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36
1
作者 李杰 张洪程 +8 位作者 董洋阳 倪晓诚 杨波 龚金龙 常勇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661-2672,共12页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栽培方式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与区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4种类型品种(含常规粳稻和...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栽培方式及配套品种的科学选用与区划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4种类型品种(含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两种)为材料,采用手栽、机插和直播3种栽培方式,在苏南太湖稻区常熟(31.4°N)、苏中里下河稻区姜堰(32.3°N)与兴化(32.6°N)和苏北淮北稻区东海(34.5°N)3个不同生态区,比较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不同栽培方式水稻产量差异极显著,手栽最高,直播最低;与手栽相比,机插和直播每667 m2分别减产20—50 kg和80—180 kg,且表现出随纬度升高,减产幅度加大的规律,苏南、苏中、苏北,分别减产20—30 kg和80—100 kg、30—40 kg和90—110 kg、40—50 kg和160—180 kg;同一地区,减产幅度晚熟品种大于早熟品种,常规稻大于杂交稻。机插和直播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机插缩短11—14 d,直播缩短25—30 d,并呈纬度越高缩短天数越多的趋势;各生育阶段均有缩短,播种至拔节缩短最多,占总缩短天数的60%以上;同一类型品种,随纬度升高,拔节、抽穗、成熟依次延迟,全生育期天数增多;同一地区,缩短天数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多。机插和直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尤其是直播对积温和光照时数的利用率在苏北只有81.8%和77.4%;不同地区,机插和直播对积温和光照时数的利用率因品种类型而异,苏南以早熟晚粳较高,苏中为迟熟中粳,苏北为中熟中粳。【结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有较大影响,据此按照江苏大面积水稻单产600 kg的目标,对不同栽培方式的适宜范围与配套的适宜品种类型做了初步区划,即手栽、机插在苏南、苏中、苏北都是适宜的,而直播在苏南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区 栽培方式 产量 生育期 温光利用
下载PDF
Recent Trend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Intensive Agriculture in Eastern China 被引量:54
2
作者 M.ROELCKE HANYong +4 位作者 K.H.SCHLEEF ZHUJian-Guo LIUGang CAIZu-Cong J.RICHTER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9-460,共12页
The Taihu Region in eastern China is one of China's most intensive agricultural regions and also one of the economically most developed areas. High nitrogen balance surpluses in the summer rice-winter wheat double... The Taihu Region in eastern China is one of China's most intensive agricultural regions and also one of the economically most developed areas. High nitrogen balance surpluses in the summer rice-winter wheat double-cropping systems are leading to large-scal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of aquifers.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four-year (1995-1998) field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in two representative areas (Jurong County and Wuxi City) of the Taihu Region. Five farmers' field sites were chosen in each of the 2 locations, with each site divided into 'standard' (farmers' practice) and 'reduced' (by 30%-40%) N fertilization. For both fertilization intensities, N balance surpluses and monetary returns from grain sales minus fertilizer expenditures were calculated in an economic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field trials, the mineral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s reduced by about 10% for rice and 20%-30% for wheat were recommended in 1999. Since 1999,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trends in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s and changes in grain and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prices.Summer rice N fertilizer use, in Wuxi City as of 2001, dropped by roughly 25%, while for winter wheat it decreased by 10%-20%, compared to the 1995-1998 period. This has been achieved not only by grain policy and price changes, but also by an increase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from government officials. Nitrogen balance surpluses in Anzhen Town (of Wuxi City) have consequently diminished by 50%-75% in rice and by up to 40% in wheat, with reductions being achieved without concomitant decreases in physical grain yields or returns from sales minus fertilizer co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economy N fertilizati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rice-wheatrotation Taihu region
下载PDF
利用AMMI模型分析寒地水稻3个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被引量:35
