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女性的社会流动:基于婚姻匹配的认识 被引量:23
1
作者 韦艳 蔡文祯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86,共12页
对婚姻匹配的考察有助于理解社会流动的多元维度和机制。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 2006)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二分类内生性概率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女性的婚姻匹配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女性的向上社会流动渠道... 对婚姻匹配的考察有助于理解社会流动的多元维度和机制。文章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 2006)数据,通过Probit模型和二分类内生性概率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女性的婚姻匹配变化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女性的向上社会流动渠道依然狭窄,婚姻在向上的社会流动中仅发挥有限功能;由于家庭可利用资源匮乏,"后致因素"较"先赋因素"对农村女性上迁婚姻的机会更具显著效应;以户口农转非衡量的社会流动对以上迁婚姻衡量的社会流动有积极作用,父亲或本人具有城市户口者在社会流动上具有相对优势,但这种相对优势有随着户口类型的社会经济意义的改变而逐步弱化的倾向;文章的研究还显示,上迁婚姻的社会流动含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婚姻匹配 社会流动 户籍转变
原文传递
陕西汉中地区农村女性绝经与高血压及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方士华 颜虹 +4 位作者 党少农 李强 赵亚玲 杨睿海 任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汉中地区农村女性绝经与高血压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汉中市汉台区9个农业乡镇3030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选取所有女性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分位数回归探讨... 目的分析陕西汉中地区农村女性绝经与高血压和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设计,通过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汉中市汉台区9个农业乡镇3030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选取所有女性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分位数回归探讨绝经对血压的影响,Logistic回归探讨绝经与高血压和ISH的关系。结果调查人群未绝经和已绝经者分别为965、998例,未绝经组平均年龄为(41.0±8.1)岁,已绝经组平均年龄为(58.0±7.1)岁(P<0.001)。绝经前、后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1.9%、49.3%。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绝经对收缩压的影响随着百分位数的增大而增大,当舒张压(DBP)在q≥0.40(DBP=84mmHg,1mmHg=0.133kPa)的任何百分位点上时,绝经者与未绝经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q≤0.30(DBP=80mmHg)时,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可能的影响因素(年龄、受教育水平、婚姻、职业、高血脂、高血压家族史、锻炼、睡眠质量、看电视、吸烟、被动吸烟、喝酒、体重指数、财富指数和腰围)后,绝经与高血压和ISH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绝经与高血压和ISH的发生有关,应对农村女性高血压和ISH采取重点防治措施,从而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绝经 高血压 分位数回归 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服农药与其他方式自杀未遂者的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肖春玲 李献云 +1 位作者 张艳萍 费立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比较服农药与其他方式自杀未遂留院观察者的特征。方法: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以我国6省市9所市县级综合医院为研究现场,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用自制调查表对留院观察的617例自杀未遂者及家属等知情者进行调查,主要了解自杀意图强... 目的:比较服农药与其他方式自杀未遂留院观察者的特征。方法: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以我国6省市9所市县级综合医院为研究现场,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用自制调查表对留院观察的617例自杀未遂者及家属等知情者进行调查,主要了解自杀意图强度、生活事件、生命质量等,并由精神科医师做精神科诊断。诊断依据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DSM—IV)进行。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杀的危险因素。结果:617例被试以女性为主,占74%,平均年龄(33±13)岁,平均受教育年限(5.5±3.4)年。将被试分为服农药组468例,其他方式组149例,服农药组居住农村比例高(OR=4.7,95%CI:3.1—7.1)。控制居住地、性别和年龄后,服农药组受教育年限低(OR=2.6,95%C11.6~4.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OR=1.8,95%CI=1.2~2.8),生命质量高(OR=1.9,95%CI:1.2—2.8),前2天有急性严重生活事件影响(OR=2.6,95%CI=1.7—3.8),客观自杀意图强度低(OR=3.4,95%CI=2.2—5.1),诊断为精神障碍比例低(OR=0.4,95%CI=0.3~0.6),既往有自杀未遂史者所占比例低(OR=0.4,95%CI=0.2—0.6),但亲友或熟人自杀者所占比例高(OR=1.9,95%CI=1.3—2.9)。结论:服农药自杀者客观自杀意图强度低,且自杀前多存在急性严萤牛活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未遂 农药 农村女性 生活事件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女性在家庭资源分配中被“边缘化”问题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段塔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8,共7页
西部农村女性在家庭资源分配中被"边缘化"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西部农村家庭资源配置过程中,性别利益不平等、女性权益被忽视这一事实。作为一个深层次、结构化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是西部农村家庭面对当前... 西部农村女性在家庭资源分配中被"边缘化"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西部农村家庭资源配置过程中,性别利益不平等、女性权益被忽视这一事实。作为一个深层次、结构化的社会问题,它的产生是西部农村家庭面对当前社会结构分化、利益格局重组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一种因应策略和必然选择。其中,西部农村父权制家庭结构、传统的性别劳动分工模式、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关系以及社会资源分配中性别公平性缺失等诸多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欠发达地区 农村女性 家庭资源分配 “边缘化”问题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使用能否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兰兰 夏咏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59-68,共10页
