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歌唱延安”:关于“青年何其芳”
1
作者 程志军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何其芳的“延安道路”具有独异性,也具有知识青年成长进程中显现的共通性和相近性。在“文学何其芳”和“政治何其芳”作为区隔和分野的现有逻辑判断下,应该说何其芳深处延安语境中青年主体的身份认知和文化心理被遮蔽掉了,“青年何其... 何其芳的“延安道路”具有独异性,也具有知识青年成长进程中显现的共通性和相近性。在“文学何其芳”和“政治何其芳”作为区隔和分野的现有逻辑判断下,应该说何其芳深处延安语境中青年主体的身份认知和文化心理被遮蔽掉了,“青年何其芳”对延安的歌唱呈映出青年个体的成长趋向。文艺整风前,作为青年的何其芳,其创作活动体现“自述性”的个人色彩,创设文本隐含着其小资产阶级思想被加以改造的痕迹,青年主体的抒情和“青年何其芳”的成长诉求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在《我歌唱延安》和《夜歌》的写作中,可以看到“青年何其芳”的前行进程,即政治的、艺术的、思想的和心理的相关因素都应被纳入到革命伦理的考察范畴内。“青年何其芳”的终点是走向“革命何其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何其芳” 歌唱延安 青年主体 自述性
下载PDF
自我叙事,疗治自我—以维·阿斯塔菲耶夫的战争三部曲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婷 《俄罗斯文艺》 CSSCI 2015年第1期50-56,共7页
俄罗斯作家维·阿斯塔菲耶夫在其战争三部曲《真想活啊!》、《泛音》和《快乐士兵》中,通过自我叙事的方式把潜意识里的某事历程转化为意识的历程,外化战争精神创伤引发的心理问题。试图通过讲述一个连续、有内在联系的人生故事,重... 俄罗斯作家维·阿斯塔菲耶夫在其战争三部曲《真想活啊!》、《泛音》和《快乐士兵》中,通过自我叙事的方式把潜意识里的某事历程转化为意识的历程,外化战争精神创伤引发的心理问题。试图通过讲述一个连续、有内在联系的人生故事,重塑或整合能赋予生活目的性和意义性的自我,旨在取得自我认同,治疗心理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叙事 人生故事 自我疗治
原文传递
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叙事策略分析
3
作者 宋银苗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41-43,共3页
女性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共生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同时发生的黑人解放运动,给成名于那个年代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其作品充斥着个性化的非裔美国女性的声音... 女性运动与女性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意义上的共生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女性主义运动以及同时发生的黑人解放运动,给成名于那个年代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其作品充斥着个性化的非裔美国女性的声音。从女性叙事中的想象女性、讲述女性和自我叙事三个方面,分析了莫里森的女性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叙事 想象女性 讲述女性 自我叙事 托妮·莫里森
下载PDF
“情”与“美”的在场——论传记电影《姹紫嫣红开遍:白先勇》的叙事
4
作者 吴麟桂 《现代传记研究》 2023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于2015年上映的传记电影《姹紫嫣红开遍:白先勇》是《他们在岛屿写作Ⅱ》系列作品之一。电影直接由传主介入影像文本,并借用小说《游园惊梦》中的意识流手法,以拼贴方式展开电影的叙述,为传主“自叙”与镜头“他叙”之间开辟了更加宽阔... 于2015年上映的传记电影《姹紫嫣红开遍:白先勇》是《他们在岛屿写作Ⅱ》系列作品之一。电影直接由传主介入影像文本,并借用小说《游园惊梦》中的意识流手法,以拼贴方式展开电影的叙述,为传主“自叙”与镜头“他叙”之间开辟了更加宽阔的对话场域,体现了白先勇钟“情”爱“美”的生命本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此部电影的叙述形态,讨论白先勇传记在电影媒介中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电影 白先勇 “情”与“美” 自叙 他叙
原文传递
《看不见的人》的自我表述语言
5
作者 乔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548-549,共2页
为了探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使用问题,并增强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针对美国文学作品《看不见的人》的语言运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白性的自我表述语言的使用,该种语言形式创造了一种独白与对话的艺术氛围,更好地为主人公提供了... 为了探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使用问题,并增强读者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针对美国文学作品《看不见的人》的语言运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白性的自我表述语言的使用,该种语言形式创造了一种独白与对话的艺术氛围,更好地为主人公提供了自我提示、自我阐明、自我确认的自由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表述 叙述手法 自我意识
下载PDF
论郁达夫自传中的“自我叙述”
6
