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同气相求与《黄帝内经》“阴阳交感”思想的关系 被引量:23
1
作者 杨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92-4594,共3页
同气相求见于《周易·乾》文言传,《黄帝内经》'阴阳交感'思想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气的本质及气与阴阳的关系,可以看出此两者并不矛盾,实为同一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概括。中医学以气的存在与运动... 同气相求见于《周易·乾》文言传,《黄帝内经》'阴阳交感'思想是中医学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气的本质及气与阴阳的关系,可以看出此两者并不矛盾,实为同一过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特征概括。中医学以气的存在与运动规律来阐释具体生理病理变化,以阴、阳的表述来统一矛盾双方。同气相求是机体阴阳交感有序发生的前提,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最终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气相求 黄帝内经 阴阳交感
原文传递
荣格与《易经》 被引量:9
2
作者 彭贤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27,共9页
荣格在《易经》的影响下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同时性原理",这是一种与因果律完全不同的普遍性联系。本文介绍了荣格的这一原理,依据《易传》的相关论述对其作了深入剖析,并进一步用"同气相求""同类相动&q... 荣格在《易经》的影响下提出了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同时性原理",这是一种与因果律完全不同的普遍性联系。本文介绍了荣格的这一原理,依据《易传》的相关论述对其作了深入剖析,并进一步用"同气相求""同类相动"的道理,对同时性现象,包括占筮过程作了新的解释。文章认为,荣格在肯定《易经》科学价值的同时,正确地指出了《易经》所代表的中国科学与西方科学在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上的根本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易经 同时性原理 因果律 同气相求 感应
下载PDF
关于热舒适模型研究发展的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丁颖慧 陈滨 陈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9-34,共6页
在大量热舒适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模型建立的形式、研究的内容、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等,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热舒适模型的建立和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热舒适 热感觉 热反应 热调节 非稳态环境
下载PDF
Impact of cold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human thermal response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红 谭青 +2 位作者 李百战 谈美兰 马小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4期1285-1292,共8页
To explore the thermal responses under the non-thermal equilibrium col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 lab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limate chamber.The local skin temperatures and thermal sensation of 20 subjects wer... To explore the thermal responses under the non-thermal equilibrium col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 lab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limate chamber.The local skin temperatures and thermal sensation of 20 subjects were recorded at 10 min intervals for 90 min under air temperatures of 7.4,9.1,11 and 15 °C.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local skin temperatures and mean skin temperature decrease not only with the drop of ambient air temperature but also with the exposure time.Local thermal sensation and overall the thermal sensation have the similar temperature-varying and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Predicted mean vote(PMV) model cannot correctly predict the thermal sensation under non-thermal equilibrium cold environment.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ocal thermal sensation and local skin temperatures shows that thermal sens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skin temperature.Skin temperature is an effective indicator of thermal sensation.A linear relationship model between overall thermal sensation and mean skin temperature,considering both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exposure time,was established in the non-thermal equilibrium cold environment,which makes the evaluation of thermal sensation more obj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thermal comfort thermal sensation skin temperature human thermal response
