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土壤水热迁移与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付强 侯仁杰 +2 位作者 李天霄 马梓奡 彭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9-110,共12页
季节性冻融土壤的水热变异及空间迁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冻融土壤水热系统作为自然界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水资源、环境、能源以及人类工程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详细探求冻融土壤的水热扩散机理,准确地掌握土壤的水热迁... 季节性冻融土壤的水热变异及空间迁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冻融土壤水热系统作为自然界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在水资源、环境、能源以及人类工程等方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详细探求冻融土壤的水热扩散机理,准确地掌握土壤的水热迁移状况,对于科学合理的制定春播制度具有深远的影响。以高效利用冻土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壤冻融交替的物理过程、冻层水分入渗、热量传导、土壤溶质的转化过程以及工程冻害防治,概括了冻融土壤的水热分布对于地表环境改变以及气候因子差异的响应机制,进而从机理上对冻融土壤特征参数、水热耦合动态模拟及预测模型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冻融土壤结构多尺度结合、土壤覆被联合体间反演、统计模型与随机模型并行的研究思路,旨在为寒旱区季节性冻土水热循环、水热平衡研究以及科学合理的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土壤 水热迁移 能量循环 特征参数 耦合模型
下载PDF
湿土壤含湿特性对传热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高青 李明 +2 位作者 于鸣 玄哲浩 乔广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针对于地源热泵地能换热系统在具有热源条件下土壤热湿迁移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实验,并对模拟计算应用可行性进行了认证。土壤含水静态传热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土壤含湿程度对传热能力的影响,以及地下含水程度对换热区域换热性能的影响... 针对于地源热泵地能换热系统在具有热源条件下土壤热湿迁移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实验,并对模拟计算应用可行性进行了认证。土壤含水静态传热实验,目的在于探讨土壤含湿程度对传热能力的影响,以及地下含水程度对换热区域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土壤不同含水率情况下的传热性能,从而推断含水率在工程中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热影响 地源热泵 应用可行性 热湿迁移 换热系统 初步分析 模拟计算 传热实验 传热能力 换热性能 传热性能 影响程度 含水率
下载PDF
基于动态负荷的地埋管管群换热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永 茅靳丰 +2 位作者 耿世彬 张华 韩旭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0-897,共8页
对比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的无限长线热源、有限长线热源和渗流有限长线热源模型,指出轴向传热和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埋管换热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基于温度场叠加原理和动态负荷建立了地埋管管群换热模型,借助于典型年动态年负荷模型,分析... 对比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的无限长线热源、有限长线热源和渗流有限长线热源模型,指出轴向传热和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埋管换热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基于温度场叠加原理和动态负荷建立了地埋管管群换热模型,借助于典型年动态年负荷模型,分析了管群长期动态换热特性。结果表明,无渗流型管群中心温度升高过快,长期运行应考虑土壤换热能力的衰减;对于渗流型管群换热,应采取合理优化策略避免下游土壤温升过快,并且设计埋管时应采用其进入稳定期的换热能力,避免长期运行时换热能力不足。对3种日负荷动态运行模式下管群的典型点温度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运行模式调节可以减缓土壤温度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可减少渗流型管群的下游热量堆积,有利于土壤换热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管群 动态负荷 土壤温度场 传热 模型
下载PDF
温室内气温与土温相关性传热模型 被引量:13
4
作者 杜军 王怀彬 杨励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温室内气温和土温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 .温室的传热过程十分复杂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是一个难题 .在能量守恒基础上 ,建立了温室内气温与土温传热数学模型 ,并依据实际情况简化模型 ,得出模型的近似解 .确定了进入... 温室内气温和土温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生态因子 .温室的传热过程十分复杂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是一个难题 .在能量守恒基础上 ,建立了温室内气温与土温传热数学模型 ,并依据实际情况简化模型 ,得出模型的近似解 .确定了进入温室内太阳净辐射量、室外气温、作物平均温度及供热量的表达式 .阶跃函数的确定 ,使传热模型数学封闭 ,解决了应用计算问题 .该模型对温室的传热和能量计算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土温 传热模型 近似解 温室 作物生长
