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肋间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及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范晓燕 高榴益 王利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2-983,共2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使用0.375%罗哌卡因(Ⅰ组)或0.3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手术中肋间神经阻滞效果及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肋间神经使用0.375%罗哌卡因(Ⅰ组)或0.37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Ⅱ组)。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后24 h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记录麻醉期间RR、MAP、HR及SpO2的变化。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阻滞完善时间缩短(P<0.05)、维持时间延长(P<0.01);术后4、8、12 h VAS评分Ⅱ组降低(P<0.01)。两组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可增强罗哌卡因肋间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延长术后镇痛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肋间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镇痛效果 乳腺手术
下载PDF
A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endoscopic subcutaneous mastectomy plus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with implants and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 被引量:15
2
作者 FAN Lin-jun JIANG Jun YANG Xin-hua ZHANG Yi LI Xing-gang CHEN Xian-chun ZHONG L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4期2945-2950,共6页
Background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BCS) has been the standar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Endoscopic subcutaneous mastectomy (ESM) plus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with implants is... Background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BCS) has been the standard surgical proced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Endoscopic subcutaneous mastectomy (ESM) plus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with implants is an emerging procedu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rospective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se two surgical procedures in our clinical setting. Methods From March 2004 to October 2007, 43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went ESM plus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with implants, while 54 patients underwent BCS.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rgical safe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ge, clinical stage, histopathologic type of tumor, operativ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drainage ti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partial necrosis of the nipple and superficial skin flap in the ESM patients, and hydrops in the axilla and residual cavity in the BCS pati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satisfactory postoperative cosmetic outcomes between the ESM (88.4%, 38/43) and BCS (92.6%, 50/54) patients (P 〉0.05). During follow-up of 6 months to 4 years, all patients treated with ESM were disease-free, but 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CS had metastasis or recurrence -- one of these patients died of multiple organ metastasis. Conclusions After considering the wide indications for use, high surgical safety, and favorable cosmetic outcomes, we conclude that ESM plus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immediate reconstruction with implants -- the new surgery of choice for breast cancer -- warrants serious consideration as the prospective next standard surgical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neoplasm ENDOSCOPE subcutaneous mastectomy segmental mastectomy breast implant
原文传递
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区段切除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8
3
作者 贾巍 张红真 +3 位作者 王文娟 赵光远 姜玉荣 YIN Changheng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749-375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区段切除肿块的复发性及治疗效果满意度,寻求更加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9例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组)和101例区段手术切除(对照... 目的探讨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引导穿刺抽液与区段切除肿块的复发性及治疗效果满意度,寻求更加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9例超声引导穿刺抽液(治疗组)和101例区段手术切除(对照组)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将两组患者复发率及治疗满意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超声引导穿刺抽液和区段切除肿块的总复发率为29.21%和21.78%,治疗组的总复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37;P=0.285)。(2)疼痛程度和治疗时间在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23;P=0.102),外表美观在治疗组中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穿刺抽液治疗既具有区段切除的治疗效果,且有更好的患者满意度。穿刺抽液作为更有效、更经济的诊治方法,对治疗早期浆细胞性乳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超声 穿刺抽液 区段切除
下载PDF
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 被引量:16
4
作者 游彩霞 徐斌 涂永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22)。对照组患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对... 目的探讨乳腺整形外科技术在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22)。对照组患者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隐匿性美容切口、随意腺体皮瓣转移等整形外科技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乳腺整形外科技术进行非哺乳期乳腺炎手术安全、有效,术后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传统手术 乳腺整形手术 皮瓣转移 隐匿性切口 乳腺区段切除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郁 邰智慧 +2 位作者 赵建红 李明 徐卫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4660-466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完成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68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结果:68例患者至...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为普及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综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7月完成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68例。手术方式为肿瘤区段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综合治疗。结果:68例患者至今存活,随访时间4~42个月,仅5例局部复发。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疗效满意,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区段切除 保乳手术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大分割调强放疗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郝福荣 吕春燕 +3 位作者 刘杰 姜迎宵 马瑞忠 王明臣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912-1916,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常规分割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及大分割调强放疗(hypo-fractionat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常规分割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及大分割调强放疗(hypo-fractionat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hIMRT)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美容效果。方法:选择2009~02—01—2013-01—31潍坊市人民医院放疗科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女性患者6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别纳入3-DCRT、IMRT或kIMRT组行放疗。3DCRT组采用6Mv_X射线切线野照射,全乳腺Dr50Gy/25次,2Gy/次,后续9/12MeV电子线予瘤床区补量10Gy/5次,2Gy/次;IMRT组:采用逆向动态调强技术,以切线野方向为调强主野的入射方向,全乳腺50Gy/25次,2Gy/次,瘤床区用X射线同步加量至60Gy/25次,2.4Gy/次,或全乳腺放疗结束后行电子线补量(方式及剂量同3DCRT);h-IMRT组:全乳腺42.5Gy/16次,2.66Gy/次,瘤床区同步X射线加量至48Gy。结果:3-DCRT组、IMRT组、h_IMRT组分别入组46、12和8例,中位随访23.9个月(2.1~48.0个月),3组患者免疫组化结果、病理类型、TNM分期、放化疗顺序及化疗方案、年龄、手术与术后’放疗时间间隔、肿瘤最大径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放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其中h-IMRT组周期最短。单变量一般线性模型三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放疗前后乳头纵向、横向位置,乳房横径,乳根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保留乳房术后患者健侧乳头比患侧低,P〈0.05;3组间乳头横向位置和乳房横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3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血液系统和皮肤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Ⅲ度及更严重的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均未影响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结论:短期随访结果显示,早期乳腺癌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留乳房术 剂量分割 调强放疗 美容
