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嘲》中的“阳”与“阴”——扬雄对西汉末年士人困境的思考与突围
1
作者 沈相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扬雄《解嘲》前半部分重在比较“上世”与“当今”,指出世异事变之下士人遭遇之变迁;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自身,解释其作《玄》的原因,为其拟经提供合法性。扬雄表面上是在歌颂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实际却对时政提出了严厉批评。扬雄在古今对比... 扬雄《解嘲》前半部分重在比较“上世”与“当今”,指出世异事变之下士人遭遇之变迁;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自身,解释其作《玄》的原因,为其拟经提供合法性。扬雄表面上是在歌颂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实际却对时政提出了严厉批评。扬雄在古今对比中,传递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所以《太玄》被定位为“俟后世”之书。就消极层面而言,守《玄》是扬雄对现实的被动逃避;从积极角度来说,则是其对天人合一创作环境的主动追求。因此,《解嘲》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扬雄遭遇现实困境时的失望和怯懦,但同时也体现出其触底反弹式的精神突围与超越。较之东方朔《答客难》,《解嘲》不仅揭示了士不遇的深刻原因,也为士人安顿身心提供了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解嘲》 《太玄》 《答客难》 士人文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书香文化建设研究——以菏泽市为例
2
作者 刘香菊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44-47,共4页
书香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当前,菏泽市书香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应高度重视书香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书香文化建设活动、重视儿童阅读等... 书香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当前,菏泽市书香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政府应高度重视书香文化建设,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书香文化建设活动、重视儿童阅读等措施,大力加强书香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打造书香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视域 乡村书香文化 菏泽市
下载PDF
论“魏晋风度”与士文化的审美开拓 被引量:10
3
作者 皮元珍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1,共6页
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风范,其影响是甚为深远的。它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使内在的追求与外在的否定联系在一起,即在对旧传统、旧价值... 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风范,其影响是甚为深远的。它以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以及顺应自然,超然物外为风尚。使内在的追求与外在的否定联系在一起,即在对旧传统、旧价值的怀疑、对抗,乃至破坏与颠覆中彰显出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也正因为有了这种“人的觉醒”,才使得“魏晋风度”具有了推动历史演变的人文情怀,蕴含着激励后人的意绪情结,从而使中国士人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审美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风度 士文化 审美开拓
下载PDF
高罗佩《琴道》与中国士文化 被引量:6
4
作者 施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高罗佩对汉学的兴趣源于其对中国士文化的痴迷,琴棋书画为士人雅事及技艺,高氏选择四艺之首的琴,习琴既而研琴,并最终完成系统阐述中国琴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琴道》。《琴道》一书立足于中国士文化,不仅纵向考察琴、士结盟的悠久历史,而... 高罗佩对汉学的兴趣源于其对中国士文化的痴迷,琴棋书画为士人雅事及技艺,高氏选择四艺之首的琴,习琴既而研琴,并最终完成系统阐述中国琴文化的集大成之作《琴道》。《琴道》一书立足于中国士文化,不仅纵向考察琴、士结盟的悠久历史,而且对士人投注于琴道中的宗教哲学观作横向比照,并以"他者"的视角审视琴雅的美学意象、琴道的文学生发及琴德的艺术彰显。作为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琴学的力作,其学术性及开拓性向为西方学界所公认。更重要的是,该书以文化史研究为基本框架,从文献入手,以士人与研究主体间的关系为考察重心的方法,不仅成为高氏一以贯之的研究模式,也是可供后代学者借镜的重要范本。高氏一生最大的期望便是成为一位中国士人,琴艺的切磋、琴学的研究成为其养成和平诚朴、淳厚端方的士人品格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罗佩 《琴道》 士文化
原文传递
“士至于道”与传统士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以春秋战国时期为核心的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高伟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5-91,共7页