作者 潘磊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郁达夫在自传中将自我呈现为一个被贫穷和饥饿折磨着的孤僻少年,这一形象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又使读者进一步理解郁达夫人格气质的形成原因;同时郁达夫将个人的爱情创伤与弱国子民的屈辱感联系在一起,赋予个人的爱情创伤以宏大的意... 郁达夫在自传中将自我呈现为一个被贫穷和饥饿折磨着的孤僻少年,这一形象既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又使读者进一步理解郁达夫人格气质的形成原因;同时郁达夫将个人的爱情创伤与弱国子民的屈辱感联系在一起,赋予个人的爱情创伤以宏大的意义,从而凸显出自我“感时忧国的知识分子”形象。这种叙述,使自我与国家、时代联结在一起,而获得了“意义”。这既是其时因现代报刊业的发达而产生的现代文人群体谋生的需要,也是胡适等人对自传文体的社会价值的倡导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 传记文学 郁达夫 自我叙述
下载PDF
语篇中生理呼吸与韵律切分的关系研究——基于汉语母语者和汉语学习者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毓钧 贾媛 李爱军 《中国语音学报》 2015年第1期101-109,共9页
本文拟通过生理实验和语音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朗读、复述和自述三种言语任务下,生理呼吸与韵律切分的对应关系,比较汉语母语者和汉语学习者所表现出的不同,探究这种对应关系产生的原因及差别。经研究发现,朗读呼吸单位与韵律层级的... 本文拟通过生理实验和语音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朗读、复述和自述三种言语任务下,生理呼吸与韵律切分的对应关系,比较汉语母语者和汉语学习者所表现出的不同,探究这种对应关系产生的原因及差别。经研究发现,朗读呼吸单位与韵律层级的关系最紧密;复述呼吸单位与韵律单位对应的规律性减弱,非正常停顿增多;自述呼吸的随意性最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韵律层级的关系更加疏远。汉语母语者与汉语学习者在三种言语呼吸中表现出发展趋势相同,但具体表现形式呈现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韵律 朗读 复述 自述
原文传递
俄国犹太人的“应许之地”——新移民“自我言说”的叙事特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孔伟 《山东外语教学》 2018年第4期81-88,共8页
21世纪初,美国犹太文学的写作重心前移,并置移民者在大西洋两岸的生活经历。这种书写形式促使我们反观被经典犹太文学光芒所掩盖的一类创作——新移民叙事。玛丽·安亭的《应许之地》作为最早记录犹太移民生活的叙事文本,在形式上... 21世纪初,美国犹太文学的写作重心前移,并置移民者在大西洋两岸的生活经历。这种书写形式促使我们反观被经典犹太文学光芒所掩盖的一类创作——新移民叙事。玛丽·安亭的《应许之地》作为最早记录犹太移民生活的叙事文本,在形式上与新世纪犹太文学创作遥相呼应。这种以描写第一代移民者在俄、美两国生活经历的叙事文类,是新移民自我言说的重要工具。本文从文本结构、互文性书写、话语语境制约、"属下"言说四个方面考察《应许之地》的叙事特征,揭示俄国移民者初到美国,追求话语空间的愿望与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安亭 《应许之地》 新移民叙事 自我言说
下载PDF
自我叙述与文本政治——第一人称主角式同性恋小说现象解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小英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30-36,共7页
当代同性恋小说多采用第一人称自我叙述的策略,主要表现为由"我"来讲述"我(们)"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在表达同性恋者的主体地位和个体本位上占有优势,易获得读者的同情,且特殊的依附性叙事设置又使得小说有较强的... 当代同性恋小说多采用第一人称自我叙述的策略,主要表现为由"我"来讲述"我(们)"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在表达同性恋者的主体地位和个体本位上占有优势,易获得读者的同情,且特殊的依附性叙事设置又使得小说有较强的真实感。自我叙述式的同性恋小说集体涌现是同性恋在社会性价值体系中地位上升的表现,有其文本政治的言说功效,但由此也产生了新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小说 第一人称 自我叙述 文本政治
下载PDF
东西方女性主义艺术思潮的异同分析——以弗里达和喻红作品艺术风貌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嘉博 王洪章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墨西哥现代女艺术家弗里达卡洛与中国当代女性画家喻红,他们二人的艺术实践无论是在创作理念还是在作品格调上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东西方在艺术审美经验上的根本差异,又使得两人作品的艺术风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弗里达... 墨西哥现代女艺术家弗里达卡洛与中国当代女性画家喻红,他们二人的艺术实践无论是在创作理念还是在作品格调上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东西方在艺术审美经验上的根本差异,又使得两人作品的艺术风貌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弗里达卡洛以女性对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来表现充满异域风情的墨西哥民族画风,喻红通过描绘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反映当代社会快速的时代变迁,重新界定了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里达 喻红 女性主义 自述性