采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结合Probit模型、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与拓展回归模型(ERM)等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数字时代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 采用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结合Probit模型、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与拓展回归模型(ERM)等实证分析方法,分析数字时代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促进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其边际效应为6.8%;现代媒介使用频率越高的农村女性,其非农就业概率越高,尤其对自雇就业的影响效果大于受雇就业;信息获取渠道影响则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庭照料强度小、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女性非农就业提升的概率更高。互联网使用可能通过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及经验累积、拓展社会关系渠道、改善传统性别观念认知3个方面影响非农就业。这说明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女性非农就业参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为探索现存劳动力制约下的数字红利、优化劳动配置资源、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互联网使用 农村女性 非农就业 随机森林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当代中国农村女性婚恋观类型、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建荣 《怀化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1-24,共4页
当代中国农村女性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洗礼而树立起新思想、新观念。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农村女性自由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但在社会转型阶段,也仍存在不少问题。就其当代中国农村女性婚恋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对策略作... 当代中国农村女性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洗礼而树立起新思想、新观念。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农村女性自由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但在社会转型阶段,也仍存在不少问题。就其当代中国农村女性婚恋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对策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婚恋观 类型 当代中国 对策 形成原因 社会转型
下载PDF
进城务工女性家政教育素质调查及引导机制研究——以吉林省家政服务员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磊 《科教文汇》 2013年第33期206-208,共3页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吉林省农村女性群体家政教育需求状况进行了量化分析,从年龄分布、文化程度、教育需求意愿、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现状描述,进而针对调查结论提出针对农村女性群体开展家政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家政教育 应对策略
下载PDF
15-39岁农村女性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美兰 叶冬青 +1 位作者 范引光 潘发明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7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15-39岁农村女性居民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农村女性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巢湖市居巢区两个乡镇的1062名15-39岁女性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统一培训的专业调查员采用肖水源编制... 目的探讨15-39岁农村女性居民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农村女性自杀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巢湖市居巢区两个乡镇的1062名15-39岁女性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由统一培训的专业调查员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量表(SSA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5-39岁农村女性近一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5.00%。有自杀意念组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总支持得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组,客观支持与总支持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有无躯体残疾客观支持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经济状况、躯体残疾、客观支持是农村女性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结论社会支持是15-39岁农村女性自杀意念的一个保护因素。从可改变的社会因素入手,对农村女性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客观支持,以最大限度地预防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社会支持 自杀意念
下载PDF
中国山西省部分农村妇女食用腌制咸菜与高血压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楠 李智文 +4 位作者 李舜 陈森 杨娜 任爱国 叶荣伟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7年第3期201-204,211,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山西省部分农村妇女食用腌制咸菜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山西农村地区家庭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来估计饮食习惯与高血压的关联大小。结果共纳入403名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中国山西省部分农村妇女食用腌制咸菜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山西农村地区家庭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来估计饮食习惯与高血压的关联大小。结果共纳入403名研究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42.2%。与高血压关联的因素有年龄、体质指数、食用腌制咸菜及新鲜蔬菜。与食用腌制咸菜<1次/周相比,1~3次/周食用频率患高血压的OR值为2.18(95%CI:1.25~3.81),>4次/周食用频率患高血压的OR值为1.70(95%CI:0.79~3.64)。与<1次/周食用新鲜蔬菜相比,1~3次/周食用频率患高血压的OR值为0.54(95%CI:0.26~1.14),>4次/周食用频率患高血压的OR值为0.18(95%CI:0.08~0.38)。结论农村妇女食用腌制咸菜是血压异常的危险因素,新鲜蔬菜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蔬菜 高血压 汉族 农村女性