"士至于道"是传统"士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所在。为了坚守道统,并与政统相抗衡,人格独立客观上成为士之为士的第一要义。对于与道相违的"无道"社会,士人必然要对之进行无情批判,因而他们具有强烈的批... "士至于道"是传统"士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基所在。为了坚守道统,并与政统相抗衡,人格独立客观上成为士之为士的第一要义。对于与道相违的"无道"社会,士人必然要对之进行无情批判,因而他们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道的"人间性"客观上要求士必须"经世",这突出表现为士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高度关注与参与热情。为了保证道的尊严,士人又必须高度注重自身的精神修养。以身载道、人格独立、批判精神、经世传统、注重修身,这些文化价值共同构筑了传统"士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也成为传统士人的理想人格范型。这种独特的"知识人"文化传统于今天仍然彰显出不可忽视的强大精神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文化 核心价值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以士人文化的融入为探索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彬 《黑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1-33,共3页
士人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匡扶正义、传学济世、挽救危亡等思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士人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士人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在契合是传... 士人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匡扶正义、传学济世、挽救危亡等思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士人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士人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在契合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教育中二者融合,破除阻碍传统文化发展的瓶颈,建立适合当代思政教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民族精神 士人文化 社会责任情怀 爱国主义思想
下载PDF
《离婚》:“精英”与“庸众”的直接对话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冬梅 宋剑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102,共7页
《离婚》是小说集《彷徨》的收束之作,在鲁迅作品中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学术界对于这篇小说的解读历来观点对立、莫衷一是,对于"离婚"篇名的隐喻指称也未加真正重视与合理破解。本文认为,以"离婚"作题的这篇小说... 《离婚》是小说集《彷徨》的收束之作,在鲁迅作品中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学术界对于这篇小说的解读历来观点对立、莫衷一是,对于"离婚"篇名的隐喻指称也未加真正重视与合理破解。本文认为,以"离婚"作题的这篇小说,其内涵深意恰恰要跳出实指的家庭伦理之外,从"精英"与"庸众"的对立对话和乡村文化生态传承危机的角度,去破解"离婚"的符号密码。小说以农村妇女爱姑的离婚调解为契机,实质展现的是民国"精英"群体由内而外、由旧到新的道德溃败和文化沦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离婚》是鲁迅脱离"精英"群体回归"大众"怀抱的告别宣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 “精英” “庸众” 对话 士文化
下载PDF
一杯清茗品风雅——茶与中国士文化之管窥
8
作者 颜珺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一枝独秀。因其性寒、俭、清、雅历来备受历代文士、雅士、隐士和僧人的青睐。士人是历史文化最为敏感的先验者,其对茶的偏好正是时代文化特征在情感症结中的物化反应。因而茶和士文化无形中...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一枝独秀。因其性寒、俭、清、雅历来备受历代文士、雅士、隐士和僧人的青睐。士人是历史文化最为敏感的先验者,其对茶的偏好正是时代文化特征在情感症结中的物化反应。因而茶和士文化无形中交织、融汇在一起,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士文化的发展起了催生、助长作用,而士文化又以其在不同时期的内在特质成就和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士文化 时代特征 文化特色
下载PDF
全椒民歌中的儒林文化透视
9
作者 田雅丽 许蕊 《铜陵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4-77,98,共5页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思想家小说”闻名于世,其作者吴敬梓家乡安徽全椒格外受到“儒林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三百年来,儒林文化浸润于全椒地方文化的各个方面。文章从民歌文化角度入手,结合全椒非遗民歌实例,从“民歌中的价值观”“...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思想家小说”闻名于世,其作者吴敬梓家乡安徽全椒格外受到“儒林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三百年来,儒林文化浸润于全椒地方文化的各个方面。文章从民歌文化角度入手,结合全椒非遗民歌实例,从“民歌中的价值观”“民歌中的劳动观”“民歌中的爱情观”三个方面对全椒民歌中的“儒林文化”映射与蕴含进行阐释,并进一步阐明传承与传播全椒民歌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椒民歌 儒林文化 传统音乐 文化透视
下载PDF
从“开园”看两宋时期的园林与士文化传播
10
作者 戴文诗 黄卿云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9期129-130,共2页
