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依形套式”到“循章衍法”:构形机理导引的历史城镇空间基因整体识别与活态传承 被引量:1
1
作者 肖竞 李和平 +2 位作者 蒋洁茹 曹珂 肖文斌 《中国名城》 2024年第8期22-30,共9页
针对历史城镇空间基因识别、保护实践“有形无态、重式轻法”问题,提出构形机理导引的空间基因整体识别与活态传承方法。以“原型特征+构形机理”的显隐属性和“城镇格局、地块形态、街巷形式、建筑风貌”四重空间尺度为历史城镇空间基... 针对历史城镇空间基因识别、保护实践“有形无态、重式轻法”问题,提出构形机理导引的空间基因整体识别与活态传承方法。以“原型特征+构形机理”的显隐属性和“城镇格局、地块形态、街巷形式、建筑风貌”四重空间尺度为历史城镇空间基因要素解析框架,以“要素特征与结构特征同步提取”和“原型解构到显型建构机理延续”为操作路径,通过川渝地区历史城镇/街区实证研究,提出历史城镇格局结构要素与建构逻辑、地块图底肌理与聚合关系、街巷局域特征与系统节奏、建筑绝对形态与相对尺度同步提取的空间基因整体识别方法,以及城镇格局结构要素保控+基质空间重构、地块空间图底肌理修补+立体形态调节、街巷空间典型断面整饬+系统节奏保持、建筑空间异化风貌矫正+建构传统赓续的空间基因活态传承方法,以促进历史城镇空间基因保护实践从“依形套式”到“循章衍法”的路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城镇 空间基因 构形机理 整体识别 活态传承 川渝地区 传统聚落
下载PDF
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2
作者 任雨涵 蒋龙 +2 位作者 马英恺 王秀英 余俊志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324-326,共3页
以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首先分析了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的现状。其次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市场拓展、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此研究工作为天然气产业的高... 以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首先分析了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的现状。其次从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市场拓展、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此研究工作为天然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天然气产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川渝地区低压漏失井正反注水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洪 徐壁华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9期38-39,共2页
本文通过对川渝地区低压漏失井漏失通道及漏失形态进行分析,研究防漏水泥浆体系,低压漏失井正注反打固井技术研究;并将该研究成果进行现场应用。本研究可建立一套低压漏失井正注反打固井技术,对提高川渝地区低压易漏井固井质量具有重要... 本文通过对川渝地区低压漏失井漏失通道及漏失形态进行分析,研究防漏水泥浆体系,低压漏失井正注反打固井技术研究;并将该研究成果进行现场应用。本研究可建立一套低压漏失井正注反打固井技术,对提高川渝地区低压易漏井固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正反注水泥 低密度水泥浆 纤维
下载PDF
川渝地区水基钻井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分析
4
作者 谭树成 刘颖 +1 位作者 文华 张显河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11期55-57,69,共4页
钻井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石油勘探行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之一。因此,对钻井作业中产生的水基岩屑的传统处理方式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结合川渝地区钻前工程类型,提出了一套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到效益化的水基钻井废弃物... 钻井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石油勘探行业面临的主要环境风险之一。因此,对钻井作业中产生的水基岩屑的传统处理方式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结合川渝地区钻前工程类型,提出了一套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到效益化的水基钻井废弃物处理新的技术路线,并对当前水基钻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同时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水基钻井废弃物 技术路线 无害化 资源化
下载PDF
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川渝地区应急联动机制建构研究
5
作者 吴涵 《物流科技》 2023年第21期98-100,共3页
应急管理关系着国家安全体系,川渝地区建立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将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打破碎片化格局,达到1+1>2的协同效应,切实增强区域间联动应急处突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抗击重大突发事件发挥更大作用,川渝地区构建应急... 应急管理关系着国家安全体系,川渝地区建立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将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打破碎片化格局,达到1+1>2的协同效应,切实增强区域间联动应急处突能力,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抗击重大突发事件发挥更大作用,川渝地区构建应急联动机制可为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级提供应急服务保障,加速推进川渝地区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联动机制 川渝地区 应急管理 重大突发事件
下载PDF
万源储配煤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李永金 龙军 《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44-48,51,共6页
川渝黔地区煤炭资源已进入枯竭期,成渝城市群发展将快速推动钢铁、建材、电力、化工等产业耗煤需求,区内既有煤炭产能难以满足,煤炭缺口急剧扩大。地区电力以水电为主、煤电为辅,枯水期电厂供煤紧张,煤炭收购价格高,且电厂不具备大规模... 川渝黔地区煤炭资源已进入枯竭期,成渝城市群发展将快速推动钢铁、建材、电力、化工等产业耗煤需求,区内既有煤炭产能难以满足,煤炭缺口急剧扩大。地区电力以水电为主、煤电为辅,枯水期电厂供煤紧张,煤炭收购价格高,且电厂不具备大规模储煤的条件,枯水期火电保障能力亟待提高。通过对万源储配煤基地项目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该项目能够有效缓解川渝黔地区电厂用煤高峰期煤炭采购困难、煤炭储配能力小等问题,有效保障地区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黔地区 储配煤基地 可行性 必要性
下载PDF
TRMM卫星降水数据在川渝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8
7
作者 嵇涛 杨华 +2 位作者 刘睿 何太蓉 吴建峰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75-1386,共12页
