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中心城区河流水系百年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程江 杨凯 +2 位作者 赵军 袁雯 吴健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1,共7页
分析上海中心城区河流水系1860~2003年变化情况,研究表明:①140余年来中心城区有历史记载河流消失至少310条段,总长超520kan,水面积减少约10.46km^2,水面率下降3.61%。中心城区所在水利片河流水系结构破坏,水系分枝比受河道... 分析上海中心城区河流水系1860~2003年变化情况,研究表明:①140余年来中心城区有历史记载河流消失至少310条段,总长超520kan,水面积减少约10.46km^2,水面率下降3.61%。中心城区所在水利片河流水系结构破坏,水系分枝比受河道消亡影响明显降低,水系分维数异常;②中心城区河流水系阶段性集中消亡,消亡驱动力因消亡时期而异;③初步估算,140余年来中心城区河道槽蓄容量减少超过2029×10^4m^3、单位面积可调蓄容量减少5.06×10^4m^3/km^2。河道槽蓄容量较百年前减少超过80%,城市河网调蓄能力明显削弱,且1950~1990年市政雨水泵站累积增加数目与同期区域内河道累积消失数量、长度和槽蓄容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系 调蓄容量 水系结构 城市化 上海
下载PDF
长江下游港口体系的职能结构 被引量:41
2
作者 曹有挥 毛汉英 许刚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90-598,共9页
根据 1 965~ 1 996年完整系统的港口货种分类统计资料 ,运用货种区位商、港口分工系数和 R型因子等分析技术 ,对长江下游港口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特征、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1目前以 3个类型 4个亚类型为基本特征的职... 根据 1 965~ 1 996年完整系统的港口货种分类统计资料 ,运用货种区位商、港口分工系数和 R型因子等分析技术 ,对长江下游港口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特征、动态变化及其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1目前以 3个类型 4个亚类型为基本特征的职能分工体系已初步显现 ,但有些大型港口与中小型港口之间职能雷同及有些中小型港口专业货种偏多的现象较为突出。 2近30年来 ,各港之间的货种差异逐步缩小 ,职能趋同的现象确实存在。 3今后港口体系应逐步形成以上海港为中心 ,南京港为次中心的多组群、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职能分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港口体系 职能结构 港口分工系数 南京港 上海港
下载PDF
大辽河水系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芳芳 董芳 +2 位作者 段梦 王珂 朱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89-2496,共8页
作为建立中国水环境生态学基准的基础性工作,于2010年7月,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大辽河水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大辽河水系共检出5门124种或变种,其中以绿藻和硅藻为主,分别占43.55%和31.45%;总细... 作为建立中国水环境生态学基准的基础性工作,于2010年7月,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大辽河水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大辽河水系共检出5门124种或变种,其中以绿藻和硅藻为主,分别占43.55%和31.45%;总细胞密度在2.05×105~1.46×107个·L-1,平均6.35×106个·L-1,绿藻和硅藻占优势;主要优势种是硅藻的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Melos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共检出污染指示种44种,其中β-中污带指示种居多,有36种,占所有指示种的81.81%;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43~2.68,Margalef指数为1.00~1.7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2~0.83;综合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密度、优势种类、指示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表明,大辽河水系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中等程度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辽河水系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原文传递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秦顺全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99-105,共7页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北京至广州客运专线在武汉跨越长江的重要桥梁,其主桥为主跨504m的双塔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桥,铁路、公路分上下两层布置。重点介绍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结构体系、主桁结构、基础选型和施工等关键技术及研... 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是北京至广州客运专线在武汉跨越长江的重要桥梁,其主桥为主跨504m的双塔三索面三主桁斜拉桥,铁路、公路分上下两层布置。重点介绍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结构体系、主桁结构、基础选型和施工等关键技术及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铁两用桥梁 斜拉桥 长江大桥 结构体系 主桁结构 锚墩定位 施工
下载PDF
河长制何以形成:功能、深层结构与机制条件 被引量:28
5
作者 曹新富 周建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9-184,共6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诠释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由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河长制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流域治理制度,但现有研究对河长制何以形成这一前置性问题却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基于此,作者构建了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诠释了“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由此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河长制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流域治理制度,但现有研究对河长制何以形成这一前置性问题却缺乏深入系统研究。