下载PDF
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非均质土壤导温率的变化及土壤温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可丽 程国栋 +1 位作者 江畅畅 牛富俊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0-474,共5页
土壤中的热传输是地-气能量交换的组成部分,而非均质土壤导温率/导热率的获得是研究土壤热传输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是至今仍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一维热传导方程在非均质土壤条件下的适用形式,利用青藏高原那曲站实测土壤温度资料,计... 土壤中的热传输是地-气能量交换的组成部分,而非均质土壤导温率/导热率的获得是研究土壤热传输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是至今仍未很好解决的问题.分析了一维热传导方程在非均质土壤条件下的适用形式,利用青藏高原那曲站实测土壤温度资料,计算了非均质土壤导温率,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导温率有明显的随深度和季节的变化.利用考虑非均质土壤导温率参数的土壤温度数值模式,对那曲地区各层土壤温度的年变化进行了模拟试验,模拟结果显示,按冷季和暖季分别采用两组不同的土壤导温率,对土壤温度的年变化已有较好的模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土壤导温率 土壤温度 土壤热传输
下载PDF
地埋管换热器形式、管径及岩土温度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红旗 张建忠 陈九法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5,共6页
建立了单U形与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外径25mm与32mm的单U形与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模拟研究表明,相同管径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比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提高20%左右,但外径25mm的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可以获得更大的... 建立了单U形与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数学模型。对外径25mm与32mm的单U形与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模拟研究表明,相同管径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比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换热量提高20%左右,但外径25mm的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可以获得更大的进出口温差;对于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外径32mm与25mm相比,换热性能无明显优势;工程应用中,在地埋管用地面积充足时,建议选用外径25mm的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否则应选用外径25mm的双U形地埋管换热器;岩土温度每升高1℃,出口水温升高0.23℃,换热量下降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单U形 双U形 管径岩土温度 换热性能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於仲义 胡平放 袁旭东 《煤气与热力》 2008年第12期7-11,共5页
分析了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与土壤的传热机制,建立了导热机制与渗流传热机制下的地埋管传热模型。在导热与渗流传热机制下,模拟了制冷工况下4×4排列群井的温度分布,提出了群井布置的优化方法。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土壤特性 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机制 群井 渗流
下载PDF
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分析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乔磊 叶永盛 +3 位作者 李鹰 付永强 周建光 俞晓峰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9-107,共9页
为解决高基质土壤样品中痕量重金属元素检测前处理操作繁琐、样品易二次污染或损失等问题,本文建立了采用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车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定量分析环境现场土壤样品中Cr、Cu、Zn、As、Cd、Hg和Pb元素的分析方法。该方... 为解决高基质土壤样品中痕量重金属元素检测前处理操作繁琐、样品易二次污染或损失等问题,本文建立了采用固体直接进样-电热蒸发-车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定量分析环境现场土壤样品中Cr、Cu、Zn、As、Cd、Hg和Pb元素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温电热蒸发石墨炉作为原子化器,样品称量后经梯度升温选择性蒸发,再结合双通道伴热传输石英管、两路氩气在线稀释、ICP-MS瞬时扫描、基体匹配外部校正等策略,有效解决了土壤直接进样过程中传输效率低、基体效应大的问题。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按照实验方法称取20mg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1、GBW07406、GBW07407、GBW07430和GBW07456建立外部校正曲线,样品中7种元素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0.999;并按照实验方法测定了杭州市滨江区两处田间土壤样品中Cr、Cu、Zn、As、Cd、Hg和Pb,相对标准偏差(RSD)<7%,相对误差<5%,检出限为1.2~32.0ng/g,回收率为91.0%~113.0%。该方法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现场样品分析技术,适合现场中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分析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双通道石英管 在线稀释 伴热传输 电热蒸发 车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下载PDF
