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机成瘾与抑郁: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56
1
作者 侯娟 朱英格 方晓义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2-373,共12页
为考察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同时整合情绪和认知两方面因素,探讨了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1共有545名大学生完成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社会交往焦虑量表。研... 为考察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同时整合情绪和认知两方面因素,探讨了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研究1共有545名大学生完成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贝克抑郁量表和社会交往焦虑量表。研究2选取51名大学生采用问卷法和2(配对面孔表情的情绪类型:负性、中性)×2(探测点位置:与负性情绪面孔表情同侧、与负性情绪面孔表情异侧)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1)手机成瘾、社交焦虑和抑郁两两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且社交焦虑在手机成瘾和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社交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与抑郁间的单独中介效应不显著。具体而言,手机成瘾通过两条路径影响抑郁:一是社交焦虑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社交焦虑→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成瘾 抑郁 社交焦虑 负性情绪信息 注意偏向
下载PDF
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方式——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歧视 被引量:42
2
作者 黄家亮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93,共5页
社会歧视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不公平、不合理、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从社会心理学看,这是由社会偏见这样一种不公正的、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所导致的,属于一种刻板印象。但社会偏见并不一定导致社会歧视,... 社会歧视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社会群体的不公平、不合理、排斥性的社会行为或制度安排。从社会心理学看,这是由社会偏见这样一种不公正的、具有否定性和排斥性倾向的社会态度所导致的,属于一种刻板印象。但社会偏见并不一定导致社会歧视,实现这种转变与被歧视者自身力量相对弱小、“谈判力”不足相关。要减少或消除社会歧视,一方面必须壮大被歧视者的力量,增强其“谈判力”,阻止已有的偏见向歧视的转化;另一方面通过被歧视者的努力,加强沟通来改变固有的刻板印象并防止新的刻板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偏见 社会歧视 刻板印象 谈判力
下载PDF
社交焦虑个体对于不同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 被引量:32
3
作者 钱铭怡 王慈欣 刘兴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6-1299,共4页
目的:研究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词语的注意偏向。方法:被试41名,采用情绪Stroop范式,研究词与非词不同比例条件下高低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词(被关注词、被评价词、躯体威胁性词、中性词和非词)的注意偏向。结果:在词和非词比例高... 目的:研究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词语的注意偏向。方法:被试41名,采用情绪Stroop范式,研究词与非词不同比例条件下高低社交焦虑个体对不同类型词(被关注词、被评价词、躯体威胁性词、中性词和非词)的注意偏向。结果:在词和非词比例高的条件下,高社交焦虑组在负性评价词和受他人关注词上的Stroop效应显著大于低社交焦虑组。结论:高社交焦虑个体对负性评价和他人关注的词语存在注意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情绪Stroop范式 注意偏向
下载PDF
过度劳动对农民工社会参与的“挤出效应”研究——来自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2
4
作者 祝仲坤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30,共23页
加快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社会参与是衡量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进程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以过度劳动为切入点,审视农民工社会参与低水平发展状态,并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 加快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社会参与是衡量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进程的核心要素之一。本文以过度劳动为切入点,审视农民工社会参与低水平发展状态,并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系统考察过度劳动对农民工社会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农民工的过度劳动现象非常严重,68.10%的农民工周平均劳动时间超过50小时,45.88%的农民工周平均劳动时间超过60小时。②过度劳动会显著降低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水平,即过度劳动对农民工社会参与存在“挤出效应”,在运用泊松内生处理效应模型控制潜在的内生性偏误,并运用2014年社会融合专项调查数据重新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③过度劳动之所以会降低农民工的社会参与水平,可能是因为过度劳动会造成农民工心理压力过大、主观社会地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劳动 社会参与 农民工 内生性偏误 泊松内生处理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研究范式、特征及矫正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涛 冯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96-2203,共8页
