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醇-水体系中间重沸式热泵精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艳 杜翔 +1 位作者 李和杰 王辰涯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6期166-169,共4页
通过ASPEN稳态模拟确定甲醇-水体系中间重沸式热泵最优分割点为60%,节能38%。采用ASPEN DYNAMICS动态模拟软件,考察进料流量扰动下动态特性和控制方案,发现中间重沸式热泵精馏波动剧烈,需要约6 h恢复稳定。以中间重沸器侧线下方的灵敏... 通过ASPEN稳态模拟确定甲醇-水体系中间重沸式热泵最优分割点为60%,节能38%。采用ASPEN DYNAMICS动态模拟软件,考察进料流量扰动下动态特性和控制方案,发现中间重沸式热泵精馏波动剧烈,需要约6 h恢复稳定。以中间重沸器侧线下方的灵敏板温度为塔底产品质量的主控变量,有效解决了中间重沸式热泵精馏塔控制波动大、响应慢的问题,系统在1 h内恢复正常,具有较好操作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割式热泵精馏 中间重沸式热泵精馏 分割点 动态模拟 控制
下载PDF
紧度量空间连续函数族的可分性
2
作者 蔡宇泽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52-53,共2页
文章讨论了一类紧致度量空间的连续函数的可分性.设为非空度量空间,为其上连续函数组成的集类,我们利用Stone-Weierstrass定理证明了:是可分空间当且仅当是紧致的。
关键词 紧集 可分空间 可分点
下载PDF
气田集输工艺的选择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春瑶 刘颖 《天然气与石油》 2006年第5期25-27,31,共4页
近几年我国加快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开发了几个大型气田,在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开发中,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及设计理念,集气管道从传统的气液分输工艺发展到气液混输工艺。介绍了气田集输采用的新工艺,分析、总结了各种集输工艺的适用... 近几年我国加快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开发了几个大型气田,在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开发中,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及设计理念,集气管道从传统的气液分输工艺发展到气液混输工艺。介绍了气田集输采用的新工艺,分析、总结了各种集输工艺的适用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集输工艺 气液混输 气液分输 段塞流 计量 水合物 天然气增压 脱水脱烃 净化工艺
下载PDF
分层采油工艺管柱受力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22
4
作者 朱洪征 姬园 +1 位作者 吕旭 胡期旭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10期47-50,共4页
针对分采泵分层采油井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泵效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对分层采油工艺管柱进行受力分析,计算中和点位置,优化管柱结构,减弱管柱弯曲对分采泵的影响程度。同时基于理论和生产实际经验,提出补偿自锁和低坐封力封隔器、分采泵... 针对分采泵分层采油井在生产中普遍存在泵效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对分层采油工艺管柱进行受力分析,计算中和点位置,优化管柱结构,减弱管柱弯曲对分采泵的影响程度。同时基于理论和生产实际经验,提出补偿自锁和低坐封力封隔器、分采泵配合过桥管加厚和扶正措施等技术措施,应用于生产能极大地提高分采泵分层采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分采泵 Y2系列封隔器 压重 中和点
下载PDF
分割式热泵精馏的研究及其分割点的确定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平 冯霄 李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3-96,共4页
以酒精精馏为例,提出大温差高温热泵精馏的可操作性节能流程———分割式热泵精馏.对此流程的关键参数———分割点的确定给出了有关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 节能 分割式 热泵精馏 分割点 数学模型 精馏
下载PDF
武汉地区粘虫的种群动态及越冬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丛胜波 万鹏 +3 位作者 黄民松 武怀恒 许冬 王金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3期5904-5907,共4页
研究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在武汉地区的种群动态及其越冬规律。结果表明,粘虫成虫在武汉地区主要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为4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田间粘虫幼虫发生的高峰期主要在11月至次年的3月。有再生苗的稻田内粘虫幼虫... 研究了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在武汉地区的种群动态及其越冬规律。结果表明,粘虫成虫在武汉地区主要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为4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田间粘虫幼虫发生的高峰期主要在11月至次年的3月。有再生苗的稻田内粘虫幼虫的发生量显著高于无再生苗的稻田。在越冬期间,粘虫并未进入滞育状态,而以幼虫形态越冬。粘虫幼虫在越冬期间的过冷却点与冰点均随发育程度上升而下降;死亡率则随温度的降低显著上升,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性方程y=-1.529 1x+28.459 0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 越冬 过冷却点 迁飞
下载PDF
