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邙山墓志所见元魏宗室起家制度初探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军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73-79,共7页
现存的81方邙山元魏宗室墓志保存了墓主完整的起家信息,据此构成独立的调查单元可资探讨元魏宗室起家制度。起家特指入仕授予的首项正式官职,六朝门阀社会视之为衡量贵族性高低的政治新生,决定了未来的前途命运,故以贵族化为价值导向的... 现存的81方邙山元魏宗室墓志保存了墓主完整的起家信息,据此构成独立的调查单元可资探讨元魏宗室起家制度。起家特指入仕授予的首项正式官职,六朝门阀社会视之为衡量贵族性高低的政治新生,决定了未来的前途命运,故以贵族化为价值导向的元魏宗室墓志对此高调标榜。研究发现,元魏宗室的起家标准整体凌驾异姓勋贵之上,对应的乡品全部超越贵族二品,又依世资差异划分若干等级。宗室起家占据清要职位,不仅仕宦年龄低,而且首次迁转速度快、跃升幅度大,充分彰显宗室阶层天潢贵胄的气派和王朝信赖宗室的施政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邙山墓志 元魏 宗室 起家官 贵族制
下载PDF
两晋、萧梁、北魏宗室起家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军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8-235,共8页
六朝为适应门阀政治,普遍奉行重用宗室的策略,并积极推进其士族化进程,宗室顶级贵胄的地位突出表现在初仕意义的起家问题上。截取中古制度传承链条的关键节点两晋、萧梁和北魏,比较其宗室起家状况,有助于捕捉时代特色。结果发现三朝宗... 六朝为适应门阀政治,普遍奉行重用宗室的策略,并积极推进其士族化进程,宗室顶级贵胄的地位突出表现在初仕意义的起家问题上。截取中古制度传承链条的关键节点两晋、萧梁和北魏,比较其宗室起家状况,有助于捕捉时代特色。结果发现三朝宗室起家年龄均未及弱冠,且有提早到成童之年的趋势,起家品级完全跨越旧令六品士族线,部分跻身四品以上宗室选,起家官类型频繁抢占清显职位,整体水平凌驾庶姓高门,彰显第一家族的权势气派。萧梁和北魏宗室起家制度基本翻版晋制,但在铨叙实践中又自成一系,分处不同的发展线路,中古南北形势之梗概由此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晋 萧梁 北魏 宗室 起家制度
下载PDF
明代宗室分封制述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尔铭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35-39,共5页
宗室的分封制是明代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包括八等爵位,性质与先秦分封制相比已有很大区别。在明代,宗室与政治的关系前后期变化极化。针对这个问题,明政府对之进行了改革,但并未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 明代 宗室 分封制
下载PDF
论北魏前期宗室在禁军中的地位及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禁军是北魏强力军事机关,它集天下之重兵,具有卫戍京师、征伐四方、参与枢机等职能。禁军的人员结构是其发挥功效的关键,拓跋宗室身为天潢贵胄,在禁卫武官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可以担任的职位上至殿中尚书、司卫监,中到小统、幢将,下至... 禁军是北魏强力军事机关,它集天下之重兵,具有卫戍京师、征伐四方、参与枢机等职能。禁军的人员结构是其发挥功效的关键,拓跋宗室身为天潢贵胄,在禁卫武官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可以担任的职位上至殿中尚书、司卫监,中到小统、幢将,下至郎卫、内侍内行等,在北魏前期政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宗室供职禁军是北魏独有的政治现象,具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意义,据此可管窥当时的宗室政策及统治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前期 宗室 禁军
下载PDF
北魏元昭墓志考释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4-79,102,共7页