原文传递
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激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及近期复发率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唐诗 杨波 吴湫滢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激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科室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27);观察组采用区段切除术,对照...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激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科室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27);观察组采用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0%(33/33),对照组治愈率为85.19%(23/27),两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提示,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13.04%(3/23),两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激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整体治疗效果理想且近期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运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区段切除术 保守治疗 治疗效果 复发率
下载PDF
不同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对乳腺区段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向前 邴艳春 +2 位作者 杨婉容 王鸿旻 马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氯胺酮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区段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n=30),不使用氯胺酮的对照组(A组)和氯胺酮剂量分别给予0.5 m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氯胺酮辅助全凭静脉麻醉对乳腺区段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4组(n=30),不使用氯胺酮的对照组(A组)和氯胺酮剂量分别给予0.5 mg/kg(B组)、1.0 mg/kg(C组)、1.5 mg/kg(D组)的观察组.记录4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喉罩置入后(t1)、切皮后1 min(t2)和切皮后25 min(t3)各时间节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数值.随访记录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两种评分方法评估术前1 d(T0),及术后2 h(T1)、6 h(T2)、12 h(T3)和24 h(T4)的认知功能.结果术中MAP、HR组内比较,B组各时间点变化最小、最稳定(P>0.05),A组各相邻时间点差值变化最大(均P<0.05).VAS评分B、C、D组T1~T3低于A组;B、C、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MoCA评分比较,4组在T0和T4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间点D组<C组<B组<A组(均P<0.05);T2时A组>B组>C组/D组(均P<0.05),T3时各组均较T2时评分明显上升(均P<0.05).结论氯胺酮可降低乳腺区段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且与剂量呈依赖性,但对术后24 h的认知功能无影响,小剂量的氯胺酮影响更小且术后镇痛效果好,术中生命体征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麻醉 静脉 镇痛 认知功能障碍 乳腺区段切除
下载PDF
布托啡诺与奈福泮超前镇痛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刘静 李秀泽 +1 位作者 鲁鸿 李卫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52-454,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与盐酸奈福泮超前镇痛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择期局麻下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组(B组)、奈福泮超前镇痛组(N组)及安慰剂对照组(C组),每组患者30例。观... 目的对比研究酒石酸布托啡诺与盐酸奈福泮超前镇痛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择期局麻下乳腺肿块区段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组(B组)、奈福泮超前镇痛组(N组)及安慰剂对照组(C组),每组患者30例。观察术中MAP、HR、RR和SpO2的变化及疼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局麻药用量,围术期恶心、呕吐、头昏、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B组及N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应时间点C组(P<0.01),疼痛评分在B组及N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N组及C组(P<0.01),镇静评分在N组及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及N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在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及奈福泮超前镇痛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都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局麻药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但是布托啡诺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乳腺区段切除术 布托啡诺 奈福泮
下载PDF
腺体瓣成型法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海荣 高红霞 赵婷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8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腺体瓣成型法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10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96例NP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 目的观察腺体瓣成型法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P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9年10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96例NP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腺体瓣成型法乳腺区段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病灶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同侧乳房复发率及术后乳房外观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同侧乳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乳房外观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PM患者行腺体瓣成型法乳腺区段切除术优于病灶区段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并可有效降低乳腺炎术后同侧乳房复发率,最大程度保留乳房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哺乳期乳腺炎 区段切除术 腺体瓣成型法
下载PDF
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在乳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圣应 洪士开 +3 位作者 郑绪才 高红 刘松 赵源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即刻乳房成形的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5例乳腺大区段切除术后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乳腺癌患者在... 目的:探讨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即刻乳房成形的手术适应证、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5例乳腺大区段切除术后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乳腺癌患者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中采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22例,采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4例。术后据主客观标准评价重建效果。结果2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外形良好,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无皮瓣及乳头坏死。术后给予常规化疗,随访2~12个月,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例乳腺良性疾病术后乳房外观优良,患者较满意。结论对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及乳腺大区段切除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整复重建乳房外形,具有经济、操作可行、无附加切口、外形良好、减少乳房缺失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胸壁脂肪筋膜瓣 乳房成形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区段切除术
原文传递