粉土热导率与含水量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肖琳 李晓昭 +3 位作者 赵晓豹 胡增辉 武伟 蒋新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前报道的不少实验成果,在得出粉土热物性指标和某一因素的关系时,并未保持其他影响因素固定不变,因而只能说明粉土热物性指标随影响因素的定性变化趋势。要建立热物性指标与影响因素间的确定性关系和推算公式,需要更为严格的实验,即... 目前报道的不少实验成果,在得出粉土热物性指标和某一因素的关系时,并未保持其他影响因素固定不变,因而只能说明粉土热物性指标随影响因素的定性变化趋势。要建立热物性指标与影响因素间的确定性关系和推算公式,需要更为严格的实验,即研究某一影响因素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粉土试样的热导率进行研究,在排除孔隙比、干密度、土样成分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独立分析了粉土的热导率与含水量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粉土的热导率随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其变化规律与砂土一致,都符合对数变化规律,且整个变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同时还分析了粉土的内在传热机制,有效描述和解释粉土热导率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用对数形式来描述粉土热导率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 热导率 含水量 传热机制
下载PDF
土壤温度场对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俊杰 徐玉党 毛佳妮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3,共5页
对广州地区地下50m以内土壤温度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土壤温度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模拟了冬季工况下埋管区域土壤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动态负荷分布对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土壤温度场 U形地埋管换热器 换热性能 土壤热平衡
下载PDF
饱和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迁移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春林 虞静明 金之庆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1998年第4期21-26,共6页
利用土壤冻融过程的水热传输方程,模拟了饱和土壤冻融的年变化过程,分析了土壤冻结深度的年变化规律和水分向冻结界面迁移的特征。同时亦对影响土壤冻结深度的温度因子做了探讨。
关键词 土壤冻融 水热迁移 年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热油管道与土壤环境间不稳定传热的耦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慧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7-21,共5页
通过对因输量、加热温度等因素引起的埋地热油管道非稳态运行过程的研究,提出了以管外壁与土壤交界处的热流量作为耦合参数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热流量的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以大量的算例为基础,对实际运行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对因输量、加热温度等因素引起的埋地热油管道非稳态运行过程的研究,提出了以管外壁与土壤交界处的热流量作为耦合参数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热流量的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以大量的算例为基础,对实际运行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及方法的合理性,其处理方法为埋地热油管道非稳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油管道 土壤环境 不稳定传热 输量 加热温度 耦合参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饱和正冻土水热力耦合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敏 冯孝鹏 +1 位作者 李宁 刘乃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2-1220,共9页
