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气候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田武文 黄祖英 胡春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8-443,共6页
选取1961—2003年西安站和周围4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西安站与周围4站气温距平滑动平均变化趋势的差异,发现该站平均气温有两个明显的上升期,热岛效应使西安站平均升温1.07℃,并建立了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离了气候变... 选取1961—2003年西安站和周围4站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西安站与周围4站气温距平滑动平均变化趋势的差异,发现该站平均气温有两个明显的上升期,热岛效应使西安站平均升温1.07℃,并建立了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分离了气候变暖过程中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引起的增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热岛效应 增温作用 全球变暖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煤粒瓦斯扩散特性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志强 段振伟 景国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探索温度对煤粒瓦斯扩散特性的影响,利用瓦斯吸附/扩散仪分别对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同温同压初始条件下的煤粒升温瓦斯扩散,同压不同温初始条件下的恒温煤粒瓦斯扩散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温同压初始条件下的等效扩散系数... 为探索温度对煤粒瓦斯扩散特性的影响,利用瓦斯吸附/扩散仪分别对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同温同压初始条件下的煤粒升温瓦斯扩散,同压不同温初始条件下的恒温煤粒瓦斯扩散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温同压初始条件下的等效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关系增大。同压不同温初始条件下的恒温综合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温度升高时,温度与初始吸附量对综合扩散系数具有相反的影响作用趋势。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的扩散量取决于二者的配比关系。建立温度影响下的理论扩散方程,数值模拟不同温度下的全过程扩散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延长,各温度下的恒温扩散曲线呈多点交叉状态,符合试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层气 温度 扩散 解吸 热效应
下载PDF
涡流管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计玉帮 吴玉庭 +3 位作者 丁雨 何曙 姜曙 马重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3,共6页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冷孔板孔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以空气为介质分别对不同结构参数涡流管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以及冷孔板孔径等参数对涡流管制冷制... 用实验方法研究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冷孔板孔径等主要结构参数对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实验中以空气为介质分别对不同结构参数涡流管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热端管管长、分离室直径以及冷孔板孔径等参数对涡流管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热端管长度有利于涡流管的能量分离;在大冷流率下,大直径涡流管的制冷性能优于小直径涡流管;冷孔板孔径愈小,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效应都愈好,在冷孔板孔径与热端管内径之比为50%时,取得最佳的制冷制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涡流管 结构参数 制冷效应 制热效应 制冷效率
下载PDF
温压炸药爆炸火球的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阚金玲 刘家骢 +1 位作者 曾秀琳 王静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55-58,共4页
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温压炸药和常规炸药的火球特征参数进行了测量,发现温压炸药的热辐射远大于普通炸药。用高速摄像记录了温压炸药的二次爆炸现象,通过与B炸药的爆炸过程对比,发现二次爆炸对温压炸药的爆炸火球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 物理化学 温压炸药 火球 热效应 红外热成像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裸岩表面温度和空气温湿度动态变化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生 薛亮 +4 位作者 王佳 任华东 姚小华 冷秀汇 武泽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6-442,共7页
