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谓社会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钧鹏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对社会机制的研究是社会科学哲学近十年来最为显著的成果之一,但究竟何谓社会机制,学术界对此远未达成一致,相互冲突的观点甚至屡有出现。通过对多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机制的五项基本特征:社会机制是一种解释手段... 对社会机制的研究是社会科学哲学近十年来最为显著的成果之一,但究竟何谓社会机制,学术界对此远未达成一致,相互冲突的观点甚至屡有出现。通过对多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机制的五项基本特征:社会机制是一种解释手段;社会机制是一种因果机制;社会机制与因果律相对立;社会机制具有不同的层次;社会机制具有时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机制 社会科学 哲学 解释 因果关系
原文传递
从孔德到哈耶克:社会机制研究的方法论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大宇 米加宁 宋丽丽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8,168,共16页
在面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挑战时,重新审视实证研究方法的实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索基于机制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特别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避免“孔德陷阱”并回应哈耶克的诘难。文章首先回顾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 在面对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挑战时,重新审视实证研究方法的实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索基于机制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特别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如何避免“孔德陷阱”并回应哈耶克的诘难。文章首先回顾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演变,特别指出由孔德实证主义导致的数量化趋势对现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尽管孔德的方法论推动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但过度的数量化导致了以数据挖掘取代解释的功能,从而导致模型脱离真实世界,即所谓的“孔德陷阱”。同时,哈耶克对孔德主义的“同质性诘难”和“因果性诘难”,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反思视角,他强调知识的分散性、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预测的局限性。进而,复杂性与开放性也使得社会科学中稳定因果关系的建构面临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社会机制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替代性方法论路径。社会机制研究关注过程,通过识别事件的作用主体并建构其相互作用关系,揭示了比变量相关模型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涌现机制。在比较不同社会机制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归纳与演绎的研究方法连续谱,强调了通过个案与模型的迭代融合实现研究效果的提升,为社会科学的多元化方法论提供了重要补充与扩展。最后,对基于机制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性自省,强调尽管这些方法有其优势,但在应对社会现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时,仍需积极寻求创新方法来回应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孔德陷阱 社会机制 因果性 复杂性
原文传递
“找价”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胡亮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0-242,共23页
"找价"是明清时期中国乡村一桩土地交易完成以后,卖主仍向买主索取加价的经济行为。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这一行为产生的社会背景、市场交易特点、官方对这一行为的态度及乡村土地的所有权特征,梳理"找价"被认可... "找价"是明清时期中国乡村一桩土地交易完成以后,卖主仍向买主索取加价的经济行为。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这一行为产生的社会背景、市场交易特点、官方对这一行为的态度及乡村土地的所有权特征,梳理"找价"被认可、规范确定和边界实现等方面的社会机制,以此解释这一现象出现和维持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价 合理性 土地交易 社会机制
下载PDF
集体行动的阈值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振鹏 唐锡晋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0-564,共15页
主要讨论集体行动的特征,社会机理,集体行动研究的主要两类模型阈值模型和效用模型.然后,综合考虑两类模型的优缺点并引入心理阈值理论,在经典Granovetter阈值模型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融合心理学阈值理论和经济学效用理论的集体行为阈值模... 主要讨论集体行动的特征,社会机理,集体行动研究的主要两类模型阈值模型和效用模型.然后,综合考虑两类模型的优缺点并引入心理阈值理论,在经典Granovetter阈值模型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融合心理学阈值理论和经济学效用理论的集体行为阈值模型.并在考虑群体空间因素和朋友社会影响强度条件下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集体行动的相变临界值,均衡点(达到平衡状态后参与数量).文章尝试运用阈值理论解释骚乱暴动等激进群体行为,以及Web上群体观点极化与社会认同理论之间的联系.最后,讨论了提出的模型与Granovetter模型之间的不同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社会机理 阈值模型 临界相变.