在地形复杂的川渝地区,利用72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降水数据对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分别在年、季和月尺度上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高程和坡度对月尺度验证结果的影响,同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 在地形复杂的川渝地区,利用72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降水数据对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分别在年、季和月尺度上进行验证,并进一步分析了高程和坡度对月尺度验证结果的影响,同时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对比了高程与坡度对TRMM 3B43降水数据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TRMM3B43估算的年降水量在川渝地区平均偏高5.38%,其中西部高原区估算结果比中东部地区相对精确。TRMM3B43与气象站点的季尺度降水数据拟合优度较高,但各季拟合优度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春季降水的拟合优度高于其余季节。而TRMM 3B43的月数据与站点实测降水数据拟合优度R2=0.7615,相关系数R=0.87,表明两者之间相关性显著,数据精度较高;就单个站点而言,大部分站点相关系数较高,误差较小,但叙永站相关系数相对较低,小金、雅安、雷波、盐源以及攀枝花站点数据误差相对较大。高程对数据精度的影响较坡度大,且呈现三次非线性回归的变化特征,随着高程的升高,R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Bias(%)|则呈现出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坡度对降水数据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变化规律也较复杂,整体上随坡度变化,TRMM3B43数据精度受到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 3B43 降水 复杂地形 川渝地区
原文传递
近50年川渝地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1
8
作者 胡豪然 毛晓亮 梁玲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年第3期15-20,共6页
利用川渝地区1961~2006年145个台站夏季的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极端高温事件高发区位于103°E以东,由西向东呈带状横贯四川盆地中部直至重庆地区北部,发生频次最低的... 利用川渝地区1961~2006年145个台站夏季的平均温度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极端高温事件高发区位于103°E以东,由西向东呈带状横贯四川盆地中部直至重庆地区北部,发生频次最低的是川西南山地区;根据川渝地区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的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分成4个区域,分别是四川盆地西北部区、盆地东南部区、川西高原西南部区以及川西南山地区;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分别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呈显著增长趋势,盆地东南部呈显著减少趋势,川西高原西南部和川西南山地区呈弱增长趋势;近50年中,四川盆地西北部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年代际变化特征非常明显,两次主要转变发生在1972年和1993年前后,盆地东南部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主要转变发生在1972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夏季 极端高温 时空演变特征
下载PDF
2006年川渝地区夏季干旱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银峰 徐海明 雷正翠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6-694,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outgoing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和所计算的热源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并研究了热力异常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outgoing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和所计算的热源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并研究了热力异常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由南向北的水汽输送较常年偏弱;西太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脊线位置明显偏北,川渝地区受高压系统影响盛行下沉气流,中高纬环流场则表现为乌拉尔山地区和东北亚区域无明显阻塞高压形势,冷空气活动比常年弱;南亚高压比常年偏北偏强,持续控制川渝地区;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偏弱,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热源偏强,是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化有密切关系,川渝地区夏季干旱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并且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的原因与2006年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干旱 大气环流异常 热源
下载PDF
2000—2017年川渝地区植被NDVI特征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27
10
作者 冯磊 杨东 黄悦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16-2326,共11页
基于2000—2017年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和极端气温、降水指数,分析川渝地区生长季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相关分析和Lasso回归模型探讨NDVI与极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渝地区NDVI均值为0.6134,呈现出0.033(10 a-1)的变化趋势;东部... 基于2000—2017年MOD13Q1植被指数产品和极端气温、降水指数,分析川渝地区生长季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借助相关分析和Lasso回归模型探讨NDVI与极端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川渝地区NDVI均值为0.6134,呈现出0.033(10 a-1)的变化趋势;东部地区NDVI值和变化率均高于西部地区,成都市和重庆市NDVI值及其变化率相较于周边地区明显偏低;川渝地区东西部的交界地带和东部及其偏北区域对极端气候指数的响应表现较为明显,除冷昼日数和单日最大降水量以外,其余极端气温、降水指数均与NDVI呈正相关,其中平均气温与NDVI正相关面积占比最广,为81.79%,而冷昼日数与NDVI的负相关面积占比最大,为76.57%。Lasso回归模型计算得到的预测值与遥感提取的NDVI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0.81),模型对相关性结果进行验证的同时还弥补了相关分析仅考虑单个极端指数的不足。川渝地区NDVI受气温的影响比降水更显著,且以正相关关系为主,短期内强降水不利于植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NDVI 极端气候 相关性
