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 of HIV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mong serodiscordant couples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WANG Lan WANG Lu +7 位作者 M. Kumi Smith LI Li-ming MING Shuai LU Jun CAO Wei-hua HE Wen-sheng ZHOU Jian-ping WANG N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9期3694-3700,共7页
Background HIV transmission between discordant coupl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ew infections in China.To describe the seroconversion rate among serodiscordant couples and to identify salient behavioral and ... Background HIV transmission between discordant coupl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ew infections in China.To describe the seroconversion rate among serodiscordant couples and to identify salient behavioral and clinical risk factors including ART that affect heterosexual HIV transmission risk among couples in rural China.Methods Longitudinal follow-up of an open cohort of HIV serodiscordant couples took place between 2007 and 2011 in Zhumadian,a city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 in China,where blood plasma selling in 1990s led to a regional HIV epidemic.Annual follow-up included separate face-to-face interviews of husbands and wives,and HIV antibody testing for non-index partners.Cox proportional-hazard modeling was used to asse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V seroconversion and covariates of interest.Results By the end of 2011,4499 HIV serodiscordant couples had been enrolled in at least two follow-up interviews; 100 non-index partners seroconverted during the entire observation period for an incidence rate of 0.82 per 100 person-years (95% CI:0.66-0.99).The incidence rates by the end of 2008,2009,and 2010 were 2.14,1.51,and 0.90 per 100 personyears respectively.Always using condoms in the past year of sex,gender of the index partner,frequency of sex,and ART exposure were all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HIV seroconversion in the negative spouse.ART was highly protective against seroconversion whether the index partner was actively receiving treatment at the last follow-up (RR=0.05,95% CI,0.01-0.16) or if the index partner had ever received ART (RR=0.01,95% CI,0.00,0.12).The risk of seroconversion in the nonindex spouse also decreased the longer the duration of the index partner's exposure to ART.Conclusions ART exposure and always using condom were highly protective against HIV semconversion in the negative spouse.HIV incidence in serodiscordant couples has been decreasing over time,associated with ART treatment time within 7 years in the index partner.Gender of the index spouse and frequency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serodiscordant couples seroconversion rat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treatment as prevention
原文传递
重组恶性疟原虫DNA质粒免疫小鼠及抗原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6
2
作者 谢文凯 陈启宇 +3 位作者 汪群斌 潘卫庆 颜日辉 陆德如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将恶性疟原虫MSP131基因序列,引入四环素(Tc)控制的真核表达载体pTRE,获得重组质粒pTRE31。将MSP131的原核表达载体pDS56T1转化大肠杆菌表达MSP131,亲和纯化后作检测用抗原。pTRE31与辅助质粒pTetoff(tTA)肌肉注射4周龄BALB/c小鼠,观察... 将恶性疟原虫MSP131基因序列,引入四环素(Tc)控制的真核表达载体pTRE,获得重组质粒pTRE31。将MSP131的原核表达载体pDS56T1转化大肠杆菌表达MSP131,亲和纯化后作检测用抗原。pTRE31与辅助质粒pTetoff(tTA)肌肉注射4周龄BALB/c小鼠,观察DNA介导免疫情况。结果显示,四环素饲喂的小鼠4周时血清抗体阳转率为71%(1/14),而不饲喂四环素组可达100%(14/14),表明用pTRE31/pTetoff重组质粒组合直接注射小鼠有效地引发了针对疟原虫MSP131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且可受控于四环素。不饲喂四环素组小鼠在12周后仍能维持抗体阳性,倍比稀释ELISA显示血清抗体滴度在4周、8周和12周内持续上升。饲喂四环素组小鼠4周后停止饲喂Tc,第8周和第12周检测仍有部分(60%)小鼠血清抗体阳转,而继续饲喂Tc的小鼠未有抗体阳转,暗示重组质粒DNA在小鼠体内可持续存在至少4周并仍具备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DNA疫苗 四环素 Tet-off调控系统
下载PDF
国产和法国产风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利亚 陈海平 +5 位作者 赵晓梅 赵春霞 徐惠娴 张晓巍 于振国 曹子晶 《中国计划免疫》 1997年第1期5-7,共3页
