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质量改进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钟红娟 曹瑞治 +2 位作者 蒋小蓉 邹粉珍 李风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CQI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锻...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CQI方法,对比分析两组锻炼依从性、总有效率、满意率及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锻炼依从率、总有效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Harris髋关节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QI能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康复护理 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4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江共涛 张斌 李姝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22期50-51,共2页
目的比较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西医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 目的比较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西医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8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快,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 西医手术内固定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补肾活血汤加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利光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6期2482-2484,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疼痛程度、骨密度、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8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疼痛程度、骨密度、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8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均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对照组术后给予抗感染、抗凝、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活血汤辨证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骨密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较低,骨密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FNA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服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度,提高骨密度,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痿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补肾活血汤 骨密度 疼痛度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髓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苏中雷 王文娟 +3 位作者 刘金峰 郭云涛 郭新安 段元涛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 比较Gamma钉、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联合压力交锁髓内钉(InterTan)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52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髓内固定方式分为Gamma钉组、PFNA-Ⅱ组、InterTan组,... 目的 比较Gamma钉、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联合压力交锁髓内钉(InterTan)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152例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髓内固定方式分为Gamma钉组、PFNA-Ⅱ组、InterTan组,并比较相关参数。结果 与Gamma钉组比较,PFNA-Ⅱ组和InterTan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出血量及围术期输血量减少(P<0.05);InterTan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Gamma钉组和PFNA-Ⅱ组(P<0.05);术后1个月和12个月InterTan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Gamma钉组和PFNA-Ⅱ组(P<0.05);以上指标其他组间比较,以及术后24个月3组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PFNA-Ⅱ和InterTan手术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术中出血量;而InterTan愈合时间较短,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联合压力交锁髓内钉 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对比 被引量:6
5
作者 文昌明 廉凯 韩艳久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13期17-19,共3页
目的:对比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7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对照组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研究组,每组患者3... 目的:对比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70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对照组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研究组,每组患者35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及螺钉退出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且并发症少,其效果及安全性均显著高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疗效
下载PDF
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继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比较PFNA和DHS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PFNA组(33例)和DHS组(33例),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 目的比较PFNA和DHS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为PFNA组(33例)和DHS组(33例),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PFN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随访6个月,术后PFNA组髋关节评分优于DHS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较少、预后快,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效果及对骨折愈合、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任东彪 徐建灵 +2 位作者 周正杰 朱小金 徐冬冬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1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骨折愈合、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浦江县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闭合复位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骨折愈合、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浦江县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研究组给予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骨代谢、手术指标、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BGP、BMP-2、B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患者可提升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骨代谢指标和手术情况,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 骨代谢指标
下载PDF
腰丛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
8
作者 吕正雪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8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与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腰丛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硬膜外... 目的:观察与研究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腰丛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试验组采用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对2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麻醉后,试验组MAP、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HR慢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治疗中,相较于硬膜外麻醉,腰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佳,不仅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太大影响,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还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硬膜外麻醉 腰丛神经阻滞麻醉
原文传递
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冬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2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和护理效果。方法 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均给予相应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和护理效果。方法 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动力髋螺钉治疗,均给予相应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切口长度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固定方法 护理
下载PDF
防旋股骨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继川 方冠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4期4300-4301,共2页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实验组采用PFNA...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对照组采用DHS内固定、实验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以及手术操作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87.20±9.5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41±9.64)分(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防旋股骨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恢复髋关节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股骨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裕林 曾南柱 卢盛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2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2年2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2例,采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46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各项指标、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20.97%,对照组患者术后总死亡率为52.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以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量、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取得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并且风险较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郝松楠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1期62-64,共3页
