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流派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学术思想特点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李远翔 黄仁燕 +1 位作者 樊炜静 柳国斌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9期1015-1020,共6页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溃疡常经久难愈,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现在医家多认为糖尿病足溃疡属中医学脱疽、筋疽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湿热毒瘀是其主要病...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足溃疡常经久难愈,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独特优势,现在医家多认为糖尿病足溃疡属中医学脱疽、筋疽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湿热毒瘀是其主要病理因素,病变脏腑涉及肝脾肾等;辨证当局部辨证与整体辨证结合,以局部辨证为主;治疗则分期分型论治,内外合治。现代中医学对糖尿病足溃疡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但不同流派及医家对于本病的认识略有差异。从不同中医外科流派的角度,比较和总结全国不同流派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证经验、特色技术及学术思想,探讨其病因病机、辨证思路与特色疗法。参考文献4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足 脱疽 筋疽 学术流派 临证经验 学术思想 中医外科学
下载PDF
开展中医药文化进小学校园活动的体会——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医药会展中心活动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宁小清 钟霞军 +2 位作者 谈远锋 韦威 朱智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0期24-26,共3页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在小学中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活动,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中医药文化教育,了解中医药,接受中医药,是每一个中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多年...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在小学中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活动,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中医药文化教育,了解中医药,接受中医药,是每一个中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多年在南宁市的小学中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谈谈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小学校园 中医药科普
下载PDF
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去向的反思 被引量:7
3
作者 谢静涛 黎顺成 肖长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通过对近5年应用心理学毕业生的去向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毕业生在心理咨询方向、教育领域、公务员等几个方向的去向。结果提示:以医为背景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无资格获取医生证)没有自己的就业优势。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心... 通过对近5年应用心理学毕业生的去向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毕业生在心理咨询方向、教育领域、公务员等几个方向的去向。结果提示:以医为背景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无资格获取医生证)没有自己的就业优势。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应用心理学专业 毕业生
下载PDF
PBL联合LBL在留学生《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卢静 陈欢 +2 位作者 唐青青 刘晓蒙 张朝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5期11-15,共5页
目的了解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结合在留学生《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和2015级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试验组96人,在完... 目的了解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结合在留学生《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和2015级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研究,试验组96人,在完成LBL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叠加使用PBL教学法;对照组65人,采用单纯LBL教学法,在学期结束后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考核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的期末成绩优于对照组(P=0.000),试验组40分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多于对照组(P=0.008)。结论PBL+LBL混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单纯LBL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PBL教学 LBL教学 留学生 西医院校 《针灸学》 中医
下载PDF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孟河医派传承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2
5
作者 许锐 高华 何俊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80-83,共4页
孟河医派是目前国内传承脉络最清晰、学科最齐全、传承人最多、流传最广泛的地方中医流派,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诊治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孟河医派等中医流派传承面临着不小挑战。本文调查孟河医派发源地常州市的基层医疗卫生... 孟河医派是目前国内传承脉络最清晰、学科最齐全、传承人最多、流传最广泛的地方中医流派,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诊治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孟河医派等中医流派传承面临着不小挑战。本文调查孟河医派发源地常州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在孟河医派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职工、辖区居民对孟河医派文化的认知度,分析常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孟河医派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孟河医派高质量传承与发展,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从而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中医药 传承
下载PDF
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融合课程思政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夏金婵 袁静 +4 位作者 从人愿 张小莉 孙颖 梅雪 李业亮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3期83-85,共3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使命。思政课与专业课同等重要,为了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课和专业课相融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使命。思政课与专业课同等重要,为了培养德才兼备适应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思政课和专业课相融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中医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将"课程思政"理念融于其教学过程,将专业技术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文章探讨了"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方法与途径,以期为其他医学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课程思政 融合 方法与途径 教学