3
作者 刘丽华 胡远富 +5 位作者 陈乔 李红宇 钱永德 吕艳东 郑桂萍 左豫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49-1855,共7页
为给寒地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黑龙江省垦区6个寒地水稻品种(系)种植在6个不同生态点,利用AMMI模型对其营养食味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 为给寒地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将黑龙江省垦区6个寒地水稻品种(系)种植在6个不同生态点,利用AMMI模型对其营养食味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进行了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游离脂肪酸含量、直链淀粉含量3项指标在基因型间、环境间及基因型×环境互作间的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3项指标的交互效应主成分值(IPCA)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影响营养食味品质稳定性的主要环境气候因子是穗期(抽穗至成熟期)日平均气温和日均气压,穗期温度高、光照充足和少雨的环境有利于寒地稻米良好品质的形成;6个参试品种(系)营养食味品质稳定性为建07-1023>空育131>龙粳20>饶选06-06>北粳9005=垦稻08-924,6个农场对水稻品质影响为查哈阳农场>梧桐河农场>853农场=军川农场>850农场>290农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寒地 AMMI模型 营养食味品质 稳定性 适应性
下载PDF
黑龙江省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气象要素 被引量:31
4
作者 姜丽霞 阎平 +5 位作者 王萍 石剑 杨晓强 董杰 韩俊杰 南瑞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分析水稻安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关气象因素及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区冷害的发生状况及干湿条件,在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地区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及品种熟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灾害和... 在分析水稻安全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关气象因素及灾害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地区冷害的发生状况及干湿条件,在充分考虑黑龙江省地区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区域及品种熟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水稻安全生产的灾害和气象指标。利用多年气象资料,计算了黑龙江省各地的冷害发生机率及稻田干燥度指数等,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初步提出了黑龙江省水稻安全生产的区域划分,为水稻生产的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的气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安全生产 灾害 气象要素 区域划分
下载PDF
中国水稻区域氮磷钾肥推荐用量及肥料配方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吴良泉 武良 +2 位作者 崔振岭 陈新平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共13页
在总结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的1 190、9 608和9 490组氮、磷和钾肥肥效试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我国水稻主产区分为5个大区和9个施肥亚区,并对8个施肥亚区(除了Ⅴ区外)的氮磷钾肥优化用量及肥料配方进行系统... 在总结分析2005—2010年在全国水稻主产区进行的1 190、9 608和9 490组氮、磷和钾肥肥效试验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我国水稻主产区分为5个大区和9个施肥亚区,并对8个施肥亚区(除了Ⅴ区外)的氮磷钾肥优化用量及肥料配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单季稻区(Ⅰ)、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Ⅱ)及江南丘陵山地单双季稻区(Ⅲ)的单季稻产量水平较高(8.3~9.0t/hm^2),长江中游单双季稻区(Ⅱ-2)和江南华南单双季稻区(Ⅲ)的早晚稻及西南高原丘陵单季稻区(Ⅳ)的产量较低(6.8~7.5t/hm^2);我国水稻8个施肥亚区的氮肥推荐用量平均为N 172kg/hm^2,其中以东北寒地单季稻区(Ⅰ-1)最低(N 116kg/hm^2),长江下游单季稻区(Ⅱ-3)最高(N_2 56kg/hm^2);磷肥推荐用量平均为P_2O_5 71kg/hm^2,江南华南单双季稻区(Ⅲ)的早晚稻最低(P_2O_5 59kg/hm^2),长江下游单季稻区(Ⅱ-3)最高(P_2O_5 84kg/hm^2);钾肥推荐用量平均为K_2O 62kg/hm^2,以东北寒地单季稻区(Ⅰ-1)最低(K_2O 45kg/hm^2),华南平原丘陵双季稻区(Ⅲ-2)晚稻最高(K_2O 80kg/hm^2)。针对我国水稻的8个施肥亚区总共确定了11个区域肥料配方,其中包括7个高浓度配方和4个中低浓度配方。长江流域单双季稻区(Ⅱ)应适当增加磷肥的投入以提高土壤磷肥力水平,同时应加强中低浓度配方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区域 养分推荐用量 配方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水稻区试新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陈英华 侯昱铭 +3 位作者 李宏宇 李茂柏 袁媛 徐正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5,共8页
构建DNA指纹图谱对新品种登记注册、种子质量鉴定、品种权益保护、遗传资源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核心引物,用于构建东北地区近两年区域试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00对多态... 构建DNA指纹图谱对新品种登记注册、种子质量鉴定、品种权益保护、遗传资源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50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核心引物,用于构建东北地区近两年区域试验品种的DNA指纹图谱。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100对多态性位点上只检测到30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是仅为3个,平均PIC值为0.375 3,平均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为0.644 5,明显低于国内其它稻区水平。因此,认为东北地区当前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相对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图谱 SSR分子标记 水稻 遗传多样性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魏海苹 孙文娟 黄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531-3540,共10页