目的比较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7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n=38)与DHS组(n=35)。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并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PFNA组与DHS组... 目的比较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7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n=38)与DHS组(n=35)。比较两组的髋关节功能,并观察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PFNA组与DHS组髋关节功能评定的优良率分别为92.1%(35/38)、80.0%(28/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37,P<0.05)。PFNA组的手术时间(72.7±11.6)min,术中出血量(84.6±10.7)m L,骨折愈合时间(12.1±1.3)周,DHS组的手术时间(112.8±10.2)min,术中出血量(173.3±31.2)m L,骨折愈合时间(14.8±2.7)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与DHS均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但PFNA疗效显著优于DHS内固定,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DHS
下载PDF
PFNA联合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捷斯 鲁晓波 《智慧健康》 2017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PFNA联合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第1组:行DHS内固定术,第2组:行PFNA内固定联合骨水泥注入,对手术安全性与近期疗效及随访远期疗效进行评... 目的探讨PFNA联合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第1组:行DHS内固定术,第2组:行PFNA内固定联合骨水泥注入,对手术安全性与近期疗效及随访远期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临床疗效方面,第2组患者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85.41±6.7分,显著高于第1组(P<0.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第2组患者Harris评分在术后随访各个时间节点均高于第1组,且随术后时间延长,评分差异不明显,基本维持稳定。且第2组患者住院时间仅为(12.21±5.1)d显著少于1组患者,具有疗效起效快,且疗效持久的优势。临床安全性评估方面,第2组患者手术耗时(64.27±11.2)min,术中出血量(150.6±31.7)ml也明显优于第1组。结论 PFNA内固定联合骨水泥较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更能有效稳定骨折股骨,预防进一步骨折,且临床具有良好安全性,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 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 骨水泥灌注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抗骨质疏松药物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及对骨代谢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鹏 崔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3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及对骨代谢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抗骨质疏松药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 目的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及对骨代谢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抗骨质疏松药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对照组(58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PINP、CTX-Ⅰ水平低于对照组,25(OH)D_(3)、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股骨大粗隆、股骨颈BMD及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骨质疏松药物结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及BMD,促进骨折愈合,进而提高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骨质疏松药物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下载PDF
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傅品来 李剑 丘青中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4期113-114,共2页
目的:综合观察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疗效,为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 目的:综合观察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疗效,为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临床资料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实验组应用PFNA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DHS(髋螺钉)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4.9±13.8)min、平均住院时间为(20.4±3.5)d、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0.5±7.8)mL、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1.3±1.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6);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3.3±12.9)min、平均住院时间为(27.5±2.2)d、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4.3±15.5)mL、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3.4±1.9)周、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6);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远远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经过6~12个月的随访,实验组优良率为94.44%(34/36),对照组优良率为80.56%(29/36),实验组优良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疗效较为理想,显著提高术后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DHS 老年性股骨粗隆骨折 疗效
下载PDF
联合检测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超敏C反应蛋白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安 苏建华 许若虹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7期808-810,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上饶市立医院骨科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上饶市立医院骨科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非骨折体检老年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GGT、ALP、hs-CRP水平,并比较60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GGT、ALP、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GGT、ALP、hs-CRP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15、24.517、16.281,P<0.05);对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后,有27例发生各类并发症,且并发症患者GGT、ALP、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4、2.763、2.661,P<0.05)。结论:联合检测GGT、ALP、hs-CRP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术前病情和术后预后疗效诊断的特异性和差异性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Γ-谷氨酰转肽酶 碱性磷酸酶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学亮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3期359-360,共2页
目的探讨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预后相关指标、 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 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与锁定钢板内固定相比,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较好,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防旋髓内钉 锁定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江 顾峥荣 +1 位作者 林才元 王博 《系统医学》 2018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来医治,将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从该院在2016年6月—2018年2月的时间段内进行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以他们为基础作出研究,根据手... 目的研究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来医治,将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从该院在2016年6月—2018年2月的时间段内进行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以他们为基础作出研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他们进行均分成两组,为置换组与固定组,将两组患者的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持续的时间进行对比,在术后,患者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包括泌尿感染、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压疮、发生静脉血栓等,将两组的以上并发症发生例数进行对比。结果置换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为(151.26±41.29)m L,手术持续时间为(84.92±21.06)h,而固定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1.19±30.92)m L,手术持续时间为(70.24±15.34)h,固定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持续时间更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26 7,20.361 9,P<0.05);置换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人数有7例,占该组人数的17.5%,固定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人数有13例,占该组人数的32.5%,两组比较,固定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63 4,P<0.05),并发症的检验值。结论利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医治,两种治疗方法都具备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手术方法进行针对性选择,达到获得最优疗效的目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慧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4期2053-20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后未给予中药治疗,试...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联合中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0例。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手术前后未给予中药治疗,试验组在术前1周及术后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创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至负重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至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新鲜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后口服健脾益肾化瘀的中药汤剂治疗,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健脾益肾活血汤
下载PDF
微创闭合单臂与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武全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闭合单臂与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月本院确诊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单臂组和三维组,每组30例,单臂组患者给予微创闭合单臂外固定支... 目的:探讨微创闭合单臂与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月本院确诊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单臂组和三维组,每组30例,单臂组患者给予微创闭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三维组患者给予微创闭合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关节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关节功能及治疗前、治疗后3、5、7 d的疼痛情况。结果:单臂组和三维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臂组和三维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33%、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单臂组和三维组患者治疗后3、5、7 d的VAS得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3、5、7 d的VAS得分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闭合单臂与三维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闭合 单臂 三维 外固定支架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