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永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4-27,共4页
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相比较具有新的特征。批判与继承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前提 ;标新与立异是创新思维的革命灵魂 ;多维与超越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功能 ;想象与联想是创新思维腾飞的翅膀 ;学习与借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需要我们破... 创新思维与常规思维相比较具有新的特征。批判与继承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前提 ;标新与立异是创新思维的革命灵魂 ;多维与超越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功能 ;想象与联想是创新思维腾飞的翅膀 ;学习与借鉴是创新思维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需要我们破除传统思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思维 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 开放思维
下载PDF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演变历程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茂林 邢立福 张胜利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99-101,共3页
通过查阅各个时期的武术竞赛规则 ,对其演变历程进行回顾 ,分析各个时期规则演变特点和主要内容 ,进行了阶段划分 ,提出竞赛规则宜进一步量化 ,制定要有战略规划 。
关键词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演变历程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技术 评分标准
下载PDF
论蔡龙云“击舞融合”武术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唐韶军 王美娟 赵翠荣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59,共4页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在分析蔡龙云"击舞融合"武术思想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揭示该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术界出现了关于实战性与表演性的武术本质之争,为了统一认识...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在分析蔡龙云"击舞融合"武术思想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揭示该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研究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术界出现了关于实战性与表演性的武术本质之争,为了统一认识、创造正常的武术发展秩序,蔡先生在关键时刻及时提出了"击舞融合"的武术思想:既充分肯定了武术同时具有实战与表演两大特性,又明确提出了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思路。这一思想曾直接促生了散打运动的勃兴、造就了套路运动的辉煌,而在全面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今社会,该思想依然对武术的推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如今,重新审视"击舞融合"武术思想,旨在为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龙云 格斗 套路 武术思想
下载PDF
从阿基米德推导球体积公式的思想方法得到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祝玉兰 项昭 曾小平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324-328,共5页
认为阿基米德推导球体积公式的思想方法独特,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敏锐的观察力的培养;正确处理思维定势的辨证关系;努力做到学科整合和高度专业化的适度融合.
关键词 学科整合 思维定势 外棋
下载PDF
高校应加强学生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从马加爵事件引发的思考
5
作者 管素叶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
震惊全国 的马加 爵事件 ,又一次 敲响了 高校学生 经常性 思想政 治工作的 警钟。 因为只 有加强 学生的 经常性 思想政治 工作,才有利 于建立及 发挥预 防机制 的作用、保证 思想政 治工作 的可持 续性和 有效性 、实现 思想政 治教育... 震惊全国 的马加 爵事件 ,又一次 敲响了 高校学生 经常性 思想政 治工作的 警钟。 因为只 有加强 学生的 经常性 思想政治 工作,才有利 于建立及 发挥预 防机制 的作用、保证 思想政 治工作 的可持 续性和 有效性 、实现 思想政 治教育 有序性 和连贯 性的内在 统一。在这 里,第一线 专兼结 合的辅 导员队伍 建设尤 为重要 ,而 且必须 辅之以 专业教 师与学 生骨干的 链接环 ;要 提高思 想政治工 作的科技含 量,讲 究科学 的方法与 策略;要 努力拓 展经常 性思想 政治工 作的课程 载体、学生社 区载体、学 生社团 载体、现代网络 载体;从宏 观的德育 大环境 、中观的 的学校人 际互动 、微观的 个人行 为意识 养成入 手,构建 开放的 经常性思 想政治 工作体 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经常性 马加爵事件 思考
下载PDF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智慧就业的能力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永芳 卢文汇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5-46,共2页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用典型案例论证了运用逆向思维智慧就业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逆向思维智慧 就业能力 案例分析 方法 策略
下载PDF
“五常”思想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影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於爱民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7年第35期89-90,共2页
"五常"思想主要是由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用以规范各项社会关系的行为以及维护道德的准则,其在当代教育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五常"思想的重新吸收教学,对于现代高职学生来讲,具有十分正面的教育意... "五常"思想主要是由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提出,用以规范各项社会关系的行为以及维护道德的准则,其在当代教育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五常"思想的重新吸收教学,对于现代高职学生来讲,具有十分正面的教育意义,在这一基础上,高校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五常"思想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常”思想 德育教学 高职院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