在深入剖析已建立的饱和正冻土水热力耦合模型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冻土力学最新研究成果,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热力学定律对原模型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实用性。首先,引入由冻融过程中的动态变量(应变速率)与温变速率构成的黏弹性耗散势,建立... 在深入剖析已建立的饱和正冻土水热力耦合模型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冻土力学最新研究成果,基于连续介质力学和热力学定律对原模型进行改进以提高其实用性。首先,引入由冻融过程中的动态变量(应变速率)与温变速率构成的黏弹性耗散势,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的冻土骨架的黏弹性本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多孔多相介质理论,建立了外载及温度共同作用下冻土骨架的质量守恒方程;其次,在考虑冻土骨架(冰)黏弹性耗散和热力耦合耗散以及水分迁移引起的热对流等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能量守恒方程;最后,综合各方程构建了准饱和正冻土水热力三场耦合控制微分方程,开发了相应的扩展有限元程序3GEXFEM,通过典型室内试验验证了改进后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正冻土 耦合模型 黏弹性本构 对流传热
下载PDF
正冻土水热迁移的移动泵模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家作 韦昌富 +1 位作者 李东庆 魏厚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3-1089,共7页
通过引入脉冲函数将流量边界条件转化为源(汇)项,冻结锋面处的假想泵从未冻土中抽吸水分并储存在冻结锋面附近的狭窄区域.将水分扩散方程在整体求解域上等效分解为两个方程,避免了处理移动冻融边界的难题.在一个分解方程中引入汇项以表... 通过引入脉冲函数将流量边界条件转化为源(汇)项,冻结锋面处的假想泵从未冻土中抽吸水分并储存在冻结锋面附近的狭窄区域.将水分扩散方程在整体求解域上等效分解为两个方程,避免了处理移动冻融边界的难题.在一个分解方程中引入汇项以表达未冻区水分的流出,在另一个分解方程中引入相同大小的源项以表达冻土中水分的聚集.将移动泵模型相关场方程和变量输入COMSOL M ultiphysics模拟软件的数学模块中,对一个封闭系统非饱和土冻结过程中水分和温度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前人试验和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水热迁移 数值模拟 移动泵模型
下载PDF
青藏直流联网工程冻土基础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俞祁浩 游艳辉 +4 位作者 丁燕生 王国尚 钱进 胡俊 郭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025-4031,共7页
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对冻土工程基础传热过程、温度变化结果的分析,对冻土基础稳定性变化趋势的认识至关重要。通过青藏直流线路冻土基础长期监测系统最新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输电线路冻土基础在塔基施工完成,并经历第一次冻结期后,监测塔... 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对冻土工程基础传热过程、温度变化结果的分析,对冻土基础稳定性变化趋势的认识至关重要。通过青藏直流线路冻土基础长期监测系统最新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输电线路冻土基础在塔基施工完成,并经历第一次冻结期后,监测塔基周围土体总体处于冻结状态。受施工、冻土条件等因素影响,原多年冻土上限以下范围,塔基温度与天然场地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在经历融化期后,基础底部冻土依然总体处于冻结状态;在暖季升温过程中,塔基升温速率和融化深度等关键指标主要受塔基基础形式、冻土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桩基础温度状况好于锥柱基础和装配式这种大开挖基础;所采用热管保护冻土的工程措施已在工程实际中发挥积极作用,但其总体效能也受到施工过程、冻土温度、塔基传热过程等因素控制和影响,地温场仍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青藏直流线路 冻土基础 传热特性
下载PDF
温室传热水道与土壤换热强度影响的数值分析
16
作者 甄琦 杜嘉玮 +2 位作者 塔娜 闫彩霞 孙云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7-263,共7页
以呼和浩特市某日光温室铺设的传热水道为研究对象,为提供传热水道在土壤中铺设间距、深度的准确依据,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传热水道在不同供水温度(30、40、50℃)、不同埋管深度(30、40、50cm)、不同管道间距(20、40、50cm)的情况时... 以呼和浩特市某日光温室铺设的传热水道为研究对象,为提供传热水道在土壤中铺设间距、深度的准确依据,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传热水道在不同供水温度(30、40、50℃)、不同埋管深度(30、40、50cm)、不同管道间距(20、40、50cm)的情况时对温室土壤的换热强度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埋管深度越深对土壤地面温度影响越小,管道间距越宽则土壤的温度分布越分散,使土壤不容易达到温度扩散的饱和值,管温越高对管道以下的土壤影响越大,造成资源浪费;当埋管深度为30cm、管间距为20cm时,土壤的换热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温室传热水道对土壤加热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计算流体力学 传热水道 换热强度 日光温室
下载PDF
黄土地基中能量桩群桩承载变形性状模型试验
17
作者 曹卫平 李庆 +2 位作者 赵敏 李清源 罗龙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422,共8页
基于室内缩尺试验研究了含能量桩群桩在4次冷热循环过程中的桩身热力学特性及桩基承载变形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冷热循环对桩土温度、承台沉降、桩顶荷载及桩身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较浅位置处桩身及桩侧土温... 基于室内缩尺试验研究了含能量桩群桩在4次冷热循环过程中的桩身热力学特性及桩基承载变形特性变化规律,分析冷热循环对桩土温度、承台沉降、桩顶荷载及桩身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冷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较浅位置处桩身及桩侧土温度始终高于较深处,热循环过程中能量桩的传热效率高于冷循环过程。冷热循环会使承台顶面的工作荷载及群桩中各基桩的桩顶荷载发生往复变化,相应地引起承台发生往复倾斜,热循环引起的承台倾斜稍大于冷循环。热循环引起的能量桩桩身上部摩阻力为负,下部为正,冷循环时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桩 黄土 模型试验 承载变形性状 冷热循环 传热效率 承台
