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 被引量:68
1
作者 高惠玲 董鹏 +1 位作者 董玲玉 李文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9,共6页
针对高校实验室构建了一种基于危险源辨识进行实验室分类、基于风险评价划分实验室级别、依据管理措施及成效开展达标验收的"三位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安全管理资源科学合理地分级配置,前提条件是对实... 针对高校实验室构建了一种基于危险源辨识进行实验室分类、基于风险评价划分实验室级别、依据管理措施及成效开展达标验收的"三位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安全管理资源科学合理地分级配置,前提条件是对实验室全方位开展条分缕析的危险源辨识和安全风险评价,着力点在于安全风险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防控
下载PDF
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2
作者 李培武 张奇 +1 位作者 丁小霞 白艺珍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618-3632,共15页
目前,威胁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为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从这些污染物检测技术看,在样品前处理技术、确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并改进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 目前,威胁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为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从这些污染物检测技术看,在样品前处理技术、确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并改进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等,其中免疫亲和吸附技术和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and Safe)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确证检测技术特别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准确、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实验室仲裁检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已列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等污染物测定方法标准中;农产品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方面,中国逐步实现从技术源头创新到终端产品创制的全程创新,研制出多种类、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产品,原理上既有酶抑制法,又有免疫分析法和无损检测法,形式上既有各种试剂盒、免疫亲和柱,又有各类免疫层析试纸条,为现场筛查、定性或定量测定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法,与大型仪器方法形成互补。从农产品污染物风险评估研究进展看,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机构为龙头、专业性和区域性风险评估实验室为主体、各主产区实验站为基础、生产基地观测点为延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根据6大类危害因子,提出了4大类风险评估类型,明确了各类风险评估的性质特征和评估程序,初步建立了包括农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外源添加物等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框架体系,研究开发出各类危害因子识别技术、风险评估专用软件等技术产品。从农产品污染控制研究看,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污染途径、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性农产品 质量安全 检测 风险评估 污染控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的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胡甚平 方泉根 +1 位作者 张锦朋 蔡存强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5,共6页
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的有效监管一直是业内研究人员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风险管理的理念使得事故后的安全管理朝向事故发生前的风险评估。结合福建沿海水上交通近7年来的实际情况,运用综合安全评估方法(FSA,Formal Safety Assessmen... 船舶水上交通安全的有效监管一直是业内研究人员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风险管理的理念使得事故后的安全管理朝向事故发生前的风险评估。结合福建沿海水上交通近7年来的实际情况,运用综合安全评估方法(FSA,Formal Safety Assessment),在对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的现状与未来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经风险矩阵计算,得出沿海水上交通风险定量化特征。然后,提出基于协同模式的风险控制方案、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等方面的水上交通风险动态管理的体系与机制,内容涵盖了危险源分析、风险评估、危机预警与风险干预、应急救援、安全监督与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水上交通安全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协同 综合安全评估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潘正中 邬洪波 +2 位作者 廖军洪 王芳 郭雩 《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结合国内外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现状,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进行了辨识,构建了隧道分区段和总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隧道分区段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形成了基于指标体系法的隧道总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分级... 结合国内外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现状,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进行了辨识,构建了隧道分区段和总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隧道分区段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形成了基于指标体系法的隧道总体运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分级标准,并对典型的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隧道 运营安全 风险辨识 风险评估 风险防控
原文传递
下穿高铁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及变形动态控制技术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宗磊 孟繁增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141,共7页
京沪高铁桥梁下方拟修建一条斜交高速公路,为确保施工期京沪高铁桥梁的运营安全,对下穿高铁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对桥墩沉降变形进行控制。首先采用风险交流法及专家调查法对下穿桥梁施工风险源进行定性的辨识,再采用数值仿真分... 京沪高铁桥梁下方拟修建一条斜交高速公路,为确保施工期京沪高铁桥梁的运营安全,对下穿高铁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对桥墩沉降变形进行控制。首先采用风险交流法及专家调查法对下穿桥梁施工风险源进行定性的辨识,再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法对施工期京沪高铁桥梁变形与桩基承载力进行安全评估,并基于自主研发的高铁桥梁变形自动化实时监测系统,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反演校正,进一步预测后续施工影响,采用配重调控法实现变形动态控制。工程应用表明,所采用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变形动态控制技术应用效果较好,适用于既有高铁桥梁下方修建大断面超深挖路堑工程安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下穿桥梁施工 风险源 安全风险评估 实时监测系统 变形动态控制 控制技术