1922年在洛阳城北邙山出土的北魏元昭墓志是难得的魏碑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和史料价值。丰富的志文足可弥补正史记载的缺憾,为拓跋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素材。元昭墓志的撰写秉承贵族主义思潮,集中围绕婚嫁宦学展开,反映了内徙胡人... 1922年在洛阳城北邙山出土的北魏元昭墓志是难得的魏碑精品,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和史料价值。丰富的志文足可弥补正史记载的缺憾,为拓跋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素材。元昭墓志的撰写秉承贵族主义思潮,集中围绕婚嫁宦学展开,反映了内徙胡人社会门阀化的理念与成就。元昭的仕宦履历非比寻常,在宣武、孝明两朝飞速跃升,成为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个中隐情值得深入探讨。墓主元昭的生平是特定年代的缩影,透射出北魏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和错综复杂的政治生态。碑志考释必须摆脱单纯训诂的窠臼,应站在宏观历史的高度予以俯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元昭墓志 宗室 疏族 皇权政治
下载PDF
论北魏拓跋遵之死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军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1年第6期26-30,25,共6页
拓跋遵是北魏开国军功集团的核心人物,在政权建立及巩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史记载,他于道武帝天赐四年以"醉乱失礼"的罪名被赐死。此案虽已尘封千年,然案情扑朔迷离,值得后世深究。实际上,拓跋遵之死具有深刻的历史... 拓跋遵是北魏开国军功集团的核心人物,在政权建立及巩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史记载,他于道武帝天赐四年以"醉乱失礼"的罪名被赐死。此案虽已尘封千年,然案情扑朔迷离,值得后世深究。实际上,拓跋遵之死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不仅是北魏早期政治斗争的缩影,也是当时宗室关系的集中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拓跋遵 宗室
原文传递
赵长卿世系考证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润金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95-96,共2页
以往词学界虽然认定赵长卿是宗室词人,却未详其世系。根据明代王玺、程三省万历14年(1586)刊本《南丰县志》和清代卢嵩、朱若烜乾隆30年(1765)刊本《南丰县志》考证:赵长卿名师栱,秦王赵德芳一系,太祖八世孙。
关键词 赵长卿 宗室 世系 考证
下载PDF
论北魏后太和时代的宗室婚媾与士族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军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12-121,M0006,共11页
宗室成员是北魏统治集团的最上层,实现士族化乃其立足中原的关键,婚媾在此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择偶标准的设定反映了上层阶级的内部关系和演变格局。汉化改革如火如荼的后太和时代,宗室厉行士族门第婚原则,对姻戚的家世背景提出... 宗室成员是北魏统治集团的最上层,实现士族化乃其立足中原的关键,婚媾在此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择偶标准的设定反映了上层阶级的内部关系和演变格局。汉化改革如火如荼的后太和时代,宗室厉行士族门第婚原则,对姻戚的家世背景提出严格要求。史志所见之帝王贵胄固定与世资一至三品的高门联姻,彰显其在新的阀阅秩序中的身份定位。与前太和时代宗室婚俗相比,北魏朝廷对代人垂青一如既往,但中原士族的上升势头亦很显著,表明宗室已被传统士族社会正式接纳,双方基于种族、文化的隔阂烟消云散。宗室婚姻蕴含的贵族主义流品法则,旨在以统一的阀阅秩序整合代人集团内外的胡汉各股势力,从而推进汉化进程,实现拓跋王朝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后太和时代 宗室 门阀士族 门第婚 士族化
下载PDF
明代罪宗的请复及其子女的袭封爵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雷炳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9,共7页
贬废罪宗名爵及其子女袭、封爵的议处,是朝廷对犯罪宗亲的善后处理。明代罪宗请复有一个灵活处理到明令禁止的过程,但禁后仍有"法"外施恩。对贬革罪宗子女的袭、封爵,明王朝有一个从"例"到"制"的处理变化... 贬废罪宗名爵及其子女袭、封爵的议处,是朝廷对犯罪宗亲的善后处理。明代罪宗请复有一个灵活处理到明令禁止的过程,但禁后仍有"法"外施恩。对贬革罪宗子女的袭、封爵,明王朝有一个从"例"到"制"的处理变化,弘治以前有一定的随意性,弘治以后,作了两度调整,但例外情形并不少见。违制婚娶的宗藩,不同于罪宗,由于其所生子女,妨碍了皇家血统的纯正,明廷对其子女请封的限制,明显严于普通罪宗子女,万历时,更是禁止所生子女载入宗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藩 犯罪 革爵 庶人 复爵 封爵 袭爵