【目的】阐明中国不同稻作类型CH4排放的区域特征以及稻田CH4排放与环境因子和水肥管理的定量关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获得1987—2011年中国稻田CH4排放观测的有效文献111篇,含生长季CH4排放总量或平均排放通量的有效观测数据495组... 【目的】阐明中国不同稻作类型CH4排放的区域特征以及稻田CH4排放与环境因子和水肥管理的定量关系。【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获得1987—2011年中国稻田CH4排放观测的有效文献111篇,含生长季CH4排放总量或平均排放通量的有效观测数据495组,涵盖67个观测点。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对上述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单季稻、双季早稻和晚稻田的CH4季节排放总量(均值±标准误差)分别为(383.5±31.1)、(234.3±16.8)和(361.8±25.0)kg.hm-2。西南单季稻区CH4排放分别是华北、华中和东北单季稻区的2.3、2.2和4.3倍;华中早、晚稻区的CH4排放分别是两广早、晚稻区的2.6和1.9倍。稻田CH4排放与有机肥施用量呈正相关,与化肥氮施用量及土壤pH呈负相关;单季稻区CH4排放随纬度升高和经度增加而降低,双季稻区CH4排放则随纬度升高而增加;单季稻区CH4排放随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晚稻区则反之。综合影响中国单季稻田CH4排放的因子为纬度、土壤C/N比、砂粒含量、水分管理方式、有机肥和化肥氮施用量,这6个因子的变化可解释CH4排放空间变异的72%;早稻田CH4排放空间变异的35%可由土壤C/N比、砂粒含量、移栽-抽穗期平均温度、水分管理和有机肥施用量等5个因子的变化得以解释;纬度、土壤C/N比、黏粒含量、pH值、全生育期平均温度和有机肥施用量等6个因子可解释中国晚稻田CH4排放空间变异的47%。【结论】中国稻田单位面积CH4排放量总体为单季稻>晚稻>早稻,但单季稻与晚稻田的CH4排放无显著差异。西南单季稻区的CH4排放显著高于其它单季稻区,华中双季稻区的CH4排放显著高于两广稻区。由环境和水肥管理因子决定的多元统计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稻田CH4排放的空间变异,单季稻CH4排放模型的可解释性优于双季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区域 甲烷排放 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基于分区域特征点聚类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被引量:25
8
作者 廖娟 汪鹞 +3 位作者 尹俊楠 张顺 刘路 朱德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41,共8页
为了准确检测水稻秧苗行中心线,提出了基于分区域特征点聚类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方法。采用2G-R-B特征因子和Otsu法分割秧苗和背景;通过分区域统计秧苗像素点分布提取秧苗行的候选特征点,利用特征点间近邻关系对特征点进行聚类,确定秧苗... 为了准确检测水稻秧苗行中心线,提出了基于分区域特征点聚类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方法。采用2G-R-B特征因子和Otsu法分割秧苗和背景;通过分区域统计秧苗像素点分布提取秧苗行的候选特征点,利用特征点间近邻关系对特征点进行聚类,确定秧苗行数和各秧苗行的起始点;基于秧苗成行栽植特点引入“趋势线”,利用点到该直线的距离与距离阈值作比较,筛选出远离各行趋势线的点,并将其去除;对筛选后的每一行特征点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获取秧苗行中心线。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提取秧苗行中心线的准确率达95.6%,与标准Hough变换和随机Hough变换算法相比,处理一幅分辨率为320像素×237像素的彩色图像平均耗时短,能够实现水田秧苗行中心线的准确提取,可为插秧机自主行走提供可靠的导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插秧机 视觉导航 秧苗行中心线 分区域 特征点聚类
下载PDF
干旱区控制灌溉下水稻光合特性与蒸腾效率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何海兵 武立权 +2 位作者 杨茹 马富裕 黄义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6-193,共8页
于2011-2012年在干旱区(新疆石河子市)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淹灌(W1)、控制灌溉(W2)和旱作(W3)等栽培模式下的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及蒸腾效率,以期为干旱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前,净光合速率... 于2011-2012年在干旱区(新疆石河子市)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淹灌(W1)、控制灌溉(W2)和旱作(W3)等栽培模式下的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及蒸腾效率,以期为干旱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前,净光合速率(Pn)在W1和W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花后,W1处理Pn分别高出W2、W3处理11.29%~20.91%和38.65%~52.03%;在饱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W2处理净光合速率较W1处理轻微降低,羧化效率、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可与W1持平,并显著高于W3处理(p〈0.05),W2处理花后光合生产能力受限主要因其在非饱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大幅降低所致;W1处理全天各时间段Pn高于W2和W3处理,午后时段处理间差异较上午更大;最终,W2处理产量仅降低4.43%~18.72%,而W3处理降低31.23%~39.45%;在整个生育期,W2处理蒸腾效率最大,显著高于W1、W3处理(P〈0.05)。综上所述,W2处理在干旱区表现出高产高效生产潜力,提升灌浆期午后光合生产能力可能对于进一步提高旱区水稻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旱区 光合特性 蒸腾效率
下载PDF
孕穗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及其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贾琰 沈阳 +6 位作者 邹德堂 沙汉景 王敬国 刘化龙 赵振东 夏楠 赵宏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9-272,共14页