下载PDF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继川 桂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4-171,共8页
为明确城市公共安全关键影响因素,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研究区域小、影响因素单一、评估方法主观性强、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 为明确城市公共安全关键影响因素,解决以往研究中存在的研究区域小、影响因素单一、评估方法主观性强、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基于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表明:构建的“灾害严重性-风险应对能力”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因子分析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判别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影响因素;影响武汉市公共安全的4大关键影响因子为城市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事故灾害、环境影响和地质灾害及其防治;2010—2017年间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风险应对能力的提升对武汉市公共安全水平提升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安全 风险评估 控制对策 武汉市 因子分析法
下载PDF
地区性城市群公共安全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冬月 陈长坤 易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36,共7页
为掌握地区性城市群风险态势,制定风险防控规划,通过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基础、历史灾情、灾害链效应、防灾减灾及城际协同救援等因素,构建城市群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以呼包鄂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呼包鄂城市... 为掌握地区性城市群风险态势,制定风险防控规划,通过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基础、历史灾情、灾害链效应、防灾减灾及城际协同救援等因素,构建城市群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以呼包鄂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呼包鄂城市群综合风险处于中低水平,未来需继续加强对洪涝灾害、旱灾、交通事故和矿山安全事故等风险的防范,建立健全各市辖区应急疏散、应急避难管理机制,提高各城市协同救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包鄂城市群 公共安全 综合风险评估 风险态势 风险防控
下载PDF
城市天然气工程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芳文 韩保新 颜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1-95,共5页
结合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天然气工程情况,对城市天然气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讨论,并采用穆尔哈斯(Moorhowse)和普里恰特(Prichard)提出的热辐射预测模式和爆炸冲击波预测模式对城市天然气工程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结合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天然气工程情况,对城市天然气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进行了讨论,并采用穆尔哈斯(Moorhowse)和普里恰特(Prichard)提出的热辐射预测模式和爆炸冲击波预测模式对城市天然气工程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如果发生天然气泄漏并引起火灾,假设在10min以内,城市门站、调压站和城市高中压管道的火球对建筑物和设备的严重损害范围(A级)最远距离分别为35.8m、18.0m和28.7m,爆炸冲击波严重损害范围(C1级)分别为距事故处54.8m、27.8m和44.4m。最后从城市门站、调压站选址及输气管道选线、安全防范距离、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以及事故应急对策四方面提出了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工程 环境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事故应急对策 天然气
下载PDF
冰雪路面摩擦特性与运营风险管控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9
作者 谭忆秋 李济鲈 徐慧宁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共17页
冰雪路面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交通行业面对的难题,对冰雪路面运营风险进行智能管控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途径。为了推动冰雪路面智能管控技术的应用,明确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综述了国内外冰雪路面智能管控的相关研究... 冰雪路面的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中国交通行业面对的难题,对冰雪路面运营风险进行智能管控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途径。为了推动冰雪路面智能管控技术的应用,明确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综述了国内外冰雪路面智能管控的相关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冰雪对交通带来的影响,揭示了人、车、路三者与交通事故的关系,明确了冰雪路面交通事故的根本诱因是由冰雪导致的路面摩擦特性下降;然后,讨论了冰雪路面的胎-冰-路摩擦机理、影响因素、预估模型及其评价方法;进而,对比分析了路表冰雪状态感知技术的多种原理及其适用性,提出了可以用于智能管控的冰雪感知技术要求;最后,总结归纳了常见的冰雪路面运营的静态、动态风险管控方式,其中静态管控方式包括气象法、历史事故数据法和力学特性法,动态方式包括动力学特性法、交通流特性法和综合风险分析法,综合风险分析法可以表征道路运营风险的多因素动态变化,是未来冰雪路面智能管控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冰雪路面 综述 交通安全 摩擦特性 风险评价 智能管控
原文传递
道路运输企业行车风险评估及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炜华 张耀虎 翟欣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43-1748,共6页
为弥补营运车辆行车过程中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空白,构建道路运输企业车辆行车风险水平评估模型,提出示例型行车风险动态控制措施。基于道路运输企业实际管理特点对行车过程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针对不同风险特征,确定风险水平评估模型... 为弥补营运车辆行车过程中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空白,构建道路运输企业车辆行车风险水平评估模型,提出示例型行车风险动态控制措施。基于道路运输企业实际管理特点对行车过程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针对不同风险特征,确定风险水平评估模型。不考虑因素耦合影响,建立行车风险动态变化图,实现不同因素风险水平匹配。在运营企业接受风险阈限范围内,基于行车风险制定车辆安全行车计划图,避免产生高风险因素集中现象。结果表明:利用动态行车风险评估及相应控制措施,可以实现营运车辆行车风险动态管理目标;利用风险控制措施,可以实现运输生产过程风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学 营运车辆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
