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案与祭祀文化之间的渊源探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高玲玲 徐伟 沈忠民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第5期20-21,共2页
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生活中既是人们日常的用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古代人民积极向上精神的传承。供案是中国最为典型的一种传统家具,主要用于祭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其中供案从古到今的演变与祭祀文化密... 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生活中既是人们日常的用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古代人民积极向上精神的传承。供案是中国最为典型的一种传统家具,主要用于祭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其中供案从古到今的演变与祭祀文化密切相关。为了探究供案类家具与祭祀礼仪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供案的发展历史为脉络,对供案的兴起及发展、过渡及变革、成熟及完善各个阶段的形制、材质等变化进行分析,并探究祭祀文化对供案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案 形制特点 祭祀文化 佛教祭祀 节日民俗
下载PDF
孔望山夏祭台文字与图腾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明歧 刘心田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69-75,共7页
简要介绍孔望山“启”字祭台遗址及蛇、龙和女阴图腾的组合状况。论文运用训诂学方法,结合实证,从中国文字特点入手,本着文字产生源于生活的根本思想,对镌刻在石台上的“启”(啓)字进行说文解字分析。并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做比较,... 简要介绍孔望山“启”字祭台遗址及蛇、龙和女阴图腾的组合状况。论文运用训诂学方法,结合实证,从中国文字特点入手,本着文字产生源于生活的根本思想,对镌刻在石台上的“启”(啓)字进行说文解字分析。并与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做比较,从而确认了该字为启字。认为这一启字祭台与图腾组合是夏启打败东夷人伯益后,在此设置的钧台,是与各诸候方国进行祈天祭祖、庆祝胜利、宣赫王威的场所。尽管这一“启”字只是一个字,但它是具有形、音、义的文字体系,有了社会性,是中国夏朝时候已有文字的实例,它早于甲骨文700多年,距今有400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字 夏启 图腾 祭台 钧台
下载PDF
南京市雨花台区警犬研究所六朝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
3
作者 岳涌 许志强 +8 位作者 马涛 孙辰 邰健胜 于为磊 杨三军 董补顺 王泉 李永忠 雷雨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9,I0001,I0002,共11页
2010年4~6月,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路警犬研究所发掘了3座六朝墓葬。M1和M2毗邻,为南朝中晚期墓,属同一家族墓;M3为东晋晚期墓,出土遗物较为丰富。M1封土护墙、墓前祭台为南京乃至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六朝墓... 2010年4~6月,南京市博物馆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小行路警犬研究所发掘了3座六朝墓葬。M1和M2毗邻,为南朝中晚期墓,属同一家族墓;M3为东晋晚期墓,出土遗物较为丰富。M1封土护墙、墓前祭台为南京乃至我国南方地区首次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六朝墓地建筑遗迹,对于研究当时特殊的丧葬礼俗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雨花台区六朝墓 封土护墙 墓前祭台 丧葬礼俗
原文传递
闽南传统民居祭祀家具及其与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庞靓 成丽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2期216-218,共3页
中案桌和八仙桌不仅是闽南传统民居中重要的祭祀家具,还与建筑空间及尺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是认知闽南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章以闽南传统民居中的中案桌与八仙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实物测量和匠师访谈,结合数据分析对二... 中案桌和八仙桌不仅是闽南传统民居中重要的祭祀家具,还与建筑空间及尺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是认知闽南传统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章以闽南传统民居中的中案桌与八仙桌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勘、实物测量和匠师访谈,结合数据分析对二者的类型、构成、尺度比例、形制及装饰特点展开阐述,进而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分析祭祀家具与传统民居建筑在空间尺度、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关系,探讨其中蕴藏的传统营造智慧,以期为相关家具的设计、制作以及闽南传统建筑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传统建筑 中案桌 八仙桌 空间尺度