通过对国产和法国产两种风疹疫苗在4岁儿童和17岁学生中接种观察表明,血凝抑制(HI)抗体,阳转率均为100.0%。4岁儿童免疫后1个月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156.8.160.5:17岁学生免疫后1... 通过对国产和法国产两种风疹疫苗在4岁儿童和17岁学生中接种观察表明,血凝抑制(HI)抗体,阳转率均为100.0%。4岁儿童免疫后1个月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为156.8.160.5:17岁学生免疫后1个月抗体GMRT分别为168.9.164.7,两种疫苗在两个年龄组中免疫后抗体GMRT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两种疫苗在4岁儿童免疫后1年的观察,抗体阳性率均为100.0%,GMRT分别为123.7和115.6。与免疫后1个月相比,HI抗体GMRT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种疫苗在免疫后1年抗体GMRT的差异也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另外,在接种两种疫苗后未发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疹 疫苗 抗体阳转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3种布鲁氏菌疫苗不同接种方式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安尼瓦尔 多里坤 +10 位作者 张斐 达列力 地力夏提 王强 马力克 马建文 李万荣 吕春华 叶尔肯 沙依兰别克 林汉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6期73-76,99,共5页
为评估REV-1、A19、M5布鲁氏菌弱毒冻干活疫苗的牛羊免疫安全性和效果,选取农区和牧区两个调查点的10组牛羊,分别以皮下注射、结膜囊点眼方式接种,并分别于接种后30、90、180、240 d采集血清样品,用国标方法进行抗体检测,比较阳转率变化... 为评估REV-1、A19、M5布鲁氏菌弱毒冻干活疫苗的牛羊免疫安全性和效果,选取农区和牧区两个调查点的10组牛羊,分别以皮下注射、结膜囊点眼方式接种,并分别于接种后30、90、180、240 d采集血清样品,用国标方法进行抗体检测,比较阳转率变化,同时在接种疫苗后48 h内,观察和记录免疫牛羊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接种48 h内,接种牛羊未见不良反应;接种30 d后,各组牛羊均产生较高的抗体;不同饲养方式下,阳转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30 d最高,240 d时大多降至0;皮下接种的转阳率普遍高于点眼接种。结果表明,3种疫苗均安全有效,无论是牧区还是农区,牛羊免疫30d后都能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且皮下注射方式效果优于点眼。本研究掌握了3种疫苗在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畜种、不同接种方式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不同地区布鲁氏菌病疫苗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为布鲁氏菌病免疫工作的顺利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苗 抗体阳转率 安全性 皮下注射 结膜囊点眼
下载PDF
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和阴转率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吴英英 程聪 +2 位作者 赖文娟 邱志刚 张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0期1938-1941,共4页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和阴转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到2020年8月选择在我院联合汀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2...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和阴转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2月到2020年8月选择在我院联合汀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联合组给予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8 w.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HBeAg血清学转换情况及HBV-DNA的转阴情况,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含量.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为11.54%,高于对照组的3.85 %(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HBV DNA转阴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1.17 %(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ALT与AST值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提高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和阴转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诺福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学转换率 阴转率
原文传递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血清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娜妮 胡小炜 +5 位作者 李海燕 郑琳 孔庆鑫 覃盼 李静 叶非 《预防医学》 2022年第1期33-36,41,共5页
目的了解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为评价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原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组目标值试验设计,整群抽取2020年10—12月在杭州市西湖区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18~5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接种前,... 目的了解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为评价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原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组目标值试验设计,整群抽取2020年10—12月在杭州市西湖区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18~5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接种前,接种1剂次后14 d、28 d和接种2剂次后28 d的血样,应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新冠病毒IgG和IgM抗体,分析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浓度变化情况。