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背景下传统仪式空间生产的三元互动实践 被引量:43
1
作者 孙九霞 许泳霞 王学基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42-1756,共15页
仪式因其符号性和社会性成为空间研究和理论阐释的绝佳场域,在仪式与仪式空间研究中,仪式背后的社会关系及其对仪式空间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安顺屯堡地戏和芒康加达村巴玛巴典为例,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回溯并分... 仪式因其符号性和社会性成为空间研究和理论阐释的绝佳场域,在仪式与仪式空间研究中,仪式背后的社会关系及其对仪式空间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安顺屯堡地戏和芒康加达村巴玛巴典为例,运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回溯并分析两种仪式空间生产的过程与特征,刻画参与和影响仪式空间生产的社会关系,深入解析仪式空间的各个维度及空间生产的三元互动实践,力图比较和呈现旅游发展对地方传统仪式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传统仪式的空间是仪式主体社会关系织就的空间,其空间生产本质上是社会关系与空间秩序"重构或调适"的过程;在旅游影响下的仪式空间生产中,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之间差异化的互动关系造就了仪式中差异化的空间实践;此外,仪式的空间生产隐含着对现代性消解的抵抗。本文构建了传统仪式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为解读列斐伏尔空间生产与空间三元互动提供了新视角,以揭示旅游与地方文化变迁之间更为深刻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影响 传统仪式 社会关系 仪式空间 空间生产 屯堡地戏 巴玛巴典
原文传递
认同的力量:网络社群的公共关系价值探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姚曦 李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6-111,共6页
公共关系的核心内涵是社会认同,认同是公共关系实现的前提,也是公共关系展开的过程和结果。网络社群颠覆了大众传播模式下围绕支配性群体所形成的"制造共识",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认同——基于广泛连接的社会网络,个体主动... 公共关系的核心内涵是社会认同,认同是公共关系实现的前提,也是公共关系展开的过程和结果。网络社群颠覆了大众传播模式下围绕支配性群体所形成的"制造共识",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认同——基于广泛连接的社会网络,个体主动参与到社会认同的构建中,个体与个体彼此之间的信息流动,逐渐形成了超越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的无边界、分布式延展的社会认同模式。公共关系实现的过程就是以"互动仪式"为核心,以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为纽带,实现对话与交流,推进个体认同、群体认同乃至社会认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关系 网络社群 社会认同 互动仪式
下载PDF
“边界”: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 被引量:12
3
作者 范可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90,共17页
从20世纪60年代起,“边界”(boundary)日渐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在诸如集体认同、社会分层、等级、阶级、族群性、民族主义、性别与性别不平等,以及共同体、地方性等课题的研究中,这一概念不可或缺。在社会人文学科里,“边界”往往... 从20世纪60年代起,“边界”(boundary)日渐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概念。在诸如集体认同、社会分层、等级、阶级、族群性、民族主义、性别与性别不平等,以及共同体、地方性等课题的研究中,这一概念不可或缺。在社会人文学科里,“边界”往往用在象征的层面,因而是观念性和心理性的。文章先就“边界”概念及其相关学说作梗概性讨论,继而就人与动物的边界以及文野之别、社会空间里的边界、仪式与边界等问题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文化 心性 社会空间 族群性 仪式
原文传递
身份、仪式与政治:1956年后中共对资本家的思想改造 被引量:9
4
作者 冯筱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8,151-152,共7页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在全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他们继续戴着"资本家"的帽子,被迫接受持续的思想改造。在这个改造过程中,资本家身份成为一种政治运用的工具,通过身份定义... 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在全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他们继续戴着"资本家"的帽子,被迫接受持续的思想改造。在这个改造过程中,资本家身份成为一种政治运用的工具,通过身份定义与再定义,那些被改造对象陷于不安全的状态,改造也有了持续的合法性。为完成改造任务,工商界人士被卷入频繁的政治学习运动中,但学习多表现为一种仪式化过程,政治表态比内心认同更受当局重视,强制合法性认同也藉以建立。这种实用主义色彩的政治文化,不但反映出政策的内在矛盾,亦与后来时势的动荡变化紧密相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改造 社会主义 身份 仪式 政治文化