基于此,作者构建了以功能、深层结构与机制条件为主的制度解释框架来对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研究表明:①在功能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流域治理体制逐渐难以适应水治理系统性的要求,产生了“九龙治水”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河长制作为一种联结性机制应运而生,它有助于应对流域跨域治理困境。②在深层结构方面,中国国家治理结构的特征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分工”,出于降低横向间合作成本和整合各方力量的需要,长期以来形成了“领导挂帅、高位协调”的问题解决机制和政治文化传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河长制“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的制度设计理念。③在机制条件方面,河长制的出台是太湖蓝藻爆发这个焦点事件压力驱动的结果,党政科层结构以及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为其产生、运行分别提供了组织协调优势以及管理控制基础。总体而言,河长制既是流域治理体制应对不足的结果,也是传统体制优势与绿色发展理念汇融的结果。由于河长制诞生于危机情境之下,较为依赖地方党政领导的重视,因此,在其常规化以后,需要完善相关激励制度,以形成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功能 深层结构 高位协调 党政科层结构
下载PDF
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0
6
作者 白海锋 李丽娟 +5 位作者 项珍龙 王博涵 殷旭旺 徐宗学 沈红保 问思恩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1-297,共7页
为了解渭河流域最大支流——泾河水系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10月对该水系1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动物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并运用Canoco 4.5软件对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泾河... 为了解渭河流域最大支流——泾河水系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10月对该水系1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动物群落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调查,并运用Canoco 4.5软件对浮游动物群落与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种类共有28属42种,其中轮虫占主导,原生动物和桡足类次之,分别占种类总数的85.72%、7.14%和7.14%;游动物密度为0.9-36.0 ind./L,平均值为8.5 ind./L,生物量为0.001 1-0.042 5 mg/L,平均值为0.009 7 mg/L;浮游动物优势种有8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38,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75;浮游动物密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泾河水系各断面浮游动物可分为4大类群;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驱动泾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形成的水环境因子为水温、海拔和河宽。基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根据物种多样性指数对泾河水系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泾河水系水质属于β-中污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需要加强流域生态建设及污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泾河水系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制度激励与积极性治理体制建构——以河长制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吕志奎 蒋洋 石术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4,共9页
全面推进河长制,是解决我国复杂的河流治理问题的重大制度创新,更是推进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实证案例调研,认为河长制通过契约治理机制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分配,依托组织结构框架,将党政体制嵌入到河... 全面推进河长制,是解决我国复杂的河流治理问题的重大制度创新,更是推进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实证案例调研,认为河长制通过契约治理机制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分配,依托组织结构框架,将党政体制嵌入到河长制的组织设计,通过激励问责机制,实现治理责任和治理效率的诱因倒逼。河长制的治理逻辑可以概括为通过流域公共治理权责的制度化配置,调动多层级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形成高层党政部门立治、具体职能部门施治、基层群众和社会力量参治的制度化激励。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河长制把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制度的组织优势开发出来,建构出用国家制度激励各方的积极性治理体制,这就超越了学术界一直以来存在的“压力型体制”理论惯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治理结构 制度逻辑 积极性治理
原文传递
北京潮白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6
8
作者 董雅欠 赵文 +3 位作者 季世琛 魏杰 李博 时晓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431,共8页
为探究北京潮白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于2016年6月和9月对潮白河水系11个水体(3条河流、7个水库和1个湖泊)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6月潮白河水系共发现浮游动物98种,9月共发现131种,种类组成均以原生动物和轮虫类为... 为探究北京潮白河水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于2016年6月和9月对潮白河水系11个水体(3条河流、7个水库和1个湖泊)进行了采样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6月潮白河水系共发现浮游动物98种,9月共发现131种,种类组成均以原生动物和轮虫类为主;6月潮白河水系浮游动物平均密度为4415.3 ind./L,平均生物量为1.88 mg/L,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76;9月平均密度为2977.4 ind./L,平均生物量为2.09 mg/L,H′平均值为3.15;基于H′指数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的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潮白河水系2016年6月水质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9月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CCA分析显示,Chl-a、NO-2-N是影响潮白河水系6月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NO-2-N、SD和水温是影响9月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北京潮白河水系水质整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原生动物和轮虫为浮游动物主要优势类群,Chl-a与水温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结果可为潮白河水系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等提供数据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白河水系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
