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牛山湖小型鱼类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广朋 李钟杰 +1 位作者 谢从新 叶少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研究了牛山湖小型鱼类的群落结构、种群密度和多样性.共捕获14种小型鱼类,以1龄鱼为主,其中红鳍原鲌、似鱎、麦穗鱼和鳑鲏是优势种群.小型鱼类的密度为5.9 ind/m2或14.0 g/m2.小型鱼类的群落多样性较低,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Shan... 研究了牛山湖小型鱼类的群落结构、种群密度和多样性.共捕获14种小型鱼类,以1龄鱼为主,其中红鳍原鲌、似鱎、麦穗鱼和鳑鲏是优势种群.小型鱼类的密度为5.9 ind/m2或14.0 g/m2.小型鱼类的群落多样性较低,以个体数为单位计算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802,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484, Pielou种类均匀度指数为0.503.水生植被是牛山湖小型鱼类群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水草生境中小型鱼类数量显著比无水草生境中多,水深和透明度对小型鱼类群落分布无显著性影响.通过合理调控湖泊鱼类群落结构和放养食鱼性鱼类来合理持续利用小型鱼类,有利于提高湖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鱼类 群落结构 多样性 牛山湖
下载PDF
东海区小型鱼类生态研究Ⅰ——小型鱼类的种类组成及季节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龙山 郑元甲 +1 位作者 刘勇 张寒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63,共6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和讨论了东海区小型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海区小型鱼类共有98种,优势种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宴乏鱼(Engraulis jap...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和讨论了东海区小型鱼类的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东海区小型鱼类共有98种,优势种为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鳄齿鱼(Champsodon capensis)、宴乏鱼(Engraulis japonic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细条天竺鲷(Apogon lineatus)、尖牙鲈(Synagrops japonicus)、黄鲫(Setipinna taty)、麦氏犀鳕(Bregmaceros macclellandi),各季节小型鱼类出现种类数及出现频率变化较小,渔获尾数和渔获质量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鱼类 东海区 种类组成 季节变化
下载PDF
长江常熟江段近岸小型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探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徐东坡 刘凯 +3 位作者 张敏莹 段金荣 张敏 施炜纲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8-453,共6页
2009年3月~2010年2月,利用密目插网对长江常熟江段小型鱼类进行了连续监测,首次对该江段的小型鱼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该江段共有小型鱼类24种,隶属于5目7科,其中鲤形目最多。根据IRI指数分析,贝... 2009年3月~2010年2月,利用密目插网对长江常熟江段小型鱼类进行了连续监测,首次对该江段的小型鱼类群落组成、优势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该江段共有小型鱼类24种,隶属于5目7科,其中鲤形目最多。根据IRI指数分析,贝氏、刀鲚、窄体舌鳎、蛇鮈和光泽黄颡鱼为优势种,共占总数量的83.44%,占总重量的82.02%;贝氏和窄体舌鳎在各个季节中均为优势种,刀鲚在春、夏、秋3季为优势种。基于渔获数量的分析结果显示,常熟江段各月多样性特征值范围为:Shannon-Wiener指数(H’)1.18~1.76,Margalef指数(R)0.87~2.07,Pielou指数(J’)0.48~0.83,McNaughton指数(Dn)0.57~0.86。Margalef指数和Mc-Naughton指数春季最高,冬季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最后探讨了影响该江段小型鱼类群落结构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小型渔业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常熟江段 小型鱼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牛山湖小型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生物量估算 被引量:13
