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文致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设立DCS组(52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DCS组采用DCS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确定性手术后ICU复苏治疗,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DC...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设立DCS组(52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DCS组采用DCS手术治疗,对照组常规确定性手术后ICU复苏治疗,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DCS组死亡率分别为37.8%、1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C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1.1%、3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适DCS治疗方式能有效降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总并发症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严重腹部创伤 三联征 ICU复苏
下载PDF
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原因调查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士会 吕良峰 胡成文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07-311,共5页
目的:分析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损伤分类、入院时伤情评估... 目的:分析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手术时间、损伤分类、入院时伤情评估结果、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是否采取心肺脑复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15例死亡(18.75%)。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6例(40.00%)、创伤性休克4例(26.6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20.00%);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13.33%)。死亡患者中年龄>60岁、多发伤、ISS评分≥16分的占比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同时入院时死亡患者的体温显著低于存活患者、APCAHEⅡ评分、碱剩余、PT、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APCAHEⅡ评分、多发伤、ISS评分为严重腹部创伤后短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以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及创伤性休克为主,且与患者年龄、APCAHEⅡ评分、多发伤、ISS评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短期死亡 死亡原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在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小冬 桂得春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748-750,754,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在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接受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的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60例接受常规外...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在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接受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的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60例接受常规外科急救处理的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年龄评分(YS)、急性生理学评分(APS)、慢性疾病评分(CPS)]、药物使用量、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APACHEⅡ总分、APS、YS和C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APACHEⅡ总分及APS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YS和CP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PACHEⅡ总分及APS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YS和CP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浓缩红细胞悬液、血浆及羟乙基淀粉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75,P<0.05)。结论采取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处理腹部严重创伤及急腹症患者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性外科技术 腹部严重创伤 急腹症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救治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发球 陈锡林 +3 位作者 林惠文 卢瑞梅 陈荣健 徐志锋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5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对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128例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早期采用低压(A组)和正压(B组)液体复苏...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对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3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128例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早期采用低压(A组)和正压(B组)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手术治疗的救治效果,并与传统路径正压液体复苏(C组)的救治效果相比较。结果 A组死亡12例(12/64,18.75%),B组死亡12例(12/45,26.67%),C组死亡7例(7/19,36.84%);3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掊2=6.825,P=0.037)。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C组(掊2=8.974,P=0.01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最短(t=10.619,P=0.000)。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绿色通道能降低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存活率,并能降低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绿色通道
原文传递
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探讨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采用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者50例(A组),限制性液体复苏者50例(B组),传统液体复苏者5... 目的:探讨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采用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者50例(A组),限制性液体复苏者50例(B组),传统液体复苏者50例(C组)。对比3组患者的输液量、凝血酶原时间(PT)、患者存活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前输液量及P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B组补液量和PT均高于A组(P<0.01);A、B和C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7.8%、27.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2%、57.9%、63.6%,但3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亚低温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改善严重腹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患者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亚低温 限制性液体复苏 严重腹部创伤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强 唐光旭 +1 位作者 易瑜 罗涛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6期15-16,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使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效果。方法:收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共62例,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对实施前后APACHE-Ⅱ评分、血氧饱和度、pH值、体温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施后急性生理评分及APA...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使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效果。方法:收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共62例,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对实施前后APACHE-Ⅱ评分、血氧饱和度、pH值、体温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施后急性生理评分及APACHE-Ⅱ总分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血氧饱和度、pH值、体温均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创伤应激,改善患者症状,有助于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急救措施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曾宪国 陈黎新 +1 位作者 陈自力 宋景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因严重腹部创伤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因严重腹部创伤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延迟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14 d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营养状态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4/40)与对照组的12.50%(5/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5,P>0.05)。结论:对于严重腹部创伤术后患者而言早期肠内营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营养状态,预防免疫抑制,保护肠黏膜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严重腹部创伤术后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肠屏障功能
下载PDF
不同平衡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姣妮 向江侠 张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64-1368,共5页
目的:比较平衡氨基酸和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平衡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严重腹部创伤患者60例,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A、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和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比较平衡氨基酸和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平衡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严重腹部创伤患者60例,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A、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和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其中A组给予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B组给予10%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氨基酸给予量均为1.2 g/(kg·d),每日输注时间不少于12 h。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氮平衡、血清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血浆氨基谱,比较其住院时间、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2例、B组有1例患者中途出院,共有57例完成本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氮平衡水平、血清蛋白水平和血浆氨基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累计氮平衡水平显著优于A组;B组患者治疗后第3~7天、A组患者治疗后第5~7天的氮平衡水平均显著上升,且从治疗后第4天起,B组患者的氮平衡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甘氨酸、苏氨酸水平均显著上升;B组患者的精氨酸水平显著下降,缬氨酸、支链氨基酸水平显著上升,且分别显著低于或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存率及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较于平衡氨基酸,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平衡氨基酸可进一步改善和维持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的氮平衡、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严重腹部创伤 营养代谢 预后 影响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胡世林 李洪波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3月82例严重腹部外伤的患者资料,行损伤控制性手术34例(DCS组),确定性手术48例,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确定性手术组、DCS组病死...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3月82例严重腹部外伤的患者资料,行损伤控制性手术34例(DCS组),确定性手术48例,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确定性手术组、DCS组病死率分别为35.4%、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定性手术组、DCS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3%、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能有效降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严重腹部创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伟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2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4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根据腹部损伤具体情况及时选择适宜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4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根据腹部损伤具体情况及时选择适宜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22、34.877、6.071,P<0.05)。