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境的金襕袈裟——中日唐物交流及其政治意义
1
作者 康昊 《海洋史研究》 2024年第1期548-561,共14页
宋元时期,伴随着繁荣的东亚海域贸易,大量唐物跨海传到日本。其中,14世纪以后宋元织金锦和金襕袈裟在日本的风靡,就是中日唐物贸易的直接结果。金襕袈裟传入后,室町政权执政者仿效宋元皇帝,向亲信的僧侣下赐金襕,将金襕袈裟用作显示其... 宋元时期,伴随着繁荣的东亚海域贸易,大量唐物跨海传到日本。其中,14世纪以后宋元织金锦和金襕袈裟在日本的风靡,就是中日唐物贸易的直接结果。金襕袈裟传入后,室町政权执政者仿效宋元皇帝,向亲信的僧侣下赐金襕,将金襕袈裟用作显示其宗教和政治意图的特殊道具。室町政权执政者还凭借金襕袈裟的唐物属性夸示其文化权威,在明朝的册封仪式上,足利义满以着金襕袈裟的形象示人,体现了其加入朝贡秩序时“若即若离”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襕袈裟 唐物 室町幕府 中日贸易
下载PDF
TPP对中日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詹桂芬 《纺织报告》 2015年第8期65-68,共4页
TPP是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跨区域、开放性自由贸易协议。日本已加入该谈判,一旦日本正式加入TPP,会对我国对日纺织品贸易产生影响。本文尝试从区域全面零关税、原产地保护以及劳工保护、环境保护规则等方面分析了日本加入TPP对中日纺... TPP是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跨区域、开放性自由贸易协议。日本已加入该谈判,一旦日本正式加入TPP,会对我国对日纺织品贸易产生影响。本文尝试从区域全面零关税、原产地保护以及劳工保护、环境保护规则等方面分析了日本加入TPP对中日纺织品贸易的影响,并针对性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 纺织品 中日贸易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RCEP正式实施对中日贸易走向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希颖 张蕊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2022年1月1日,RCEP在东盟六国与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四个非东盟成员国中正式生效实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日两国首次达成的自贸协定,对中日双方经贸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在RCEP框架下,中日两国在双边货物贸... 2022年1月1日,RCEP在东盟六国与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四个非东盟成员国中正式生效实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也是中日两国首次达成的自贸协定,对中日双方经贸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在RCEP框架下,中日两国在双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原产地规则等方面达成协定,这都将共同助力中日两国的贸易发展。本文通过浅析中日两国的贸易现状,探讨RCEP的生效可能会给中日两国双边贸易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中日贸易向上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中日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贸易现状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中小对日纺织贸易企业的挑战与转型发展——基于江苏若干企业的调查
4
作者 詹桂芬 《纺织报告》 2015年第11期49-52,共4页
基于江苏省若干中小对日纺织贸易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中小型纺织外贸企业对日出口总体保持稳定,近年来略有下滑,其中部分有准备的中型企业在竞争中表现出一定优势。多数企业已经在出口产品结构上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品质要求不断... 基于江苏省若干中小对日纺织贸易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中小型纺织外贸企业对日出口总体保持稳定,近年来略有下滑,其中部分有准备的中型企业在竞争中表现出一定优势。多数企业已经在出口产品结构上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产品多样化,价格低,批量小等特征,而逆势增长的企业已由低档产品逐渐向附加值高的中高档产品转型。针对日本加入TPP的影响,企业持负面态度,但多数企业对日本加入TPP未有应对策略。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市场多元化和健全行业协会职能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业 中日贸易 中小企业
下载PDF
中日国际贸易互补性研究
5
作者 郝玉柱 赵丽娜 《江苏商论》 2015年第10期34-38,共5页
2000-2013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出口最多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且所占比重几乎保持不变,而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未超过30%。中日之间贸易结合程度紧密,中日贸易在工业制造上有较强的互补性。中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 2000-2013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出口最多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且所占比重几乎保持不变,而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未超过30%。中日之间贸易结合程度紧密,中日贸易在工业制造上有较强的互补性。中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近年来中日的紧张关系已经使中日国际贸易额明显下降,中日国际贸易仍处于垂直分工阶段,中国逆差规模不断增大影响了中日贸易互补性的发挥,贸易上对日本较大的依赖性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因此,日本要重视中日经贸发展关系,中日应进一步加强制造业方面的合作,双方应平衡贸易收支,在利用中日贸易互补性的同时,我国要注意贸易伙伴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国际贸易 贸易结合度 贸易互补性
下载PDF
中日自由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陆根尧 王晓琳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76,共13页
作为东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东亚最发达的国家,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往特别是国际贸易,对两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简要分析改革开放至今中日自由贸易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市场占有率、显... 作为东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东亚最发达的国家,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交往特别是国际贸易,对两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简要分析改革开放至今中日自由贸易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等指标重点分析了中日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一步揭示中日两国的比较优势,总结中日自由贸易的特征,最后提出进一步推动中日自由贸易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自由贸易 动态发展轨迹 竞争性 互补性
原文传递
中日贸易结构的变化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孙丽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11,125,共18页
中日建交40余年来,中日贸易不仅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日贸易逐步实现了从产业间垂直分工型贸易到垂直分工型产业内贸易的转变,正在实现由垂直分工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向水平分工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方向巩固发展... 中日建交40余年来,中日贸易不仅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而且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中日贸易逐步实现了从产业间垂直分工型贸易到垂直分工型产业内贸易的转变,正在实现由垂直分工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向水平分工型产业内贸易为主的方向巩固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日贸易结构的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在新时期,中国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中日贸易向更高层级的方向发展,以此进一步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影响