陆地表面控制着水和能量通量的分配,在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漠化地区大量岩石裸露于地表,深刻影响着局部的小气候动态。为揭示裸岩引发的环境效应,采用模拟试验开展了裸岩表面温度和空气温湿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陆地表面控制着水和能量通量的分配,在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漠化地区大量岩石裸露于地表,深刻影响着局部的小气候动态。为揭示裸岩引发的环境效应,采用模拟试验开展了裸岩表面温度和空气温湿度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石漠化地区太阳辐射强烈,其日变化呈抛物线分布,在13:30—14:00达到最大值;辐射时间和辐射峰值随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太阳辐射总量的年际变化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岩石表面温度伴随太阳辐射同步增温,岩石表面增温快、降温较慢;岩石表面温度与其上2、5、10、20 cm处空气温度差异显著(P<0.05),岩石具有显著的加热效应;岩石上部2、5、10、20 cm处空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均呈U型分布,最小值出现在16:30—17:00;空气相对湿度在20 cm处最高(P<0.01),表明岩石表层20 cm以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较小;空气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在石漠化植被恢复过程的早期,应采取适宜的速生植物,尽快对裸岩形成遮荫以减少其加热作用,促进小气候的改善以促进植被恢复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小气候 太阳辐射 岩石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 加热作用
原文传递
非稳腔DF激光窗口热效应及其对远场光斑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金宝 刘泽金 +3 位作者 蒋志平 陆启生 张正文 赵伊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43-249,共7页
以非稳腔DF激光器CaF_2输出窗口为例计算了不同输出功率情况下,窗口材料的温升、相应的波前位相变化以及有扩束系统和无扩束系统两种情况下,远场光斑所受的影响,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关键词 热效应 远场光斑 激光窗口 氟化氘
下载PDF
爆炸波能量变化特征及壁面热效应 被引量:16
7
作者 林柏泉 菅从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9-433,共5页
在研究爆炸波能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壁面热效应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释热可分为4部分:①通过对流、热辐射变成了壁面散热;②通过导热、扩散和热辐射传给未燃气体;③通过膨胀做功变成了爆... 在研究爆炸波能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壁面热效应对瓦斯爆炸传播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瓦斯爆炸释热可分为4部分:①通过对流、热辐射变成了壁面散热;②通过导热、扩散和热辐射传给未燃气体;③通过膨胀做功变成了爆炸波能量及产物动能;④传播过程中的各项损失.管道内贴绝热材料后,壁面散热大幅减小(约为原来的1/3),减少的热量一部分通过导热、扩散向未燃气体传递,另一部分通过膨胀做功使爆炸波强度增大,两者均使火焰燃烧传播速度、爆炸波强度增加,并可诱导激波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爆炸波 热效应
下载PDF
台风内核与外围加热对其强度突变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夏友龙 郑祖光 刘式达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3-430,共8页
采用准动量无辐散模式,考虑非绝热加热过程,探讨了加热、惯性稳定度、层结稳定度以及非热成风等物理因子对台风中的重力惯性波强度变化的影响。进而把台风内核与外围的加热过程加以区别,指出要引起内核强度突变不仅要有非线性动力过... 采用准动量无辐散模式,考虑非绝热加热过程,探讨了加热、惯性稳定度、层结稳定度以及非热成风等物理因子对台风中的重力惯性波强度变化的影响。进而把台风内核与外围的加热过程加以区别,指出要引起内核强度突变不仅要有非线性动力过程,而且要有非线性加热过程;而要引起外围强度突变则要有非线性动力过程以及定常的加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内核 外围 加热作用 强度
下载PDF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紫外激光刻蚀工艺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超 张庆茂 +2 位作者 郭亮 吕启涛 吴煜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51-2756,共6页
为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通过改善激光刻蚀工艺,采用355nm紫外纳秒激光分别进行了ZnO:Al薄膜(AZO)刻蚀(P1)、非晶硅薄膜(α-Si)刻蚀(P2)和背电极刻蚀(P3)研究。采用万用表测量P1隔离电阻,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 为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通过改善激光刻蚀工艺,采用355nm紫外纳秒激光分别进行了ZnO:Al薄膜(AZO)刻蚀(P1)、非晶硅薄膜(α-Si)刻蚀(P2)和背电极刻蚀(P3)研究。采用万用表测量P1隔离电阻,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刻槽的微结构和三维成像,激光拉曼散射光谱检测非晶硅薄膜刻蚀边缘的晶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刻蚀速度600mm/s,重复频率40kHz,功率1.74W的紫外激光刻蚀ZnO:Al薄膜时,刻槽的隔离效果最佳,达20MΩ;紫外激光刻蚀能够有效地减小激光热效应引起的热影响和刻槽边缘的晶化范围,提高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刻蚀 非晶硅薄膜 热效应 隔离电阻 晶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增温效应对垂直带谱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姚永慧 徐美 张百平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7-419,共13页
