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合理评价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提出了计及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设计了仅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能的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包括系统结构、设备配置和运行策略;其次,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建立了包含资源禀赋(...为合理评价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提出了计及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设计了仅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能的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包括系统结构、设备配置和运行策略;其次,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建立了包含资源禀赋(含资源储量和特性)等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针对引入的资源禀赋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组合法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地区气候差异选取5个代表性城市进行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与系统评价结果存在正相关性,资源禀赋指标的加入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靠,验证了所提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而所用评价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处理含资源禀赋在内的各项指标,还能使评价结果更具区分度,可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依据。展开更多
文摘为合理评价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提出了计及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设计了仅用可再生能源进行供能的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包括系统结构、设备配置和运行策略;其次,根据指标构建原则建立了包含资源禀赋(含资源储量和特性)等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针对引入的资源禀赋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组合法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地区气候差异选取5个代表性城市进行算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与系统评价结果存在正相关性,资源禀赋指标的加入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可靠,验证了所提评价体系的有效性;而所用评价方法不仅能有效地处理含资源禀赋在内的各项指标,还能使评价结果更具区分度,可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优化配置等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