下载PDF
偏冷环境下不同身体质量指数人群热舒适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旺轩 赵胜凯 翟永超 《暖通空调》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传统的热舒适标准未考虑我国持续增长的超重或肥胖人群对热舒适的需求,这可能对人体舒适度和建筑节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人群在偏冷环境下的主观反应和生理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高BMI人群的平均皮肤温度显... 传统的热舒适标准未考虑我国持续增长的超重或肥胖人群对热舒适的需求,这可能对人体舒适度和建筑节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不同身体质量指数(BMI)人群在偏冷环境下的主观反应和生理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高BMI人群的平均皮肤温度显著低于低BMI人群,且随着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在偏冷环境下,高BMI人群的代谢率比低BMI人群低,尽管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会导致比低BMI人群具有更高的热不满意百分比;在预测热感觉时需要对不同BMI人群分别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冷环境 身体质量指数 热舒适 热感觉 主观反应 生理反应
下载PDF
“同气相求”理论对中医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晓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35-136,共2页
同气相求为中医学重要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在阐释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指导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的使用等诸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同气相求 中医学 影响
下载PDF
两种不同古典针刺手法的实时中枢整合特征研究:一项基于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的随机交叉试验研究方案 被引量:2
7
作者 瞿玉竹 陈丽 +7 位作者 曹静雅 张攀 毛杨科 田子雷 滕雨可 熊静 尹涛 曾芳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23年第2期168-175,共8页
Background: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s are a crucial part of acupuncture therapy.The reinforcing manipulation with heat sensation(RMHS) and the reducing manipulation by inducing cool sensation(RMCS) are two rep... Background: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s are a crucial part of acupuncture therapy.The reinforcing manipulation with heat sensation(RMHS) and the reducing manipulation by inducing cool sensation(RMCS) are two representative methods of reinforcing-reducing manipulations.This trial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erebral responses to these two typical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s.Methods:A total of 35 healthy participants will be included and receive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with RMHS and RMCS in a random order.The psychology,cognition,and body constitution of participants will be measured by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the 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the Constitu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Questionnaire(CCMQ),and the needle sensation will be evaluated after each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immediately.The cerebral activity changes elicited by RMHS and RMCS will be detected by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and analyzed with the general linear model-based activation and the channel-to-channe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iscussion:This trial will investigate the cerebral response induced by RMHS and RMCS by real-time fNIRS,so as to ma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entral responses’ patterns to these two manipulations and preliminarily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reinforcing manipulation with heat sensation The reducing manipulation with cool sensation Cerebral response FNIRS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同气相求”观探微