两宋时期,伴随社会结构变迁,士文化呈现出向其他阶级传播的趋势,而园林作为士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与象征,为其播散起到了承载与推动的作用。文章从"开园"这一现象出发,从园林的教化作用、意境与空间营造等角度,阐述了其兴起与... 两宋时期,伴随社会结构变迁,士文化呈现出向其他阶级传播的趋势,而园林作为士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与象征,为其播散起到了承载与推动的作用。文章从"开园"这一现象出发,从园林的教化作用、意境与空间营造等角度,阐述了其兴起与发展并分析了园林对士文化传播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开园 士文化 文化传播
下载PDF
江南园林中的山水精神与画面感分析
11
作者 李祎 《住宅科技》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我国的江南园林自元代后,与画家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著名的造园家也都会些丹青绘事。可以说,不通画理之人,也难以通园理。而他们两者的联系也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和审美上,而是有更深层的精神内涵的联系。本文以画理为据,从细处窥看江南园林... 我国的江南园林自元代后,与画家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著名的造园家也都会些丹青绘事。可以说,不通画理之人,也难以通园理。而他们两者的联系也不仅仅局限于理论和审美上,而是有更深层的精神内涵的联系。本文以画理为据,从细处窥看江南园林的山水精神与画面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园林 中国山水画 士文化
下载PDF
论《诗经》士人文化主体精神与社会认同
12
作者 张宝林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04-106,共3页
《诗经》时代的"士"是一个"阶级"、也是一种"职业"。由于社会的变革,"士"阶级不断扩大,在理性觉醒和时代精神感召下,具有文化知识的士人阶级渐次形成并走向政治舞台,体现出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本... 《诗经》时代的"士"是一个"阶级"、也是一种"职业"。由于社会的变革,"士"阶级不断扩大,在理性觉醒和时代精神感召下,具有文化知识的士人阶级渐次形成并走向政治舞台,体现出具有进步意义的民本思想和"德政精神",由此一种新的士人主体文化精神形成并在社会践行,成为社会文化核心精神。民本思想的显露,疏远了神权巫术,承认了人的至高无尚作用。士人的新思想、新观念朦胧性的成熟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同充满活力和野心的时代相结合,得到了社会认同。而诸子百家思想就在这士人文化母体中孕育并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文化 民本思想 社会认同
下载PDF
书香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的阅读推广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黎梅 郭广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7-80,共4页
阅读文化是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阅读中存在纸质阅读群体下降,阅读功利化及向快餐式浅阅读发展等问题。从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角度出发,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创新图书阅读推广机制:成立专业化的阅读推广机... 阅读文化是书香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阅读中存在纸质阅读群体下降,阅读功利化及向快餐式浅阅读发展等问题。从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角度出发,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创新图书阅读推广机制:成立专业化的阅读推广机构;制订规范化的阅读推广制度;打造系统化的阅读推广体系;建设特色化的阅读推广资源;构建智能化的阅读推广平台;开展主题化的阅读推广活动;实施多样化的阅读推广培训;形成立体化的阅读推广宣传;探索多元化的阅读推广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书香校园文化
下载PDF
湖州状元文化的内涵、当代价值及传承路径
14
作者 朱旻媛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湖州因状元辈出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状元文化。这种文化内蕴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自强自立、勤勉上进的人生态度,品行端正、廉洁自律、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工诗善书的艺术才华,示范和激励的榜样作用。在当代,湖州状元文化具有历史传承... 湖州因状元辈出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状元文化。这种文化内蕴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自强自立、勤勉上进的人生态度,品行端正、廉洁自律、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工诗善书的艺术才华,示范和激励的榜样作用。在当代,湖州状元文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文化教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状元文化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可通过促进融合发展、树立品牌意识、发展文化产业、利用媒体宣传、建立工作机制等方式,实现湖州状元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 状元文化 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儒家士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 被引量:2