通过开停控制降低三系统冰箱能耗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炜 《制冷技术》 2011年第1期35-37,共3页
分析了三系统的三门冰箱开停机的能耗损失原因和数值。通过开停机判断的优化,使原来各个间室的单独开停机组合在一起,减少了开停次数,也即减少了因为开停机造成的能耗损失,实现了节能。
关键词 三系统 单独制冷 开停机损 开停次数 关机点温度 周期最短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多功能压控式智能分采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仲浩 杨万有 +2 位作者 罗昌华 邹明华 晁圣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5,共4页
蓬莱19-3油田大部分生产井存在井斜大和完井井眼小等问题,限制了常规分采工艺的实施,无法实现分层控水采油和定点酸化。为此,开发了多功能压控式智能分采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压控配产器具有独立采油通道和注酸通道,可通过上位机预先设置... 蓬莱19-3油田大部分生产井存在井斜大和完井井眼小等问题,限制了常规分采工艺的实施,无法实现分层控水采油和定点酸化。为此,开发了多功能压控式智能分采工艺技术。该技术的压控配产器具有独立采油通道和注酸通道,可通过上位机预先设置开关时序,或接收地面压力波指令,只需1趟丢手分层管柱即可实现分层开采、找水调层和定点注酸一体化作业。室内试验和井下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压控配产器能够按照动作指令执行设定动作,且互不干扰,工作性能良好,施工可靠性高,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现场使用要求。多功能压控式智能分采工艺技术可实现蓬莱19-3油田在生产井的分层开采和定点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智能分采 压控配产器 分层开采 定点酸化
下载PDF
某排水泵站全地下式初雨调蓄池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红丹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50-157,共8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面源污染负荷正在逐年提高,对区域河道、湖泊等水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排水系统末端设置初雨调蓄池,是控制径流污染、改善区域水环境的重要工程性措施之一。文章结合上海市位于商务区的某已建排...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面源污染负荷正在逐年提高,对区域河道、湖泊等水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排水系统末端设置初雨调蓄池,是控制径流污染、改善区域水环境的重要工程性措施之一。文章结合上海市位于商务区的某已建排水泵站处新建全地下初雨调蓄池的设计实例,针对全地下式初雨调蓄池的建设形式、运行模式、主要工艺类型选择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在占地面积、经济投资、管养维护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证分析,并介绍了该初雨调蓄池主要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案,可为同类型全地下式排水泵站初雨调蓄池的设计提供一定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制排水系统 面源污染 初雨调蓄池 全地下式 论证分析
下载PDF
深圳市河流水质改善思路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国栋 张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4-46,共3页
通过对深圳市治河历程的回顾,对沿河点截污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依据实际工程的运行管理,总结分析其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深圳市河道治理过程中沿河截污的尝试进行了剖析,分析点截污的优点及不足,并通过实际工程效果印证沿河截... 通过对深圳市治河历程的回顾,对沿河点截污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依据实际工程的运行管理,总结分析其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深圳市河道治理过程中沿河截污的尝试进行了剖析,分析点截污的优点及不足,并通过实际工程效果印证沿河截污系统在深圳市河流治理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流式分流制 河流治理 沿河截污 点截污
下载PDF
4/5G异厂家多制式协同参数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龙瑞 《现代信息科技》 2021年第21期66-68,73,共4页
随着我国5G基站的快速部署,已形成4/5G两种通信网络共存的格局。对于无线基站而言,跨厂家、多制式的参数策略必须协同部署,才能确保4/5G网络高效运行。为提升移动用户在多制式、跨厂家、多层网覆盖场景下的感知体验,结合中兴、诺基亚融... 随着我国5G基站的快速部署,已形成4/5G两种通信网络共存的格局。对于无线基站而言,跨厂家、多制式的参数策略必须协同部署,才能确保4/5G网络高效运行。为提升移动用户在多制式、跨厂家、多层网覆盖场景下的感知体验,结合中兴、诺基亚融合组网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可提升用户感知的4/5G异厂家多制式协同参数策略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G 语数分层 锚点优选 参数协同
下载PDF
关于函数分段点处导数的一点注记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卫民 王喜建 《大学数学》 2014年第4期91-93,共3页
函数在分段点的导数是微积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剖析了学生在解涉及分段点的导数这类题目时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给出了函数在分段点处可导的一个充分条件,利用这一条件判断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可导性比用定义判断要方便得多.