8
作者 薛进旭 毛慧芳 +2 位作者 李东顶 葛开发 梁永林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前中医学界对“同气相求”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的属性分类及内容划分方面,对《黄帝内经》“同气相求”观的来源与临床应用研究,特别是临床应用范式研究相对薄弱。故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开阖枢”、“五运六气... 目前中医学界对“同气相求”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的属性分类及内容划分方面,对《黄帝内经》“同气相求”观的来源与临床应用研究,特别是临床应用范式研究相对薄弱。故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开阖枢”、“五运六气”及“三因观”理论为研究重点,综合探讨《黄帝内经》“同气相求”观的来源与临床运用规范形式,总结得出“三因观”理论是《黄帝内经》“同气相求”观临床应用较为规范的形式,以期为中医学理论的临床应用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气相求 《黄帝内经》 开阖枢 五运六气 三因观
原文传递
基于“同气相求”思想的同名经“同气一经”理论探析
9
作者 袁毅鹏 张毅 +3 位作者 陈昕力 曹凤 马涵博 王朝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726-5729,共4页
十二经脉理论完善于《黄帝内经》,该理论增强了经脉之间的联系性,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以三阴三阳分成了六组同名经,同名经是具有相同阴阳属性的经脉,其内在的关联性是人体体表经脉上下密切联系的依据之一。文章从《... 十二经脉理论完善于《黄帝内经》,该理论增强了经脉之间的联系性,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经脉以三阴三阳分成了六组同名经,同名经是具有相同阴阳属性的经脉,其内在的关联性是人体体表经脉上下密切联系的依据之一。文章从《黄帝内经》出发,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和与天地相应的特点,以“同气相求”为切入点,对手足同名经的阴阳属性、经气流转、相互关系等进行初步探讨,阐述手足同名经“同气一经”,即十二经脉中的手足同名经,是统一在同名的阴阳气之下,是六气(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在人体中表达的具体体现,而同名手足经的不同,仅仅是寓意同气之下的上下、内外、天地等的不同而已,同名手足经实为六气下的一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气相求 《黄帝内经》 经脉 同名经
原文传递
从针感量表特点探索火针量表的研究思路
10
作者 袁芳 赵冰骢 +4 位作者 王麟鹏 刘璐 郭静 刘桂林 李彬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9-283,共5页
针感是针灸临床治疗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但针感量表不是评价疗效的工具,从侧面反映疗效和评价疗效,二者是有区别的,得气并不是产生临床疗效的唯一途径。针感量表是量化得气的工具,而得气是判断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变化,以及取效快慢... 针感是针灸临床治疗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但针感量表不是评价疗效的工具,从侧面反映疗效和评价疗效,二者是有区别的,得气并不是产生临床疗效的唯一途径。针感量表是量化得气的工具,而得气是判断正气盛衰和病情轻重变化,以及取效快慢的重要依据,使用针感量表目的是将得气的现象定性、定量的展现,使其成为临床研究中清晰、可控的研究条件。火针疗法首载于《黄帝内经》,目前常用针感量表多适用于毫针、电针得气感的评价,在量化火针得气感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对现有针感量表进行梳理,提出在火针针感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火针针感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初步探索构建与火针疗法特点紧密结合的评价工具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 针感 量表 得气 调查问卷
原文传递
论疼痛的内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小立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疼痛不仅是一种感觉,还具有心理、情感和反应成分。临床上,疼痛经历应当包括疼痛感觉、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三方面内涵,三者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明显区别。这三种疼痛的内涵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和疾病差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慢性... 疼痛不仅是一种感觉,还具有心理、情感和反应成分。临床上,疼痛经历应当包括疼痛感觉、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三方面内涵,三者既有密切联系,也有明显区别。这三种疼痛的内涵不仅存在个体差异和疾病差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慢性疼痛患者中,这三种成分可能出现明显的不一致,导致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变。疼痛感觉源于疼痛感觉神经系统,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并不局限于疼痛感觉神经系统,涉及到大脑多个中枢和整个大脑网络。全面理解疼痛的内涵,有助于疼痛及疼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相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诊断 诊断 鉴别 治疗学 疼痛感觉 疼痛感受 疼痛反应
原文传递
医患者针感性质与穴区组织结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静 马重兵 +1 位作者 王觉 严兴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573-5576,共4页