为探究孕穗期冷水灌溉下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氮素形成积累规律及氮代谢关键酶调控效应,以东农428和松粳10为材料,设置6个冷水灌溉持续时间(0、3、6、9、12和15 d),分析孕穗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 为探究孕穗期冷水灌溉下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氮素形成积累规律及氮代谢关键酶调控效应,以东农428和松粳10为材料,设置6个冷水灌溉持续时间(0、3、6、9、12和15 d),分析孕穗期冷水灌溉对寒地粳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干物质、氮素积累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孕穗期冷水灌溉下,寒地粳稻产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冷水灌溉持续时间越长,产量及籽粒干物质积累量降幅越大。冷水灌溉下,寒地粳稻籽粒干物质积累量降低,除与籽粒干物质最大相对积累速率降低有关外,还与结实率降低、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减少有关。冷水灌溉可提高寒地粳稻籽粒全氮、蛋白氮、成熟期籽粒粗蛋白含量及灌浆前期籽粒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冷水灌溉6 d 可显著提高籽粒谷草转氨酶(GOT)及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冷水灌溉9~15 d 可显著降低其活性。短期冷水灌溉下(3~6 d),寒地粳稻通过增强有机氮同化过程,促进蛋白质合成,使籽粒氮素含量增加;长期冷水灌溉下(9~15 d),籽粒有机氮同化过程受到抑制,影响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籽粒氮素增幅下降。籽粒全氮、蛋白氮和淀粉颗粒态结合蛋白是不同耐冷性品种响应冷水胁迫的差异产物,其含量可作为耐冷性鉴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孕穗期 冷水灌溉 籽粒灌浆 氮素 寒地
下载PDF
黑龙江粳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6
11
作者 潘国君 郭俊祥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128,共5页
黑龙江是我国粳稻生产大省,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商品调出量和人均生产稻谷量全国第一,这主要源自水稻新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近年来,黑龙江省粳稻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创建了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半直立穗新株型育种理论和技术体... 黑龙江是我国粳稻生产大省,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商品调出量和人均生产稻谷量全国第一,这主要源自水稻新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近年来,黑龙江省粳稻育种取得了长足发展,创建了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半直立穗新株型育种理论和技术体系,培育出以龙粳31为代表的一批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结束了日本品种空育131独霸我国寒地早粳稻生产10多年的历史,2020年以龙粳31为代表的“寒地早粳稻优质高产多抗龙粳新品种”被评为国家“十三五”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标志着我国寒地早粳稻育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产量、抗性、适应性、应用面积等均超过国内外同类稻区的著名品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本文针对黑龙江粳稻育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寒地 育种 抗寒 抗倒伏 株型 黑龙江
下载PDF
寒地水稻幼苗期耐盐资源筛选 被引量:14
12
作者 潘世驹 李红宇 +6 位作者 姜玉伟 郑桂萍 周健 赵婷婷 王龙 吕艳东 阚宝林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75-1779,共5页
【目的】通过水稻幼苗期耐盐性的比较,为寒地水稻耐盐资源筛选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23份苗期耐盐碱粳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苗期150 mmol/L Na Cl处理,测量其芽长、根长和根数等指标,并对比分析各指标相对抑... 【目的】通过水稻幼苗期耐盐性的比较,为寒地水稻耐盐资源筛选及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23份苗期耐盐碱粳稻品种(系)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进行苗期150 mmol/L Na Cl处理,测量其芽长、根长和根数等指标,并对比分析各指标相对抑制率。【结果】盐胁迫下水稻幼苗芽长、根长与根数均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相对抑制率表现为根长>芽长>根数。参试材料可分为强耐盐类型、中耐盐类型和弱耐盐类型,其中强耐盐类型芽长和根数抑制率极显著低于中耐盐和弱耐盐类型,而根长抑制率与其他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强耐盐材料中品系13G143芽长、根长和根数相对抑制率较低,分别为11.89%、25.36%和10.08%,均低于对照长白9号。【结论】150mmol/L Na Cl胁迫下,水稻品系13G143耐盐碱能力较强,可作为水稻幼苗期耐盐亲本材料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水稻 幼苗期 寒地
下载PDF
Water regime-nitrogen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interaction:Field study on methane and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a rice agroecosystem in Harbin, China 被引量:12
13
作者 Wenjun Dong Jia Guo +13 位作者 Lijun Xu Zhifeng Song Jun Zhang Ao Tang Xijuan Zhang Chunxu Leng Youhong Liu Lianmin Wang Lizhi Wang Yang Yu Zhongliang Yang Yilei Yu Ying Meng Yongcai L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89-297,共9页
Water regime and nitrogen(N) fertilizer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greenhouse gases(GHG) emission from paddy field, whereas their effects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 in cold region. In this study, we condu... Water regime and nitrogen(N) fertilizer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greenhouse gases(GHG) emission from paddy field, whereas their effects have not been well studied in cold region.