下载PDF
近代苏州乡村女性的兼业
10
作者 陈艳君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1-45,共5页
综合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方法,对在民国时期江南乡村女性兼业中具有典型性的苏州轿妇进行考察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近代江南社会转型的大变革中,苏州乡村女性在田间劳作之余的兼业范围有较大的改变,她们从事各种零碎的兼业,虽然收入微... 综合运用历史学和社会学方法,对在民国时期江南乡村女性兼业中具有典型性的苏州轿妇进行考察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近代江南社会转型的大变革中,苏州乡村女性在田间劳作之余的兼业范围有较大的改变,她们从事各种零碎的兼业,虽然收入微薄,却是家庭生计得以维持的一个重要支柱,然而,她们的家庭贡献与家庭地位是极不对等的。民国时期的苏州轿妇既是苏州风土志中的一个奇迹,也是在中国妇女史研究中占相当地位且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女性 兼业 民国时期 苏州轿妇
下载PDF
农村女性社会交往中的教育界标实证分析
11
作者 王秀然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6-39,共4页
在女性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当今,研究农村女性有特别的价值。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实证性地揭示了:教育与农村女性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对象、范围、工具、费用、目的等诸多要素,与需求的满足、主观感受等的内在关联;得出了高中以上文化... 在女性成为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当今,研究农村女性有特别的价值。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实证性地揭示了:教育与农村女性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对象、范围、工具、费用、目的等诸多要素,与需求的满足、主观感受等的内在关联;得出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是农村女性社会交往的界标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社会交往 教育界标 实证研究
下载PDF
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流失问题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笑寒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4,34,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的内在成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现行村民自治制度在村庄治理、社区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村规民约与正式制度间的冲突难以调和,基... 研究目的:分析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流失的内在成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现行村民自治制度在村庄治理、社区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村规民约与正式制度间的冲突难以调和,基层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缺乏行政约束,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主要取决于村规民约,以及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参政不足,由此造成了一系列妇女土地权益流失问题。研究结论:在村民自治背景下防止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流失,必须建立对村委会的民主监督机制和权力约束机制,对村规民约实行审查和纠错机制,努力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参政意识,切实赋予妇女在村民自治中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妇女土地权益 村民自治 村规民约 政策建议
下载PDF
创业环境、创业精神与农村女性创业绩效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转弟 马红玉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8-876,共9页
积极推动农村女性创业,既是实现农村女性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长远之策。人才生态系统强调创业者个体内在要素以及创业者面临的外部环境会影响其创业绩效。基于此,借鉴人才生态系统这一前沿理论,基于陕西省的大样本实... 积极推动农村女性创业,既是实现农村女性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长远之策。人才生态系统强调创业者个体内在要素以及创业者面临的外部环境会影响其创业绩效。基于此,借鉴人才生态系统这一前沿理论,基于陕西省的大样本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从创业外部环境和创业者自身创业精神双重视角探究其对农村女性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创业环境、创业精神整体上对农村女性创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各维度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创业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农村女性创业绩效,还通过创业精神的中介作用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研究结论为如何促进农村女性创业绩效的提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环境 创业精神 创业绩效 农村女性 人才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农村女性劳动要素配置与中国经济增长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欢 吴方卫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96,共16页
虽然中国经济进入发展转型阶段,但由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长期存在,如何挖掘和充分释放农村女性劳动力所具有的"二次人口红利"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采用2005—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利用两部门经济理论框架,对农村女性劳动要素配... 虽然中国经济进入发展转型阶段,但由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长期存在,如何挖掘和充分释放农村女性劳动力所具有的"二次人口红利"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采用2005—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利用两部门经济理论框架,对农村女性劳动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配置在农业部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存在较大扭曲。尽管考虑无偿劳动的经济价值后扭曲程度有所下降,但随着时间的增加仍呈上升趋势。若将这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将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消除扭曲后劳动要素重置主要通过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产生影响,并由数量效应转向依靠结构效应。本文为挖掘现有劳动力约束下的人口红利、提高劳动配置效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要素配置 农村女性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城里的农村媳妇:农村女性婚姻移民的城市适应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文捷 风笑天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90,共7页