下载PDF
太湖典型入湖河流莲花荡浮游动物群落的季节演替及其环境指示意义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袁雅琴 周春丽 +2 位作者 高海燕 史宏艺 成小英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2-823,共12页
2015年对宜兴莲花荡水系四个季节浮游动物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6种,其中,原生动物72种、轮虫39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9种、其他幼虫及卵3种。群落结构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小型浮游动物为主。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14 664 ind/L,年平... 2015年对宜兴莲花荡水系四个季节浮游动物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6种,其中,原生动物72种、轮虫39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9种、其他幼虫及卵3种。群落结构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小型浮游动物为主。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14 664 ind/L,年平均生物量为4.903 mg/L,生物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26。浮游动物密度以及生物量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与水质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总氮(TN)、氨氮(NH4+-N)以及溶解氧(DO)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的主要因素。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方法以及优势种情况,判定莲花荡水系整体处于中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荡水系 浮游动物 水质 生物多样性指数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柴达木水系格尔木河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燕琴 申志新 刘玉婷 《青海农林科技》 2012年第2期10-15,60,共7页
2011年秋季(9月)对格尔木河的浮游植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格尔木河浮游植物共计4门28种(属)。其中硅藻最多(14种属),占50.0%;绿藻次之(8种属),占28.6%;蓝藻(3种属),占10.7%;甲藻(2种属),占7.1%;隐藻(1种属),占3.6%。浮游植物优势... 2011年秋季(9月)对格尔木河的浮游植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格尔木河浮游植物共计4门28种(属)。其中硅藻最多(14种属),占50.0%;绿藻次之(8种属),占28.6%;蓝藻(3种属),占10.7%;甲藻(2种属),占7.1%;隐藻(1种属),占3.6%。浮游植物优势种以硅藻为主,占61.5%,种类有小环藻(Cyclotella sp.)、普通等片藻(Diatoma vulgare)、针杆藻(Synedra sp.)、尖针杆藻(Synedra acus)、曲壳藻(Ach-nanthes sp.)、舟形藻(Navicula sp.)、桥弯藻(Cymbella sp.)、菱形硅藻(Nitzschia sp.)、颤藻(Oscillatoria sp.)、席藻(Phormidium sp.)和栅藻(Scenedemus sp.)。格尔木河浮游植物数量变化在4.43×104~60.66×104cells/L之间,平均数量23.35×104 cells/L;生物量变化在0.0260~0.0476mg/L之间,平均0.0363mg/L。浮游植物平均数量以蓝藻最高,占86.0%;生物量以硅藻最高,占52.1%。分析显示各采样点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不高,平均值分别为1.80、0.43和1.49。上述结果表明该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体现了格尔木河贫营养类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水系 格尔木河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下载PDF
长三角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自然 傅海威 曹有挥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运用分形方法对长三角港口体系2000年以来的空间规模结构维数和关联结构维数进行测算,并预测其未来演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长三角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但总体上趋于优化和稳定;主要港口集中分布于线性空间的形态有利于... 运用分形方法对长三角港口体系2000年以来的空间规模结构维数和关联结构维数进行测算,并预测其未来演化趋势。通过研究发现:长三角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但总体上趋于优化和稳定;主要港口集中分布于线性空间的形态有利于港口间的相互作用,但对港口集疏运水平提出较高的要求;未来长三角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将处于稳定的状态。外部环境变化与内部竞合机制的交互作用是长三角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基本动力机制。最后,提出长三角港口体系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长三角 港口体系 分形方法 R/S分析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干旱地区分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以疏勒河分支河流体系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祥辉 张昌民 +4 位作者 冯文杰 徐清海 朱锐 刘帅 黄若鑫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6-767,共12页