原文传递
近50年来川渝地区夏季高温及严重干燥事件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胡豪然 李跃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2-838,共7页
利用川渝地区1961~2006年145个台站夏季的逐日降水和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高温和严重干燥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夏季高温日数与严重干燥事件的空间分布比较相似,除重庆东南部以外,基本呈自西向东阶梯状递增趋... 利用川渝地区1961~2006年145个台站夏季的逐日降水和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夏季高温和严重干燥事件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夏季高温日数与严重干燥事件的空间分布比较相似,除重庆东南部以外,基本呈自西向东阶梯状递增趋势,高值中心集中在重庆中部、西南部以及四川省东南部;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川渝地区大部夏季高温日数与严重干燥事件的发生频次以增长趋势为主,呈减少趋势的若干站点分布较零散,且减少趋势不显著;除小片区域以外,川渝地区大部夏季高温日数和严重干燥事件发生频次经历了"1960s→增1970s→减1980s→增1990 s→增2000~2006"的年代际变化过程;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川渝地区大部无论是夏季高温还是严重干燥事件都进入了近50年来最显著的高发期,气温和降水特征变化所造成的干旱压力大增,必然导致夏季旱灾发生几率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夏季 高温日数 严重干燥事件
原文传递
多源遥感数据的降水空间降尺度研究——以川渝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嵇涛 刘睿 +2 位作者 杨华 何太蓉 吴建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传统地面气象站点实测的单点数据,不能有效地反映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目前,以遥感数据获取的降水产品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地形地势复杂区域,遥感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与数据精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因此...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传统地面气象站点实测的单点数据,不能有效地反映降水的空间变化特征。目前,以遥感数据获取的降水产品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地形地势复杂区域,遥感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与数据精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不足。因此,本文以四川重庆(川渝)地区为例,通过建立降水产品降尺度算法,以实现降水产品的降尺度估算,提高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依据在不同尺度下(0.25°、0.50°、0.75°和1.00°),TRMM 3B43、地理因子,以及MOD13A3(NDVI)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对比这4种尺度下的回归模型,选择其中精度最高的作为最终的降尺度算法,然后再把这种降尺度算法应用到1 km分辨率下进行降水估算。进一步,以区域差异分析(GDA)和区域比率分析法(GRA)对降尺度估算的降水数据进行校正,并结合部分地面气象站点实测的降水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降尺度算法是可靠的,能有效提升降水产品的空间分辨率,同时GDA和GRA校正方法能减小误差,进一步提升降水估算的精度,满足区域地表过程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降尺度 TRMM降水 NDVI 地理因子 川渝地区
原文传递
公众灾害风险可接受性与避灾意愿的初探——以川渝地区旱灾风险为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尹衍雨 苏筠 叶琳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4期118-124,共7页
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川渝地区旱灾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从公众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假定旱灾风险情景下的避险意愿等角度,对公众旱灾风险可接受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公众合理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分别在26.5%~52... 在综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川渝地区旱灾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从公众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假定旱灾风险情景下的避险意愿等角度,对公众旱灾风险可接受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公众合理可接受的旱灾损失与频率分别在26.5%~52.8%与32.0%~64.3%区间范围内;并以一般旱灾、严重旱灾风险情景为限制线,确定了公众合理可接受风险区域;随着灾害损失风险增加,公众规避风险投资意愿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当灾害损失达到约50%~70%时,公众避险投资意愿达到最高,意愿避险投资占可能损失的比重约为62%。鉴于川渝地区的旱灾形势,今后旱灾风险管理的关键,一是加强对旱灾的监测与预警预报;二是完善旱灾风险的常规化管理,发展高效灌溉农业,充分利用客水资源,完善提高现有农田水网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公众-企业-政府多方共同参与的高效风险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可接受性 避灾意愿 旱灾 问卷调查 川渝地区
下载PDF
川渝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特征以及与地面水汽量的关系 被引量:16
14
作者 郭洁 李国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44-350,共7页
利用1972—2002年川渝地区地面气象资料和探空站高空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了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分布及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特别是夏季大气可降水量与旱涝年、大范围暴... 利用1972—2002年川渝地区地面气象资料和探空站高空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了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气候分布及近30年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探讨了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气温、降水量的关系,特别是夏季大气可降水量与旱涝年、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地面湿度参量拟合出川渝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与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温度的统计关系式。通过检验和比较证实所建立的经验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精度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可降水量 川渝地区 气候变化 地面水汽量 经验公式