通过实地调查,对中国人口流动中一种特殊的流动主体及其流动中的重要问题——农村女性以婚姻的方式迁入城市的适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农村媳妇在城市社会中的家庭生活适应、社区生活适应以及工作角色适应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 通过实地调查,对中国人口流动中一种特殊的流动主体及其流动中的重要问题——农村女性以婚姻的方式迁入城市的适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农村媳妇在城市社会中的家庭生活适应、社区生活适应以及工作角色适应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在多层面上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城市新身份,提升和改善她们弱势地位的可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婚姻移民 城市适应 社会工作方法
下载PDF
发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曦 杨宏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6,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女性职业教育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发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女性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 新农村
下载PDF
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启萍 张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该...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该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填写问卷。选取数据库中3198名65岁以上农村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采用χ^(2)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采集3198名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数据资料,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2%;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2.401,95%CI:1.816~3.179)和不好(OR=3.394,95%CI:2.394~4.816)、生活满意度一般(OR=1.512,95%CI:1.177~1.943)和满意度低(OR=3.973,95%CI:2.305~6.851)、睡眠质量一般(OR=2.402,95%CI:1.834~3.147)和不好(OR=5.149,95%CI:3.812~6.954)、遇到事情一般能想开(OR=2.898,95%CI:2.235~3.758)和想不开(OR=5.852,95%CI:4.028~8.503)、生活费不够用(OR=1.452,95%CI:1.082~1.947)、有听力障碍(OR=1.437,95%CI:1.126~1.834)、没有倾诉对象(OR=170.842,95%CI:84.014~347.408)是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农村女性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问题、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等,避免发展为抑郁症,提升农村女性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老年人 抑郁症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村女性相对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弘钰 崔宏静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文章基于2011年5月对河北省围场县和赤峰市城郊农村进行的实地调研,根据在调研区域内对农村女性相对剩余劳动力中的21人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20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地区因素对农村女性相对剩... 文章基于2011年5月对河北省围场县和赤峰市城郊农村进行的实地调研,根据在调研区域内对农村女性相对剩余劳动力中的21人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200人进行的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地区因素对农村女性相对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农村女性自身所拥有的非农技能影响作用最大;其次是居住的地区及地区拥有的乡镇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的数量;再次是家庭成员意见、家庭劳动力的人数和非农就业意愿;年龄和家庭耕地面积影响较小。最后从加强非农技能培训、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力倡导自由灵活行业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女性 相对剩余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强化农村女性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延春 李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女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在农业生产、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的主体意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提高农村女性自我认识入手,促进主体意识的内在觉醒;加大教育... 女性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在农业生产、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方面的主体意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提高农村女性自我认识入手,促进主体意识的内在觉醒;加大教育的全面投入,提高她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和创造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政府制度保障,为巩固和体现农村女性主体地位营造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女性 主体意识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艳丽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2,共3页
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了农村女性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分析了农村女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面临的挑战,运用社会性别理论研究了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统筹解决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女性 人力资本投资 社会性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