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司法人工智能运用背景下的被告人质证权保障 |
郑曦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7
|
|
2
|
民事在线诉讼当事人权益保障的检视与路径探索 |
柯阳友
郭畅
|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1
|
|
3
|
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与远程视频作证——基本权干预的视角 |
聂友伦
|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
2024 |
1
|
|
4
|
人工智能参与生成鉴定意见的程序法机理及方案 |
张栋
陈修勇
|
《中国司法鉴定》
|
2024 |
0 |
|
5
|
刑事证人出庭作证义务与被告人质证权——基于霍菲尔德权利理论的分析 |
黄雪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2
|
|
6
|
论刑事被告人的质证权 |
霍建平
刘利珍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7
|
证人拒证现状及其危害研究 |
王海鹏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8
|
民事程序性再审事由及其规范化功能解析 |
郑金玉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9
|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辩护制度改革 |
种政
|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0
|
质证权语境下刑事案件证人的保护制度 |
于文波
钱磊
|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1
|
欧洲人权法院视野下的质证权保障与证人保护 |
刘国庆
|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2
|
当事人的证据权利及其实现状况——以北京市为调查对象 |
张中
|
《证据科学》
|
2019 |
6
|
|
13
|
从“可望”走向“可及”:刑事在线诉讼完善的时空进路 |
袁博
郑东东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4
|
刑事庭审实质化的权利推进模式研究 |
郭航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5
|
数字时代被告人质证权的实现困境及出路——以大数据证据为视角 |
俞育标
|
《唐山学院学报》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