针感是临床用来判断针刺是否得气的标准之一,穴位局部的组织结构是产生针感的基础,穴区局部的组织结构不同,产生的针感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梳理针感的性质,对针感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医者针下的跳动性针感与穴... 针感是临床用来判断针刺是否得气的标准之一,穴位局部的组织结构是产生针感的基础,穴区局部的组织结构不同,产生的针感也不尽相同。笔者通过梳理针感的性质,对针感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医者针下的跳动性针感与穴位局部的肌肉或神经干受到突发性刺激有关;医者针下的沉紧涩滞感多因穴区结缔组织缠绕针身,或源于穴区局部肌肉中的肌梭感受器受到针体刺激。患者接受针刺时的酸胀感源于穴区局部肌肉、肌腱或骨膜受到针体刺激,而针尖刺激穴区神经干多可使患者产生麻感、蚁行感、跳动感、放射感;毫针刺激到穴区周围的血管或神经末梢可使患者产生痛感;针刺时患者自觉穴区局部的“寒”或“热”感与该区域皮肤中温度感受器和游离神经末梢相关。但由于针感多复合出现,且针感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故未来可结合具体影响因素或病种,探索得气针感产生的机制及针感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得气针感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感 得气 组织结构 患者主观感受 针刺
原文传递
热不适环境对人体生理反应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聪 李国建 何宇航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年第10期21-25,42,共6页
为了探究室内温度升高引起的热不适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反应和工作效率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主观评价,生理测量和绩效测试的方法,招募30名受试者在模拟实验室的5个不同温度工况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温度与热感觉投票和热舒适... 为了探究室内温度升高引起的热不适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反应和工作效率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采用主观评价,生理测量和绩效测试的方法,招募30名受试者在模拟实验室的5个不同温度工况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温度与热感觉投票和热舒适投票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当空气温度升高时,受试者的热感觉增大,舒适性下降。热不适环境对受试者的工作表现有着负面的影响,随着温度升高,任务的准确度下降且反应时显著增加。当受试者感到热不舒适时,他们的核心温度,皮肤温度和心率显著增大,而血压和血氧饱和浓度显著降低。人体的大部分生理参数与测试任务的准确度和反应时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这表明人们在热不舒适环境中造成的工作效率下降是由生理机制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觉 热舒适 生理反应 工作效率 空气温度
下载PDF
基于“同气相求”理论治疗漏肩风的思路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雯 樊莉 李滋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275-1280,共6页
“同气相求”理论是以气机的运行规律作为指导,将体内充盈之气引至患处,气载血至,方解除病痛。“气”作为全身功能维系的根本注于脏腑,并由经络将脏腑之气与腠理相连。该文主要从经络角度,通过同名经的特性将“同气相求”理论贯穿始终,... “同气相求”理论是以气机的运行规律作为指导,将体内充盈之气引至患处,气载血至,方解除病痛。“气”作为全身功能维系的根本注于脏腑,并由经络将脏腑之气与腠理相连。该文主要从经络角度,通过同名经的特性将“同气相求”理论贯穿始终,通过上病取下,左病取右的双交叉法进行经络辨证及该理论指导下对漏肩风的辨经取穴,同时附医案一则将理论与临床结合,便于理解该理论在漏肩风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气相求 漏肩风 同名经 辨经取穴
原文传递
食品中脂肪的感官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小雪 陈建设 王鑫淼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0-376,共7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人群对健康低脂食品以及感官享受需求的增长,探索既减少食品中多余脂肪含量,又增加脂肪的感官评价的方法,成为食品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对食品中脂肪感官机制的研究日渐重要。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学术界对食品中脂...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人群对健康低脂食品以及感官享受需求的增长,探索既减少食品中多余脂肪含量,又增加脂肪的感官评价的方法,成为食品工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对食品中脂肪感官机制的研究日渐重要。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学术界对食品中脂肪的滋味和质构感官机制的研究进展,归纳脂肪感官的测评方式,以期为研究人员和食品工业界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感 脂肪酸 响应模式 生物摩擦学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人体年龄对热生理与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英毫 卢业虎 沈海明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2-39,共8页
为研究高温环境下人体年龄对热生理与行为能力的影响,招募3个年龄段(20、30、40岁组)的男性,在温度40℃、相对湿度40%的高温环境下,采集受试者的主、客观生理反应和行为能力指标。结果表明:20、30岁组受试者的热耐受性优于40岁组,表现... 为研究高温环境下人体年龄对热生理与行为能力的影响,招募3个年龄段(20、30、40岁组)的男性,在温度40℃、相对湿度40%的高温环境下,采集受试者的主、客观生理反应和行为能力指标。结果表明:20、30岁组受试者的热耐受性优于40岁组,表现出更好的散热能力和恢复能力;各年龄段热感觉、热舒适性主观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中年男性高温环境下比年轻男子出汗晚且少,40岁组的皮肤湿度、疲劳程度最低(p<0.05);受试者不同阶段的行为能力除20岁组视觉保留外均无显著差异,即核心温度在38.5℃以内对人体的行为能力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温度 皮肤温度 主观感觉 行为能力 生理反应 服装热阻
