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9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子乳液共聚合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胶乳粒子的“反相核-壳”结构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克友 耿克斌 朱弼忠 《合成橡胶工业》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8-160,共3页
以聚氨酯(PU)乳液为种子,对丙烯酸酯进行种子乳液共聚合,所得胶乳粒子用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胶乳粒子为“反相核-壳”结构,PU相为壳,聚丙烯酸酯(PA)相为核;从外壳到核,PU相逐渐减少,而PA相逐渐增多。种子乳液共聚... 以聚氨酯(PU)乳液为种子,对丙烯酸酯进行种子乳液共聚合,所得胶乳粒子用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胶乳粒子为“反相核-壳”结构,PU相为壳,聚丙烯酸酯(PA)相为核;从外壳到核,PU相逐渐减少,而PA相逐渐增多。种子乳液共聚合时,连续加料制得的胶乳粒子中PU相在外壳较多,而半连续加料的则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乳液聚合 聚丙烯酸酯 胶乳 橡胶 结构
下载PDF
EVA/BA-GMA复合乳液的合成及其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建宗 程时远 贺火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42-344,共3页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EVA)乳液为聚合种子,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于EVA∶BA∶GMA=80∶20∶1~5(质量比)、72℃和2~3h反应条件下,合成了EVA/AB-GMA复合乳液。经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分析...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EVA)乳液为聚合种子,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共聚单体,采用乳液聚合,于EVA∶BA∶GMA=80∶20∶1~5(质量比)、72℃和2~3h反应条件下,合成了EVA/AB-GMA复合乳液。经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热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胶粒呈微空腔及模糊毛状界面结构;与EVA乳液相比,成膜能力强,胶膜胶粒融合细密,耐水性(吸水率14.2%)高,拉伸强度(17.9MPa)下降,伸长率(640%)增大,有两个T_g值(-3.6℃和-340℃);热处理可使胶膜中的羟基和环氧乙基交联,胶膜性能相应提高,T_g为-43℃和-29.8℃,吸水率为54%,拉伸强度为20.4MPa,伸长率为5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橡胶 乳化剂 性能 改性
下载PDF
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中空多孔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8
3
作者 罗付生 丁建东 +3 位作者 杨光成 王玉 宋洪昌 李风生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用分散聚合法制得粒径约为 3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微球 ,通过溶胀、种子乳液聚合及萃取得到中空多孔聚合微球 ,使用扫描电镜检测了其中空多孔形貌和粒径 。
关键词 中空多孔微球 聚苯乙烯 种子乳液聚合 制备 聚合物微球
下载PDF
种子法制备高固含量聚醋酸乙烯乳液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红卫 杨伯伦 +1 位作者 曹勇 陈琼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0,74,共4页
以半成品VAE乳液作种子,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和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固含量不低于60%(未加入DBP),黏度约3000mPa.s的聚醋酸乙烯乳液;考察了种子乳液、保护胶体、表面活性剂对乳液黏度、滤渣、贮存稳定性的影响;测试了产品应用性能。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酯 种子聚合 聚醋酸乙烯乳液 高固含量
下载PDF
聚硅氧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的制备 被引量:14
5
作者 孟勇 翁志学 +2 位作者 单国荣 黄志明 潘祖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由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高硅含量 (m(有机硅 )∶m(丙烯酸酯 ) =7∶6)的核 /壳结构聚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复合粒子。研究了乳化剂类型与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聚合方法等工艺条件对聚合动力学、复合粒子的粒径分布及形... 由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高硅含量 (m(有机硅 )∶m(丙烯酸酯 ) =7∶6)的核 /壳结构聚硅氧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复合粒子。研究了乳化剂类型与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和聚合方法等工艺条件对聚合动力学、复合粒子的粒径分布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m(SDS)∶m(OP 1 0 ) =1∶1的复合乳化剂可以获得粒径小 ( 1 0 0nm)、分布窄的稳定复合乳液 ;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增加 ,乳液粒子粒径变小、单体转化率增加 ;提高催化剂、引发剂浓度将会提高单体转化率 ;相对一次投料法 ,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滴加的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的复合粒子粒径均一、形态规整、具有明显的核 /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硅氧烷 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下载PDF