解释偏差是社交焦虑者认知偏差的重要表现,是个体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文章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研究中常采用的4种范式: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范式、模糊故事范式、反应时范式和词句联想范式。然... 解释偏差是社交焦虑者认知偏差的重要表现,是个体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文章首先介绍了该领域研究中常采用的4种范式: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范式、模糊故事范式、反应时范式和词句联想范式。然后总结了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特征,阐述了注意偏差、依恋关系、发展经历和人格的强化敏感性对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影响。最后,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1)研究范式的研究适用性;(2)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特异性;(3)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神经生物学研究;(4)消极解释和积极解释在社交焦虑中作用;(5)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解释偏差 注意偏差 解释偏差矫正
下载PDF
互联网、社会网络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收入 被引量:25
6
作者 王子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3,共9页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网络对于推进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就业以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互联网深刻影响社会各层面的背景下,社会网络在增加就业收入方面的作用是否会发生改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国家卫健委2013年流动人口动... 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网络对于推进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就业以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互联网深刻影响社会各层面的背景下,社会网络在增加就业收入方面的作用是否会发生改变?针对这一问题,利用国家卫健委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理论和实证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收入提升仍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是强社会关系导致的,弱社会关系没有显著影响;互联网环境下,无论是强关系、弱关系还是就社会网络整体而言,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收入的影响都没有显著性的改变;互联网的应用导致的技能偏向效应,使得高技能农村流动人口能够获得技能溢价,是农村流动人口收入上升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网络 农村流动人口 就业收入 技能偏向
下载PDF
社会情绪负性偏向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郭军锋 罗跃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74-576,共3页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考察社会悲伤与愉快情绪的加工时程特点,以探明社会情绪能否引起负性偏向。方法:16名在校大学生观看社会悲伤、中性与愉快情绪图片,同时记录EEG,离线分析比较三种图片诱发的P2与N2等ERP成分的峰潜伏期、...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方法考察社会悲伤与愉快情绪的加工时程特点,以探明社会情绪能否引起负性偏向。方法:16名在校大学生观看社会悲伤、中性与愉快情绪图片,同时记录EEG,离线分析比较三种图片诱发的P2与N2等ERP成分的峰潜伏期、波幅及其头皮分布。结果:与愉快情绪相比较,社会悲伤性情绪使P2潜伏期缩短(177.9→168.8ms),N2波幅增大(-3.4→-4.2μV);P2、N2波幅均表现为右半球优势(左、右半球P2分别为:4.2与5.2μV;N2:-3.1与-3.7μV)。结论:社会情绪引起负性注意偏向,并存在心理加工的右半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绪 负性偏向 事件相关电位(ERP) P2 N2
下载PDF
社交焦虑者的面部表情加工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宏艳 胡治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7-1938,共12页