原文传递
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融合发展路径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润民 赵莉 +4 位作者 黄星 王意东 何秋洁 杨炜程 何太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173,共12页
“双碳”背景下,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融合发展将势在必行,天然气与氢气同属气体能源,两者在产业链及生产制备-储运-利用等相关技术上存在交集,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可行性。为此,通过研究天然气和氢气的制备及储运基础技术... “双碳”背景下,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融合发展将势在必行,天然气与氢气同属气体能源,两者在产业链及生产制备-储运-利用等相关技术上存在交集,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可行性。为此,通过研究天然气和氢气的制备及储运基础技术、储存-运输-加注等环节技术革新和管制放松的产业融合理论,构建了产业融合模型,结合川渝地区产业基础优势,提出了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融合协调发展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依托川渝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积极发展天然气制氢业务;②依托该区天然气管网优势,重点突破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适应后期规模化用氢需求,降低终端成本,逐步“西氢东输”;③依托天然气装备制造优势,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超高压及低温液氢储运装备;④依托该区庞大的加油、加气站群,改扩建站点,合理布局具有加氢功能的综合能源补给站;⑤依托该区巨大的天然气消费需求,稳步推进混氢天然气在交通、民用和工业领域的示范应用。结论认为,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融合协调发展将助力低碳清洁能源体系的构建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能够为中国的天然气产业与氢工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川渝实践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天然气 氢工业 氢能政策 技术革新 产业融合 发展路径 天然气制氢
下载PD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with terrain, latitude and longitude in Sichuan- Chongqing Region 被引量:12
16
作者 SHAO Jing'an LI Yangbing NI Jiupa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2年第2期223-244,共22页
Using the daily temperature data of 95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is paper adopted these methods (e.g., linear regression, trend coefficient, geographical stati... Using the daily temperature data of 95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from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this paper adopted these methods (e.g., linear regression, trend coefficient, geographical statistics,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s of G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of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with topography, latitude and longitude. Moreover, the rank of gray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and elevation, longitude, latitude, topographic position and surface roughness also was meas- ur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1) The elevation affected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most obviously, followed by latitude, and longitude. The slope of the linear regression between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and elevation, latitude and longitude was 0.4142, 0.0293 and -0.3270, respectively (2) The rank of gray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and geographic factors was elevation 〉 latitude 〉 surface roughness 〉 topographic position 〉 longitude. The gray correla- tion degree between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and elevation was 0.865, followed by latitude with 0.796, and longitude with 0.671. (3) The rate of temperature change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elevation. Especially, the warming trend was significant in the plateau and mountain areas of western Sichuan, and mountain and valley areas of southwestern Sichuan (with the warming rate of 0.74℃/10a during the 1990s). However, there was a weak warming trend in Sichuan Basin and its surrounding low mountain and hilly areas. (4) The effects of latitude on temperature change rate presented the specific regulation, which the warming rate of low-latitude areas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high-latitude areas. However, they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gulation that the increasing of low temperature controlled most of the warming trend, due to the effects of terrain and sically,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along longitude elevation on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5) Ba- direction resulted from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geographic factors transect analysis grey relation short-term scale sichuan- chongqing region
