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单雇主”到“无雇主”:新业态社会保险参缴机制的困境与革新
1
作者 李干 董保华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98,共11页
我国社会保险参缴机制以“单雇主”模式为基本框架,这一特性具有较强的历史基因。近年来,“单雇主”参缴模式与新业态“无雇主”灵活就业的适配矛盾尤为突出,遵循“单雇主”的惯性思维将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会面对... 我国社会保险参缴机制以“单雇主”模式为基本框架,这一特性具有较强的历史基因。近年来,“单雇主”参缴模式与新业态“无雇主”灵活就业的适配矛盾尤为突出,遵循“单雇主”的惯性思维将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会面对参与统筹的被剥夺感、纳入统筹的潜在压力、规则适用的逻辑障碍、惯性思维的制度歧视四方面的悖论,从而导致当事人放弃参保的结果。因此,有必要扬弃“单雇主”思维,以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为坐标,强化新业态灵活就业人员的自我负责意识,以新旧方案可选择、新旧方案可转换为总原则,围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职业伤害保险,建构符合行业特性、当事人现实需求与承受能力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业态 单雇主 无雇主 城镇职工社会保险 城乡居民社会保险
原文传递
多主体用工背景下刺破面纱理论在劳动法中的适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梦云 《南大法学》 CSSCI 2023年第5期85-102,共18页
多主体用工背景下,劳动关系归属与用人单位责任分配问题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主要阻碍。构建我国劳动法刺破用人单位面纱制度具有现实必要性。比较分析可知,美国刺破面纱理论在劳动法中的扩张适用,能够解决多主体用工中的雇主确定和雇... 多主体用工背景下,劳动关系归属与用人单位责任分配问题成为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主要阻碍。构建我国劳动法刺破用人单位面纱制度具有现实必要性。比较分析可知,美国刺破面纱理论在劳动法中的扩张适用,能够解决多主体用工中的雇主确定和雇主责任分配问题。美国联邦劳动法对雇主概念的扩张,单一雇主理论和联合雇主理论的发展与适用,为我国刺破面纱理论在劳动法中的适用提供了有益借鉴。因此,应当贯彻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原则,要求对劳动者实施共同劳动管理的多个用工主体连带承担用人单位责任,以有效救济多主体用工中的从属性劳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主体用工 刺破面纱理论 单一雇主 共同劳动管理 刺破用人单位面纱
下载PDF
跨地区劳务派遣工伤保险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3
作者 郭婷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第1期123-127,122,共6页
跨地区劳务派遣的工伤保险比一般劳务派遣更为复杂,加之法律规则的缺位,现实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工伤保险待遇差异造成的同工不同待遇问题以及未参保时工伤待遇标准以及先行支付义务主体的确定等问题。对此目前主要... 跨地区劳务派遣的工伤保险比一般劳务派遣更为复杂,加之法律规则的缺位,现实中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工伤保险参保率低、工伤保险待遇差异造成的同工不同待遇问题以及未参保时工伤待遇标准以及先行支付义务主体的确定等问题。对此目前主要有三种解决路径:1.法律解释;2.用工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3.用人单位缴费工伤保险费,明确规定跨地区劳务派遣参保地、工伤待遇标准。其中第3种解决路径是当下最为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地区劳务派遣 工伤保险 单一雇主模式 联合雇主模式
下载PDF
日本劳务派遣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0
4
作者 侯力 于山梅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6年第6期27-31,共5页
伴随着知识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企业经营体制发生变革,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要求以及对掌握新技术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为日本劳务派遣业在1986年正式实施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日本劳务派遣业发展过... 伴随着知识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企业经营体制发生变革,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要求以及对掌握新技术专业人员的大量需求,为日本劳务派遣业在1986年正式实施后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日本劳务派遣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我国发展劳务派遣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劳务派遣 一重劳动关系 雇佣型派遣就业 登记型派遣就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