结果纳入研究对象310人,接种1剂次后14 d、28 d和接种2剂次后28 d分别调查133人、97人和254人,新冠病毒IgG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02%、28.87%和98.43%,抗体浓度[M(Q_(R))]分别为1.76(3.25)、5.69(9.95)和52.05(47.60)AU/mL,抗体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病毒IgM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02%、11.34%和12.99%,抗体浓度分别为1.89(3.28)、2.06(4.71)和2.65(4.01)AU/mL,抗体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后新冠病毒IgG和IgM抗体浓度均高于接种前(P<0.05)。18~<40岁组新冠病毒IgG抗体浓度高于40~59岁组(P<0.05)。结论18~59岁人群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28 d呈现较好的免疫原性;部分受种者在接种1剂次后14 d、28 d可检出新冠病毒IgM抗体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灭活疫苗 抗体 阳转率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疫苗不同接种方案对肝移植受者接种成功率及Th2细胞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维伟 王麟 +7 位作者 朱雄伟 肖桦 窦古枫 郭静 陕海丽 林美雄 李向农 牛玉坚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47,137,共5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不同接种方案对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疫苗接种成功率及外周血Th2细胞变化的影响,探索提高接种成功率的新方法和相关免疫机制。方法选择124名肝移植受者,随机分为4组:传统组在...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不同接种方案对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疫苗接种成功率及外周血Th2细胞变化的影响,探索提高接种成功率的新方法和相关免疫机制。方法选择124名肝移植受者,随机分为4组:传统组在第0、1、6个月各接种1剂20μg HepB;传统加强组在第0、1、6个月各接种1剂60μg HepB;快速组在第0、1、2、3个月各接种1剂40μg HepB,第4、5、6个月各接种1剂20μg HepB;胸腺肽组在快速组基础上从第0天接种开始,每10天皮下注射1.6mg胸腺肽1次,连续6个月。比较分析HepB接种成功率、接种前后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浓度变化及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的变化,并观察各组病例排斥反应。结果4组病例HepB接种成功率分别为3.23%(1/31)、6.45%(2/31)、23.33%(7/30)和30.00%(9/30)(x^2=9.35,P<0.05)。传统组抗-HBs浓度在实验前后无显著变化,其余3组抗-HBs浓度和全部4组的Th2细胞比例实验后均较实验前显著升高。接种成功者的Th2细胞比例增幅显著高于非成功者。抗-HBs浓度增幅与Th2比例增幅呈正相关(r=0.55,P=0.000)。研究期间无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结论对乙肝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合理增加疫苗接种剂量、调整接种时间间隔或在接种过程中加用胸腺肽均可不同程度提高HepB免疫成功率,其可能的机制是这些措施促进了机体Th2细胞表达从而助推了抗-HBs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成功率 TH2细胞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治疗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蒋在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4期65-65,69,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50例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12个月,分析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病毒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6月50例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恩替卡韦治疗12个月,分析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病毒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DNA、HBeAg)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41例,谷丙转氨酶复常率为82.0%,谷草转氨酶复常36例,谷草转氨酶复常率为72.0%,HBeAg转阴9例,HBeAg转阴率为18.0%,HBeAg血清学转阴7例,HBeAg血清学转阴率为14.0%,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31例,DNA转阴率为62.0%。治疗期间,所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腹泻5例(10.0%)、消化不良4例(8.0%)、恶心呕吐4例(8.0%)、疲劳3例(6.0%)和腹痛2例(4.0%)。结论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酶复常率、HBeAg及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复常率 转阴率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陈文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189-1191,共3页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聚乙二醇...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与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经综合保肝治疗,对照组加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的水平,以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与HBV DNA转阴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ALT、TBIL、ALB水平无明显差异(P均>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都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30.0%)与HBV DNA转阴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15.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状态,同时提高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HBV DNA转阴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拉米夫定 血清转换率
下载PDF
