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非隔离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
1
作者 陈庚 《黑龙江电力》 CAS 2024年第3期209-213,共5页
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高增益、高性能直流升压变换器的需求,提出一种非隔离新型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分析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电压增益、开关管/二极管电压应力、电感电流应力等性能指标进行算式推导。通过与现有同类型变换... 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高增益、高性能直流升压变换器的需求,提出一种非隔离新型高增益直流升压变换器。分析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对其电压增益、开关管/二极管电压应力、电感电流应力等性能指标进行算式推导。通过与现有同类型变换器性能的对比研究,证实该变换器具有电压增益高、开关管/二极管电压应力较小的优点。最终通过PSIM软件仿真,证实对该变换器所作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其优势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隔离型 单电感 开关电容 变换器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Buck单电感逆变器 被引量:1
2
作者 习志扬 洪峰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在双Buck半桥逆变器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新型双Buck单滤波电感逆变器,在保留双Buck逆变器无桥臂直通风险、换流时间短等优点的情况下,通过新增控制桥臂,实现单电源供电以及单电感滤波,减小了逆变器的体积和损耗,增加了系统功率密度。详细... 在双Buck半桥逆变器的基础上给出一种新型双Buck单滤波电感逆变器,在保留双Buck逆变器无桥臂直通风险、换流时间短等优点的情况下,通过新增控制桥臂,实现单电源供电以及单电感滤波,减小了逆变器的体积和损耗,增加了系统功率密度。详细分析了所给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滤波电感的设计过程,并制作了一台1 200 W的原理样机,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所提逆变器拓扑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单电感 桥臂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单相三电平逆变拓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官轲 吉培荣 《广东电力》 2018年第12期64-70,共7页
电压型逆变器在生活中广泛应用,针对传统两电平逆变器开关损耗大、输出谐波大的缺点,把一组反向耦合的电感交错并联至传统两电平全桥逆变拓扑的两桥臂之间,提出一种新型单相三电平半桥逆变拓扑。该拓扑可以在某几种特定工作模态利用反... 电压型逆变器在生活中广泛应用,针对传统两电平逆变器开关损耗大、输出谐波大的缺点,把一组反向耦合的电感交错并联至传统两电平全桥逆变拓扑的两桥臂之间,提出一种新型单相三电平半桥逆变拓扑。该拓扑可以在某几种特定工作模态利用反向耦合电感箝位出零电平,实现三电平输出。该拓扑比传统的三电平逆变电路使用更少的功率开关器件,因而控制更加简单。为此,分析和讨论此种新型单相三电平逆变拓扑的各个工作模式,并搭建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仿真结果与讨论结果一致,表明该新型逆变拓扑正确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型 单相 三电平 逆变拓扑 耦合电感
下载PDF
单一元器件相位测量问题的实验探讨
4
作者 高大鹏 《技术与教育》 2016年第3期46-49,共4页
对单一元器件相位研究问题上,理论上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在用实验验证单一元器件相位理论的过程中,却发现实验操作在验证单一元器件上存在的短板,即用双踪示波器仍不能直接验证电感(或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超前滞后的角度关系,为... 对单一元器件相位研究问题上,理论上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在用实验验证单一元器件相位理论的过程中,却发现实验操作在验证单一元器件上存在的短板,即用双踪示波器仍不能直接验证电感(或电容)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的超前滞后的角度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重新设计测量电路,使得实验测量与理论相一致,这对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元件 电感 电容 示波器 相位测量
下载PDF
基于直接电流控制的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特性研究
5
作者 王碧岩 李崇坚 朱春毅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3-107,共5页
针对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建立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直接电流控制的策略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并在PSIM软件条件下建立了相应的仿真平台。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准确性,研究了网侧电感对单相电压型PWM整流控制特性的影... 针对单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建立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直接电流控制的策略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系统,并在PSIM软件条件下建立了相应的仿真平台。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准确性,研究了网侧电感对单相电压型PWM整流控制特性的影响,并对整流器的性能作了相应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 脉宽调制 整流器 电感 仿真
下载PDF
A Method to Obtain Complex Transfer Functions of Four Order DC-DC Converters
6
作者 Josep M. Vails Marti Pedro M. Gil Izco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6年第10期615-622,共8页