原文传递
川渝地区产业关联与产业合作政策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韩斌 刘朝明 汪涛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69,共6页
研究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情况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工作。对此,采用投入产出矩阵不仅数据需求量较低,其结果也较为准确。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的MRIO模型,对川渝间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测算了川渝地... 研究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情况是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性工作。对此,采用投入产出矩阵不仅数据需求量较低,其结果也较为准确。本文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的MRIO模型,对川渝间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测算了川渝地区产业部门之间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然后对38个部门的产业关联强度进行了分类排位,最后据此提出了川渝之间开展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投入产出分析 产业关联 产业合作
下载PDF
川渝地区管道高后果区第三方破坏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曹斌 廖柯熹 +1 位作者 罗敏 杨红 《天然气与石油》 2011年第2期12-14,5-6,共3页
第三方破坏是危及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危险源,也是引起高后果区输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管道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数据统计表明,第三方破坏已上升为川渝地区输气管线失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对比分析鱼骨图法、原因因... 第三方破坏是危及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危险源,也是引起高后果区输气管道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管道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数据统计表明,第三方破坏已上升为川渝地区输气管线失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对比分析鱼骨图法、原因因素纲要法、故障树分析法、损失因果模型分析法和实验分析法这五种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川渝地区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以第三方破坏致使输气管道失效为顶事件的川渝地区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结构重要度的分析,得出了引起川渝地区输气管道第三方破坏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害破坏、管道自身条件缺陷、公众教育和法制观念薄弱、施工作业破坏以及地面活动程度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缓解高后果区管道第三方破坏,确保输气管道安全、平稳、高效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高后果区 第三方破坏 输气管道 故障树分析 预防措施
下载PDF
川渝地区夏季降水变化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毛文书 曾戢 +2 位作者 孙云 张艳艳 杨冬冬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利用川渝地区34站1960-2006年共计47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解、小波分析等方法详细讨论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川渝地区夏... 利用川渝地区34站1960-2006年共计47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解、小波分析等方法详细讨论了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可以分为3个区,分别是川西高原区、盆地中部区和盆地东部区。近50年来,川渝地区夏季降水量具有显著不同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川西高原和盆地东部夏季降水量长期变化呈增加的趋势,而盆地中部呈减少的趋势。川渝各区夏季降水量具有显著不同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川西高原具有准15年和准5年的周期变化特征,盆地中部具有准14年、准6年和准3年的周期变化,盆地东部具有准16年、准8年和准3年的周期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气候特征 川渝地区 夏季降水 时空变化 雨季
下载PDF
川渝地区两类西南涡形成前环境物理量场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曾波 何光碧 余莲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6年第4期9-16,共8页
利用地面自动站常规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挑选了2009-2012年发生在27-33°N,105-110°E的25个有暴雨产生和25个没有暴雨产生的西南涡。通过再分析资料对两类系统形成前的环境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无暴雨... 利用地面自动站常规资料、探空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挑选了2009-2012年发生在27-33°N,105-110°E的25个有暴雨产生和25个没有暴雨产生的西南涡。通过再分析资料对两类系统形成前的环境物理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无暴雨产生的西南涡形成前约6h的环境物理量场区别明显:在对流层低层,相对无暴雨产生的西南涡,有暴雨产生的西南涡强度、尺度及冷暖空气交汇更强,涡西北侧有一股较强冷空气侵入;在对流层中层,有暴雨产生的西南涡在上游有小槽存在,而无暴雨产生的西南涡不存在明显的波动小槽;在对流层高层,有暴雨产生的西南涡的涡中心位于南亚高压东北侧,高空急流在距离涡区北侧约500km处,而无暴雨产生的西南涡上空为强劲的高空急流,没有闭合的南亚高压形态存在。有暴雨产生的西南涡水汽输送和水汽汇聚量比无暴雨产生的西南涡更大;有暴雨产生的西南涡具有低层辐合、正涡度和高层负涡度、辐散的一致性叠置特征,而无暴雨产生的西南涡此特征不显著;有暴雨产生的西南涡的涡中心附近上升运动为大值中心,中心及西、南侧为中性或不稳定层结,而无暴雨产生的西南涡的涡中心不是上升运动大值中心,低层为中性层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西南涡 暴雨 环境场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