下载PDF
明代蜀藩多贤王考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阙凡雨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98-107,共10页
宗室群体是明代政治的重要参与者,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他们多以“弃物”的形象出现。但位于西南一隅的蜀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象:贤王辈出,礼乐治国。蜀藩贤王在独特的历史与区域环境中形成,传承并丰富着“文治、亲亲、尚贤”的家法,使... 宗室群体是明代政治的重要参与者,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他们多以“弃物”的形象出现。但位于西南一隅的蜀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象:贤王辈出,礼乐治国。蜀藩贤王在独特的历史与区域环境中形成,传承并丰富着“文治、亲亲、尚贤”的家法,使四川在明代重新焕发了“天府之国”的荣光,展示出明代宗藩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宗藩 朱椿 蜀藩贤王 蜀藩家法
下载PDF
河洛北魏宗室群体的贵族化趋势——以元寿安墓志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军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1-67,共7页
北魏元寿安墓志于1922年在河南洛阳城北邙山马坡村出土,它在一定程度上添补了正史记载的缺漏,为认识宗室阶层的贵族化趋势和北魏皇亲政体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该墓志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古贵族主义思潮,标榜雄厚的家世背景,突出家格与人格... 北魏元寿安墓志于1922年在河南洛阳城北邙山马坡村出土,它在一定程度上添补了正史记载的缺漏,为认识宗室阶层的贵族化趋势和北魏皇亲政体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该墓志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中古贵族主义思潮,标榜雄厚的家世背景,突出家格与人格并重的理念,彰显深厚的道德学问,罗列贵族独有的仕进途径,昭示天潢贵胄的风采。元寿安屡任朝廷要职,这些职务也是宗室集中把持的实权岗位,折射出皇族政治的典型特点。由志文推知,宗室与贵族是不同层面的概念,但二者的融通却符合王朝统治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土文献的研究不能满足于文本字面的训读,更应着眼宏观的历史背景,明确具体的问题意识,大量排比同类史料,才能得出贴近历史真实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元寿安墓志 宗室 贵族主义 皇亲政体
下载PDF
论北魏宗室阶层的文化参与及角色嬗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8-93,共6页
实现"文士化"是北魏宗室阶层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巨大转变,是其统治中原先进地区的客观需要。北魏宗室的文士化不仅表现为知识素养、精神面貌和行为旨趣的改观,更主要地体现在宗室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具备主体性角色意识,并为... 实现"文士化"是北魏宗室阶层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巨大转变,是其统治中原先进地区的客观需要。北魏宗室的文士化不仅表现为知识素养、精神面貌和行为旨趣的改观,更主要地体现在宗室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具备主体性角色意识,并为汉族士人社交圈所接纳。在方法论方面,这种身份角色论较传统的文化类型分析似更贴近"文士"概念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宗室 文士化 文化活动 文化角色
下载PDF
“种族”与政治:晚清宗室寿富之死及其回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海斌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101,126,共13页