4
作者 叶少文 冯广朋 +2 位作者 张彬 陈宇顺 李钟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4-862,共9页
于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使用围网作为采样工具,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草型湖泊牛山湖的小型鱼类进行了季度定量采样,研究其群落结构特征并估算优势种类在全湖的密度和生物量。依据水生植被状况将该湖划分成黄丝草聚草生境、黄丝草生境和裸... 于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使用围网作为采样工具,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草型湖泊牛山湖的小型鱼类进行了季度定量采样,研究其群落结构特征并估算优势种类在全湖的密度和生物量。依据水生植被状况将该湖划分成黄丝草聚草生境、黄丝草生境和裸地聚草生境,鱼类采样在这3种类型生境中进行。研究期间围网共捕获27种、12 636尾鱼,其中20种属于小型鱼类,体全长分布在19 mm和239 mm之间;以相对重要性指数计,鳑鳑高体(Rhodeus ocllatus)、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彩副(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麦穗鱼(Pseudorasboraparva)、小黄黝鱼(Micropercops swinhonis)、似(Toxabramis swinhonis)、兴凯(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和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被视为优势小型鱼类,它们占围网渔获物总数量的91.1%。Zippin法估算结果显示,8种优势小型鱼类的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它们的年均总密度为3.992 ind/m2,年均总生物量为6.073 g/m2。作者认为合理放养食鱼性鱼类、优化鱼类群落结构是开发利用长江流域湖泊小型鱼类资源并提高渔业产值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鱼类 群落结构 种群丰度 围网 长江流域浅水湖泊
下载PDF
水库网箱中加州鲈鱼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黎道丰 苏泽古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68-473,共6页
在三峡库区一水库内利用诱食剂引诱小型鱼类,为网箱中的加州鲈鱼提供天然饵料,以观测加州鲈鱼的生长情况。通过剪鳍标记方法,把三口网箱中的加州鲈鱼分为六个平行组和一个对照组,平行组的加州鲈鱼掠食被诱食剂引诱进入网箱的小型鱼... 在三峡库区一水库内利用诱食剂引诱小型鱼类,为网箱中的加州鲈鱼提供天然饵料,以观测加州鲈鱼的生长情况。通过剪鳍标记方法,把三口网箱中的加州鲈鱼分为六个平行组和一个对照组,平行组的加州鲈鱼掠食被诱食剂引诱进入网箱的小型鱼类,而对照组的则摄食投喂足够数量的小型鱼类。结果表明:(1)平行组和对照组间加州鲈鱼的生长差异不显著;(2)加州鲈鱼的生长是逐渐增大的,生长速率时快时慢,并且呈日趋减缓态势:(3)实验结束时的体重比实验前平均增加了494.1%,平均日增重7.4%;(4)加州鲈鱼的体重与生长时间呈线性关系,生长方程为:W=8.7655+0.7900D(n=81,p=0.0000,r=0.8555);(5)加州鲈鱼的生长质量是不断变化的,似乎遵循瘦-肥-瘦循环生长规律;(6)加州鲈鱼的体长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其回归方程为:W=0.00857L3.3335(P=0.0000,r=0.9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州鲈鱼 生长 网箱 小型鱼类资源 天然水域
下载PDF
2017-2021年长江天鹅洲故道鱼类群落结构变化、成因分析及对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邱龙辉 吉芬芬 +4 位作者 丘宇慧 张三峰 沈建忠 龚成 徐春永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0-958,共9页