国产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临床免疫原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冰峰 崔富强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1-476,共6页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高发人群是婴幼儿。2015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两家国产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该疫苗很可能使中国大陆成为第一个用疫苗预防儿童HFMD的地区。本研...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高发人群是婴幼儿。2015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两家国产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该疫苗很可能使中国大陆成为第一个用疫苗预防儿童HFMD的地区。本研究分析评价了临床研究中6-35月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的免疫原性,以及疫苗上市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 临床免疫原性 几何平均滴度 抗体阳转率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乙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熊伟 张莉 +2 位作者 董科 古春 俞小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1091-1094,1005,共5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相关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相关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7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以及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LT、AST、HBV-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61%,与对照组的29.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乙肝较单用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疗效更高,可降低传染性,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HBEAG阳性 乙肝 血清学转换 转阴率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在早产儿中的免疫效果及体液免疫的变化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俊平 郭炯光 +2 位作者 郑小天 张敏彬 陈映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对早产儿强或无(弱)应答的影响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的变化。方法90例早产儿根据接种剂量随机分为:A组三剂均为5μg,B组三剂均为10μg,免疫程序均为0、1、6个月三针法,每组45例。...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接种对早产儿强或无(弱)应答的影响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的变化。方法90例早产儿根据接种剂量随机分为:A组三剂均为5μg,B组三剂均为10μg,免疫程序均为0、1、6个月三针法,每组45例。比较两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强应答率差异,分析比较强应答与弱应答时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各组患儿未见明显局部与全身反应,均顺利完成临床试验。B组免疫接种后IgG、IgM、IgA、C3、C4水平与A组相近(P>0.05)。A、B两组强应答早产儿的IgM、IgA、C3水平明显高于无(弱)应答早产儿IgM、IgA、C3水平(P<0.01)。B组强应答早产儿IgG、IgM、IgA、C3、C4水平明与A组强应答早产儿的IgG、IgM、IgA、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高剂量乙肝疫苗可提高早产儿乙肝疫苗接种的乙肝疫苗抗体阳转率,强应答的早产儿有较无(弱)应答早产儿有更好的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乙肝疫苗 阳转率 体液免疫
下载PDF
凉山州某县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阳转状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霜 阿皮拉则 +4 位作者 李咸志 杨文 吉克尔沙 张建华 栾荣生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 研究凉山州某县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固定性伴阳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建立回顾性队列研究... 目的 研究凉山州某县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固定性伴阳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相关数据,建立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固定性伴阳转情况计算阳转率,对相关影响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总共纳入单阳家庭1 372户,累计随访时间为967.45人年,94例阴性配偶/固定性伴发生HIV抗体阳转,2017-2018年总阳转率为9.72/100人年(95%CI:8.15~11.29)。相比未接受ART者,接受者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固定性伴阳转的风险降低(HR=0.276,95%CI:0.169~0.451),相比先证者为男性,先证者为女性的阴性配偶/固定性伴阳转的风险升高(HR=2.810,95%CI:1.398~5.651)。结论 由于本研究未对阳转人群感染途径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检测,因此不能完全确定为配偶间传播,但凉山州某县HIV单阳家庭阴性配偶/固定性伴阳转率较高,应扩大ART覆盖面,加强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控制该县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单阳家庭 阳转率
原文传递
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持久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海平 杜桂枝 +6 位作者 黄瑞雯 陈达亚 董春明 王太梅 王文庆 郭绍红 迮文远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5-266,共2页