原文传递
农户电商创业行为研究:文献回顾与进路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建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7,共11页
从制度情景、市场驱动、个体选择方面探析农户电商创业行为发生机理。对电商创业减贫效应与不同电商农户创业行为的异质性进行阐释,指出空间资源异质性以及知识异质性造成农户创业的差异。从体制机制、组织形式、风险感知等维度评析低... 从制度情景、市场驱动、个体选择方面探析农户电商创业行为发生机理。对电商创业减贫效应与不同电商农户创业行为的异质性进行阐释,指出空间资源异质性以及知识异质性造成农户创业的差异。从体制机制、组织形式、风险感知等维度评析低度嵌入互联网的农户电商发展问题,并从个体、市场与社会因素剖析电商创业行为发展影响因素。指出农户电商创业行为研究需要在可持续性上不断深化,拓展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深化机制研究,接续推进农户电商创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建立良性的政策传导机制、有效的资源链接机制、联动的多元参与机制,健康的价值引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农户 创业行为 异质性 可持续发展 社会机制
下载PDF
社会机制: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理路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钧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8-22,共5页
社会机制是社会科学哲学以及相关经验研究近十年来的最新理路之一。由于这个概念仍处于发展阶段,学术界的分歧远多于共识。基于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对社会机制进行初步的界定:社会机制是与涵盖律相对立的,具有时序性与不同层... 社会机制是社会科学哲学以及相关经验研究近十年来的最新理路之一。由于这个概念仍处于发展阶段,学术界的分歧远多于共识。基于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对社会机制进行初步的界定:社会机制是与涵盖律相对立的,具有时序性与不同层次的因果解释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机制 社会科学 方法论
下载PDF
社会机制视角下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困境及提升路径
7
作者 熊伊伊 陈功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110,共10页
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社会现象,参与行为既源于个体的动机和需求,也受到社会关系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运用社会机制分析视角,从认知、关系和环境三个层次出发,从微观互动到宏观结构对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动机、... 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社会现象,参与行为既源于个体的动机和需求,也受到社会关系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运用社会机制分析视角,从认知、关系和环境三个层次出发,从微观互动到宏观结构对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动机、面临的困境以及提升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的可能路径进行多层次的系统性解释,结果显示:志愿服务内容单一导致的老年人自我实现需求未被满足、社区共同体衰落引起的“社区感”缺失以及因制度和文化环境不完善形成的外部支持欠缺现象阻碍了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参与。认为要提高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参与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扩展志愿服务内容以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重建社区共同体以提高老年人的社区认同;塑造老年友好的志愿服务制度和文化环境以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服务 社会机制 老年人
下载PDF
论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生成的社会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仁善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69,共8页
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产生、泛滥 ,严重危及社会治安 ,妨碍民众正常生活工作 ,成为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 ,离不开当代中国社会机制。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生成的社会机制 ,涉及到社会转型机制、... 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产生、泛滥 ,严重危及社会治安 ,妨碍民众正常生活工作 ,成为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成 ,离不开当代中国社会机制。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生成的社会机制 ,涉及到社会转型机制、社会控制机制、基层政权机制、社会文化机制、社会心理机制、社会教育机制等方面 ,这些方面又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我们应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的深层社会背景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建立起立体的打击防范体系 ,切不可条块分割 ,以偏代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 社会机制 综合治理 中国 社会转型 社会控制 基层政权 社会心理 社会文化
原文传递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抗逆力的生成机制——基于上海市W镇的考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敏 熊琼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0,共11页
由于家庭结构的残缺,失独家庭陷入经济、养老、情感交流等功能丧失的多重困境,这其中就体现出家庭抗逆力不足的问题。家庭抗逆力包括家庭信念系统、组织模式与沟通过程三个方面。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地提升家庭抗逆力,其包括正式支持与非... 由于家庭结构的残缺,失独家庭陷入经济、养老、情感交流等功能丧失的多重困境,这其中就体现出家庭抗逆力不足的问题。家庭抗逆力包括家庭信念系统、组织模式与沟通过程三个方面。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地提升家庭抗逆力,其包括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的两个维度。通过对上海市W镇的实地调研,发现以政府兜底性支持、“三社联动”机制为主导的正式支持,及亲属网络和志愿者等主体提供的非正式支持形成的社会支持网络,借助功能补全机制和沟通增强机制两种微观机制,增强了W镇失独老人的家庭抗逆力。建构包含政府、社区、亲属网络等多主体的社会支持体系及两个微观机制,得出社会支持体系确实能有效提升失独家庭抗逆力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家庭 社会支持 家庭抗逆力 微观机制 “三社联动”