羟基硅油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富堂 张晓镭 +1 位作者 冯见艳 王兆闫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90-793,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为复合乳化剂,合成了以羟基硅油改性的丙烯酸酯成膜材料。考察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以及聚硅氧烷对共聚乳液...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为复合乳化剂,合成了以羟基硅油改性的丙烯酸酯成膜材料。考察了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以及聚硅氧烷对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软硬单体最佳配比为m(BA):m(MA)=13:12,聚合反应温度为75—80℃,总乳化剂质量分数为2%,聚硅氧烷质量分数为10%时,获得的聚合乳液稳定性较好,改性树脂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吸水率明显降低,抗张强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乳液聚合 羟基硅油 丙烯酸酯 玻璃化转变温度
下载PDF
乙烯基有机硅乳液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邓惠萍 侯有军 曾幸荣 《化学与粘合》 CAS 2006年第3期149-152,共4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聚合、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A-171)共聚改性制得半透明的乙烯基改性有机硅乳液,以该乳液做种子乳液为下一步的接枝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作准备。详细讨论了聚合反应条件对乙烯基改性... 采用乳液聚合法,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开环聚合、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A-171)共聚改性制得半透明的乙烯基改性有机硅乳液,以该乳液做种子乳液为下一步的接枝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作准备。详细讨论了聚合反应条件对乙烯基改性有机硅乳液的D4转化率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为80℃,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用量为D4质量的5%,A-171为3%,混合乳化剂SDS和OP-10总量为3%,SDS和OP-10的质量比为2/1,D4与水的质量比为1/2,制得的乙烯基改性有机硅乳液的D4转化率最高,达到80.6%,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有机硅乳液 开环聚合 种子乳液 稳定性
原文传递
双功能改性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儒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20,共4页
在丙烯酸丁酯—丙烯腈—丙烯酸甲酯体系中,引入1%~2%的丙烯酸,2%~3%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5%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与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乳化剂,采取自生种子聚合技术可制得双功能团改性的丙烯酸树脂皮革涂饰剂。
关键词 改性 丙烯酸树脂 乳液聚合 皮革 涂饰剂 制革
下载PDF
透明抗冲改性剂MBS树脂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仁春 李健 +1 位作者 关光华 刘瑞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37-140,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丁苯胶乳(SBR)上接枝共聚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合成了具有完整核壳结构的MBS树脂。通过激光散射仪和TEM,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和用量、聚合温度、丁苯胶乳浓度、交联剂含量和电解质浓度等聚合操作条件...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丁苯胶乳(SBR)上接枝共聚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合成了具有完整核壳结构的MBS树脂。通过激光散射仪和TEM,研究了引发剂种类和用量、聚合温度、丁苯胶乳浓度、交联剂含量和电解质浓度等聚合操作条件对接枝效率、粒径分布和粒子形态的影响,同时测定了MBS样品与PVC混炼合金的抗冲强度、透光率、浊度和拉伸强度,阐述了影响树脂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控制方法,提出了新的合成工艺方法,减少了接枝过程次级粒子的形成,所得MBS胶乳粒径分布窄,产品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改性剂 MBS 种子乳液聚合 性能
下载PDF
大粒径聚丙烯酸丁酯胶乳的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健 翟云芳 +3 位作者 梁滔 荔栓红 王锋 付含琦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305,共3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生产工艺中的基础胶乳聚丙烯酸丁酯(PBA),考察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其粒径增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种子胶乳时可加入质量分数0.2%~0.8%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在种子胶乳粒径...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生产工艺中的基础胶乳聚丙烯酸丁酯(PBA),考察了配方和工艺条件对其粒径增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成种子胶乳时可加入质量分数0.2%~0.8%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在种子胶乳粒径放大试验时,加入质量分数0.3%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及补加的单体量为种子胶乳总固体物质量的33倍可以得到大粒径的PBA胶乳。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进行PBA胶乳粒径放大方法简便、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胶乳 种子乳液聚合 粒径
下载PDF