原文传递
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13
8
作者 廉晓梅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5年第5期27-31,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日贸易关系中,不仅存在着贸易不平衡、日本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日贸易关系中,不仅存在着贸易不平衡、日本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两国冷淡的政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边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总体状况 贸易结构 分工关系
下载PDF
中日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培源 汤静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2-28,共7页
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变化显示,中日贸易已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及原料等12大类商品的双向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体。引入Greenaway标准的研究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是一种含有某些水... 产业内贸易指数GL的变化显示,中日贸易已经以产业内贸易为主。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及原料等12大类商品的双向贸易成为中日贸易的主体。引入Greenaway标准的研究发现,中日产业内贸易是一种含有某些水平分工因素的高级形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没有脱离两国要素禀赋的基础。对中日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中日人均收入差距、中国企业规模水平的扩大与中日产业内贸易水平呈正相关,这再次证实中日产业内贸易具有明显的梯度特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产业内贸易 指数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16至19世纪前期中日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以生丝、丝绸贸易为中心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金民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4,共10页
16至19世纪前期的中国对日丝、绸贸易,前后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究其原因,实不能单从输出的中国一方去找,而还应从输入一方的日本去找,其根本原因则在于随着日本蚕丝生产兴起和丝织生产的发展日方对华丝、绸需求的减少。输日华丝的由... 16至19世纪前期的中国对日丝、绸贸易,前后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究其原因,实不能单从输出的中国一方去找,而还应从输入一方的日本去找,其根本原因则在于随着日本蚕丝生产兴起和丝织生产的发展日方对华丝、绸需求的减少。输日华丝的由盛转衰,实质上反映了中日丝绸生产特别是生丝生产能力的前后变化,反映了日本随着生丝生产的发展逐渐减低了对华丝的依赖程度。到19、20世纪之交,中日丝绸生产的格局变化更加清晰地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中日贸易 生丝 丝绸
下载PDF
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臧旭恒 王立平 张继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9,共11页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正式加入WTO为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关系提供了良机。通过对中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验证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结果证明,中日贸易不仅促进了中国GDP总量的增长,而且... 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正式加入WTO为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中日双边贸易关系提供了良机。通过对中日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验证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结果证明,中日贸易不仅促进了中国GDP总量的增长,而且通过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经济增长 产业调整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中日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基于1995~2018年进出口贸易数据 被引量:12
12
作者 伍海泉 韩爽 田刚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51,共9页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中日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中日木质林产品贸易在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研究中日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特征有利于推动中日木质林...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中日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中日木质林产品贸易在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位置。研究中日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特征有利于推动中日木质林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应用G-L指数、G-L修正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Thom&Mcdowell产业内贸易指数,以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与日本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多方位的测度与分析。结果显示:(1)1995~2018年中日木质林产品贸易由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共同发挥作用,产业内贸易呈现垂直型结构。(2)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所增长,但整体表现不稳定,1995~2018年中日木质林产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产品仍然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3)设立中日韩自贸区的构想与加速自贸区谈判进程有助于提升中日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合当前贸易格局的演变和测度结果,提出深化推进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进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把握制度红利所带来的新机遇。同时推动木质林产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综合生产力,进而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木质林产品 产业内贸易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中日贸易与日本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第6期59-63,共5页
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日贸易与日本GDP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与日本经济增长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来自进口的冲击对日本经济增长变化的贡献率较... 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日贸易与日本GDP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日本从中国的进口与日本经济增长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并且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来自进口的冲击对日本经济增长变化的贡献率较大。最后,就扩大中日贸易,加强经济合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向量自回归 GRANGER因果检验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下载PDF
试析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 被引量:11
14