下载PDF
中和医派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经验概述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杨 庞丹丹 +5 位作者 王秀阁 郭宏昌 魏素丽 穆俊平 李伯武 杨建宇(指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3期159-162,共4页
中和医派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和思想贯穿始终,理论上提出"脾藏精",治疗上重视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常联合中成药、针灸、降糖药,以提高疗效,高效控糖,减缓或避免并发症。强调日常养护,从根本上控糖。
关键词 中和医派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消渴 综述
下载PDF
江苏地方医派传承发展张仲景学说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俊杰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仲景学说自明清开始出现北学南移,此与江苏地方医派关系密切。除刊刻《仲景全书》,精研仲景学术思想外,江苏医家结合当地气候、饮食及患者体质等因素,灵活变通《伤寒杂病论》的证治思路,促进了温病学派的诞生。此外,江苏地方医派秉承寒... 仲景学说自明清开始出现北学南移,此与江苏地方医派关系密切。除刊刻《仲景全书》,精研仲景学术思想外,江苏医家结合当地气候、饮食及患者体质等因素,灵活变通《伤寒杂病论》的证治思路,促进了温病学派的诞生。此外,江苏地方医派秉承寒温一体理论,临证融伤寒、温病之长,同时将此思想融入中医教育中;并且借鉴西方院校教育模式,发展中医学校教育,开辟当代中医教育之先河。文章对江苏中医流派的学术及教育学思想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对后续的中医药数字化科普工作进行了思考及展望,为中医流派的守正创新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地方医派 张仲景 北学南移 寒温一体 传承发展 中医教育 中医数字化科普
下载PDF
陆氏针灸流派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被引量:5
9
作者 舒予 裴建 +2 位作者 高正 沈雪勇 邓海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63-2765,共3页
陆氏针灸流派形成于清末民初,是目前我国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针灸流派之一,已被列入上海市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经脉元气说"、"全面切诊,重视肾气与胃气之虚实"、"识别标本,权衡缓急"、"... 陆氏针灸流派形成于清末民初,是目前我国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针灸流派之一,已被列入上海市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经脉元气说"、"全面切诊,重视肾气与胃气之虚实"、"识别标本,权衡缓急"、"习用毫针,重视手法"、"善用温针,辅以中药"为主要学术思想,从脾胃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文章通过文献整理,从学术思想、取穴配穴、针刺方法及病例分析等方面探讨陆氏针灸流派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术流派 陆氏针灸流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论儒家“中庸”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1期2333-2334,共2页
儒家中庸思想的内涵即为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中。中医学由此认为,生命的稳态在于平衡、疾病的本质在于失衡、诊断的睿智在于察平、治疗的境界在于调平、养生的秘旨在于持平。
关键词 中庸 中医学
下载PDF
历史地理学视域下的吴门医派学术探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卞雅莉 范崇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9-1091,1159,共4页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术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医学流派,历代名医辈出,著述丰富,其理论思想与临床经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在综合分析吴门医派的发展源流基础上,从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学术传承等历史传承性角度... 吴门医派是中医学术流派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性医学流派,历代名医辈出,著述丰富,其理论思想与临床经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运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在综合分析吴门医派的发展源流基础上,从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学术传承等历史传承性角度以及地理区域、地理环境、道地药材等地理区域性角度考察吴门医派,归纳其学术特点和传承特色分别为首论温病、开创先河,名医云集、医著荟萃,学派纷呈、各具特色,重视传承、远播海外。纵观吴门医派发展过程,苏州地区独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包容性对其具有深远的影响,整理其学术脉络,学术思想的交融与创新是吴门医派在明清时期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门医派 历史地理学 中医学术流派
下载PDF
历史地理学视阈下的齐鲁医派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慧明 李成华 +1 位作者 王振国 刘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99-2501,共3页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和地域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齐鲁医派深深植根于齐鲁文化的沃土。齐鲁医派的产生和发展,是在齐鲁大地特有的地域、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发展起...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和地域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齐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齐鲁医派深深植根于齐鲁文化的沃土。齐鲁医派的产生和发展,是在齐鲁大地特有的地域、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发展起来的医学流派。齐鲁医派结合齐鲁大地的地理气候、历史文化、生活习性、体质等具有地域特点的多方面内容,灵活运用中医理论不断探索、创新,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治疗疾病的新思路和方法,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齐鲁文化 齐鲁医派 中医 学术流派
原文传递
高氏流派从痰湿瘀阻论治少弱精子症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鑫 刘筱茂 +1 位作者 高思宇 高培雄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少弱精子症是临床常见病,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医治疗多从补肾入手,取得一定疗效。榆林高氏中医妇科流派认为,少弱精子症的发病与饮食、情志、劳逸失调密切相关。饮食不节,痰湿内盛,情志不畅,气滞血瘀,劳逸失调,损伤肾精。病... 少弱精子症是临床常见病,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目前中医治疗多从补肾入手,取得一定疗效。榆林高氏中医妇科流派认为,少弱精子症的发病与饮食、情志、劳逸失调密切相关。饮食不节,痰湿内盛,情志不畅,气滞血瘀,劳逸失调,损伤肾精。病位主要在脾,涉及肝、肾。病性“实多虚少”,以痰、湿、瘀实邪多见,肾虚精亏者较少。痰湿瘀阻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治法为“祛湿化痰,活血通络”,以自拟“生精汤”为主方,药物组成为陈皮、清半夏、茯苓等。此方特色鲜明,疗效突出,为中医临床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弱精子症 痰湿瘀阻 高氏流派 中医药疗法 医案
下载PDF
先秦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佩丽 叶高翔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3-86,共4页