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two-year field experiment to study the impacts of water regime and N fertilizer on rice yields and GHG emissions in Harbin, China, a cold region located in high latitud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intermittent irrig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ethane(CH4) emission compared with continuous flooding, however,the decrement was far low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level. The N2O emissions were very small when flooded but peak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floodwater. The N fertilizer treatments increased CH4 emissions at low level(75 kg N/ha). But both CH4 and N2O emissions were uninfluenced at the levels of 150 kg N/ha and 225 kg N/ha. Rice yields increased under intermittent irrigation and were highest at the level of 150 kg N/ha. From our results, we recommended that the intermittent irrigation and 150 kg N/ha as the ideal water regime-nitrogen fertilizer incorporation for this area to achieve low GHG emissions without impacting rice y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CH4) Nitrous oxide(N2O) rice ecosystem Cold region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英华 李红宇 +3 位作者 侯昱铭 徐正进 袁媛 李茂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73,共9页
以能够代表东北地区水稻当前育种动态的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地区间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东北稻区整体的遗传多样性狭窄,明显低于国内其他稻区水平。在103个多态... 以能够代表东北地区水稻当前育种动态的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地区间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东北稻区整体的遗传多样性狭窄,明显低于国内其他稻区水平。在103个多态性位点上共检测到30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只有2.94个,并且等位基因分布也极不均匀。不同染色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hr.6、Chr.9、Chr.11三条染色体的多态性位点分布较均匀且多态性信息含量也较多,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高于其他染色体。结果还发现,三个省份中黑龙江地区的品种整体纯合程度最高的,吉林次之,辽宁最低。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丰富程度排序是:黑龙江>吉林>辽宁。通过遗传聚类分析显示,吉林与黑龙江的整体亲缘关系较近,相对地与辽宁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东北地区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es and ^(15)N balance from urea applied to rice on a paddy soil 被引量:10
15
作者 FAN Xiao-hui SONG Yong-sheng +2 位作者 LIN De-xi YANG Lin-zhang LUO Jia-f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99-303,共5页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 and ^15N balance were studied in a rice field at three different stages after urea application in Taihu Lake area with a micrometeorological technique.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and the NH4^...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 and ^15N balance were studied in a rice field at three different stages after urea application in Taihu Lake area with a micrometeorological technique. Factors such as climate and the NH4^+-N concentration in the field floodwater affecting ammonia los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monia loss by volatilization accounted for 18.6%-38.7% of urea applied at different stages, the greatest loss took place when urea was applied at the tillering stage, the smallest at the ear bearing stage, and the intermediate loss at the basal stage. The greatest loss took place within 7 d following the fertilizer application.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es at three fertilization stag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ammonium concentration in the field floodwater after the fertilizer was applied. ^15N balanc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use efficiency of urea by rice plants ranged between 24.4% and 28.1%. At the early stage of rice growth, the fertilize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was rather low, only about 12%. The total amount of nitrogen lost from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stages in the rice field was 44.1%-54.4%, and the ammonia volatilization loss was 25.4%-33.3%. Reducing ammonia loss is an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improving N use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 volatilization UREA ^15N balance rice influence factors Taihu region
下载PDF
攀西地区水稻生育期的垂直变化特点及其积温效应 被引量:11
16
作者 袁继超 杨世民 +3 位作者 王明田 吴永诚 朱庆森 杨建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7-253,共7页