作者 商伟 管娜 《日本问题研究》 2009年第2期16-19,共4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趋密切,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摩擦逐年升温,特别是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此起彼伏。本文以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实例为依据,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而后提出缓解贸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趋密切,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摩擦逐年升温,特别是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此起彼伏。本文以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实例为依据,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分析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而后提出缓解贸易摩擦的措施。随着中日双方的相互协调和经济发展,中日农产品贸易将在摩擦中继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贸易摩擦 农产品
下载PDF
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敏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0-35,共6页
1990年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给中日双边贸易带来了契机也加剧了两国的贸易竞争,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中日双边贸易的性质和贸易分工,以对中日贸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个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中日贸易 制造业
下载PDF
贸易成本测度的改进模型及应用——以中日贸易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青龙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2,共6页
针对传统贸易成本测度模型之不足,在Novy(诺维)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案,然后运用该研究方案,对1980年到2006年间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0年至2006年中国与日本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 针对传统贸易成本测度模型之不足,在Novy(诺维)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可操作的研究方案,然后运用该研究方案,对1980年到2006年间中国与日本的双边贸易成本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0年至2006年中国与日本关税等价的双边贸易成本有很大程度的下降,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日双边贸易成本呈现加速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贸易成本 交易成本 Novy(诺维)模型 中日贸易
下载PDF
中日贸易现状及发展前景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小北 武火峰 吴碧芸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中日两国互为邻国,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日贸易的良性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在回顾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后,以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中日贸易模式与相关要素及... 中日两国互为邻国,是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中日贸易的良性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在回顾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后,以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中日贸易模式与相关要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贸易模式 要素禀赋模型
下载PDF
RCEP贸易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丹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9-46,共8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中国继加入WTO后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另一座里程碑。从贸易角度出发,利用CEPII BACI全球双边贸易数据比较了RCEP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总贸易规模和内部贸易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描述了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是中国继加入WTO后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另一座里程碑。从贸易角度出发,利用CEPII BACI全球双边贸易数据比较了RCEP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总贸易规模和内部贸易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描述了RCEP成员国之间和产品类别的贸易情况。研究认为,RCEP将成为中日贸易低迷的突破口,进一步发挥中日韩制造业和贸易强国的联合产业链优势,形成强有力的经济纽带和制度规范,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RCEP形成的稳定亚太市场将有助于中国扩大出口、优化进口,推动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规范各类要素市场,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签署RCEP将协同“一带一路”倡议发挥中国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上的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使亚太地区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自贸区 中日贸易 双循环 欧盟 NAFTA 内部贸易
下载PDF
关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正强 李丽萍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讨论了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于中日双边贸易所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日本对华直接... 有关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已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量文献讨论了投资对贸易流量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于中日双边贸易所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日进、出口均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与中国对日本进口仅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中日贸易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中日经贸合作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20
作者 秦兵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8年第5期31-43,共13页
中日经贸关系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日经贸合作历经"政热经热""政冷经热",再到"政冷经冷",几经波折。经历了2012年以来的低谷之后,中日经贸正在回... 中日经贸关系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两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日经贸合作历经"政热经热""政冷经热",再到"政冷经冷",几经波折。经历了2012年以来的低谷之后,中日经贸正在回暖。目前,中国仍是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对象国。今年正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是一个重要契机,期待双方抓住这一机遇,促进中日经贸关系尽快发展,更上一层楼。竞争与合作、互利与共赢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日经贸关系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贸易 中日相互投资 40周年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