道家是中国古代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和宗教形式,它同儒家一样,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古代最发达的自然科学之一——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与轰轰烈烈的对医、易相关性研究截然不同的是,有关医、道... 道家是中国古代以老庄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和宗教形式,它同儒家一样,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古代最发达的自然科学之一——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与轰轰烈烈的对医、易相关性研究截然不同的是,有关医、道的相关性研究却一直比较片面和简单,这当然与道家思想的深邃与博大不无关系。本文从先秦道家思想对中医学基础理论形成的影响这一角度进行讨论,可以追溯中医的起源,探究中医学的文化特征和人文精神,更深入地研究医道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道家思想 中医学 影响
下载PDF
中和医派指导下中医护理对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雪茹 《光明中医》 2024年第3期603-606,共4页
目的研究中和医派指导下,中医护理疗法对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腹部手术为例,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100例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 目的研究中和医派指导下,中医护理疗法对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腹部手术为例,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100例普外科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中医护理疗法,比较2组各项护理结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缩短,术后24、48、72 h腹胀评分降低、VAS评分降低、满意率提升、生活质量评分增加(P<0.05)。结论在中和医派指导下,中医护理疗法对普外科护理服务的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医派 中医护理 普外科
下载PDF
中医院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认知现状调研——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胜男 杜昱玲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221-224,共4页
探究中医院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认知现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问卷普查上海中医药大学69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专业认同感、专业认知行动,运用SPSS 25.0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专业认知、专业认同感、专业... 探究中医院校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认知现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问卷普查上海中医药大学69名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知、专业认同感、专业认知行动,运用SPSS 25.0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专业认知、专业认同感、专业认知行动总体得分较低,年级、民族、家庭所在地、家庭情况、专业认知教育现状评价与专业实践情况对专业认知有显著影响。学生对该专业本身价值均较为认可,对专业前景和个人发展存有不确定性,建议高校配置专业认知教育,提升专业学科建设,构建社会价值导向,建立实践价值机制,拓宽学生的专业认知途径,发展专业朋辈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知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中医院校
原文传递
洞泾镇中小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娣 秦玉革 +2 位作者 李莉 王凯 朱菲菲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10-13,23,共5页
目的:分析洞泾镇中、小学生流感防治知识、行为和中医药防治流感知识的知晓和执行情况,为下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松江区洞泾镇2所学校、3~9年级共44个班级的2 0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感防治知识、预防流... 目的:分析洞泾镇中、小学生流感防治知识、行为和中医药防治流感知识的知晓和执行情况,为下阶段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松江区洞泾镇2所学校、3~9年级共44个班级的2 01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感防治知识、预防流感行为、获取流感防治知识的途径和中医防治流感知识,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问卷并回收。结果:学生对流感具有传染性和流感的病原体知识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3.46%和74.48%,其他流感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热退2 d后上学的健康行为执行率较低,分别为33.82%和28.02%,其他健康行为执行率较高。52.40%的学生认为中医治疗能防治流感;60.29%的学生在罹患流感或感冒时,医生或家长会选择中医药进行治疗;50.55%的学生在流感流行时,会用中医药方法进行预防。结论:应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的流感防治知识,使学生形成健康行为。此外,中医药在校园防治流感方面的接受程度较好,应创造更多机会让社区中医医生进校园进行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中小学生 知识 行为 中医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学术流派传承在中医妇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方法初探
18
作者 毛常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中医学生成长到中医师的必要阶段,由于中医学的自身特点,需要培训基地探索适合中医住培医师成长的特有模式。文章以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教学为切入点,探讨了在中医住培工作中开展学术流派教育...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是中医学生成长到中医师的必要阶段,由于中医学的自身特点,需要培训基地探索适合中医住培医师成长的特有模式。文章以中医学术流派传承教学为切入点,探讨了在中医住培工作中开展学术流派教育的意义,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列举了若干在中医住培医师中开展学术流派教学的经验,并提出了学术流派住培教学注意的相关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住培 学术流派 中医妇科学
下载PDF
论旴江医学对中医外科学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萍 何晓晖 杨光华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第4期32-34,共3页
旴江医学是中医重要学术流派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医家和著作,其在内外儿妇等临床各科均有较大贡献。本文从几位主要旴江医家的著作入手,重点关注了他们对痈疽疾病病因、诊断、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成就,以窥旴江医家在中医外科学方面... 旴江医学是中医重要学术流派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医家和著作,其在内外儿妇等临床各科均有较大贡献。本文从几位主要旴江医家的著作入手,重点关注了他们对痈疽疾病病因、诊断、辨证、治法方药等方面的成就,以窥旴江医家在中医外科学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旴江医学 学术流派 中医外科
下载PDF
峨眉天罡指穴法部分小导引手法源流探析
20
作者 刘路遥 李林溪 +2 位作者 吴冬月 徐帅 赵宇宁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45-5048,共4页
峨眉天罡指穴法(以下简称指穴法)是峨眉养生学派的一种推拿按摩方法。近年来对其研究极少,学界对其源流也有质疑。文章参考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指穴法创立的关键人物白云禅师进行了初步的考证。同时从推拿手法这一推拿学的核心内容出... 峨眉天罡指穴法(以下简称指穴法)是峨眉养生学派的一种推拿按摩方法。近年来对其研究极少,学界对其源流也有质疑。文章参考中医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指穴法创立的关键人物白云禅师进行了初步的考证。同时从推拿手法这一推拿学的核心内容出发,通过对金钩劲、捧沙劲和离经劲等具体手法的动作分析,结合史料对指穴法的演变和流传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继承工作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流派 峨眉天罡指穴法 推拿手法 源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