下载PDF
文明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民情再造 被引量:8
5
作者 马超峰 薛美琴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7,M0004,共16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畅通国家与社会之间精神通道的铸魂工程,也是基层社会民情再造的关键举措。有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仅要关注制度与组织层面的运行过程,还要理解个体与情感维度的微观机制。借助空间、资源与行动三个向度的有效整...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畅通国家与社会之间精神通道的铸魂工程,也是基层社会民情再造的关键举措。有效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仅要关注制度与组织层面的运行过程,还要理解个体与情感维度的微观机制。借助空间、资源与行动三个向度的有效整合,文明实践形成了组织与制度层面的良序运行。引入互动仪式链理论,进一步分析组织行动中的情感机制,是理解文明实践微观机制的关键。在情感聚合、情感锦标赛、情感可视化三重机制之下,文明实践实现了情感链条转换、正向情感增能与情感过程管理,基层治理的民情基础也得以再造。情感视角的民情再造解读与"过程—机制"的双层分析,拓展了组织制度分析的局限,丰富了基层治理研究中的微观机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 民情再造 文明实践 互动仪式 情感聚合机制 情感锦标赛机制 情感可视化机制
下载PDF
基于社交媒体平台上“自我呈现”的批判性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双百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1,共6页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媒介密集、全球连接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呈现”的媒介现象变得日益流行。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研究以社会互动为主,鲜少有人将其与媒介仪式关联起来。文章首先以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遍... 当今社会进入一个媒介密集、全球连接的深度媒介化时代,大众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自我呈现”的媒介现象变得日益流行。然而国内外学者对于“自我呈现”研究以社会互动为主,鲜少有人将其与媒介仪式关联起来。文章首先以社交媒体平台上普遍存在的“自我呈现”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媒介化仪式的范畴,旨在以更宽广的视角思考媒介化过程对大众“自我呈现”的建构意义,以及它是如何与政治经济权力关联的;其次,从技术供给、媒介逻辑、媒介化社交三个层面引出“自我呈现”的仪式生成;最后,从批判的视角探讨社交媒体平台如何在最为稀松平常的“自我呈现”过程中以更隐蔽的方式完成数据监控及隐性剥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呈现” 社交媒体 媒介化仪式 批判
下载PDF
身体实践与仪式展演:集体化时代大寨妇女的社会记忆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永平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4-193,共10页
对于记忆的激活、解释、刻写、塑造一直是国家重构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大寨妇女集体化时代经历的访谈,发现她们的记忆呈现清晰性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与典型村被塑造过程中妇女的身体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政治仪式的不断展演过程中合法性... 对于记忆的激活、解释、刻写、塑造一直是国家重构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大寨妇女集体化时代经历的访谈,发现她们的记忆呈现清晰性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与典型村被塑造过程中妇女的身体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政治仪式的不断展演过程中合法性的固化密切相关。她们的讲述展示了政治权力怎样通过操纵记忆的生产实现对于女性的改造,而对于女性的改造本就是典型村国家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寨妇女 社会记忆 身体实践 仪式展演 权力展示
原文传递
表演视域下的国家:作为仪式与表演的公共权力 被引量:4
8
作者 钱维胜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21年第1期74-96,279,共24页