下载PDF
儿童发展中的社会过程和遗传的影响:双生子和养子女设计的新颖方法(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David Reiss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99-1105,共7页
双生子与养子女的研究尤其能对环境影响的机制提供证据。本文扼要地概述了"非共享环境与青少年发展"(NEAD)计划的部分研究成果,特别是子代对父代影响的成果,同时本文也讨论了今后计量行为遗传学的可能走向。
关键词 双生子研究 养子女的研究 子代对父代影响
下载PDF
关于社会物理学的意义及其方法讨论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飞跃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05年第3期13-22,共10页
从历史起源、近代发展、当前状态等方面简要地讨论了社会物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并从物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重点是根据Popper关于现实的三个世界模型,特别是作为世界3的人工世界,对社会物理学进行重新认识,试图理清三个... 从历史起源、近代发展、当前状态等方面简要地讨论了社会物理学的意义和作用,并从物理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重点是根据Popper关于现实的三个世界模型,特别是作为世界3的人工世界,对社会物理学进行重新认识,试图理清三个世界与社会物理、社会心理、社会计算和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探讨了力学和控制中的一点概念和方法在社会物理学中的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物理学 社会力学 复杂系统 人工社会 计算试验 平行系统
下载PDF
航站楼出发厅应急疏散仿真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培文 孙宏 周杰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156-162,共7页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制订突发事件下旅客安全疏散方案,提出一种航站楼出发厅应急疏散仿真方法。核心思想是:根据航站楼出发厅实际布局,创建应急疏散物理环境。通过研究旅客行为特征,确定应急疏散仿真核心参数;并归纳总结旅客正常业务流... 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制订突发事件下旅客安全疏散方案,提出一种航站楼出发厅应急疏散仿真方法。核心思想是:根据航站楼出发厅实际布局,创建应急疏散物理环境。通过研究旅客行为特征,确定应急疏散仿真核心参数;并归纳总结旅客正常业务流程和旅客应急疏散业务流程;然后基于社会力学理论,利用Anylogic软件模拟仿真旅客应急疏散方案、计算疏散总时间。以绵阳机场为仿真实例进行实验,发现疏散过程中安全出口及安检出口旅客过度拥挤堵塞;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应急疏散优化方案的服务水平标准级别平均提升了1个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应急疏散 社会力模型 航站楼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整合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家庆 罗凌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4,共7页
中国共产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社会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党的社会整合功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建立科学的社会整合机制是党进行社会整合的关键,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整合 社会整合机制
下载PDF
发展型民生保障:社会企业作为一种社会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时立荣 陈子扬 《社会政策研究》 CSSCI 2023年第4期3-14,共12页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多种生产方式,不同形态的经济活动方式对应多种社会保护机制。社会保护经常被理解为比社会保障具有更广的义涵,社会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混合性质就包含了多种经济关系在内的社会保护关系,体现了社会保护机制的...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多种生产方式,不同形态的经济活动方式对应多种社会保护机制。社会保护经常被理解为比社会保障具有更广的义涵,社会企业的经济与社会混合性质就包含了多种经济关系在内的社会保护关系,体现了社会保护机制的滞后性、并存性、继起性和衔接性。作为社会互助体制中的市场互助主体,社会企业从生产出发,对脆弱群体、低收入群体和特定社会群体的社会问题进行干预,成为一种具有包容性特征的社会保护手段,这正是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践议题。社会企业优化了社会福利资源配置,也唤醒了冷寂的市场互助体制,为福利治理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企业 社会保护机制 社会福利体制 市场互助体制
下载PDF
肺癌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灿珍 沈丽达 +4 位作者 王羽丰 任宏轩 李云霞 赵玲 和积高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讨与肺癌发病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选 118例经病理确诊 ,卡氏评分≥ 6 0分的肺癌患者为病例组 ,根据 1∶1配对原则 ,即与病例组相同性别、相同民族、相同职业、相同居住地点、年龄相差±... 目的 探讨与肺癌发病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 ,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选 118例经病理确诊 ,卡氏评分≥ 6 0分的肺癌患者为病例组 ,根据 1∶1配对原则 ,即与病例组相同性别、相同民族、相同职业、相同居住地点、年龄相差± 3岁、无身心疾患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使用杨德森、张亚宁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 (LES)”、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Bond编制的“防御机制问卷 (DSQ)”分别对两组对象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防御机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病例组吸烟、睡眠不足、饮酒、吃饭常伴烟酒、常吃腌制食品、生活无规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生活事件评分、社会支持评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但负性事件总分高于对照组 ,防御方式中不成熟因子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多因素分析中吸烟、睡眠不足进入癌症发病的 1∶1配对多元Logistic模型。