下载PDF
论萨特自传和访谈录中的自我形塑
11
作者 吴康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6-104,共9页
自传是自传作者解释自我、建构自我和表达自我认同的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文类之一。而访谈录则是根据采访形式记录下一些名人重要的对话或者自述,属于亚自传范畴。从自传《词语》到访谈录《七十岁自画像》,出于自我形塑的需要,萨特一直... 自传是自传作者解释自我、建构自我和表达自我认同的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文类之一。而访谈录则是根据采访形式记录下一些名人重要的对话或者自述,属于亚自传范畴。从自传《词语》到访谈录《七十岁自画像》,出于自我形塑的需要,萨特一直刻意在文本中呈现自己作为作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理想自我形象,以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本文立足于对两个不同文本的细致解读,从现代自传理论研究视角,尝试探讨萨特自我形塑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传 访谈录 自我形塑 自叙 身份建构
下载PDF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形象的审美差距解析
12
作者 游晓霞 刘伯康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3期83-85,共3页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小说家塞林格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自诞生之日就毁誉参半,对同一部作品的认识如此泾渭分明,主要是由于审美差距的存在。这里通过叙事学角度对主人公霍尔顿形象进行分析,发现不可靠叙述者的选取和双重叙事手法——...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小说家塞林格的代表作,这部小说自诞生之日就毁誉参半,对同一部作品的认识如此泾渭分明,主要是由于审美差距的存在。这里通过叙事学角度对主人公霍尔顿形象进行分析,发现不可靠叙述者的选取和双重叙事手法——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交替运用是审美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形象 审美 解析 Difference 不可靠叙述者 叙事学角度 美国小说家 叙述自我 叙事手法 经验自我 交替运用 主人公 塞林格 作品 认识 分析
下载PDF
谈冯骥才先生的“文革”镜像写作——以口述史《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为例
13
作者 李春霞 《河西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3-68,共6页
“文革”,是一场中国人的集体梦魇。冯骥才先生的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这场民族悲剧做了实录。前者由众多亲历者集体讲述民族的不幸,后者是冯先生的一部“文革”自述史,两部作品都用个体的命运... “文革”,是一场中国人的集体梦魇。冯骥才先生的非虚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和《无路可逃》,以口述史的方式对这场民族悲剧做了实录。前者由众多亲历者集体讲述民族的不幸,后者是冯先生的一部“文革”自述史,两部作品都用个体的命运见证了民族的史诗。在亲历者回忆的剧痛中为民族留存了记忆,也为启示未来记录了历史。尤其《无路可逃》一书,对身处绝境的人在劫难中负重前行的描写,生动体现了一代知识分子身上强烈的民族意识与使命感。在人物个体记忆转化为民族的集体记忆中,两部作品将人与社会,人与时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共同构建了一幅独特的历史镜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骥才 “文革” 写作 他者记忆 自我讲述
下载PDF
他者言说与自我表达:缠足女性日常生产劳动探析——以山东淄博地区为例
14
作者 赵天鹭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97-103,共7页
近代以来,缠足被当作损害女性身心健康乃至国族衰微的祸首的观点,只是"他者言说",缺少缠足女性的"自我言说"与切身感受。通过对山东淄博地区缠足女性及其亲属的调查研究,并对缠足女性的"自我言说"进行挖... 近代以来,缠足被当作损害女性身心健康乃至国族衰微的祸首的观点,只是"他者言说",缺少缠足女性的"自我言说"与切身感受。通过对山东淄博地区缠足女性及其亲属的调查研究,并对缠足女性的"自我言说"进行挖掘,来展现缠足对女性身体与日常生产劳动所带来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当地缠足女性早年主要从事各类家庭劳动,而非农业劳动,这既是对传统性别分工的遵循,也证实了缠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化劳动时期,缠足女性被动员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始承受家庭与社会的双重压力,并存在鲜明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足女性 生产劳动 性别分工 自我言说
下载PDF
新时期网络诗词中的现代城市书写
15
作者 刘驰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38-47,共10页