MBS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宁利红 林润雄 +1 位作者 董兰国 王春璐 《弹性体》 CAS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采用适时补皂、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粒径大、分布窄的SBR胶乳。该胶乳接枝St-MMA共聚单体合成MBS树脂。研究了SBR粒径大小及其分布、MBS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其微观形态。实验结果表明,MBS树脂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MBS树脂的橡... 采用适时补皂、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粒径大、分布窄的SBR胶乳。该胶乳接枝St-MMA共聚单体合成MBS树脂。研究了SBR粒径大小及其分布、MBS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其微观形态。实验结果表明,MBS树脂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MBS树脂的橡胶相和树脂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MBS树脂呈现规整的核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聚合 SBR胶乳 核壳结构 MBS树脂
下载PDF
较低分子质量SAN包裹的PTFE抗滴落剂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纯婷 范文彬 杜丽君 《有机氟工业》 CAS 2020年第4期1-5,16,共6页
研究了在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核、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为壳的种子乳液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用量和加入方式、反应温度、链转移剂的种类、用量和加入方式以及不同乳化剂含量的PTFE乳液等试验条件对聚合后PTFE抗滴落剂乳液的固含量、SA... 研究了在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核、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为壳的种子乳液聚合反应中,引发剂用量和加入方式、反应温度、链转移剂的种类、用量和加入方式以及不同乳化剂含量的PTFE乳液等试验条件对聚合后PTFE抗滴落剂乳液的固含量、SAN壳共聚物的分子质量的影响。通过优化种子乳液聚合的反应条件,制备得到壳层SAN聚合物分子质量较低、乳液固含量较高的PTFE抗滴落剂。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入链转移剂可有效降低SAN壳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增加PTFE与基底树脂的相容性,提高其抗滴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种子乳液聚合 链转移剂
下载PDF
AC对St或MMA为壳层单体种子乳液聚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守平 丛川波 +3 位作者 陈骁 刘勃 周琼 吴其晔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3,共3页
在种子乳液聚合中加入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制备了可发气核壳结构复合微球。探讨了AC用量对以聚苯乙烯(PSt)微凝胶为种子,St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单体的2种体系稳定性及转化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MA为壳层单体的... 在种子乳液聚合中加入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AC),制备了可发气核壳结构复合微球。探讨了AC用量对以聚苯乙烯(PSt)微凝胶为种子,St或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壳层单体的2种体系稳定性及转化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MA为壳层单体的聚合体系是较理想体系。当AC用量从1g增加到8g时,以St为壳层单体体系的最终转化率从96.2%下降到74.2%,以MMA为壳层单体体系的最终转化率基本不变,保持在96%左右。但AC的加入使以MMA为壳层单体体系的反应速度最大值的出现时间推后了10min,且其值仅为未加入AC体系的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二甲酰胺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可发气微球 核壳结构 种子乳液聚合
下载PDF
单分散高聚物微球的合成研究
14
作者 刘开录 杨文英 《铀矿冶》 CAS 1996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用乳液聚合法和种子溶胀聚合法研究合成了单分散高聚物微球。用乳液聚合法合成粒径2μm和3.1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作种子,首先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对种子进行溶胀,然后再用单体溶胀,可合成粒径较大的约SPin、6.4μ... 用乳液聚合法和种子溶胀聚合法研究合成了单分散高聚物微球。用乳液聚合法合成粒径2μm和3.1μ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作种子,首先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对种子进行溶胀,然后再用单体溶胀,可合成粒径较大的约SPin、6.4μm、和8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单体浓度和种子浓度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均匀性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液聚合 单分散 高聚物微球 高聚物
下载PDF
种子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酯/苯乙烯复合乳液的研究
15
作者 普敏莉 李景庆 盛京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3期38-40,共3页
采用种子聚合技术 ,以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乙酯为核单体 ,以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壳单体 ,讨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复合乳液制备及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合成了水稀释稳定、电解质稳定。
关键词 种子聚合法 乳胶性质 乳液涂膜性能 高合子复合乳液 合成
下载PDF