基于疏勒河分支河流体系现代沉积的详细调查以及无人机航拍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分析干旱地区分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及其差异。通过分析疏勒河支流从顶点到末端不同区域坡度、河流形态、沉积特征等因素的变化特征,将疏勒河分支河流体系划分... 基于疏勒河分支河流体系现代沉积的详细调查以及无人机航拍和卫星遥感等资料,分析干旱地区分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及其差异。通过分析疏勒河支流从顶点到末端不同区域坡度、河流形态、沉积特征等因素的变化特征,将疏勒河分支河流体系划分为“近端”、“中部”、“远端”3个相带。分支河流的近端坡度最大,水动力条件较强,主要表现为大型辫状河沉积,心滩以砾质为主,砾石磨圆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定向性,砾石大小为中—巨砾,砂质含量较少,主要发育辫状河道和泛滥平原等微相。中部相比近端坡度减小,主要以高度分汊的分汊状辫状河沉积为主,受分汊和下渗的影响,水动力条件减弱,部分支流干涸,表现为暂时性河流,可见小型透镜状砂体发育,砾石粒径主要以细—中砾为主,砂质含量增高,主要发育辫状河道、泛滥平原和风成沙丘等微相。远端坡度最小,地势平坦,河流开始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转变,沉积物主要以砂质为主,由于受坡降的影响,向源侵蚀减弱,侧向侵蚀加强,在活动朵体边缘,边滩沉积发育,在远端的底部河流完全曲流化,主要发育有辫状河道、曲流河道、泛滥平原、风成沙丘、湖泊和沼泽等微相。图14表3参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疏勒河 分支河流体系 河流形态 砂体展布 沉积特征 沉积构造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镇体系演化时空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贵艳 王传胜 +1 位作者 肖磊 金凤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1-649,共9页
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986~2007年各市县(区)非农业人口资料,应用位序规模法则、ROXY指数、城市影响力等多种定量方法,结合相应定性分析,系统研究了其城镇体系发展中的规模结构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处于缓慢分散趋... 基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986~2007年各市县(区)非农业人口资料,应用位序规模法则、ROXY指数、城市影响力等多种定量方法,结合相应定性分析,系统研究了其城镇体系发展中的规模结构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处于缓慢分散趋势中,中等城市数量的显著增加,非农人口集聚重心从传统大城市逐渐向中小城市转移;上海是区域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且影响力远超过本区域范围;以上海为中心,沪宁、沪杭、长江为轴线形成较显著的城市影响力圈层结构,江苏的兴化、高邮地区以及浙江杭州西部、台州等广大地域受大城市的带动作用较弱;上海-苏州-无锡形成内部联系紧密、层级结构模糊的一体化"城市区域",既是长三角的"核心区",也是城镇连绵发展的高级形态;尽管在二线城市中缺乏规模优势,南京与杭州因地理位置发挥了突出的区域带动作用,实际上承担着区域副中心角色;围绕核心区与两个副中心,长三角构筑成">"型城镇发展主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城镇体系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河流健康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金良 金鑫 +2 位作者 赵梦龙 罗秋实 鲁俊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3-373,共11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沙关系不协调、洪水灾害频繁,一直是黄河流域治理的主要难题.近年来黄河来水来沙减少,水沙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黄河河道边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环境下开展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水沙关系不协调、洪水灾害频繁,一直是黄河流域治理的主要难题.近年来黄河来水来沙减少,水沙关系发生深刻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黄河河道边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环境下开展黄河流域河流健康诊断尤为必要.本研究采用信息熵和熵权法等方法研究黄河流域河流健康发展演变特征并提出《河流健康指数》.结果表明:(1)分析河流系统健康程度,1980~1986年黄河流域河流系统总体趋于健康状态,1987~1999年河流系统总体表现为不健康,2000~2019年整个河流系统又向着有序、健康方向发展;(2)分析河流健康指数趋势发现,1980~1984年河流系统向好发展,1984~1999年河流系统呈现出越来越不健康的趋势,2000~2019年河流系统呈现出向好发展态势;(3)1986年以前河流系统敏感因素为宁蒙河段主河槽过洪能力,1987~1999年期间敏感因素为宁蒙河段主河槽过洪能力和花园口总水量,21世纪以来敏感因素为黄河下游总冲淤量和来沙量;黄河下游总冲淤量和宁蒙河段主河槽过洪能力为整个时期的敏感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系统 河流健康指数 信息熵 熵权法 黄河流域 系统治理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耗散结构
原文传递
基于城市体系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地域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华群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年第5期47-51,共5页
首先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的分布格局及长三角旅游发展的整体性现状,认为长三角旅游整体发展的协调性不足。然后从城市体系与区域旅游整体发展耦合的角度出发,引入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城市群... 首先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的分布格局及长三角旅游发展的整体性现状,认为长三角旅游整体发展的协调性不足。然后从城市体系与区域旅游整体发展耦合的角度出发,引入了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交通网络结构和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的分析研究,并以此划分出了长三角两个层次的旅游地域系统,给出了长三角地域旅游城市网络体系的空间组织。最后提出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域系统 长江三角洲 城市体系 空间组织
下载PDF
《黄河法》制度体系设计论纲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印 李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12,共7页