下载PDF
基于美国ECRI预警信息解析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与对策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萍 吴天棋 +1 位作者 乔磊 白玫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3期149-151,共3页
本文根据美国紧急医疗研究机构近年来发布的十大医疗技术危害的预警信息,从医疗设备安全的角度阐述未来一年临床可能存在的设备潜在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方法。为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风险评估、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及设备风险科... 本文根据美国紧急医疗研究机构近年来发布的十大医疗技术危害的预警信息,从医疗设备安全的角度阐述未来一年临床可能存在的设备潜在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管理方法。为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风险评估、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及设备风险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意见,有效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及综合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安全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预警信息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 被引量:8
12
作者 章伟林 张学东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7年第3期102-107,共6页
分析了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的必要性和设计框架,并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态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构建了贝叶斯网络结构和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风险诊断.最后,依据分析得... 分析了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的必要性和设计框架,并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动态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评估,构建了贝叶斯网络结构和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风险诊断.最后,依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风险控制.该系统可以满足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安全生产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管理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洁 《广西水利水电》 2020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介绍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的概念和特征。从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危险源控制及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论述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危险源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 安全管理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危险源控制 隐患排查治理 水利水电工程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的BN-MNA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垚 王人龙 +2 位作者 李灵芝 袁竞峰 申玲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2年第4期153-161,184,共10页
为了系统、有效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文章建立了BN-MNA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包括风险源、工种、管理责任、时间和空间等关联要素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系统;然后,基于系统框架,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 为了系统、有效地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与控制,文章建立了BN-MNA模型并开展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包括风险源、工种、管理责任、时间和空间等关联要素的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系统;然后,基于系统框架,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元网络分析(MNA)模型;随后,通过贝叶斯网络(BN)引入概率以构建BN-MNA模型,进行风险源重要度分析和风险源节点的风险评估值定量计算;最后,针对风险性较大风险源节点,输出风险控制路径以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做到事前关联事件精准控制,同时,对已发生风险事件反向诊断,实现事后有效控制。研究表明:BN-MNA模型能够有效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一体化目标,通过关键风险概率推演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提供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施工安全 风险评估与控制 元网络分析(MNA) 贝叶斯网络(BN) BN-MNA
下载PDF
火电厂(汽轮机部分)职业安全健康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乐乐 屈晓婷 +1 位作者 宋守信 程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1-105,共5页
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OSHM)的要求,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部分)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及其相互作用、影响的分析,建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式及其问卷,针对现场的运行、维修和试验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应用工业风险评价... 依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OSHM)的要求,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部分)的危险源进行分类及其相互作用、影响的分析,建立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模式及其问卷,针对现场的运行、维修和试验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应用工业风险评价的定性及量化分析方法,通过现场调研和分析,对各种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度进行评价,从安全管理和安全工程两方面提出对不可接受的危险源的预控措施。危险源的有效预测和控制,对火电厂职业安全健康水平的提高将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安全健康 汽轮机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危害辨识
下载PDF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齐祥柏 陈青 赵洪岗 《机电工程技术》 2021年第12期180-182,195,共4页