下载PDF
安徽马鞍山雨山银塘东晋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军 +2 位作者 李辉辉(发掘) 张后武(发掘) 邓雁(绘图)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38,I0004,共5页
200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马鞍山雨山银塘东晋墓。该墓是一座带甬道的单室砖墓,已严重破坏,但二十多件随葬品时代特征明显。出土的陶俑佐证了六朝时期男女衣著没有严格界限区分的特点,棺床和祭台构筑形式为研究长江下游... 200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博物馆抢救性发掘了马鞍山雨山银塘东晋墓。该墓是一座带甬道的单室砖墓,已严重破坏,但二十多件随葬品时代特征明显。出土的陶俑佐证了六朝时期男女衣著没有严格界限区分的特点,棺床和祭台构筑形式为研究长江下游东晋"凸"字形砖室墓形制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 砖室墓 陶俑 棺床 祭台
原文传递
《月令》记述与王官之时 被引量:9
6
作者 萧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8-55,共8页
《月令》是王官时代的时间表述,王者依托神秘的“天时”,从治政的角度规定着人们的时间生活,月令与明堂关系密切,在帝王明堂制度之下,流动的自然时间转变为国家政治与社会人事活动的时间指南与时间规范。
关键词 月令 明堂 天时 人时 自然时间 《月令》
下载PDF
含山凌家滩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主要收获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敬国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5期14-17,4,共5页
含山凌家滩遗址的第三次发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玉礼器,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大型祭祀遗迹,为探讨凌家滩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中的地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关键词 凌家滩遗址 第三次发掘 玉器 祭坛
下载PDF
安徽含山凌家滩祭坛的初步研究——兼及良渚文化祭坛 被引量:5
8
作者 周玮 《东南文化》 2001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剖析凌家滩祭坛的构造,对比良渚文化祭坛性质的研究,通过解读为祭坛定性的诸因素,认为“祭坛”一说有待进一步的探讨。此外,凌家滩祭坛和墓葬分布之间的关系,似无法引证该遗址所处的社会形态。
关键词 凌家滩 良渚文化 祭坛
下载PDF
东北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群的天文考古 被引量:4
9
作者 伊世同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5,共7页
凤林古王城遗址群落是东北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汉、魏古遗址的典型代表,其中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北斗七星祭坛.该祭坛虽然建于汉魏时期,但其星象传承的上限则可推至4000~5000年前.祭坛斗魁地域方位代表着三江... 凤林古王城遗址群落是东北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汉、魏古遗址的典型代表,其中炮台山北斗七星祭坛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北斗七星祭坛.该祭坛虽然建于汉魏时期,但其星象传承的上限则可推至4000~5000年前.祭坛斗魁地域方位代表着三江平原一带.斗柄指南既表明了重视夏祭的古礼信息,也表明了与中原文化的传承交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三江平原 北斗祭坛 天文考古
下载PDF
北京地区出土墓券与券台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坤玉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50,共11页
墓券信仰自东汉时期从洛阳地区发生并向周边扩散传播。魏晋以后,不仅中原地区,甚至西北、西南、江南、岭南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北宋政府曾官方刊行过《地理新书》,其中明确了从皇帝、官员,到百姓葬仪中墓券使用的具体规则。直到近代,福... 墓券信仰自东汉时期从洛阳地区发生并向周边扩散传播。魏晋以后,不仅中原地区,甚至西北、西南、江南、岭南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北宋政府曾官方刊行过《地理新书》,其中明确了从皇帝、官员,到百姓葬仪中墓券使用的具体规则。直到近代,福建等地仍存在使用墓券的习俗。但北京地区从东汉至辽代之前一直不曾发现与此有关的任何文献记载和地下考古发现,直到辽代开始出现墓券,元代开始出现券台。搜罗北京地区已发表的有关52方墓券(含51方买地券与1方镇墓文)与30座券台的资料,并对其特点进行初步归纳分析,以期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丧葬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历史研究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券 券台 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