青藏高原作为巨大的热源对亚洲气候、高原生态格局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最初是20世纪50年代因其对亚洲气候的重大影响而被发现的,因此,大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原夏季增温对气候的影响方面,而高原增温效应对高原... 青藏高原作为巨大的热源对亚洲气候、高原生态格局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最初是20世纪50年代因其对亚洲气候的重大影响而被发现的,因此,大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原夏季增温对气候的影响方面,而高原增温效应对高原地理生态格局的影响研究却非常少。利用收集到的气象台站观测数据、基于MODIS地表温度估算的青藏高原气温数据、林线数据和垂直带谱数据及DEM数据,通过对比分析高原内部与外围山区垂直带谱高度的变化及林线的分布规律,并以高原内部与边缘地区相同海拔高度上的气温差、最热月10℃等温线、15℃·月的温暖指数等温度指标来定量描述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对垂直带谱和林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高原内部气温和生长季长度高于边缘地区,相同海拔高度上,高原内部各月气温比边缘地区高2-7℃;在4500 m高度上,高原内部各月气温比四川盆地高3.58℃(4月)到6.63℃(6月);最热月10℃等温线的海拔高度也从东部边缘(4000 m以下)向内部逐渐升高,在拉萨-改则一带则可出现在4600-5000 m的高度;15℃·月的温暖指数的海拔高度也从边缘向内部逐渐升高,在4500 m的海拔高度上,横断山区、高原南部和中部地区的温暖指数均能达到15℃·月以上,而其它边缘地区则都低于15℃·月。②青藏高原垂直带谱和林线的分布规律与增温效应的规律极其一致,即均从东部边缘向内部逐渐升高,表明增温效应抬升了高原内部垂直带谱的分布范围和高度:山地暗针叶林带的分布范围在高原内部比东部边缘地区高1000-1500 m;山地草甸带的分布范围在高原内部比东部边缘高出700-900 m;高原内部林线比外围地区高500-1000 m左右。最热月10℃等温线和15℃·月温暖指数的分布规律与林线分布规律一致,表明高原增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增温效应 垂直带谱 林线 温暖指数 10℃等值线
原文传递
考虑铅芯温度效应的橡胶支座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秦川 刘文光 +1 位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189,共8页
对铅芯橡胶支座试验中支座力学性能参数的不同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并考虑温度效应对支座铅芯屈服应力影响,采用修正双线性支座模型比较了考虑铅芯温度效应前后支座的累积塑性变形需求,在此基础上选用多条地震动实测记录分析铅芯温度效应... 对铅芯橡胶支座试验中支座力学性能参数的不同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并考虑温度效应对支座铅芯屈服应力影响,采用修正双线性支座模型比较了考虑铅芯温度效应前后支座的累积塑性变形需求,在此基础上选用多条地震动实测记录分析铅芯温度效应对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和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铅芯随着塑性变形的累积和地震能量的耗散温度不断变化,三组不同场地波作用下铅芯屈服应力随着地震动输入的增大均呈现下降趋势,对于中硬土和基岩场地,铅芯屈服应力的国内规范取值较实际计算值偏小,导致支座位移响应的高估和支座剪力响应的低估,不能有效预测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及结构真实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橡胶支座 温度效应 屈服应力 隔震性能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深部流体活动及其对奥陶系天然气形成的热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万丛礼 周瑶琪 +1 位作者 陈勇 王建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2-128,共7页
鄂尔多斯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克拉通盆地,深部流体一直被认为是禁区。通过构造学、火成岩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以及热史分析等方法,首次系统证实了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发生过强烈的深部流体活动,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和对奥陶系天然气形成... 鄂尔多斯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克拉通盆地,深部流体一直被认为是禁区。通过构造学、火成岩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以及热史分析等方法,首次系统证实了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发生过强烈的深部流体活动,并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和对奥陶系天然气形成的热演化作用。在中生代晚期,祁连构造域的挤压作用导致盆地西缘发生强烈逆冲推覆、断裂活动及三次大规模的深部流体上涌。这些流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主要沿J/T、O/C不整合面运移至盆地中部。流体携带了大量深部热能,使奥陶系上部古地温升高约50℃,并将其中的碳酸盐岩生烃速度提高了至少32倍。最终,深部流体一方面导致奥陶系生烃量显著增加,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天然气的散失,有助于其聚集成藏。深部流体使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奥陶系天然气成因复杂化,另外它对深入探索铀和其它金属矿床的形成及盆地演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深部流体 奥陶系 天然气 热作用
下载PDF
一种高压开关柜的热效应仿真方法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杜丽 丁永生 姜富修 《电气技术》 2017年第11期133-137,共5页
温升是衡量开关设备能否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典型结构KYN96-12的出线柜为例,探讨了进行高压开关柜热效应仿真分析的方法。首先将柜体有效简化,生成了合理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电磁仿真分析软件,对开关柜的发热功率进行... 温升是衡量开关设备能否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典型结构KYN96-12的出线柜为例,探讨了进行高压开关柜热效应仿真分析的方法。首先将柜体有效简化,生成了合理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利用电磁仿真分析软件,对开关柜的发热功率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通过稳态热分析得到了开关柜导体的温度场数据。试验数据验证了简化的开关柜模型是合理的,热仿真分析的方法是正确的。开关柜的仿真数据对其温升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温升 仿真 有限元 开关柜