Two TFs (transfer functions) are needed to analyze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s in control-voltage mode: the duty-cycle to output-voltage (control to output) and the input-voltage to output-voltage (line to output... Two TFs (transfer functions) are needed to analyze switching DC-DC converters in control-voltage mode: the duty-cycle to output-voltage (control to output) and the input-voltage to output-voltage (line to output). To obtain these TFs a small-signal analysis is required. The CCM (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and the DCM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analysis are different. When a circuit includes the loss resistances of the components, the number of parameters increases considerably, making manual nodal-loop circuit analysis techniques impractical to obtain the TFs. Moreover, these circuits are bilinear (non-linear) and it is necessary to linearize the equations at a DC operating-point (approximate linearization). Vorp6rian describes a PWM (pulse-width-modulated) switch model that includes all non-linear parts of the DC-DC switching converters. This model can be linearized and replaced on the switching converter schematic leading to a linear circuit. At this point it is possible to use symbolic analysis programs to obtain these TFs or to simply apply numerical values for either the Bode diagrams or the calculation of poles and zeros. Here we describe an application of Ekrem Cangeici's method on X DC-DC converter to obtain control to output and line to output TFs in CCM and DCM including loss resistances.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optimized to use in the online publishing platform OctaveRS. Also the control to output TF for PCC (peak current controlled) in CCM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k SEPIC single ended primary inductance converter) ZETA X DC-DC converters mathematics symbolic computation.
下载PDF
基于等效单匝电感矩阵的多绕组变压器复合短路阻抗及环流计算 被引量:16
7
作者 许加柱 梁湘湘 +1 位作者 姚新丽 廖闻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135-141,共7页
为了有效地解决多绕组变压器建模复杂、复合短路阻抗计算时间长及多并联绕组间环流计算难等问题,结合由自感和互感描述的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单匝电感矩阵的多绕组变压器复合短路阻抗及多并联绕组间环流的求解方法。... 为了有效地解决多绕组变压器建模复杂、复合短路阻抗计算时间长及多并联绕组间环流计算难等问题,结合由自感和互感描述的变压器等效电路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单匝电感矩阵的多绕组变压器复合短路阻抗及多并联绕组间环流的求解方法。该方法通过等效单匝电感矩阵求解出所有两两绕组间的短路阻抗,并结合复合短路阻抗的定义和端口条件,在Matlab软件中编写相应的通用计算程序,可一次性求解出任一所需的复合短路阻抗及多并联绕组间的环流大小。最后,以某一实际12绕组变压器为例,采用所提方法对复合短路阻抗和环流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各种短路工况条件下的复合短路阻抗及多并联绕组间的环流情况,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绕组变压器 等效单匝电感矩阵 复合短路阻抗 磁场能量法 环流
下载PDF
漏感与分布电容对单激式变压器输出波形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秉安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4期53-56,共4页
为了探讨单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分布电容的存在,抑制分布电容及漏感,克服高频变压器在设计时分布电容及漏感对充电过程的影响,在不增加变压器工艺要求情况下,探讨采用新的解决方法。通过分析分布电容参与谐振充电的过程,提出LLC谐振电感... 为了探讨单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分布电容的存在,抑制分布电容及漏感,克服高频变压器在设计时分布电容及漏感对充电过程的影响,在不增加变压器工艺要求情况下,探讨采用新的解决方法。通过分析分布电容参与谐振充电的过程,提出LLC谐振电感消除高频变压器分布电容对充电过程的影响,从而抑制变压器漏感及分布电容对电路的影响。对所提想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激式变压器开关电源 漏感 分布电容 谐振消除法
下载PDF