有"宗室特出之英"之誉的寿富面临甲午变局,应时而动,其因宗室身份,预设发言对象主要为旗人,而关心焦点仍在一朝一国之变法图存,非为"种族"问题。质言之,新旧之争高于满汉之别。他又强调"尊君亲上"、"... 有"宗室特出之英"之誉的寿富面临甲午变局,应时而动,其因宗室身份,预设发言对象主要为旗人,而关心焦点仍在一朝一国之变法图存,非为"种族"问题。质言之,新旧之争高于满汉之别。他又强调"尊君亲上"、"君臣大义",变法同时不废纲常,恪守伦理。至庚子事起,黄、白种族之争压过满汉差别,值家国危亡之际,寿富遗嘱"虽讲西学,并未降敌",毅然选择身殉。晚清君权的至上性以及由此派生的君权与制度的一体性,使得在观念中以国家为至上的变法维新,其实际过程多依傍君权。进入20世纪,在近代国家观念冲击下,"民权"之说渐兴,复因清代君权与"种族"问题相缠绕,唤起满汉之辨。本文考订寿富自杀前后史事,由"种族"与政治的双重视野追问其历史意味,以期对晚清满汉关系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富 宗室 满汉关系 晚清
原文传递
试述北魏宗室担任洛阳京畿长官的情况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军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8-42,50,共6页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旋即以新都洛阳为中心规划京畿,设司州进行管理。司州地位高于其他地方行政单位,因此在人事任命上具有独特之处,与皇帝血脉相连的宗室成员于其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仅以治京城的司州牧、河南尹、洛阳令及...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旋即以新都洛阳为中心规划京畿,设司州进行管理。司州地位高于其他地方行政单位,因此在人事任命上具有独特之处,与皇帝血脉相连的宗室成员于其间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仅以治京城的司州牧、河南尹、洛阳令及藩屏北部的河内太守为例,司州牧几为宗室所垄断,后几项职位也有近三成归属宗室。朝廷特别重视候选宗室的学识、才能和品性等综合素养。洛阳司州各级长官的这种选授特点充分表明朝廷对京畿事务的高度重视,也是北魏后期统治集团利益关系及王朝宗室政策的真实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宗室 洛阳京畿 长官
下载PDF
论拓跋鲜卑的“神元”崇拜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4-49,共6页
英明神武的拓跋力微是鲜卑历史上的杰出领袖,他结束了始自圣武帝晚期的内乱,团结部盟成员,巩固王权,开创了具有转折意义的盛乐时代,积极推进本部族的文明进程,为日后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他的丰功伟绩,北魏开国后追尊始祖神... 英明神武的拓跋力微是鲜卑历史上的杰出领袖,他结束了始自圣武帝晚期的内乱,团结部盟成员,巩固王权,开创了具有转折意义的盛乐时代,积极推进本部族的文明进程,为日后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他的丰功伟绩,北魏开国后追尊始祖神元帝的称号,使其稳坐太庙之首,接受臣民的朝拜。神化力微是拓跋祖先崇拜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宗教信仰、族群建构、身份归属和政治认同诸方面,深刻地影响北魏政坛与社会。拓跋鲜卑的神元崇拜具有本民族鲜明的特色,有别于其他东北亚种群,是研究拓跋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跋鲜卑 北魏 神元帝 宗室 祖先崇拜 族群凝聚
下载PDF
清代宗室嫡庶现象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新玮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81-86,共6页
嫡庶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要的家族关系。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妻多妾"的组成形式,因此按照生母地位不同,将子女划分为嫡出与庶出。与其他朝代不同,清代宗室的嫡庶观念经过多次变化,对男性嫡庶出身的规定逐渐弱化,但对女... 嫡庶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要的家族关系。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中"一妻多妾"的组成形式,因此按照生母地位不同,将子女划分为嫡出与庶出。与其他朝代不同,清代宗室的嫡庶观念经过多次变化,对男性嫡庶出身的规定逐渐弱化,但对女性的嫡庶出身却更为注重。清代重视女性嫡庶是由其特殊的晋升制度及选秀制度造成的,促使清代宗室内形成了重视宗女嫡庶出身的特殊观念。这种特殊的嫡庶现象对清代宗室的礼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宗室 嫡庶现象