新时期网络诗词在继承古代、近代各种诗学传统的同时,还吸收了新诗的某些优长,对现代城市进行了深刻地书写,既有基于生存境遇的自我叙述,也有聚焦苦难民众的底层书写,还有超越自身利益的社会批判。这些都体现了新时期网络诗人全新的人... 新时期网络诗词在继承古代、近代各种诗学传统的同时,还吸收了新诗的某些优长,对现代城市进行了深刻地书写,既有基于生存境遇的自我叙述,也有聚焦苦难民众的底层书写,还有超越自身利益的社会批判。这些都体现了新时期网络诗人全新的人文精神与现代性取向。并且,相比于新诗而言,旧体诗词古雅的形式与现代社会遭遇之后,碰撞出的火花,更能体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断裂感,在艺术效果上也更具有'陌生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网络诗词 现代城市书写 自我叙述 底层书写 社会批判
原文传递
底层如何表述自我?--以《新中国妇女》中工农妇女的“劳动”自述为例
16
作者 刘希 王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6-43,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中国妇女》杂志上刊发了一些关于工农妇女对解放经历的自述,这些表述和再现受到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话语的影响,又包含了对主流话语的挪用和商榷。女农民和工人作者用"劳动"概念和"劳动光荣&qu...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中国妇女》杂志上刊发了一些关于工农妇女对解放经历的自述,这些表述和再现受到社会主义妇女解放话语的影响,又包含了对主流话语的挪用和商榷。女农民和工人作者用"劳动"概念和"劳动光荣"话语为自己1949前的生产实践赋予价值,肯定过去的经济贡献。这些表述不同于官方话语中从家内到家外,从拘禁到解放的二元、线性的主流叙述框架,是底层妇女肯定自身价值和表达自身利益的能动过程,也是妇女主体性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 工农妇女 劳动 自述
下载PDF
自我叙述与世界建构——主位视阈下的贵州竹王传说
17
作者 陈刚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8-42,共5页
现今竹王传说研究资料仍以典籍记载为主,而较少涉及口头流传的民间传说。文章以主位视角研究贵州民间流传的竹王传说,分析竹王诞生、神奇事迹和深远影响,探索其所构造的生活空间——周围事物、神灵与人,让各民族走上舞台,用自己的语言... 现今竹王传说研究资料仍以典籍记载为主,而较少涉及口头流传的民间传说。文章以主位视角研究贵州民间流传的竹王传说,分析竹王诞生、神奇事迹和深远影响,探索其所构造的生活空间——周围事物、神灵与人,让各民族走上舞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这种生活空间能够让自然、神灵与人和谐共处,能够为解决"祛魅"所带来弊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王传说 自我叙述 生活空间 祛魅
下载PDF
“女性电影”的“变”与“不变”--从《相爱相亲》到《爱情神话》
18
作者 卢荻菲尔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11期77-81,共5页
近年来,由一批女性导演创作的“女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熠熠生辉,获得了商业与口碑的双丰收。文章以一直以来坚持女性主义书写的“50后”女导演张艾嘉的《相爱相亲》和“90后”女导演邵艺辉的《爱情神话》为比较文本,探析这些由女性... 近年来,由一批女性导演创作的“女性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熠熠生辉,获得了商业与口碑的双丰收。文章以一直以来坚持女性主义书写的“50后”女导演张艾嘉的《相爱相亲》和“90后”女导演邵艺辉的《爱情神话》为比较文本,探析这些由女性执导、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题的“女性电影”,在文本建构、主旨表达及艺术创作上的总体趋向,解码“女性电影”的“变”与“不变”、传承与突破的演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电影 自我言说 形象建构 叙事艺术 《相亲相爱》 《爱情神话》
下载PDF
试析庐隐小说的特点
19
作者 王艳红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4-56,共3页
本文试着分析庐隐小说的特点:浓厚的自叙传性质;以情感人的悲剧意识;对女性命运的追问;融情入景的笔调。旨在说明庐隐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应当切实加以肯定的。
关键词 自叙传 悲剧意识 女性命运 情景交融
下载PDF
“学人小说”传统与知识分子的自我言说——评晓风的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写作
20
作者 王姝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3-88,共6页
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写作,由专业作家与教授作家两类人群构成,分别呈现出荒诞叙事与权力叙事的不同特点。作为教授作家的一员,晓风的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写作,接续了"学人小说"的传统,通过恢复现实主义的尊严,凭借强大的心理逻辑建... 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写作,由专业作家与教授作家两类人群构成,分别呈现出荒诞叙事与权力叙事的不同特点。作为教授作家的一员,晓风的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写作,接续了"学人小说"的传统,通过恢复现实主义的尊严,凭借强大的心理逻辑建构,展现了"士"人的精神立场,坚守了日常生活的理想与价值,从而跳出了两种模式之外,显示出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人小说” 晓风 自我言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