混压同塔线路跨电压接地故障对距离保护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黄少锋 刘欣 +1 位作者 张鹏 郑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不同电压等级同塔(混压同塔)输电线易发生跨电压故障,这种故障类型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地距离保护是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之一。混压同塔跨电压接地故障对故障线路接地距离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的影响因素包含两方面,... 不同电压等级同塔(混压同塔)输电线易发生跨电压故障,这种故障类型对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地距离保护是高压输电线路的主保护之一。混压同塔跨电压接地故障对故障线路接地距离阻抗继电器测量阻抗的影响因素包含两方面,一是相邻线路与本线路之间的零序互感,二是另一条故障线路的故障电流。文中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单相跨单相接地的跨电压接地故障类型为例,首先提出了适用于混压同塔跨电压故障的故障电流计算方法,然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两种因素作用下故障线路接地距离继电器的测量阻抗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另一电压等级线路与本线路电源电动势相角差与测量阻抗的关系,并分别给出了接地距离保护正确动作与不正确动作时的此相角差范围,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PSCAD软件中建立了500kV/220kV同塔四回线路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电压故障 单相跨单相接地 混压同塔输电线 复合序网图 接地距离保护 零序互感 故障电流
下载PDF
基于感性模糊识别的MMC直流输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安娜 束洪春 +3 位作者 郭瑜 杨博 曹璞璘 薄志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共7页
伪双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直流输电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较小,在高阻故障下故障电流更是极其微弱,很难快速识别单极接地故障。考虑MMC直流输电系统中,单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与其他类故障暂态过程的故障回路的区别,提出... 伪双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直流输电系统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的故障电流较小,在高阻故障下故障电流更是极其微弱,很难快速识别单极接地故障。考虑MMC直流输电系统中,单极接地故障暂态过程与其他类故障暂态过程的故障回路的区别,提出一种基于感性模糊识别的单极接地故障识别方法。利用电流变化率与电压的相关系数近似表征回路测量点的电感特征,定义正、负极相关系数的比值为感性模糊系数。根据感性模糊系数的符号识别单极接地故障,然后根据感性模糊系数的绝对值判断故障极。大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有较强的速动性和灵敏性,并有很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C直流输电系统 单极接地故障 故障识别 感性模糊系数 过渡电阻 暂态过程
下载PDF
基于虚拟信号反馈算法的单相PWM整流器DQ电流解耦控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刘秉 宋文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4504-4513,共10页
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DQ电流解耦控制的电流内环动态响应速度,增加算法控制精度,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为目标,首先,建立整流器DQ电流解耦控制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单相系统坐标变换需要构造虚拟正交分量问题,分析了传统的四... 以单相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其DQ电流解耦控制的电流内环动态响应速度,增加算法控制精度,实现单位功率因数为目标,首先,建立整流器DQ电流解耦控制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单相系统坐标变换需要构造虚拟正交分量问题,分析了传统的四分之一周期延时算法与2阶广义积分(second-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SOGI)算法,研究了一种基于虚拟信号反馈(virtual signal feedback,VSF)的DQ电流解耦控制算法,并给出了电感参数灵敏度分析。然后,为消除电感不匹配对功率因数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稳态q轴电流偏移的电感误差在线补偿算法。最后,对所提出算法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同时与传统的延时算法和SOGI算法作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PWM整流器 DQ电流解耦控制 虚拟正交分量构造算法 动态性能 电感误差在线补偿
下载PDF
基于牛顿插值的单相整流器功率前馈无差拍控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宋智威 熊成林 +3 位作者 黄路 刁飞 李辉 杨皓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23-3629,共7页
针对单相整流器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插值的功率前馈无差拍控制算法,通过引入功率前馈控制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牛顿插值用于改善无差拍控制算法的电流预测精度;并针对无差拍控制算法对滤波电感比较敏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雅可比迭代法... 针对单相整流器提出了一种基于牛顿插值的功率前馈无差拍控制算法,通过引入功率前馈控制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牛顿插值用于改善无差拍控制算法的电流预测精度;并针对无差拍控制算法对滤波电感比较敏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雅可比迭代法的电感在线辨识方案。最后,对所提控制算法与传统无差拍控制算法进行实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整流器 功率前馈 牛顿插值 无差拍控制 在线电感辨识
下载PDF
储能电感电流限定单周期控制单相电流型PWM逆变器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亦文 邱琰辉 +1 位作者 何勇吉 陈道炼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11-319,共9页
为了克服传统单相电流型PWM逆变器存在的储能电感及其电流大、输出电压波形畸变严重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具有储能电感电流限定的单周期非线性控制单相电流型PWM逆变器,储能电感电流在高于和低于限定值两种情况时逆变器分别工作在续流... 为了克服传统单相电流型PWM逆变器存在的储能电感及其电流大、输出电压波形畸变严重的固有缺陷,提出了一种具有储能电感电流限定的单周期非线性控制单相电流型PWM逆变器,储能电感电流在高于和低于限定值两种情况时逆变器分别工作在续流方式和Boost方式。深入分析研究了这种逆变器一个低频输出周期内的八种电路模式、开关状态方程和高频开关工作过程等稳态原理特性,推导出了电压传输比、储能电感电流限定值、储能电感、输入和输出滤波器、功率开关电压和电流应力等主要参数的设计准则。设计并研制成功的1k VA 110VDC/220V50Hz逆变器样机具有单级升压变换、变换效率高、输出波形质量高、储能电感小等优点,证实了所提出研究方案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单相电流型PWM逆变器的固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 PWM逆变器 单相 单周期控制 储能电感电流限定