观察组最高温度、乳酸消除时间、凝血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40、31.097、22.087,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可有效缩短严重腹部创伤救治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有效阻断低体温、酸中毒及凝血障碍三者间的恶性循环,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救治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血清蛋白和氮平衡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毛丽 汤娜娜 邢继丹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6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旨在提高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旨在提高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4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Ⅶ)治疗,观察组47例,接受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蛋白水平、恢复氮平衡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分别是(42.19±2.44)g/L、(0.38±0.06)g/L和(2.54±0.30)g/L,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总蛋白水平[(63.28±4.76)g/L]与对照组[(62.73±3.96)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氮平衡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累计氮平衡水平(-2.17±8.23)g/d,优于对照组的(-8.35±8.67)g/d,观察组氮平衡恢复时间(3.16±0.22)d,短于对照组的(5.33±0.36)d(P<0.05);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腹痛腹泻1例,术后切口感染0例,切口裂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51%,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腹痛腹泻4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5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链氨基酸能够促进严重腹部创伤患者血清蛋白的合成,加快正氮平衡恢复速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严重腹部创伤 血清蛋白 氮平衡
原文传递
全程优化护理在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翁明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9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究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全程优化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严重腹腔创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急救护理意识、护理质量及住院时间... 目的探究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全程优化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5例严重腹腔创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急救护理意识、护理质量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实施全程优化护理能够有效优化各项护理指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院前院内急救 全程优化护理
下载PDF
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阿不都吾拉木.阿不都艾尼 阿尔帕提.买买提 肖开提.依布拉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外科手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17年1—10月患有急诊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手术)和实验组(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 目的研究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外科手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选取2017年1—10月患有急诊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手术)和实验组(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与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损伤控制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严重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 常规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效果 风险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志力 肖年生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术,观察组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记录、比较两组复苏前后的APA... 目的分析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2014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术,观察组接受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记录、比较两组复苏前后的APACHEⅡ评分、体温、血氧饱和度、pH值、抢救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83.67%对95.92%,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8.57%对12.24%,P<0.05)。复苏前两组APACHEⅡ评分、血氧饱和度、pH值、体温无差异;复苏后,观察组体温、血氧饱和度、pH值和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的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急救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下载PDF
严重腹部交通伤患者院前集束化急救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郁毅刚 郑泽源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641-647,共7页
重度交通伤患者中多达20%的患者被诊断有严重腹部创伤,并且有高达20%的病死率。严重出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医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目前腹部创伤引起的出血被认为是潜在的可预防性死亡。本研究以“战伤救治理念体系”为依据,集... 重度交通伤患者中多达20%的患者被诊断有严重腹部创伤,并且有高达20%的病死率。严重出血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医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目前腹部创伤引起的出血被认为是潜在的可预防性死亡。本研究以“战伤救治理念体系”为依据,集合了包括创伤重点超声评估、腹腔内止血复苏、院前输血等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诊疗干预措施,制定院前集束化救治策略,更好地指导严重腹部交通创伤患者的院前急诊救治,以期望延长其有效救治时间窗,为后续的院内治疗创造条件,并且提高患者在院内手术时的耐受力,从而降低创伤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院前急救 集束化策略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游锦华 袁波 +3 位作者 廖锦岐 段进东 廖方 邱金伦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2期92-94,共3页
目的对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严重腹部创伤急诊患者,其中23例按DCS原则处理,为DCS组,另19例非DCS组患者采取传统外科一期详尽手术治疗,术后于... 目的对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严重腹部创伤急诊患者,其中23例按DCS原则处理,为DCS组,另19例非DCS组患者采取传统外科一期详尽手术治疗,术后于外科ICU中心进行常规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5例死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7,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t=6.126,P<0.05)以及术中出血量(t=7.891,P<0.05)、住院时间(t=4.578,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χ~2=8.823,P<0.05)等疗效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进行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治疗效果相对显著,且患者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甄永祺 叶向红 王玲玲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9,共5页
目的构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体系,为临床开展严重腹部创伤护理查房提供指引。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会议法初步构建清单体系条目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确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体系。结果通过... 目的构建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体系,为临床开展严重腹部创伤护理查房提供指引。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和专家会议法初步构建清单体系条目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最终确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体系。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构建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42项三级指标;本研究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8和0.916,第2轮函询后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0.189和0~0.19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356和0.358,且P<0.001。结论本研究经过专家函询构建了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清单体系,经过统计分析函询结果可靠,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可为临床护士开展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护理查房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腹部创伤 护理查房清单 德尔菲法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18
作者 郭美祥 宫秀美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6期62-65,共4页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应用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应用在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偶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方案,研究组采取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指标、应激反应指标、临床疗效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血氧饱和度、体温数据水平比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指标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8%,低于参照组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2,P<0.0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提高急诊严重腹部创伤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此种手术模式还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加快其体征恢复速度,从而确保手术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严重腹部创伤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 救治效果
下载PDF
床旁即时检验在重症创伤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巍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638-64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床旁即时检测技术(POCT)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对诊断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重症创伤围术期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以床旁即时检测技术(POCT)检测血栓弹力图(TEG)对诊断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重症创伤围术期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传统凝血功能检测(CCT)和TEG检测。结果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α角、MA、CI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比值(PT-INR)、R、K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与R、K均呈负相关,与α角、MA、CI均呈正相关(P<0.05);PT-INR与R、K、α角均呈正相关,与MA、C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应用POCT技术检测TEG,对评估重症腹部创伤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价值,所获得的指标与CTT技术获得的FIB、PT-INT存在明显相关性,有助于判断出血风险、指导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即时检测技术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重症腹部创伤
原文传递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军舰 冯智明 +1 位作者 谢铭 才新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4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方法3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实验组施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照组施行常规外科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确诊时间、住院...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效果。方法3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实验组施行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对照组施行常规外科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确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腹部创伤效果显著,可控制患者病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手术 严重腹部创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