社交焦虑者往往存在面部表情加工的缺陷。首先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面部情绪表情的普遍性加工特点,然后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积极面部表情的加工缺陷和对消极面部表情的加工偏向的相关研究。鉴于威胁性面孔可能是重要的焦虑诱发源,接着详细... 社交焦虑者往往存在面部表情加工的缺陷。首先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面部情绪表情的普遍性加工特点,然后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积极面部表情的加工缺陷和对消极面部表情的加工偏向的相关研究。鉴于威胁性面孔可能是重要的焦虑诱发源,接着详细介绍了社交焦虑者对带有威胁信息的特异性面部表情的加工偏向的研究。对于现有研究结果中存在的分歧,从被试的异质性、实验材料的不一致性、实验参数和任务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研究需要控制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因素、模拟各种真实的社交情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面部表情 情绪 加工偏向 威胁
下载PDF
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探析:“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 被引量:16
9
作者 周爱保 赵鑫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近几年来,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现象越来越多的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主要介绍了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现象:"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并对其理论依据、测量方法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分... 近几年来,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现象越来越多的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文主要介绍了社会比较中的认知偏差现象:"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并对其理论依据、测量方法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分别进行了介绍。最后,在对以往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比较 认知偏差 “优于常人”效应 “差于常人”效应
下载PDF
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差 被引量:16
10
作者 钱铭怡 陈曦 钟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本文对社交焦虑个体注意偏差的有关研究进行回顾 ,介绍了此类研究主要运用的两种实验范式 :Stroop色词命名任务和点探测任务 ,总结了前人在社交焦虑注意偏差研究领域提出的两种理论假说 :过度警觉假说和回避假说 ,并从多个角度对相互矛... 本文对社交焦虑个体注意偏差的有关研究进行回顾 ,介绍了此类研究主要运用的两种实验范式 :Stroop色词命名任务和点探测任务 ,总结了前人在社交焦虑注意偏差研究领域提出的两种理论假说 :过度警觉假说和回避假说 ,并从多个角度对相互矛盾的实验结果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个体 注意偏差 点探测任务 理论假说
下载PDF
注意偏向训练对社交焦虑的干预:方法、效果与机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鑫 张鹏 陈玲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46-1257,共12页
社交焦虑障碍是最普遍且难于治疗的精神障碍之一。大量研究发现,注意偏向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社交焦虑。研究者从自我报告、结构化评估、生理记录等方面考察发现,接受了注意偏向训练的社交焦虑个体其注意偏向、生理唤醒和脑神经活动发生变... 社交焦虑障碍是最普遍且难于治疗的精神障碍之一。大量研究发现,注意偏向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社交焦虑。研究者从自我报告、结构化评估、生理记录等方面考察发现,接受了注意偏向训练的社交焦虑个体其注意偏向、生理唤醒和脑神经活动发生变化并且社交焦虑症状有所缓解。注意偏向训练对社交焦虑的干预机制可能是因为训练提升了个体对威胁性刺激的注意解除能力。今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注意偏向训练干预社交焦虑的效果与机制,拓宽评估注意偏向训练效果的手段,并探索其对社交焦虑干预的长期效果和对其它心理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注意偏向 注意偏向训练
下载PDF
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特征——以词语和面孔表情为刺激材料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甘淑珍 李国瑞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9-731,共3页
目的:研究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并比较词和面孔表情作为实验材料的敏感性。方法:被试26人,采用点探测任务,研究被试对不同类型刺激(威胁、快乐、中立)的注意偏向。结果:面孔表情任务中,高分组对威胁刺激反应时显著长于其它刺激... 目的:研究非临床社交焦虑个体的注意偏向,并比较词和面孔表情作为实验材料的敏感性。方法:被试26人,采用点探测任务,研究被试对不同类型刺激(威胁、快乐、中立)的注意偏向。结果:面孔表情任务中,高分组对威胁刺激反应时显著长于其它刺激,词语任务中差异不显著;低分组不存在偏向。结论:社交焦虑个体对威胁信息有回避倾向;面孔表情是区分社交焦虑注意偏向更有效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注意偏向 点探测任务 面孔表情
下载PDF