影响氟改性硅丙乳液聚合及其聚合物膜表面特性的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嘉亮 赵翠峰 +1 位作者 张大华 方仕江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4-337,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阴、阳离子型氟改性硅丙乳液,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温度、氟改性单体和种子乳液的用量、乳化剂用量和pH值等因素对转化率和聚合物膜与水之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中含有聚硅...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阴、阳离子型氟改性硅丙乳液,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聚合温度、氟改性单体和种子乳液的用量、乳化剂用量和pH值等因素对转化率和聚合物膜与水之间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中含有聚硅氧烷链段和CF2基团;聚合温度对转化率的影响较显著;在阳离子乳化体系中,当聚硅氧烷种子乳液、含氟丙烯酸酯单体和乳化剂的用量分别为10%、10%和1.1%时,转化率可以达到90%左右,接触角达到104°以上;随着体系pH值的逐渐增大,阳离子型氟改性硅丙乳液的Zeta电位明显降低,但阴离子型乳液的Zeta电位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改性 硅丙乳液 种子乳液聚合 接触角 疏水性 ZETA电位
下载PDF
氯乙烯接枝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的开发研究
17
作者 邵吉军 《聚氯乙烯》 CAS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介绍了国内外PVC冲击改性剂的生产、消费状况及氯乙烯接枝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的研究开发现状,认为核粒径大小及核-壳结合状况是影响氯乙烯接枝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可控制粒径大小,通过某种聚合工艺... 介绍了国内外PVC冲击改性剂的生产、消费状况及氯乙烯接枝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的研究开发现状,认为核粒径大小及核-壳结合状况是影响氯乙烯接枝丙烯酸酯冲击改性剂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可控制粒径大小,通过某种聚合工艺及使用交联剂可控制核-壳结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冲击改性剂 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下载PDF
VAc/BA/NaAA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周一新 林群芳 周晓东 《上海涂料》 CAS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固含量较高(40%)、稳定性较好(常温贮存期6个月以上)的VAc/BA/NaAA共聚物乳液。通过DLS、GPC、接触角测试仪等对乳液粒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接触角进行测试和表征,并测试了乳液保水率、乳胶膜吸水率...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固含量较高(40%)、稳定性较好(常温贮存期6个月以上)的VAc/BA/NaAA共聚物乳液。通过DLS、GPC、接触角测试仪等对乳液粒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接触角进行测试和表征,并测试了乳液保水率、乳胶膜吸水率、拉伸强度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适量功能性单体的引入,对乳液稳定性、保水性有明显改善;同时乳胶膜的亲水性和力学强度也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丁酯 丙烯酸钠 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
下载PDF
油酸/PS/TiO_2复合纳米微球对液体石蜡抗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2
19
作者 赵彦保 周静芳 +1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3-75,共3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油酸 / PS/ Ti O2 复合纳米微球 ,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油酸 / PS/ Ti O2 复合纳米微球添加剂对液体石蜡抗磨性能的影响 ,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边界膜元素的组成及化学状态 .结果表...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油酸 / PS/ Ti O2 复合纳米微球 ,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油酸 / PS/ Ti O2 复合纳米微球添加剂对液体石蜡抗磨性能的影响 ,采用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钢球磨斑表面边界膜元素的组成及化学状态 .结果表明 ,油酸 / PS/ Ti O2 复合微球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能显著提高基础油的失效载荷 .表面分析结果表明 ,复合纳米微球的抗磨作用取决于其摩擦化学反应所生成的含有 Ti O2 及部分添加剂分解产物的复合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PS/TIO2 复合纳米微球 种子聚合 抗磨性能 液体石蜡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的聚合度与抗氧化活性关系 被引量:39
20
作者 孙芸 徐宝才 +1 位作者 谷文英 熊晓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1-46,共6页
采用亚油酸体系和脂质体体系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不同聚合度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亚油酸及脂质体体系中,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高于VC和VE,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与合成抗氧化剂BH... 采用亚油酸体系和脂质体体系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不同聚合度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亚油酸及脂质体体系中,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高于VC和VE,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与合成抗氧化剂BHT相近。聚合度对原花青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较大,单体对脂质体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低于二聚体,对于聚合体而言,原花青素对亚油酸体系和脂质体体系的抗氧化作用均随着聚合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原花青素 聚合度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