下载PDF
2010年6月中国南方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天气系统演变和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雪松 罗亚丽 管兆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8-446,共19页
2010年6月中国南方发生持续性强降水,其强度与2008年6月相当,超过近年来其他年份。但是,与2008年6月相比,2010年6月对流层中低层低值系统活动在青藏高原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频繁,副热带高压(副高)位置异常偏西、强度偏强,导致低层异常... 2010年6月中国南方发生持续性强降水,其强度与2008年6月相当,超过近年来其他年份。但是,与2008年6月相比,2010年6月对流层中低层低值系统活动在青藏高原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频繁,副热带高压(副高)位置异常偏西、强度偏强,导致低层异常风场辐合区及强降水区域相对偏北。分析2010年6月14—24日中国南方连续出现的4次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发现南亚高压、对流层中层的中纬度槽脊和西太平洋副高以及低层切变线和东移低涡是造成持续性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利用WRF模式对2010年6月强降水过程实施显式对流集合模拟试验,在控制试验重现观测到的地面降水和天气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在敏感性试验中将青藏高原的地表短波反照率修改为1.0,对比两组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控制试验中青藏高原的地表感热加热作用使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气温度发生变化,相应的热成风平衡调整使得对流层低层至高层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增强了中国南方的持续性降水。200 hPa青藏高原西部形成反气旋性环流异常,东部形成气旋性环流异常,青藏高原东部南下的冷空气加强,中国南方辐散增强;500 hPa青藏高原北部的脊加强,中国东部的槽加深,副高西北侧的西南风明显增强,从青藏高原向下游传播的正涡度也显著加强;850 hPa的低涡强烈发展并逐步东移,华南沿海的西南低空急流更为强盛,导致降水区的水汽辐合、上升运动及降水强度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持续性强降水 显式对流集合模拟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
下载PDF
自热烤鱼制品的加热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郭思亚 熊伟 +3 位作者 张龙翼 薛峰 陈浩 张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1-94,113,共5页
为了探究自热烤鱼制品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文章以温度为评价指标,探讨了传热介质水、油水混合物和油,以及这3种介质中新鲜鱼、烤鱼、冻鱼和不同蔬菜的温度变化,并评价了最终烤鱼制品的加热效果。结果表明:水、油水混合物、油分别在6... 为了探究自热烤鱼制品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文章以温度为评价指标,探讨了传热介质水、油水混合物和油,以及这3种介质中新鲜鱼、烤鱼、冻鱼和不同蔬菜的温度变化,并评价了最终烤鱼制品的加热效果。结果表明:水、油水混合物、油分别在6.28,7.65,6.25min时温度达到极值,分别为93.73,92.20,90.46℃。加热到极值后介质的温度下降速率为纯水>油>油水混合物。加热30.00min后,油水混合物温度为60.46℃>油49.86℃>水47.07℃。采用自热方式,鱼肉、配菜以及最终的烤鱼制品的最高温度均可达70.00℃以上。采用自热方式可以满足对食材的熟制和加热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热 烤鱼 鲫鱼 温度 加热效果
下载PDF
涡流室结构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朋涛 姜任秋 +4 位作者 宋福元 张鹏 周少伟 陈跃进 高超 《节能》 2006年第6期7-10,2,共4页
涡流管是一种新型的冷热气流分离装置。涡流室是涡流管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对涡流管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压缩空气为工质,对不同流道结构、喷嘴数和内径的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效应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结构下随冷气流率变化的制冷... 涡流管是一种新型的冷热气流分离装置。涡流室是涡流管的核心部件,其结构对涡流管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压缩空气为工质,对不同流道结构、喷嘴数和内径的涡流管的制冷制热效应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结构下随冷气流率变化的制冷制热效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渐缩型流道的性能优于直流型和渐扩型;六流道数涡流室能够较好地满足性能要求;较大的涡流室内径表现出更好的制冷制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涡流室结构 制冷效应 制热效应
下载PDF
纺织品远红外功能整理 被引量:10
17
作者 龚佳佳 顾学平 +1 位作者 肖俊 曹永恒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8-80,共3页
远红外功能粉末elite—A是具有热电效应和压电效应的物质,具有较高的远红外发射率。文中将远红外功能粉末elite—A通过涂层整理和浸轧整理方法固着在各类纺织品上,探讨了整理工艺对远红外功能纺织品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整理后织物的远... 远红外功能粉末elite—A是具有热电效应和压电效应的物质,具有较高的远红外发射率。文中将远红外功能粉末elite—A通过涂层整理和浸轧整理方法固着在各类纺织品上,探讨了整理工艺对远红外功能纺织品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整理后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远红外升温效果及耐洗性能。结果表明,远红外功能粉末elite—A涂层整理和浸轧整理后织物的远红外发射率升高,且远红外升温效应明显,经10次水洗后仍具有较好的远红外升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品 远红外功能粉末elite—A 功能整理 升温效应 远红外发射率 耐水洗性