目的 了解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方法 在湖南省浏阳市 8月~ 6岁风疹血清HI抗体阴性儿童中 ,进行了连续 5年的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后血清学效果研究。结果 免疫 1个月后风疹HI抗体的阳转率为 97 2 % ,抗体几何平均滴... 目的 了解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方法 在湖南省浏阳市 8月~ 6岁风疹血清HI抗体阴性儿童中 ,进行了连续 5年的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后血清学效果研究。结果 免疫 1个月后风疹HI抗体的阳转率为 97 2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 (GMT)为 15 7 6。免后 1、2、3、4、5年风疹HI抗体阳性率仍维持较高水平 ,分别为 99 7% ,10 0 0 % ,98 3 % ,97 3 %和 95 5 % ;而HI抗体的GMT则出现显著性下降 ,分别为 141 2 ,113 3 ,67 4,3 7 3和 3 1 2。在连续观察的 5年当中 ,共有 3 2名观察对象的HI抗体 (≤ 1∶3 2 )出现 4倍增长 ,获得隐性感染 ,共有 17名观察对象的HI抗体阴转 ,5年累积阴转率为 9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风疹减毒活疫苗 阳转率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抗体累积阴转率 免疫持久性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降低HBV-DNA载量后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安红杰 何文艳 +1 位作者 徐金凤 赵崇山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473-475,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降低HBV-DNA载量后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0例HBV-DNA≥1.0×107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治疗开始即口服ADV 10 ...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降低HBV-DNA载量后再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FN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60例HBV-DNA≥1.0×107IU/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治疗开始即口服ADV 10 mg,1次/d,并给予皮下注射peg IFNα-2a,180μg每周1次;B组30例,治疗开始即口服ADV 10 mg,1次/d,当1.0×103IU/ml<HBV-DNA≤1.0×104IU/ml时给予peg IFNα-2a 180μg,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48周。对比两组HBsAg阴转率及其血清学转换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V-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的差异。结果治疗48周时,B组HBsAg阴转率为24.1%(7/29)稍高于A组的10.7%(3/28),B组HBsAg血清转换率为20.7%(6/29)稍高于A组的7.1%(2/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为62.1%(18/29)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35.7%(10/28)(P<0.05);A、B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V治疗HBV-DNA载量下降后联合peg IFNα-2a治疗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对HBsAg阴转率及其血清转换率也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HBsAg HBeAg 血清转换率
下载PDF
新疆伊犁州HIV单阳家庭早期抗病毒治疗防治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静 曾长玉 +3 位作者 陈学玲 胡晓远 马媛媛 倪明健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31期5446-544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抗病毒治疗对新疆伊犁州HIV单阳家庭的治疗效果以及配偶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4年新疆伊犁州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HIV单阳家庭245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其随访资料,... 目的探讨早期抗病毒治疗对新疆伊犁州HIV单阳家庭的治疗效果以及配偶间传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4年新疆伊犁州接受早期抗病毒治疗的HIV单阳家庭245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其随访资料,包括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配偶阳转等情况。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问比较,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早期抗病毒治疗后,阳性配偶的免疫重建率为76.3%(187/245),病毒抑制率为78.8%(193/245)。不同依从性、不同参与治疗意愿及治疗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的阳性配偶之间的病毒抑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5户单阳家庭累计随访395人年,6例阴性配偶HIV抗体阳转,阳转率(发病密度)为1.5/100人年。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性别、族别、依从性、病毒抑制及免疫重建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疆伊犁州HIV单阳家庭早期抗病毒治疗后,阳性配偶治疗效果显著,阴性配偶阳转率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加强早期抗病毒治疗工作。同时关注HIV单阳家庭的依从性和参与治疗的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抗病毒治疗 HIV单阳家庭 治疗效果 阳转率
原文传递
克拉玛依市特殊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及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石峰 黄玉莲 +1 位作者 李君梅 许妮娜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021-1023,共3页
目的了解育龄期女性、产妇及婴幼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布,为制订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至2010年,选取育龄期妇女、产妇、新生儿及5~8月龄婴儿,采集血清用ELISA法进行麻疹抗体IgG水平检测,同时对5~8月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免疫... 目的了解育龄期女性、产妇及婴幼儿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分布,为制订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至2010年,选取育龄期妇女、产妇、新生儿及5~8月龄婴儿,采集血清用ELISA法进行麻疹抗体IgG水平检测,同时对5~8月龄婴儿进行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研究。结果育龄期妇女IgG抗体阳性率82.98%、保护率49.64%;产妇阳性率85.00%、保护率52.14%;新生儿阳性率79.17%、保护率47.50%,育龄期妇女与产妇间阳性率、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05;χ2=0.23,P>0.05),GMT无明显变化。产妇与新生儿间阳性率、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05;χ2=0.27,P>0.05),GMT无明显变化。5、6、7、8月龄婴儿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及抗体4倍增长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7,P>0.05;χ2=0.064,P>0.05);各组间GMT无明显趋势。结论建议在麻疹非流行期,为育龄期妇女接种麻疹疫苗。而在麻疹流行时,可将免疫初始月龄提前至6月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抗体阳性率 抗体阳转率 保护率 妇女 婴儿