15
作者 鹿林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45-49,共5页
儒家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士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不断体察天地之道,追求生命价值的结果。士文化传统对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必须根据时代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儒家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士文化的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不断体察天地之道,追求生命价值的结果。士文化传统对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诉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必须根据时代特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重塑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充分发挥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士文化 当代知识分子 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论孟二冬精神与中国传统士人的文化品格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绍卫 桂和荣 赵国付 《宿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孟二冬是新时期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崇高精神可以概括为友善、博学、务实、奋进。孟二冬精神既具有改革开放历史潮流孕育出的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优秀品格。文章从弘毅、志于道、淡泊、孔颜之乐等方面讨论孟二冬精神与... 孟二冬是新时期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崇高精神可以概括为友善、博学、务实、奋进。孟二冬精神既具有改革开放历史潮流孕育出的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优秀品格。文章从弘毅、志于道、淡泊、孔颜之乐等方面讨论孟二冬精神与传统士人的文化品格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二冬精神 士人 文化品格
下载PDF
论蜀汉归晋后的士情与文情 被引量:2
17
作者 钟思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蜀汉归晋后,巴蜀士情与魏晋朝廷之治蜀政策遂相互动,终因其政策转变而渐趋衰落。通过对蜀汉归晋后相关史实的分析,可以辨别此间态势。而同时期与巴蜀士情密切关联的巴蜀士人文学状况,也可通过对入晋蜀士今存作品载录情况的考察而得到其... 蜀汉归晋后,巴蜀士情与魏晋朝廷之治蜀政策遂相互动,终因其政策转变而渐趋衰落。通过对蜀汉归晋后相关史实的分析,可以辨别此间态势。而同时期与巴蜀士情密切关联的巴蜀士人文学状况,也可通过对入晋蜀士今存作品载录情况的考察而得到其并趋式微的相关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汉归晋 巴蜀士情 巴蜀士人文学
下载PDF
政治抒情诗:渊源与嬗变
18
作者 王海丰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2-77,共6页
虽然政治抒情诗这一概念特指从建国到文革前夕的主流诗歌,但事实上它所体现的政治与文学的联姻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论文将其存在和发展的深层原因归结为士文化心理和实用理性,并从这个角度,简单梳理了政治抒情诗的变迁。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士文化心理 实用理性
下载PDF
汉末流寓交州士人考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寅潇 《史志学刊》 2018年第1期4-11,共8页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中原士人纷纷外迁,其中刘熙、许靖等人先后流寓到士燮统治下的交州。这些文化精英来到交州以后,或授学乡里,或研习学问,将中原先进的儒学文化传播开来,不仅改善了民风民俗,而且对当地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不...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中原士人纷纷外迁,其中刘熙、许靖等人先后流寓到士燮统治下的交州。这些文化精英来到交州以后,或授学乡里,或研习学问,将中原先进的儒学文化传播开来,不仅改善了民风民俗,而且对当地的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士子们大多只是将交州当作临时的避难点,局势稳定后他们又都返回中土或转向扬、益二州,很少就此定居,所以这种影响又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末 交州 流寓 士人 文化
下载PDF
从士文化传统看欧阳修的士情结
20
作者 章会垠 《滁州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11,共8页
孔子"士志于道"的表述是对中国士文化本质属性的经典界定;道与势的博弈的历史运动形成了士文化传统的内涵。欧阳修士情结的实质就是要依靠对"道"的诠释来恢复知识、思想及信仰的批评力与有效性,从而让士阶层获得对... 孔子"士志于道"的表述是对中国士文化本质属性的经典界定;道与势的博弈的历史运动形成了士文化传统的内涵。欧阳修士情结的实质就是要依靠对"道"的诠释来恢复知识、思想及信仰的批评力与有效性,从而让士阶层获得对抗皇权的话语权力,进而实现士的一个古老梦想:居于政治主体地位。综观欧阳修一生,不难发现士情结与其生平相纠缠的轨迹。换言之,正是一种难以抛却的"自主性"的士情结铸造了欧阳修的一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文化传统 欧阳修 士情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