从政治学的通常意义上来理解,国家彰显了鲜明的"韦伯"特色。韦伯主义的国家观在本质上突出了国家所具有的统治、支配与治理职能,体现了权力的强制性与指向性。然而对权力的垄断、对暴力的行使在本质上不能脱离特定事件的符号... 从政治学的通常意义上来理解,国家彰显了鲜明的"韦伯"特色。韦伯主义的国家观在本质上突出了国家所具有的统治、支配与治理职能,体现了权力的强制性与指向性。然而对权力的垄断、对暴力的行使在本质上不能脱离特定事件的符号化、集体表象系统的生成与文化的传递和弥散性来理解。本文在明确仪式与表演的基础上阐明了表演主义的视角对于理解国家合法性与国家观念塑造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表演型国家观。同时,本文呈现了社会表演与国家基础性权力及其结构、专断性权力与国家自主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表演 政治仪式 表演型国家 基础性权力 国家自主性
原文传递
“反对腐败的呼喊”——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社会戏剧” 被引量:3
9
作者 周铭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6,共12页
曼斯菲尔德研究长久以来一直集中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或女性主义抗争,忽视了其作品中所蕴藏的社会学主题。本文认为,曼斯菲尔德的文学创作通过描摹中产阶级社会戏剧,揭示了社会权力机制的仪式操演、个体在这一仪式过程中的情感异化、以... 曼斯菲尔德研究长久以来一直集中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或女性主义抗争,忽视了其作品中所蕴藏的社会学主题。本文认为,曼斯菲尔德的文学创作通过描摹中产阶级社会戏剧,揭示了社会权力机制的仪式操演、个体在这一仪式过程中的情感异化、以及最终实现的精神顿悟。这三个主题分别体现了曼斯菲尔德作为中产阶级女性、现代边缘人和现实主义者对于现代生活的感受和探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社会戏剧 仪式 顿悟
原文传递
人情关系中互动仪式的运用模式
10
作者 阮极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6-93,共8页
民族志研究发现,表达性的互动仪式随着关系的疏远变得越来越弱;然而工具性的互动仪式却随着关系的亲疏展现出了"少-多-少"的模式,在"亲关系"中比较少,在"中关系"中比较多,在"疏关系"中又比较... 民族志研究发现,表达性的互动仪式随着关系的疏远变得越来越弱;然而工具性的互动仪式却随着关系的亲疏展现出了"少-多-少"的模式,在"亲关系"中比较少,在"中关系"中比较多,在"疏关系"中又比较少被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人情 社会资本 互动仪式 表达性仪式 工具性仪式
下载PDF
社会化媒体时代“表情包”的仪式传播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阳志标 赵丹阳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37-140,共4页
"表情包"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一道文化奇观。从仪式传播视角探讨这一传播现象,可以发现:在信息属性层面,它以内容认同和主体认同相结合的群体互动作为传播日常生活的仪式;在媒介属性层面,它以抵抗真... "表情包"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一道文化奇观。从仪式传播视角探讨这一传播现象,可以发现:在信息属性层面,它以内容认同和主体认同相结合的群体互动作为传播日常生活的仪式;在媒介属性层面,它以抵抗真实和抵抗在场的个体方式活动作为"媒介仪式"的传播。"表情包"在信息需求和媒介需求两个层面促成社会化媒体用户达成共识和选择,同时依赖社会化媒体平台所创造的"棱镜"真实,使用户在群体和个体之间,以微妙的平衡力图适应现代性的数字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包 社会化媒体 仪式传播 媒介仪式
下载PDF
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仪式疗法:学理追问与运用框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斌志 赵茜 欧梦玲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59-69,127,共12页
仪式疗法作为一种传统性、日常性、独特性兼具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心理及社会服务实践中,随着宗教祛魅和精神服务的兴起,仪式疗法日益专业化与大众化。在系统梳理和借鉴仪式疗法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服务运用... 仪式疗法作为一种传统性、日常性、独特性兼具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心理及社会服务实践中,随着宗教祛魅和精神服务的兴起,仪式疗法日益专业化与大众化。在系统梳理和借鉴仪式疗法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服务运用仪式疗法的相关理论与实务构架。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运用仪式疗法要扎根于互动仪式链、社会建构主义和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等理论,遵循仪式匹配、仪式设计、仪式体验、符号赋义和仪式升华等实务规程;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文化风险意识,规避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促进社会工作仪式疗法的完善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仪式疗法 学理追问 运用框架
下载PDF
夏令营与重听生的社会身份认同:一种教育社会学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楠 曲欣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73,共7页