长江天鹅洲故道是长江江豚首个迁地保护区,其中充足而适口的饵料鱼类资源是长江江豚种群健康发展的保障。为此,根据2017年10月2021年4月对长江天鹅洲故道进行的7次鱼类调查数据,结合禁捕前的历史数据,对其鱼类群落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 长江天鹅洲故道是长江江豚首个迁地保护区,其中充足而适口的饵料鱼类资源是长江江豚种群健康发展的保障。为此,根据2017年10月2021年4月对长江天鹅洲故道进行的7次鱼类调查数据,结合禁捕前的历史数据,对其鱼类群落结构演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长江江豚饵料鱼的供应状况对天鹅洲故道内鱼类资源管理提出了建议。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57种,其中,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等大中型鱼类生物量明显增加,而■(Hemiculter leucisculus)和似鳊(Pseudobrama simoni)等小型鱼类生物量呈现下降趋势。鱼类群落优势种逐渐由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 s)、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和■等小型鱼类转变为鳙、蒙古鲌和拟尖头鲌(Culter oxycephaloides)等大中型鱼类,尤其是新近出现的拟尖头鲌种群发展迅速。同时,短颌鲚和■等小型鱼类的体重在减小,而鲢、鳙等大中型鱼类规格在持续提高。长江江豚以小型鱼类和大中型鱼类的幼鱼为食,其资源下降将威胁长江江豚种群的维持和发展。为保障天鹅洲故道内长江江豚的食物供应,建议适当地捕捞鲢、鳙、蒙古鲌和拟尖头鲌,减缓鲢、鳙对小型鱼类的食物竞争压力,以及降低蒙古鲌和拟尖头鲌对小型鱼类的捕食压力;同时丰水期加强故道与长江的连通,引入更多长江干流繁殖的小型鱼类资源;并通过建设人工鱼巢以改善故道内■等产粘性卵小型鱼类的繁殖条件,增加小型鱼类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鹅洲故道 鱼类群落结构 鱼类生物量 小型鱼类 长江江豚
下载PDF
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鱼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忠舜 石建新 +3 位作者 曹珂 周记超 牛艳东 吴小丽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4-39,共6页
通过对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两个不同断面鱼类进行了连续监测,对其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调查发现:有鱼类30种,隶属于5目9科。两个不同生境断面的鱼类小型鱼类均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且多为小型鱼类。在... 通过对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两个不同断面鱼类进行了连续监测,对其群落组成、生物多样性、优势种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调查发现:有鱼类30种,隶属于5目9科。两个不同生境断面的鱼类小型鱼类均以鲤形目鲤科鱼类为主,且多为小型鱼类。在鱼类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度量值差异不大:(1)断面Ⅰ鱼类分5目7科22种;断面Ⅱ有鱼类分4目7科19种;(2)断面Ⅰ和断面Ⅱ的多样性指数分别是2.58和2.67,均衡度指数是0.835和1.1,种类相似性指数是53.7%。本次调查还发现湿地公园鲤形目鲤科鱼类新记录5种:分别是银鮈、似鮈、达式鲌、飘鱼和红唇薄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小型鱼类 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渤、黄海4种小型鱼类摄食排空率的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孙耀 刘勇 +1 位作者 张波 唐启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9-684,共6页
采用现场或实验室模拟法测定了体重分别为 ( 6 72± 1 95 )g、( 2 0 3± 0 46)g、( 0 68±0 1 5 )g和 ( 2 1 8± 0 60 )g的渤、黄海 4种小型鱼类斑、赤鼻棱、玉筋鱼和小鳞的摄食排空率 ;并比较了线性、指... 采用现场或实验室模拟法测定了体重分别为 ( 6 72± 1 95 )g、( 2 0 3± 0 46)g、( 0 68±0 1 5 )g和 ( 2 1 8± 0 60 )g的渤、黄海 4种小型鱼类斑、赤鼻棱、玉筋鱼和小鳞的摄食排空率 ;并比较了线性、指数和平方根 3种常用数学模型对其排空曲线的拟合程度。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4种实验鱼类的摄食排空曲线均可较好地用 3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 (df=7— 1 0 ,r2 =0 785 2— 0 9787,P <0 0 1 ) ;如果以r2 为指标评价 ,指数模型对玉筋鱼和小鳞的拟合程度较高 ,而平方根和直线模型较适于描述赤鼻棱和斑 ;综合评价结果则进一步表明 ,指数模型最适于定量描述 4种鱼类的摄食排空曲线 ,平方根模型次之 ,直线模型较差。 4种鱼类摄食排空率有较大差异 ,从排空起始至胃含物的 5 % ,用时范围在 1 1 64— 2 4 70h之间 ;本实验条件下 ,4种鱼类摄食排空率顺序为 :玉筋鱼 >赤鼻棱 >斑 >小鳞。引起不同鱼类摄食排空率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胃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食排空率 鱼类 黄海 渤海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