下载PDF
论北魏孝文帝的宗室辨族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0-135,共6页
宗室辨族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拓跋氏族群的进化产生了深远意义。孝文帝依当世五属的标准辨族,扫除氏族直勤体制的残余,把宗室打造为狭义的五服制家族。此举的初衷是远遵华夏古礼、近取南朝新风,而沉重的经济压力则是直接... 宗室辨族是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拓跋氏族群的进化产生了深远意义。孝文帝依当世五属的标准辨族,扫除氏族直勤体制的残余,把宗室打造为狭义的五服制家族。此举的初衷是远遵华夏古礼、近取南朝新风,而沉重的经济压力则是直接的现实动因。辨族活动在孝文帝死后归于沉寂,出服疏宗的宗籍依然得以保留。而阻滞其长久贯彻的原因在于:直勤尊同祖习俗的根深蒂固,中原正统王朝家国一体观念的制约,中古北方大族族制的影响,以及北魏特殊的政权结构等。辨族试图折衷古今、调和现实与理念,但单纯地凭借权威和政令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事物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孝文帝 宗室 五服制 辨族
下载PDF
汉代王侯谪免制度视野下的海昏侯考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波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刘贺被拟定汉室继嗣者,是因为他及父辈与武帝的亲近关系,并且没有复杂的外戚背景。刘贺被废与霍光专权有关,也与他的能力、德行不符合朝廷期望有关,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相关器物不能证明他知书达礼。刘贺被黜后,受到废爵、削户、监控等惩罚... 刘贺被拟定汉室继嗣者,是因为他及父辈与武帝的亲近关系,并且没有复杂的外戚背景。刘贺被废与霍光专权有关,也与他的能力、德行不符合朝廷期望有关,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相关器物不能证明他知书达礼。刘贺被黜后,受到废爵、削户、监控等惩罚,其中爵等降免、行动管控方面比普通诸侯要严苛,食户方面要优渥。二百余名昌邑臣被诛,既是霍光防范刘贺日后作乱之举,也是汉代宗室王侯谪免后的连带问责方式。刘贺被"复封"海昏侯,颇具明封暗贬色彩,反映了朝廷对他的忌惮。刘贺去世时子辈没享受到"继封"待遇不符合两汉常例,它是宣帝借机对刘贺生前之事追加惩罚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贺 宗室 谪免 牵连 复封 继封
下载PDF
北朝侍读考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79,共4页
北朝统治者为提高自身素养,效法东晋、南朝设立了侍读制度。侍读的职责是陪伴皇帝、太子及宗室王公读书学习,向其传授知识和汉族礼法,监督、规谏其日常行为。侍读地位崇重,在东、西魏对峙时期,开始了职官化的进程。北朝侍读甚重人选,通... 北朝统治者为提高自身素养,效法东晋、南朝设立了侍读制度。侍读的职责是陪伴皇帝、太子及宗室王公读书学习,向其传授知识和汉族礼法,监督、规谏其日常行为。侍读地位崇重,在东、西魏对峙时期,开始了职官化的进程。北朝侍读甚重人选,通常挑选知名学者或高门优秀子弟。北朝侍读制度为日后唐宋侍读学士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侍读 皇室 教育
下载PDF
北魏皇族政治体制之考察——以宗室八公为中心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军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6期21-27,共7页
北魏模仿魏晋制度,设三师、二大、三司组成八公,八公官居一品,位高权重,对朝政具有强大的干预能力,身为拓跋始祖神元帝力微后裔的宗室群体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异姓勋贵构成压倒性优势。宗室八公权倾朝野,威望显赫,制约着王朝政局的... 北魏模仿魏晋制度,设三师、二大、三司组成八公,八公官居一品,位高权重,对朝政具有强大的干预能力,身为拓跋始祖神元帝力微后裔的宗室群体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对异姓勋贵构成压倒性优势。宗室八公权倾朝野,威望显赫,制约着王朝政局的走势。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身份构造和权力特征迥然有异,需要结合当时的形势具体分析。宗室大规模地跻身八公,充分证明北魏皇族政体之客观存在,此乃拓跋部族传统与现实政治生活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 宗室 八公 皇族政治 皇权体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