为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实现黄河治理的良法善治,科学有序地开展《黄河法》的立法工作是必然要求。以《黄河法》制度体系设计的理想图景为出发点,探究《黄河法》制度体系设计的逻辑进路和框架构造。《黄河法》... 为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实现黄河治理的良法善治,科学有序地开展《黄河法》的立法工作是必然要求。以《黄河法》制度体系设计的理想图景为出发点,探究《黄河法》制度体系设计的逻辑进路和框架构造。《黄河法》的制度体系设计应遵循"从基本理念出发、到基本目标明确、再到基本原则清楚,最后到基本规则确定"的逻辑进路。《黄河法》的制度体系设计应该重点围绕全流域监督管理制度群、开发利用保护制度群、生态环境修复制度群、水旱灾害防御制度群、高质量发展制度群、水污染防治制度群、法律责任制度群等7个部分系统展开,从而完成制度群的框架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立法 黄河法 制度体系设计 逻辑进路 框架构造 制度群 黄河流域
下载PDF
1990—2010年长三角地区城市体系的演进——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光霞 余吉祥 《西北人口》 CSSCI 2013年第2期16-20,26,共6页
集聚经济和专业化是主导区域城市体系演进的两股主要力量,但二者对区域城市体系中不同城市的增长速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前者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而后者主要是促进外围城市的发展。文章使用"四普"、"五普"和"六... 集聚经济和专业化是主导区域城市体系演进的两股主要力量,但二者对区域城市体系中不同城市的增长速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前者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而后者主要是促进外围城市的发展。文章使用"四普"、"五普"和"六普"数据资料研究发现,尽管长三角各城市的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市体系内部总体上呈现出扁平化趋势,中小城市发展速度相对更快。这表明,专业化分工是促进长三角城市体系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体系 ZIPF法则 城市空间结构
下载PDF
河流与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的关联特征及空间表现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艳军 刘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4,共5页
基于相互作用视角分析了河流与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的关联特征及空间表现。河流作为重要自然要素,与城镇体系结构的形成演变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并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数量结构来看,城镇依河流呈非均衡集中分布格局;2... 基于相互作用视角分析了河流与城镇体系结构形成的关联特征及空间表现。河流作为重要自然要素,与城镇体系结构的形成演变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并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数量结构来看,城镇依河流呈非均衡集中分布格局;2规模结构方面,城镇对河流依赖随规模递增而增强,且大城市分布与河流等级、区位密切相关;3职能结构方面,沿河城镇职能具有河流属性特征,且区域中心城市或综合性城市多沿河分布;4空间结构方面,河流引导沿岸城镇空间布局分异,改变中心地空间布局理论结构,且引导沿岸城镇空间体系呈现出点—轴、双核等结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城镇体系结构 关联性 空间表现
下载PDF
顾及结构特征的河系匹配方法研究
19
作者 金诗程 张青年 +1 位作者 淳锦 杨娜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河流水系是一种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数据,提供了地理空间要素的空间结构。在对空间数据库中的地理数据进行更新与集成处理时,不可避免地涉及河系的匹配和更新处理。本文在分析河系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河系匹配方法,并提出了:(1)河系匹... 河流水系是一种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数据,提供了地理空间要素的空间结构。在对空间数据库中的地理数据进行更新与集成处理时,不可避免地涉及河系的匹配和更新处理。本文在分析河系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河系匹配方法,并提出了:(1)河系匹配的两层次框架;(2)河系之间的匹配方法;(3)顾及等级结构的河流匹配算法。试验结果证明:顾及等级结构的匹配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误匹配和漏匹配的数量,总体匹配效果要优于一般的匹配算法,特别是在支流数量多、支流长度较短、河流详略程度差距大的河系匹配中,优势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系 同名实体匹配 河系结构 河流等级 空间相似性
下载PDF
水环境治理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基于河长制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瑞 孙芳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98-2612,共15页
为解决全球面临的水环境污染难题,我国进行了一项重大的制度革新——河长制,面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河长制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将河长制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长江经济带2... 为解决全球面临的水环境污染难题,我国进行了一项重大的制度革新——河长制,面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困境,河长制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的双重红利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将河长制政策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长江经济带2006~2019年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水环境治理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效果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长制政策的实施具有明显的污染治理效果,且能够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此外,随着河长制实施强度的增加,其对经济绿色转型的促进效果越强;(2)下游区域河长制促进经济绿色转型的效果更加显著,低污染地区在河长制政策实施后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力度更强,且河长制的绿色效应在经济发展高水平城市尤为突出;(3)河长制能够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以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促进长江经济带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且官员激励对河长制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制 经济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官员激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