聋人高等教育体制既缺乏明确的课程体系,也缺乏清晰的文化符号,因此重听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始终存在模糊和边缘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也导致其学业和生活中的诸多困境。国际手语夏令营作为一种教育仪式,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推动重听大学生对聋人... 聋人高等教育体制既缺乏明确的课程体系,也缺乏清晰的文化符号,因此重听大学生的社会身份始终存在模糊和边缘化的特点;这一特点也导致其学业和生活中的诸多困境。国际手语夏令营作为一种教育仪式,主要通过三种手段推动重听大学生对聋人身份的认同,即:使用聋人群体内的文化符号(手语)、提升重要他人(聋人精英领袖)的影响力、强化共同的情感状态(作为聋人的自豪感)。当然,夏令营这一仪式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影响力难以保持,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尚需在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听大学生 社会身份 教育仪式
下载PDF
仪式资本:互动仪式在关系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阮极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25-427,共3页
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互动仪式"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是如何在中国人的关系实践中表现的,却仍然未被发现。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在中国的两个城市所做的关于利用关系择校的民族志研究。研究发现,互动仪式在拉关系中的使用是一种... 虽然有些学者提出了"互动仪式"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是如何在中国人的关系实践中表现的,却仍然未被发现。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在中国的两个城市所做的关于利用关系择校的民族志研究。研究发现,互动仪式在拉关系中的使用是一种回报丰硕的社会投资,它给行动者带来社会资本。本研究结合互动仪式和社会资本两大部分的理论,提出"仪式资本"的新概念,它指的是人们运用互动仪式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人情 社会资本 互动仪式
下载PDF
社会变迁视野下的民间仪式记忆与认同危机
15
作者 胡艳华 《天中学刊》 2013年第3期120-126,共7页
湖北王村丧葬仪式的变迁,呈现出民间生死观对"保持身体完整"记忆的重要性,以及由文化变迁引发的认同危机。随着丧葬形式的变化,民间对死亡仪式的习惯性记忆受到冲击,村民的文化认同凸显出代际差异,由此造成的个体困境加剧了... 湖北王村丧葬仪式的变迁,呈现出民间生死观对"保持身体完整"记忆的重要性,以及由文化变迁引发的认同危机。随着丧葬形式的变化,民间对死亡仪式的习惯性记忆受到冲击,村民的文化认同凸显出代际差异,由此造成的个体困境加剧了个人在遭遇文化变迁后的过渡性危机。应在文化多元化的意义上讨论民间仪式变迁,并以此为基础推动民间仪式改革,促进国家与民间在仪式问题上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丧葬仪礼 仪式记忆 认同危机
下载PDF
体育生活化的新视野--足球表演的社会性延伸 被引量:1
16
作者 路云亭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8年第3期12-18,共7页
现代足球赛事已从原始游戏递进为超体育的盛会,其节日的内涵日渐凸显。大型足球赛事可以帮助观众催生荷尔蒙,观众在好奇心以及团聚心理的驱动下走进了足球世界。大型的足球赛事已然演化为一种世界性的节日,并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国际化的... 现代足球赛事已从原始游戏递进为超体育的盛会,其节日的内涵日渐凸显。大型足球赛事可以帮助观众催生荷尔蒙,观众在好奇心以及团聚心理的驱动下走进了足球世界。大型的足球赛事已然演化为一种世界性的节日,并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国际化的风俗。足球存在的诸多问题都和中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中国问题中却包含了足球问题。中国足球观众对足球有一种强烈的焦虑感。足球的节日化内涵符合现代性国家的精神需求。足球在中国的传播兼有改造中国的大众仪式结构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球表演 风尚转移 社会理想 体育生活 仪式变革
下载PDF
论田兆元的社会神话学思想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10,35,共5页
中国神话研究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对于中国神话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大批有成就的研究者及诸多成型的学术思想。田兆元先生作为当代神话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思想从早期的神话史研究,到近年来对神话研究路径的探讨,均深刻表达... 中国神话研究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对于中国神话的相关研究,已有一大批有成就的研究者及诸多成型的学术思想。田兆元先生作为当代神话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其学术思想从早期的神话史研究,到近年来对神话研究路径的探讨,均深刻表达了对民族国家认同、社会精神建构等现实话题的整体观照。因此,其思想可定位为社会神话学思想。田兆元的社会神话学思想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早期关于神话史的书写与解读,二是对当代神话学研究的三结构论即神话研究的民俗学路径的探讨。其社会神话学思想尤其具有开创性与继承性,在神话学、民俗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神话学 神话史 语言叙事 物象叙事 仪式行为