原文传递
基于抗体阳性率的催化模型评估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强 冯婷 +3 位作者 秦志强 祝红庆 张利娟 许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8-423,434,共6页
目的 运用催化模型分析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资料,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和特征。 方法 2008年对江西(曹会村、新华村、井头村)、安徽(渔业村、铁拐村、垅上村)、湖北(河北村)等3个省的7个血吸虫病不同流行程度的行政村开展横断面... 目的 运用催化模型分析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资料,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和特征。 方法 2008年对江西(曹会村、新华村、井头村)、安徽(渔业村、铁拐村、垅上村)、湖北(河北村)等3个省的7个血吸虫病不同流行程度的行政村开展横断面调查,采集当地6~65岁的常住居民静脉血,血清用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检测居民抗血吸虫抗体IgG,计算不同流行村、性别、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并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用两级催化模型、可逆两级复合催化模型分别对各个流行村不同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资料进行分析;使用最大似然比方法估计模型参数,两级催化模型估计血清学转化率、血清学失去率;可逆两级复合催化模型估计血清学转化率、血清学失去率和血清学逆转率。用卡方检验和相关性分析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确定各流行村抗体阳性率资料的最佳催化模型,绘制拟合曲线。用最佳模型估计的参数分析各村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结果 7个流行村共调查有效人群6 428人,受检人群的抗血吸虫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9.80%(2 485/6 428)。按年龄组分,曹会村、新华村、井头村、渔业村、铁拐村、垅上村、河北村的抗体阳性率最高峰分别出现在46~50、31~35、31~35、41~45、51~55、56~60和16~20岁组,分别为82.86%(58/70)、60.78%(31/51)、68.42%(26/38)、55.04%(71/129)、62.38%(63/101)、31.43%(33/105)和21.88%(7/32)。各行政村抗体阳性率总体上随年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曹会村、新华村、井头村和渔业村抗体阳性率资料的最佳拟合模型为两级催化模型,血清学转化率分别为0.049 5、0.044 0、0.055 7和0.034 4,均远高于其血清学失去率(0.005 9、0.019 6、0.015 5和0.017 8)。垅上村、铁拐村以及河北村血清学资料的最佳拟合模型为可逆两级复合催化模型,血清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年龄组别 血清学转化率 两级催化模型 复合催化模型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效果评价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思嘉 董红军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13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了解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亲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后,其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 目的了解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亲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 HepB)加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后,其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V Surface Antigen,Anti—HBs)的阳转率。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维普和医学文献检索系统(Pubmed)中公开发表的期刊,利用广义倒方差模型对各文献的Anti—HBs阳转率合并。结果共检索文献392篇,最终保留8篇。合并后Anti—HBs阳转率为90.42%(95%可信区间:85.44%~95.69%),,为93.58%(P〈0.0001)。结论HBIG和HepB联合应用Meta分析的Anti.HBs阳转率可信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联合应用 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 阳转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兴宝 Alison Tan +1 位作者 Lanrry Lacey Saal GB 《中国卫生资源》 2003年第5期228-230,共3页
该研究运用中国上海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年总成本和直接医疗成本以及葛兰素史克公司NUCB 30 0 9,NUCB 30 10 ,NUCA 30 10临床研究中的血清转换率与肝硬化转归率 ,分析了贺普丁治疗 1年后的四种成本节约模型。结果显示 :模型Ⅰ采... 该研究运用中国上海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年总成本和直接医疗成本以及葛兰素史克公司NUCB 30 0 9,NUCB 30 10 ,NUCA 30 10临床研究中的血清转换率与肝硬化转归率 ,分析了贺普丁治疗 1年后的四种成本节约模型。结果显示 :模型Ⅰ采用贺普丁治疗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一年后 ,每一病人节省的卫生保健成本可抵消 4 6 .3%贺普丁年治疗成本 ;模型Ⅱ采用贺普丁治疗ALT水平高于 2倍正常值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每一病人节省的卫生保健成本可抵消 90 .8%贺普丁年治疗成本 ;模型Ⅲ采用贺普丁治疗ALT水平高于 2倍正常值的慢性乙型肝炎 ,每一病人节省的卫生保健成本可抵消 6 2 .2 %贺普丁年直接医疗成本 ;模型Ⅳ采用贺普丁治疗亚州ALT水平高于 2倍正常值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 ,除可抵消贺普丁年治疗成本外 ,每一病人还可净节省 4 2 6 .9元卫生保健成本。由此可见 ,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普丁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成本—效果分析 转归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