下载PDF
Single photon response of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 photon detector 被引量:11
14
作者 YOU LiXing SHEN XiaoFang YANG Xiao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441-445,共5页
Single photon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in quantum communication. As a novel single photon detection technology,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 photon detector (SNSPD) surp... Single photon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in quantum communication. As a novel single photon detection technology,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 photon detector (SNSPD) surpasses conventional semiconducting single photon detectors with high count rate and low dark count rate.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SNSPD fabricated from NbN ultrathin superconducting film and lab-based SNSPD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photon response pulse of SNSPD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lso discusse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veform of single photon response and system bandwidth. Circuit model is made 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SNSPD. The simulation result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ose results are valuable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 of SNSPD and building future SNSPD system for quantum commun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光子探测器 超导薄膜 纳米线 反应 量子通信 高计数率 PD系统 密钥分配
原文传递
基于有源阻尼的单相LCL光伏并网逆变器优化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密 欧静 +3 位作者 杨建 李亚宁 张心露 肖国勋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共9页
LCL型滤波器广泛用于并网逆变器,然而,仅对注入电网电流控制,不能解决由LCL谐振峰值引起的电流谐波和低带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网LCL逆变器的主动阻尼(AD)控制方法,该方法仅基于注入到电网中的电流的反馈,反馈环节采用了一阶高通滤... LCL型滤波器广泛用于并网逆变器,然而,仅对注入电网电流控制,不能解决由LCL谐振峰值引起的电流谐波和低带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并网LCL逆变器的主动阻尼(AD)控制方法,该方法仅基于注入到电网中的电流的反馈,反馈环节采用了一阶高通滤波器加一阶低通滤波器进行选频,从而抑制住谐振峰值。由于拓宽了反馈环节的带宽,此方法适用于电网阻抗引发的谐振频率偏移现象。同时,本文还采用一种带有阻尼的谐波补偿控制策略,并分析该策略对逆变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可以有效抑制低频谐波,提高系统电网阻抗变化环境下的稳定性。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模拟与2kW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并网逆变器 LCL谐振 AD控制 谐波补偿 电网电感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单相脉冲整流器无网压传感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碧 冯晓云 +2 位作者 邓睿 夏文婧 宋文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6065-6074,共10页
该文以单相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无网侧电压传感器控制为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的网压估算方法。首先,根据MRAS的基本原理,分别建立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中系统有功... 该文以单相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器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无网侧电压传感器控制为研究目的,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的网压估算方法。首先,根据MRAS的基本原理,分别建立参考模型和可调模型中系统有功、无功功率数学模型,从而实现电网电压基波幅值、频率及角度的三角函数的估算。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功率前馈解耦直接功率控制,给出基于MRAS的无网压传感器控制方法。然后,针对该方法对网侧电感参数敏感性问题,给出一种电感参数在线辨识算法。同时,针对控制系统启动问题,给出系统参数初始化设计方案。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和实验验证,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脉冲整流器 无网压传感器 模型参考自适应 电网电压估算 直接功率控制 电感参数估算
下载PDF