乳腺区段切除术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炜鹏 张涛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9期2002-2004,203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血清...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组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随访1年评估患者临床疗效(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量表(FACT-B)中生理、功能评分和对照组患者的情感、乳腺癌特异因素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情感、功能及乳腺癌特异因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状况、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绝经期 乳腺区段切除术 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保留乳房治疗早期青年乳腺癌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炳煌 王进胜 林江华 《肿瘤防治杂志》 2000年第6期625-626,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青年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 31例早期青年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 ,术后常规放疗 ,腋淋巴结阳性者辅以CMF或CAF方案化疗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给予TAM治疗。结果 :随访 11个月~ 9年 ,中位 ... 目的 :探讨早期青年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的可行性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 31例早期青年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 ,术后常规放疗 ,腋淋巴结阳性者辅以CMF或CAF方案化疗 ,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给予TAM治疗。结果 :随访 11个月~ 9年 ,中位 4 1个月。术后局部复发率 3.2 % ,3年生存率94 4 % ,5年生存率 85.7% ,美容效果满意率 87.0 %。结论 :对早期青年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治疗是安全的 ,术式以乳腺区段切除并全腋淋巴结清除更为合理 ,术后常规放疗可降低复发率 ,该治疗保留了乳房外形 ,满足了患者的精神和生理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区段切除 腋淋巴结清除 乳腺癌 治疗
下载PDF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锡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2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保守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治愈、美观度、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CRP、IL-6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美观度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得到改善,治疗有效率及乳房美观度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12个月内的疾病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区段切除术 非哺乳期乳腺炎 乳房美观度 并发症 复发
下载PDF
区段切除术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瞻琳 滑志鹏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区段切除术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接收治疗的7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区段切除术对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接收治疗的7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采取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病情迁延时间、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病情迁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乳头凹陷率、肿块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区段切除术治疗,能够显著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且临床效果显著,同时预后情况较佳,是一种值得广为借鉴与应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切除术 非哺乳期乳腺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研究
16
作者 易坤 彭志雄 谢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8期129-133,共5页
目的:探究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春新建医院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 目的:探究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宜春新建医院收治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取改良根治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乳腺美学指标、肿瘤标志物、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23.362、9.445、6.511、4.001;P=0.000、0.000、0.000、0.000);治疗6周后,研究组乳腺美学指标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71,P=0.000);两组肿瘤异常蛋白(TAP)、唾液酸(SA)及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TAP、SA、TP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8.463、59.495、5.744;P=0.000、0.000、0.000);两组生理状况、附加关注程度、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功能状况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生理状况、附加关注程度、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及功能状况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11.428、12.482、13.910、10.656、8.704;P=0.000、0.000、0.000、0.000、0.000)。结论:乳腺癌患者采取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多肽特异性抗原水平,显著改善美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区段切除术 肿瘤标志物 多肽特异性抗原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17
作者 吉文仲 刘春丽 陈建中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2期1327-1329,1361,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患... 目的 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给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ACT-B量表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FACT-B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3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生存、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可改善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及总生存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区段切除术 腋淋巴结清扫术 早期乳腺癌
下载PDF
手术室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缘 赵文君 +2 位作者 杨娟 文方 李秀泽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B12期22-23,共2页
目的:促进手术室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手术室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15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15例,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减慢滴速或... 目的:促进手术室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手术室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15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15例,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减慢滴速或停止后症状很快消失。结论:有必要加强手术室护士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认知和相关药物知识的培训,制订有效的抗生素应用流程,并有效沟通,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应用 抗生素 手术室
下载PDF
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随意皮瓣转移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及美学效果
19
作者 刘汉成 李慧明 马立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随意皮瓣转移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8例NP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随意皮瓣转移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的临床及美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8例NP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联合组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随意皮瓣转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乳房美学效果优良率、并发症及随访1年的治愈和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乳房美学效果优良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1.36%(P<0.05);术后1个月内,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2.73%(P<0.05);随访1年,联合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随意皮瓣转移术治疗NPM,可以缓解炎症反应,提高美学效果,且治愈率高,并发症和复发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区段切除术 随意皮瓣转移术 非哺乳期乳腺炎 美学效果 复发
下载PDF
PM联合ALND对早期乳腺癌患者VCAM-1水平的影响及远期疗效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志坤 闫立果 +1 位作者 王丹丹 段倞艳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PM)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PM联合ALND术。观察... 目的研究乳腺区段切除术(PM)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乳腺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PM联合ALND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VCAM-1水平、生活质量和1年复发率、病死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2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感觉异常和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和术后3 d的V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M联合ALND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VCAM-1水平影响小,但能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区段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术 乳腺癌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