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与肺癌发病有一定关系 ,防御方式中的不成熟因子为肺癌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 ,吸烟、睡眠不足、饮酒、吃饭常伴烟酒、常吃腌制食品、生活无规律为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社会心理因素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防御机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数字化与社会政策基础——一项文献综述
16
作者 王晶 《社会政策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24-130,136,共8页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化时代社会政策基础的变革。从社会分层机制看,生产体制分化、信息租金、数字鸿沟等新的社会分化机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从就业模式和社会保障看,数字技术推动了劳动形态由工业社会的“职业化”向...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化时代社会政策基础的变革。从社会分层机制看,生产体制分化、信息租金、数字鸿沟等新的社会分化机制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从就业模式和社会保障看,数字技术推动了劳动形态由工业社会的“职业化”向数字时代的“零工化”转型,零工社会保护机制呈现出两种形态:一是将零工就业作为一种新的标准化就业形态,纳入现有社会保护框架;二是将零工就业作为一种独立就业形态,为零工群体提供补充性或特殊性的社会保护机制。数字化技术提高了不同层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也存在局限性,一是数据、平台和人力资源的匹配问题,数据算法最终替代不了“人的服务”;二是不同国家原有的福利制度痼疾,在数字化社会下呈现路径依赖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社会分层机制 就业形态 社会保障
下载PDF
群体性事件中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立辉 张姗姗 石文典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121-123,共3页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从社会心理机制角度出发,分别从相对剥夺感、不信任感、从众、法不责众、谣言五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并为有效解决群体...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建设造成了一定影响。文章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从社会心理机制角度出发,分别从相对剥夺感、不信任感、从众、法不责众、谣言五个方面分析了它们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并为有效解决群体性事件提供相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心理机制 对策
下载PDF
三论“过剩妇女”的成因和出路
18
作者 坚赞才旦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在西藏农牧区,兄弟共妻、佛教修行和“过剩妇女”是紧密勾连的传统文化特质。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三者都被不同程度地弱化了。1978年至今45年间,落实宗教政策以来,“过剩妇女”问题又凸显了。文章梳理了以往的研究质点,重新启航寻找新... 在西藏农牧区,兄弟共妻、佛教修行和“过剩妇女”是紧密勾连的传统文化特质。1959年民主改革以后,三者都被不同程度地弱化了。1978年至今45年间,落实宗教政策以来,“过剩妇女”问题又凸显了。文章梳理了以往的研究质点,重新启航寻找新材料。事实证明“过剩妇女”的成因没有改变,大家庭依然是消化淤积人口的主渠道,经济政治的持续发展增大了社会受益面,走上共同富裕的“过剩妇女”增多,精神面貌为之一新,大家庭往日承受的压力也减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剩妇女 兄弟共妻 人口淤积 社会修复机制
下载PDF
“饭圈”对青少年价值观成长的影响机制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章秀英 范梦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68-76,共9页
“饭圈”通过“颜值即正义”“粉随正主”“白嫖可耻”和“开除粉籍”方式,运用“首因效应”“晕轮效应”,以情感依赖、从众心理、群体极化、壁垒设置等多重社会心理机制诱导和规制青少年粉丝行为,形成“饭圈”乱象。充斥着消费主义、... “饭圈”通过“颜值即正义”“粉随正主”“白嫖可耻”和“开除粉籍”方式,运用“首因效应”“晕轮效应”,以情感依赖、从众心理、群体极化、壁垒设置等多重社会心理机制诱导和规制青少年粉丝行为,形成“饭圈”乱象。充斥着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成长形成了不良影响,使得青少年粉丝群体国家认同感弱化、审美观单一化、人生观表层化、择偶观非理性化、消费观狂热化和友善观缺失。要发挥国家在“饭圈乱象”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教育引导青少年“饭圈”追星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的“饭圈”舆论氛围,消解“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成长的不良影响,为青少年打造健康向上的“饭圈”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 青少年 价值观 社会心理机制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机制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静 《理论观察》 2018年第12期22-24,共3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有利于社会治理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所有过程和各个方面,要将其融入到社会治理主体的思想中,融入到社会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有利于社会治理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的所有过程和各个方面,要将其融入到社会治理主体的思想中,融入到社会治理制度的构建中,融入到社会治理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中,从而实现社会治理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治理主体 社会治理制度 法治 民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