一种金属物体探测定位系统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虎 汤惠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6,60,共4页
系统通过金属的涡流效应引起的通电线圈磁场的变化精确检测金属物体,以MSP430为控制核心,LDC1000电感数字转换器作为金属物体探头,采用42BYGH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扫描,LCD12864液晶屏显示金属物体的位置,设计制作了一种可自主移动的金属... 系统通过金属的涡流效应引起的通电线圈磁场的变化精确检测金属物体,以MSP430为控制核心,LDC1000电感数字转换器作为金属物体探头,采用42BYGH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扫描,LCD12864液晶屏显示金属物体的位置,设计制作了一种可自主移动的金属探测定位系统装置,阐释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及其软件流程。经测试,硬币和自制铁环置于50 cm×50 cm的检测区域中,系统能准确定位扫描区域内的硬币和铁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电感传感器 步进电机 自动扫描 精确检测
下载PDF
计及互感的开关磁阻电机单双相励磁静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洁 孙鹤旭 +2 位作者 米彦青 董砚 何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51,共7页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双凸极结构及开关电源供电导致的其固有转矩脉动问题,运行时期望保持各相电感曲线重叠,研究由磁链交互引起的互感耦合及饱和效应。从电机设计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单双相励磁时开关磁阻电机的静态性能及其与相电流、转子位...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双凸极结构及开关电源供电导致的其固有转矩脉动问题,运行时期望保持各相电感曲线重叠,研究由磁链交互引起的互感耦合及饱和效应。从电机设计的角度详细分析了单双相励磁时开关磁阻电机的静态性能及其与相电流、转子位置的关系:包括长、短磁路模式下电机单双相励磁的自感和互感曲线,相邻相对导通相磁链的影响,以及互感对输出转矩的影响,并且实测了四相8/6结构开关磁阻电机的自感及互感曲线。理论分析和有限元计算及实验研究均表明,相邻两相为短磁路励磁模式时,可获取较高平均转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单双相励磁 互感耦合 饱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的供能模式及输出纹波电压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锋 皇金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585-2595,共11页
由于后级开关的存在,使得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变换器的供能模式变得复杂化,为给SIDO Buck变换器的分析设计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该文对SIDO Buck变换器的供能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变换器工作在连续导电模式(CCM)时存在完全电感供能... 由于后级开关的存在,使得单电感双输出(SIDO)Buck变换器的供能模式变得复杂化,为给SIDO Buck变换器的分析设计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该文对SIDO Buck变换器的供能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变换器工作在连续导电模式(CCM)时存在完全电感供能模式(CISM)和不完全电感供能模式(IISM)两种供能模式,同时变换器工作在断续导电模式(DCM)时也存在两种供能模式:双支路供能模式(DSM)和单支路供能模式(SSM)。该文得到各供能模式的临界电感,推导各供能模式的输出纹波电压解析式,总结出供能模式和输出纹波电压与电感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变换器工作在CCM时两条支路输出纹波电压间存在交叉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供能模式 临界电感 输出纹波电压 交叉影响
下载PDF
非最小相位的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复合控制方法
20
作者 皇金锋 李啸天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66-1274,1314,共10页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 (SIDO Buck-Boost)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下工作存在交叉影响以及非最小相位特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储能函数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FTSM)和自抗扰控制(ADRC)...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 (SIDO Buck-Boost)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下工作存在交叉影响以及非最小相位特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储能函数的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改进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NFTSM)和自抗扰控制(ADRC)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设计主路控制器,对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行拟合得到ADRC范式,利用该范式对主路进行解耦控制.设计支路控制器,采用改进型ESO对储能函数进行观测,并将观测值反馈补偿到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律中,达到支路解耦的效果.为了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对趋近律进行改进.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稳定性.基于硬件在环(HIL)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与PI控制策略以及基于ESO的滑模控制策略相比,在超调量和响应时间上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BUCK-BOOST变换器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自抗扰控制 改进滑模趋近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