38×10^(-10)、0.53×10^(-10) cm^2·s^(-1))和液态电解液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的离子扩散系数(5.80×10^(-10)、0.57×10^(-10)、0.70×10^(-10)cm^2·s^(-1))基本处于一个数量级;LSiGPS固态电解质有很优异的耐高温安全性,在150℃收缩率接近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扩散系数 离子电导 电化学性能
全文增补中
Fe的掺杂对LiMnPO4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曾福娣 单忠强 田建华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3-1108,共6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Fe掺杂(掺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5,0.1,0.15,0.2)的LiMnPO4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了物相和形貌表征,利用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测量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Fe掺杂(掺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5,0.1,0.15,0.2)的LiMnPO4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了物相和形貌表征,利用充放电测试和循环伏安测量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掺杂后的材料电化学性能远优于未掺杂材料。各掺杂材料36次循环之后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0.1C充放电时掺杂量为0.05的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最大,达到155.5mAh/g,且其各倍率下的电化学性能都优于其它掺杂材料。用循环伏安法计算出了Li+的扩散系数,结果显示.掺杂后的材料具有相对较大的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锰锂 固溶体 电化学性能 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