积极关注对社交焦虑者焦虑及认知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余红玉 钱铭怡 姚泥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考察积极关注对社交焦虑者的焦虑、解释偏差及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借鉴认知行为治疗中记录思维日记的方法(Dysfunctional Thought Record,DTR),改良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社交焦虑者(非临床样本)进行一个月的正性思考,引导其关注... 目的:考察积极关注对社交焦虑者的焦虑、解释偏差及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借鉴认知行为治疗中记录思维日记的方法(Dysfunctional Thought Record,DTR),改良后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社交焦虑者(非临床样本)进行一个月的正性思考,引导其关注正性信息。内容包括对某一正性事件积极的想法、积极的情绪、舒适的躯体感受以及积极的行为结果。结果:一个月的积极关注训练后,社交焦虑者自我报告的焦虑水平明显改善(P<0.001);解释偏差任务中选择正负性解释的反应时均明显缩短(P<0.01);注意偏向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对生活琐事的积极关注可以有效改善社交焦虑者焦虑症状及解释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积极关注 解释偏差 注意偏向
原文传递
基于内部促进者视角的管理创新引进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林海芬 苏敬勤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6-143,共8页
管理创新不受专利保护,减少了企业模仿或引进障碍,因此在已有管理实践或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资源引进、调整并实施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引进决策过程中,内部促进者或企业核心管理者无疑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 管理创新不受专利保护,减少了企业模仿或引进障碍,因此在已有管理实践或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资源引进、调整并实施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引进决策过程中,内部促进者或企业核心管理者无疑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从与内部促进者密切相关的企业家导向、社会资本和认知偏差三个角度建立管理创新引进机制框架,并提出假设:一是企业家导向影响创新意愿,从而提升管理创新引进水平;二是社会资本通过影响知识搜寻影响管理创新引进水平;三是认知偏差导致风险感知偏低,进而影响管理创新引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创新 内部促进者 企业家导向 社会资本 认知偏差
原文传递
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解释偏向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鹏 蒋婧琪 +5 位作者 李松蔚 姚泥沙 余红玉 王小玲 林沐雨 钱铭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3-938,共6页
目的:考察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的解释偏向。方法:选取12名高社交焦虑(SIAS得分超过中国常模均值1个标准差)大学生参加半结构式访谈,了解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受到正性评价的情形和经历及对正性评价的反应,并归纳其解释正性评价的方... 目的:考察高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对正性评价的解释偏向。方法:选取12名高社交焦虑(SIAS得分超过中国常模均值1个标准差)大学生参加半结构式访谈,了解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受到正性评价的情形和经历及对正性评价的反应,并归纳其解释正性评价的方式;另外选取大学生43人(高社交焦虑21人,低社交焦虑22人),采用简版负性评价恐惧量表(BFNE-S)、正性评价恐惧量表(FPES)、自编正性评价解释方式评定问卷评定其负性评价恐惧、正性评价恐惧水平及对正性评价解释方式,检验社交焦虑个体对正性评价的解释偏向。结果:访谈结果表明,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在受到正性评价时易产生负性情绪,其解释路径可归纳为"正性评价提升他人期望","正性评价增加人际冲突"两类。高社交焦虑组的BFNE-S和FPES评分均高于低社交焦虑组(均P<0.001);高社交焦虑组对正性评价的消极解释评分高于低社交焦虑组,对正性评价的积极解释评分低于低社交焦虑组(均P<0.05)。结论:高社交焦虑大学生认为正性评价会提升他人期望或带来关注,且相对于低社交焦虑大学生更倾向于用消极的方式解释他人期望提升与关注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正性评价恐惧 解释偏向
下载PDF
社交焦虑注意偏向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婧琪 王浩宇 钱铭怡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87-1895,共9页
注意偏向是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个体症状维持的重要因素,其中注意警觉、注意回避、注意脱离困难三种注意模式得到了研究者最广泛的研究与讨论。随着研究深入,有研究者提出SAD个体的注意模式不是单一、静态模式,... 注意偏向是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个体症状维持的重要因素,其中注意警觉、注意回避、注意脱离困难三种注意模式得到了研究者最广泛的研究与讨论。随着研究深入,有研究者提出SAD个体的注意模式不是单一、静态模式,更有可能在不同注意模式间切换,表现为动态的过程。目前,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和理论假设,证据均指向SAD 个体的注意偏向具有随着焦虑水平提高和注意控制能力受损而动态变化的倾向,从注意警觉过渡到注意回避与注意脱离困难均如此。此观点还需研究进一步证实,并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 注意偏向 警觉 回避 注意脱离困难
下载PDF
社会互动对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薛可 梁海 余明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8,共10页