关键词 函数 分段点 导数
下载PDF
分离式相变省煤器在电厂抗低温腐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虞斌 付杰 +3 位作者 孙海彤 涂善东 孙维 秦敬虎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7年第5期65-69,共5页
针对高含硫烟气降温对换热设备造成的低温腐蚀难题,根据热管的"相变段"壁温可控可调的特性,分析了壁面低温腐蚀的原因与分离式相变省煤器应用的可行性,并成功应用在某热电厂2×660 MW机组空预器和除尘器间的烟气余热回收... 针对高含硫烟气降温对换热设备造成的低温腐蚀难题,根据热管的"相变段"壁温可控可调的特性,分析了壁面低温腐蚀的原因与分离式相变省煤器应用的可行性,并成功应用在某热电厂2×660 MW机组空预器和除尘器间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得出了相变省煤器系统的热力参数,也提供了系统的安装措施。通过调控管壁温高于酸露点来有效避开了低温腐蚀,同时提高了除尘器效率,降低了排烟温度,减少了脱硫的水耗,更大幅度地节约标煤和减少了CO_2与SO_2的排放量。设备安装,解列检修灵活,为热电厂深度超低排放余热回收系统提供了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相变省煤器 壁温 酸露点 低温腐蚀 节能 超低排放
下载PDF
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数据机房节能潜力分析
14
作者 凌丽 张泉 廖曙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5-22,共8页
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被提出用于冷却数据机房,该系统综合了自然冷却技术和变频技术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为了探索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相对于传统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首先,建立了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的传热模... 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被提出用于冷却数据机房,该系统综合了自然冷却技术和变频技术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为了探索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相对于传统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首先,建立了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的传热模型并且利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得知其相对误差在±10%以内;其次,通过建立的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的能耗模型确定了系统的最佳送风温度设定值和供水温度设定值,其值分别是24?C和15?C;最后,对比分析冷却系统#1~#3的全年运行能耗,获得了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3)相对于是否利用湖水源的传统空调系统(#2与#1)的节能率,其节能率分别为11.3%和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热管 数据机房 自然冷却 最佳设定值 节能率
下载PDF
OpenGL在SMT焊点中的应用
15
作者 徐剑飞 周德俭 黄春跃 《电子机械工程》 2006年第4期50-54,共5页
为检测SMT焊点的质量,提取焊点质量信息,研究了利用光学手段实测的SMT焊点的三维重建和显示技术,并且运用V isual C#.Net和OpenGL编制了一套软件。该软件可以利用SMT焊点的二维图像,通过三维重构算法计算出SMT焊点的表面高度离散点的数... 为检测SMT焊点的质量,提取焊点质量信息,研究了利用光学手段实测的SMT焊点的三维重建和显示技术,并且运用V isual C#.Net和OpenGL编制了一套软件。该软件可以利用SMT焊点的二维图像,通过三维重构算法计算出SMT焊点的表面高度离散点的数据集,即离散点云。对离散点云进行排序重组和三角网格化后,运用OpenGL对三角网格进行消隐,设定法线、光照、材质和贴图的处理,重建SMT焊点的表面,由此获得SMT焊点的三维信息,利于分析焊点的质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T焊点 三维重建 OPENGL VISUAL C#.NET 离散点云 三角网格化
下载PDF
浅谈离散点拟合曲线的数控加工
16
作者 林开生 《新技术新工艺》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以缝合机凸轮槽数控加工为主线,介绍离散点拟合曲线的数据处理方法与步骤,分析了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最后介绍了成组数控编程思想及技巧。
关键词 离散点凸轮槽曲线 CAD/CAM 数控加工
下载PDF
新型天然气超音速脱水净化装置现场试验 被引量:33
17
作者 蒋文明 刘中良 +4 位作者 刘恒伟 张新军 张建 宋辉 鲁树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6-138,共3页
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技术存在处理量小、设备占用空间大、投资高、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2000年壳牌公司最先将超音速脱水技术用于天然气处理。它利用天然气在超音速状态下的蒸气冷凝现象进行天然气脱水,将膨胀机、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功能集... 传统的天然气脱水技术存在处理量小、设备占用空间大、投资高、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2000年壳牌公司最先将超音速脱水技术用于天然气处理。它利用天然气在超音速状态下的蒸气冷凝现象进行天然气脱水,将膨胀机、分离器和压缩机的功能集中于一体。该装置具有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可靠、无需人员职守、制造运行成本低等优点。2003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和北京工业大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超音速分离管的研发工作,相继完成了基础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研究、室内试验研究,近来又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为超音速脱水工业化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试验发现:超音速分离管进出口天然气露点降最大逾35℃,最小逾10℃;分离管的产液量为17mL/m^3,整个系统的产液量在28~40mL/m^3。该系统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天然气的水露点还可进行轻烃回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 气体脱水 旋流分离器 露点 轻烃回收 现场试验
下载PDF
新型湿空气除湿装置工作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恒伟 刘中良 +2 位作者 冯永训 顾克宇 颜廷敏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湿空气除湿装置的基本结构和除湿机理 ,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影响其除湿性能的主要因素 ,找到了该除湿装置设计与进一步改进的关键 ,为该新型除湿装置除湿性能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涡流管 除湿装置 压损比 露点 气体动力学 传热传质学