下载PDF
荀子基于人的局限性的社会秩序建构理论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树贵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0,共7页
荀子的人性恶理论具有不彻底性,他认为人的局限性才是人的本质。为了化解人的局限性,在"势不能容,物不能赡"的前提下,荀子建构出以"分"为途径、以"礼"为准则、以"君权"为保障的一套相对完整的... 荀子的人性恶理论具有不彻底性,他认为人的局限性才是人的本质。为了化解人的局限性,在"势不能容,物不能赡"的前提下,荀子建构出以"分"为途径、以"礼"为准则、以"君权"为保障的一套相对完整的社会秩序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局限性 社会秩序 君权
下载PDF
伦理情境下的博弈、仪式与象征——关于清朝中晚期士绅和庶民生活的个案研究
19
作者 杨政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6-204,共19页
This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ocial life of the gentry and peasants in mid and late Manchu Dynasty. Social behaviors of both classes were found to be governed to certain extents by the moral ethics... This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social life of the gentry and peasants in mid and late Manchu Dynasty. Social behaviors of both classes were found to be governed to certain extents by the moral eth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erarchical inclus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this kind of ethical scrutiny resulted in sharp differentiations of its controlling power across and within the two social strata. As members of “the elite with no governing power,” the scholars in the lower-level gentry were rational beings and often engaged in self-controlled game behaviors so as to maximize benefits for themselves. The peasant class, although under the same ethical governance, lived a daily life that was full of intuitive sensations. Their social behavior of “reasoning by intuition” was expressed through rituals with rich symbolic mean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情境 博弈 仪式 象征主义 清朝中晚期 士绅阶层 庶民阶层 社会生活 个案研究 中国
下载PDF
社会工作技术与人的改变:仪式治疗的理论梳理与实务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杰 叶雄 汪颖霞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1年第3期63-71,共9页
仪式治疗在国外社会工作领域已有较多研究和应用,但国内相关研究还较少。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仪式治疗发挥作用的机制为:在心理维度,仪式治疗能产生安慰剂效应,仪式激发的高峰体验具有心理治疗效果;在情感维度,仪式有助于情感表达,并提供... 仪式治疗在国外社会工作领域已有较多研究和应用,但国内相关研究还较少。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仪式治疗发挥作用的机制为:在心理维度,仪式治疗能产生安慰剂效应,仪式激发的高峰体验具有心理治疗效果;在情感维度,仪式有助于情感表达,并提供高度的情感能量;在认知维度,仪式有助于认知内化与身份转变;在社会关系维度,仪式能促进群体归属和增强社会支持。过渡仪式、周期性仪式、庆典、仪式化活动四种不同类型的仪式可以应用在社会工作实践的不同情境中。结合社会工作服务的逻辑框架,提出仪式治疗在前期预估、仪式设计、仪式操演、后期评估不同阶段的实务指引。专业技术是达成人的改变的必要途径,仪式治疗的探索对于丰富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性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技术 人的改变 仪式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