下载PDF
超声热效应促进煤层瓦斯解吸扩散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8
作者 易俊 姜永东 +1 位作者 鲜学福 张渝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9-104,共6页
以声场声能转化为热能,提高煤层系统的温度,改善系统的解吸一扩散为基础,将煤样假设为含有大孔隙和微孔隙基质的双重孔隙结构,引入温度对微孔隙扩散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温度梯度扩散模型建立超声热效应促进煤层瓦斯解吸—扩散的热平... 以声场声能转化为热能,提高煤层系统的温度,改善系统的解吸一扩散为基础,将煤样假设为含有大孔隙和微孔隙基质的双重孔隙结构,引入温度对微孔隙扩散系数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温度梯度扩散模型建立超声热效应促进煤层瓦斯解吸—扩散的热平衡方程和物质平衡方程,应用Matlab工具实现了声场促进煤层瓦斯解吸扩散的数值模拟。对有无超声作用下,煤层瓦斯解吸一扩散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超声热效应可以明显地提高煤样的温度,增大微孔隙扩散系数,提高大孔隙游离气的动态百分数,降低微孔隙中吸附气的动态百分数。为超声波促进煤层瓦斯解吸—扩散,提高煤层瓦斯抽采率提供了分析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热效应 煤层瓦斯 解吸 扩散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华北地区集中供暖空气源热泵的工程应用探讨——以济南市高墙王小区集中供暖空气源热泵项目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凤华 槐晓强 《工业技术创新》 2015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泵机组的形式之一,是以室外空气为热源的热泵型整体式空调装置,因其安装使用十分方便,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在难以安装冷却塔、锅炉等设备的情况下,空气源热泵机组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地板采暖系统以其舒适性的优势也... 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泵机组的形式之一,是以室外空气为热源的热泵型整体式空调装置,因其安装使用十分方便,对环境的污染也较小,在难以安装冷却塔、锅炉等设备的情况下,空气源热泵机组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地板采暖系统以其舒适性的优势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以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的系统既解决了夏季空调的需要,又可在冬季提供舒适的温水地板采暖,近几年在华北等地区得到推广应用。为了考察夏热冬冷地区的空气源热泵地板采暖的技术经济可行性,为了在寒冷的冬季在保证环保、安全和室内温度要求的前提下做到最大幅度的节约能源的目的,基于实测数据,对济南市高墙王小区集中供暖空气源热泵项目进行经济性、可行性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地板辐射采暖 实测系统 工程实例 制热效果
原文传递
An abnormal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 between two green emissions of Er^(3+) caused by heating effect of 980 nm excitation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少帅 李心悦 +3 位作者 曹中民 段昌奎 陈永虎 尹民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031-1035,共5页
An abnormal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 (FIR) between two green emissions of Er3+,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larger than a normal value, emerged in many reported articles. However, up to now detailed work has ... An abnormal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 (FIR) between two green emissions of Er3+, at room temperature, which is larger than a normal value, emerged in many reported articles. However, up to now detailed work has seldom been done to clarify this abnormal phenomenon. In this paper, green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of the β-NaLuF4:20%yb3+,2%Er3+ powder sample was investigated under 980 um excitation at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different pump power densities and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s well as different air pressures. The corresponding local temperature calculated using FIR technique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ump power density.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high pump power density of 980 nm laser led to the increase of local temperature of the luminescent material, which further gave the abnormal F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CONVERSIO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ratio heating effect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