下载PDF
驾驶人基于感知判断反应错误引发的事故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华东 《辽宁警专学报》 2011年第5期75-78,共4页
机动车驾驶人的驾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感知、判断、反应三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分析机动车驾驶人的感知错误、判断错误和反应不恰当与道路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的关系... 机动车驾驶人的驾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感知、判断、反应三个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分析机动车驾驶人的感知错误、判断错误和反应不恰当与道路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机动车驾驶人驾驶技术和应变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感知 判断 反应 错误 交通事故 分析
下载PDF
交感神经敏感线与经络实质 被引量:45
18
作者 刘里远 彭安 +2 位作者 潘娟 张慧 邢秀宇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85-289,共5页
《内经》的经络包括运行营血的血管性经络和运行卫气的非血管性经络两类 ,后者即针刺信号沿皮肤经线的传导过程。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皮肤中确实存在传递针刺信号的通道以及通道的实质是交感神经敏感线 :针刺信号传递或循经感传发生在... 《内经》的经络包括运行营血的血管性经络和运行卫气的非血管性经络两类 ,后者即针刺信号沿皮肤经线的传导过程。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皮肤中确实存在传递针刺信号的通道以及通道的实质是交感神经敏感线 :针刺信号传递或循经感传发生在皮肤中 ,针刺后皮肤经线交感递质释放与阻断与经络传导相关 ,微量的α受体兴奋剂穴位注射模拟出针刺效应 ,经脉线为交感神经递质富集线 ,皮肤中存在特异的儿茶酚胺细胞。最后指出 ,血管本身是体内最典型的交感神经及递质敏感通道 ,因此 ,交感神经敏感通路是两类经络的共同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实质 交感神经系统 针刺感应 循经感传
下载PDF
针刺太冲穴得气及疼痛激发相对抗的脑功能网络效应fMRI研究 被引量:54
19
作者 方继良 Hui KS Kathleen +4 位作者 Liu Jing Nixon Erika 周科华 王小玲 朱兵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期4-9,F0002,共7页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太冲穴得气及针刺疼痛时所激发的脑功能网络效应异同。方法:47例初次接受针刺的志愿者参加手针右侧太冲穴fMRI实验。针刺时脑fMRI扫描10min,共2次捻针,各2min,间隔3min。其中17例接受体表触觉刺...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太冲穴得气及针刺疼痛时所激发的脑功能网络效应异同。方法:47例初次接受针刺的志愿者参加手针右侧太冲穴fMRI实验。针刺时脑fMRI扫描10min,共2次捻针,各2min,间隔3min。其中17例接受体表触觉刺激作为针刺对照,分为3组:①针刺得气组;②针刺得气合并尖锐性疼痛组(简称针刺疼痛组);③触觉对照组。采用Fisher’s精确检验和t检验分析感觉频率及强度;用AFNI处理fMRI数据,得到激活、负激活脑区;用种子相关分析法,以前扣带回膝部为种子点,分析其与全脑的功能网络联系图谱,并比较得气与疼痛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针刺2组的酸痛、酸感、压感、麻感、钝痛等得气感觉的频率和强度均明显强于触觉刺激组;针刺2组间除尖锐性疼痛及酸痛外,各种感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得气及疼痛2组均激活了体感及丘脑岛叶皮层,重要的是,针刺得气时在大脑边缘叶-旁边缘叶-新皮层系统(LPNN)产生了较强而广泛的负激活区,加强了负激活区之间的脑功能网络联系。此网络包括杏仁核、海马、旁海马、颞极、前额叶腹内侧回、前扣带回膝及下部、前楔叶内侧回和后扣带回(BA31,23_腹侧核,29,30),另外,小脑蚓部、导水管周围灰质及脑干网状结构也见负激活现象。然而,在针刺疼痛时,这些脑区负激活程度减低且区域缩小,大部分脑区fMRI信号逆转为激活信号,被疼痛激活的脑区之间功能网络明显增强。这些脑区参与了疼痛、镇痛(如感觉、情感、认知、自主性、内源性镇痛)功能调制环路。结合既往研究表明,负激活与脑血氧消耗及血流量下降呈正相关。本结果支持针刺通过调制LPNN和疼痛中枢网络的活动,产生其镇痛、抗焦虑和其他调节效应的假说。结论:针刺得气及针刺得气伴随疼痛产生了相对抗的脑功能网络效应。针刺得气对LPNN及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感应 疼痛 神经网 磁共振成像 针刺镇痛
下载PDF
有关得气的误解:从历史回顾到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黄涛 孔健 +1 位作者 黄鑫 徐一慧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对得气与针感的历史进行了溯源,探讨了酸麻胀痛重等作为得气代名词的误解过程,并探讨与介绍了得气的现代意义与实验室研究。虽然海内外对针刺后的酸麻胀痛重感与疗效的关系一再提出争议,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以针感代得气的误解,有些针刺可... 对得气与针感的历史进行了溯源,探讨了酸麻胀痛重等作为得气代名词的误解过程,并探讨与介绍了得气的现代意义与实验室研究。虽然海内外对针刺后的酸麻胀痛重感与疗效的关系一再提出争议,但实际上这是一种以针感代得气的误解,有些针刺可能并无酸麻胀痛重感,但同样使受刺者产生舒适感,同时刺者手下可能也有感觉,这其实已经属于得气状态,而这种状态通过实验室的研究可望通过功能性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检测,从而使得气或针感可以有指标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气 针刺行气 针刺感应 针灸学/历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