为了研究水稻生育期的垂直变化特点及其积温效应,本文选用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和常规粳稻3个类型5个代表性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攀西地区海拔540~1800m范围内进行了多点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从播种至抽穗所经历的天数(以下简称... 为了研究水稻生育期的垂直变化特点及其积温效应,本文选用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和常规粳稻3个类型5个代表性品种为供试材料,在攀西地区海拔540~1800m范围内进行了多点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从播种至抽穗所经历的天数(以下简称播抽期)及其所需要的有效积温在不同种植地点和播期之间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播抽期及其所需有效积温与海拔高度和纬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播抽期和全生育期与种植地的海拔高度和纬度呈线性正相关,播抽期所需有效积温与海拔高度和纬度呈二次函数关系;播抽期和全生育期随着海拔和纬度的升高而延长,播抽期所需有效积温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后减,中海拔地区(1200~1300m)需要的有效积温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海拔高度 有效积温 攀西地区
下载PDF
东北稻区肥料施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1
17
作者 董立强 李睿 +2 位作者 商文奇 王铮 李跃东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2,共6页
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增收、保持黑土地生态平衡的重担。近年来随着对水稻产量的追逐,正确合理施用肥料成为当前东北地区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综合了前人有关肥料研... 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增收、保持黑土地生态平衡的重担。近年来随着对水稻产量的追逐,正确合理施用肥料成为当前东北地区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综合了前人有关肥料研究的观点,结合近年来东北地区水稻种植区域的自然情况、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本地区高效、绿色稻作生产施肥策略。提出了减氮增密种植,选用适宜品种、配施微量肥,因地制宜改变栽培方式等3种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期寻求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施肥"高效-优质-绿色"的平衡点,为东北地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肥料 东北地区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晚稻稻瘟病BP神经网络分区预报 被引量:8
18
作者 唐启义 程家安 +1 位作者 蒋学辉 钱东兰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5-209,共5页
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9个县1988~1999年晚稻稻瘟病发病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了8个气象因子用于晚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长期预报。根据各预报因子与稻瘟病发病程度相关性,采用邻接二维图论聚类分析法,将19个点(县)划分为4个... 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浙江省19个县1988~1999年晚稻稻瘟病发病与有关环境因子的关系,筛选了8个气象因子用于晚稻稻瘟病发生程度长期预报。根据各预报因子与稻瘟病发病程度相关性,采用邻接二维图论聚类分析法,将19个点(县)划分为4个生态区。每个生态区内运用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模型,并进行拟合和试报。1997~1999年试报验证,在划分稻瘟病生态区的基础上,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稻瘟病进行长期预测预报是可行的,3年试报成功率分别是78.95%、84.21%和78.95%。文中还对该方法与过去常用的预报方法的试报结果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稻瘟病 BP神经网络 分区预报
原文传递
黑龙江不同地域大米糊化特性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史蕊 钱丽丽 +3 位作者 闫平 吕海峰 檀馨悦 张东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54-57,共4页
为研究黑龙江不同地域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大米淀粉糊化特性,以黑龙江5个不同地域的水稻为研究对象,稻谷经砻谷、碾米后,分别测定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征值,运用了SPSS 18.0进行方差分析,比较黑龙江不同地域大米直链淀粉和淀粉糊化... 为研究黑龙江不同地域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大米淀粉糊化特性,以黑龙江5个不同地域的水稻为研究对象,稻谷经砻谷、碾米后,分别测定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特征值,运用了SPSS 18.0进行方差分析,比较黑龙江不同地域大米直链淀粉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直链淀粉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7.13%~18.36%,不同地域的直链淀粉含量都为低直链淀粉含量,初步判断实验选取的水稻品质较好。不同地域的淀粉糊化特征值各不相同,但未表现相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地域 直链淀粉含量 糊化特性
下载PDF
花药培养技术在寒地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关世武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5期94-96,共3页
详述了寒地粳稻花药培养技术,并介绍了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开展花培育种所取得的成就,育成了合江21号等9个花培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0多万hm2,还创造了大批新种质,这些新种质被广泛用于水稻新品种改良。实践证明,粳稻花培育种... 详述了寒地粳稻花药培养技术,并介绍了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开展花培育种所取得的成就,育成了合江21号等9个花培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0多万hm2,还创造了大批新种质,这些新种质被广泛用于水稻新品种改良。实践证明,粳稻花培育种具有群体规模小、稳定世代早、选择效率高等优点,将花药培养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种 培养技术 黑龙江省农科院 花培育种 水稻研究所 寒地粳稻 水稻品种 品种改良 群体规模 选择效率 技术应用 花药培养 新种质 育成 世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