下载PDF
Recent studies in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reconnection 被引量:4
19
作者 XIAO ChiJie WANG XiaoGang +5 位作者 PU ZuYin MA ZhiWei ZHAO Hui ZHOU GuiPing WANG JingXiu LIU ZhenXi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Magnetic reconnection is a main process converting the magnetic energy into thermal and kinetic energy in plasmas. It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rucial importance not only to space plasmas physics and spac... Magnetic reconnection is a main process converting the magnetic energy into thermal and kinetic energy in plasmas. It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crucial importance not only to space plasmas physics and space weather studies,such as the solar flare,coronal mass ejections and magnetospheric substorms,but also to the stability analysis in magnetically confined fusion. In general,except for cases with periodical boundary conditions,three-dimensional(3D) magnetic re-connection occurs on magnetic separatrices generated by magnetic nulls. Here we briefly introduce/review the theories and some recent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3D magnetic reconnection. Topics to be further studied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RECONNECTION NULL separATRIX separATOR X-point X-line
原文传递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Force and Shape Parameters in Variable Gauge Rolling 被引量:5
20
作者 Yuanming Liu Zhenhua Wang +4 位作者 Tao Wang Jie Sun Xianguang Zheng Dianhua Zhang Qingxue Hua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79-92,共14页
Variable gauge rolling is a new process to obtain a plate for which the thickness changes continuously by continuously and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roll gap upward and downward in the rolling process.This technology ... Variable gauge rolling is a new process to obtain a plate for which the thickness changes continuously by continuously and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roll gap upward and downward in the rolling process.This technology is an efective method for producing lightweight,low-cost,and economical plates.However,variable gauge rolling is an unsteady process,and the changes in the force and deformation parameters are complex.In this research,based on the minimum energy theory of the variational principle and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ll movement and workpiece deformation comprehensively,the internal plastic deformation,friction,shear and tension powers,and the minimum result of the total power functional in upward and downward rolling are obtained with the frst integral and then with a variation of adopting the specifc plastic power and strain rate vector inner product.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the deformation and force parameters are also established using the variational method.Then the precision of this model is certifed using the measured values in a medium plate hot rolling plant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ailor Rolled Blank rolling.Good agreement is found.Additionally,the variation rule of bite angle,neutral angle,and location neutral points are shown,and the change mechanism of the friction parameter on the stress state efect coefcient is given in variable gauge rolling.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new mathematical model for rolling process control that provides a scientifc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obtaining an accurate section shape in variable gauge rolling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gauge rolling Analytical solution Roll separating force Energy method Neutral poi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