下载PDF
北京某地源热泵工程运行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金光 王瑾瑾 +3 位作者 毕文明 赵雪茹 王冰 张之强 《暖通空调》 2019年第9期68-71,共4页
对北京某地源热泵项目的运行工况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土壤温度、空调侧及地源侧供回水温度、耗电量、每延米换热量等参数的变化。测试结果显示:土壤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15±10)℃内波动,系统运行较稳定;冬、夏... 对北京某地源热泵项目的运行工况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土壤温度、空调侧及地源侧供回水温度、耗电量、每延米换热量等参数的变化。测试结果显示:土壤温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15±10)℃内波动,系统运行较稳定;冬、夏季每延米换热量的平均值分别约为40 W/m和66 W/m;冬季供热耗电量约占全年总耗电量的41.2%;项目平均每年节省327.18 t标准煤;在寒冷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系统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工程 土壤温度 供回水温度 换热量 耗电量 节能环保
下载PDF
土体导热系数温度效应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云山 肖子龙 +2 位作者 孙德安 陈军浩 曾召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0-1189,共10页
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土体导热系数的影响,对于地下热工项目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评价是必要的。利用热探针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红黏土、粉土、软土和膨润土的导热系数,分析了土体导热系数的温度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导热系数温度效应... 考虑环境温度变化对土体导热系数的影响,对于地下热工项目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评价是必要的。利用热探针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红黏土、粉土、软土和膨润土的导热系数,分析了土体导热系数的温度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考虑导热系数温度效应的加权几何平均模型,并与传统的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土体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温度效应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温度对非饱和土体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大,对于干燥和饱和土体导热系数的影响较微弱。温度对土体导热系数的影响可能取决于水汽潜热传输作用的变化,土中可提供潜热传输的水分和水汽运移通道越多,土体导热系数的温度效应越显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加权几何平均模型预测性能良好,且较好预测了含水率和干密度对土体导热系数温度效应的影响,而Tarnawski模型、Gori模型、Leong模型预测精度均低于加权几何平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导热系数 温度效应 水汽潜热传输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考虑土壤分层的竖直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于博晨 郝楠 +2 位作者 金光 郭少朋 陈正浩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5-324,共10页
建立柱热源的分层土壤地埋管传热模型,利用分层岩土热响应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与均质土壤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使用均质土壤模型分析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会低估该埋管系统的换热能力,在变进... 建立柱热源的分层土壤地埋管传热模型,利用分层岩土热响应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并与均质土壤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使用均质土壤模型分析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会低估该埋管系统的换热能力,在变进口流体温度、变进口流体流速和变管径工况下,用均质土壤模型估算的单位管长换热量及钻孔平均导热系数,比分层土壤模型估算值分别低7.00%和6.62%、6.20%和6.19%、6.57%和6.56%;由于分层土壤模型考虑了土壤热物性沿埋管轴向分布、土壤温度也呈分层非均匀分布的特点。分层土壤、均质土壤模型模拟的最大热作用半径基本相同,且随着模拟时间的延长,分层土壤模型模拟土壤温度场温度分布呈均匀化趋势。由此可见,分层土壤模型可更好的揭示土壤热特性、热传导及热分布规律,将其应用于不同实际工况的系统设计计算可为工程量和工程费用的合理估算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 土壤分层模型 换热特性 热作用半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