针对电厂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案存在的主观性强、不确定因数大的问题,对用于电厂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结构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安全风险评估的评估流程、评估算法中的D数理论、D-AHP评估方法、TOPSISI评估方法进行详细... 针对电厂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案存在的主观性强、不确定因数大的问题,对用于电厂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结构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安全风险评估的评估流程、评估算法中的D数理论、D-AHP评估方法、TOPSISI评估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对基于D-AHP、TOPSIS风险评估算法进行实例分析,建立简单电厂控制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求解影响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得到电厂控制系统安全风险值。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解决了传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主观性强、不确定性因素多的问题,提高了安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过度依赖专家经验;还简化了电厂控制系统安全风险指标和过程,完善了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风险评估 D-AHP TOPSIS 控制系统 电厂
下载PDF
基于规则库引擎构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建新 王雅冬 +1 位作者 闫利叶 王晔茹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食品安全抽检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方法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基于规则库引擎的高效匹配算法,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构建基本事件模式和复合事件模式、规则库配置,对145个数据属性进行筛选优化。并使用53 047... 目的构建适用于食品安全抽检数据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方法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基于规则库引擎的高效匹配算法,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构建基本事件模式和复合事件模式、规则库配置,对145个数据属性进行筛选优化。并使用53 047条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进行验证和测试。结果从大量属性中筛选出供系统使用的核心属性4类,形成基本规则7条,复合规则3条。通过验证,预警系统测试良好稳定,测试结果与人工标注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创建了一种规则的生成和合成机制,建立了可实现实时预警和定时预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快速准确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风险评估 风险预警 规则库引擎 智慧防控 大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基于云模型的煤矿安全风险四色图动态管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咸锐 薛跃强 +3 位作者 薛黎明 李清汝 王兰芬 刘冬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3,共8页
四色图是一种规范的、新型的安全可视化管理方法。针对井下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隐患排查不到位、煤矿安全风险防范四色图科学性与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为提高风险辨识评估的准确性及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紧跟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 四色图是一种规范的、新型的安全可视化管理方法。针对井下工作环境复杂多变、隐患排查不到位、煤矿安全风险防范四色图科学性与指导性不强等问题,为提高风险辨识评估的准确性及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紧跟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建立了基于云模型的煤矿安全风险四色图动态管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构成,利用内嵌于系统的云模型对煤矿各风险点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并根据结果展现对应的风险等级颜色,克服了传统煤矿安全风险调控效率较低的弊端,将风险评价等级和防控措施相结合,实现了煤矿安全风险的实时评估和动态管理。云模型-四色图的组合通过云模型解决分级过程中系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并利用四色图对风险分级进行直观展示,为科学的煤矿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撑。该系统在山西潞安五阳矿井成功应用,为更多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色图 煤矿安全 风险评估 动态管控系统 可视化管理
下载PDF
食用油的安全风险监测模型建立及风险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现在市场上不断增加的食用油安全风险,利用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技术,尝试建立食用油的安全风险监测模型和风险控制方案,对风险进行监测,从而达到风险预警和风险及时处置的目的。参照该模型,企业可结合自身状况进行调整,对本企业的食... 针对现在市场上不断增加的食用油安全风险,利用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技术,尝试建立食用油的安全风险监测模型和风险控制方案,对风险进行监测,从而达到风险预警和风险及时处置的目的。参照该模型,企业可结合自身状况进行调整,对本企业的食用油安全状况进行安全风险监测,必要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食用油产品遇到的安全风险,降低经营风险,避免引发企业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安全 风险监测 风险评估 风险控制
下载PDF
高校教学实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梅映 陈彦达 +3 位作者 徐邦瑜 南盼盼 姚李娜 陈如松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1期219-225,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实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通过分析教学实验安全管理现状及特色,构建了基于过程管理的教学实验项目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基于危险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的风险辨识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改进...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实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通过分析教学实验安全管理现状及特色,构建了基于过程管理的教学实验项目风险评估体系,建立基于危险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的风险辨识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改进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使其更适用于高校教学实验项目实际,实例验证表明,该风险评估体系指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可一目了然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等级,可有效指导实验项目进行风险管控,可用于教学实验项目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安全 教学实验 风险辨识 风险评估 风险管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