对于"敌意媒体效果"的研究,研究者多强调个体卷入和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虽然也有些研究涉及人际网络对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但对社会连带关系与个体卷入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类作用在敌意媒体效果产生中的影响却很... 对于"敌意媒体效果"的研究,研究者多强调个体卷入和个体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虽然也有些研究涉及人际网络对敌意媒体效果的影响,但对社会连带关系与个体卷入程度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类作用在敌意媒体效果产生中的影响却很少关注。围绕这些问题,我们以特定主题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中国媒体环境中,当在低政治卷入程度和一致的媒体口径下,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如何影响人们对媒体的偏见认知,揭示了关系密切、相似观点者之间的频繁讨论会增强这种偏见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意媒体效果 社会互动 媒体偏见
下载PDF
社会关系网络与公司财务研究述评 被引量:10
18
作者 蔡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46,共9页
社会学研究与公司财务研究相融合是近年来的热点,越来越多文献开始关注关系网络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相关文献的发展包括两部分:网络化研究和关系化研究。网络化研究主要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将个体置于所嵌入的关系网络,考察网络位置... 社会学研究与公司财务研究相融合是近年来的热点,越来越多文献开始关注关系网络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相关文献的发展包括两部分:网络化研究和关系化研究。网络化研究主要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将个体置于所嵌入的关系网络,考察网络位置对其行为的影响。关系化研究则侧重以社会关系所联结的每一对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关系的形成基础和类型,主要从关系的信息效应、偏好效应两个角度考察关系网络对个体行为的不同影响。中国关系型社会的现实背景,为发展基于中国情景的关系网络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网络 信息效应 偏好效应
下载PDF
解释偏向矫正:“自下而上”地改变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向?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冰茜 李雪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871,共13页
长久以来,研究者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模糊的社交情境存在偏向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偏向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维持与复发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解释偏向矫正训练,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重复性实验"自下而上&... 长久以来,研究者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模糊的社交情境存在偏向性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偏向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维持与复发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解释偏向矫正训练,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重复性实验"自下而上"地改变焦虑个体的这种解释偏向。与此同时,部分研究人员还发现经过这种"自下而上"的训练之后,焦虑个体的情绪状态也有所改善。然而,解释偏向矫正是一个新领域,存在整体研究异质性高、矫正训练机制不明确等争议。首先,本文总结了该领域的常用研究范式,从被试临床状态与年龄特征两个方面梳理了解释偏向矫正领域的研究现状。其次,本文重点关注了解释偏向矫正训练作用于社交焦虑障碍的起效机制,综合过往研究建立了一个新的"干预作用模型",探讨了可能影响因素(自我意象、自尊、对威胁性刺激的评估、正性评价恐惧、长时记忆、焦虑敏感性和回避行为)。最后,本文从解释偏向、焦虑症状、迁移效应、实验设计和整体领域研究质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争议与问题,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恐怖 解释偏向 解释偏差 解释偏向矫正
下载PDF
数字化生存中的时空逻辑、时空剥夺及其时空权利 被引量:8
20
作者 管其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27-135,共9页
时间与空间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构成性要素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范畴。互联网时代,自然时空日渐社会化,流动时空对地方时空的解构日渐增强,时空分离不断消解传统社会的时空距离。在此基础上,资本和权力对社会时间加速的追求和对社会空间... 时间与空间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构成性要素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范畴。互联网时代,自然时空日渐社会化,流动时空对地方时空的解构日渐增强,时空分离不断消解传统社会的时空距离。在此基础上,资本和权力对社会时间加速的追求和对社会空间障碍的扫除,使个体最基本、最关键的时空资源从主观意识中剥离出来获得了纯粹客观性,主要体现在挤压个体的自由时空和心理时空,瓦解稳定的社会时空秩序,增加数字交往的人际信任危机,加剧精英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时空剥夺。循此思之,数字化生存需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数字化生活中个体的时空权利,维护数字空间的公平正义,重建人际信任的社会基础以及实现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等措施,实现数字化生存中的时空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时空嬗变 数字化生存 社会偏向 时空权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