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对牙齿粘结效果及美容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桂春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8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探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对牙齿粘结效果及美容满意度的影响,以寻求粘结效果较好且可以实现微创美容牙科治疗(MiCD)的牙科充填材料.方法:以2010年6月- 2013年1 0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42例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 目的:探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对牙齿粘结效果及美容满意度的影响,以寻求粘结效果较好且可以实现微创美容牙科治疗(MiCD)的牙科充填材料.方法:以2010年6月- 2013年1 0月于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42例行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71例患者采用京津釉质粘结剂进行托槽粘结,观察组71例患者采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进行托槽粘结.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使用粘结剂后的粘结强度、ARI(粘结剂残留指数)评分以及患者对使用不同粘结剂的满意度.结果:两种粘合剂在不同时间的粘结强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患者ARI评分为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994,P<0.05).结论:采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合剂对牙齿进行粘结时粘结强度高,粘合剂残留少,更符合患者对牙齿美容的需求,值得进一步探究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 玻璃离子粘合剂 粘结效果 满意度
下载PDF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粘结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单丽华 张丁 +1 位作者 石彦涛 张金廷 《口腔正畸学》 2002年第3期124-126,共3页
目的 了解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不同条件下的粘结性能 ,探讨一种更简便 ,不太注意污染的粘结方法。方法  10 5颗因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双尖牙分成七组 ,在不同条件下 (酸蚀 /百酸蚀后干燥 /被水或唾液污染 )粘结脱槽 ,做... 目的 了解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在不同条件下的粘结性能 ,探讨一种更简便 ,不太注意污染的粘结方法。方法  10 5颗因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双尖牙分成七组 ,在不同条件下 (酸蚀 /百酸蚀后干燥 /被水或唾液污染 )粘结脱槽 ,做冷热循环实验后 ,测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余指数。结果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可以替代复合树脂粘结剂 ,不要求严格隔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性能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剪切强度 正畸学
原文传递
光固化和双重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艳 陈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1期3885-3892,共8页
背景: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新型齿科修复材料,具有与牙体粘接性强,对牙体刺激性小,可有效防龋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牙齿充填、黏结、洞基衬,牙本质过敏治疗及暂封等。目的:比较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双重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背景: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新型齿科修复材料,具有与牙体粘接性强,对牙体刺激性小,可有效防龋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牙齿充填、黏结、洞基衬,牙本质过敏治疗及暂封等。目的:比较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双重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体的效果。方法:选择48例龋齿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与双重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体,随访6个月-2年,通过修复体完整程度、边缘密闭性、继发龋发生与牙周及牙髓病变等对比分析两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修复6个月复查,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修复成功率为97%,双重固化离子水门汀组修复成功率为9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修复2年后复查,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修复成功率为74%,双重固化离子水门汀组修复成功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双重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修复体保持完整时间更长,边缘密闭性更好,继发龋和牙髓及牙周病变发生率更低,更适用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口腔材料 玻璃离子水门汀 光固化玻璃水门汀 双重固化玻璃水门汀 牙齿修复 牙周病变 效果 口腔生物材料
下载PDF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结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武红梅 冯云霞 +3 位作者 张春香 李罡 韩冰 段燕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检测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粘结强度,探讨影响粘结性能的相关因素。方法30颗健康离体前磨牙分成两组,分别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初次、二次粘接托槽,测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余指数。结果树脂加强型玻璃离... 目的检测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粘结强度,探讨影响粘结性能的相关因素。方法30颗健康离体前磨牙分成两组,分别用京津釉质粘合剂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初次、二次粘接托槽,测剪切强度及粘结剂残余指数。结果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的粘结强度与临床普遍使用的京津釉质粘合剂的粘结强度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可以替代复合树脂粘结剂,能够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 剪切强度
下载PDF
1113例下颌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洁文 姚科 蔡华雄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6期23-24,51,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及Primaflow树脂增强玻璃离子作为窝沟封闭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13例6~8岁小学生采取自身双侧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一侧第一恒磨牙采用Contax粘结剂+Primaflow进行窝沟封闭;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组,采用F... 目的评价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及Primaflow树脂增强玻璃离子作为窝沟封闭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13例6~8岁小学生采取自身双侧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择一侧第一恒磨牙采用Contax粘结剂+Primaflow进行窝沟封闭;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组,采用FUJI Ⅶ传统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剂,在第1、2年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结果窝沟封闭后2年,Primaflow树脂增强玻璃离子与FUJI Ⅶ玻璃离子窝沟封闭剂的保留率分别为70.80%和49.05%,龋齿发生率分别为6.56%和22.46%。两组封闭剂保留率及患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使用自酸蚀粘结剂及Primaflow流动复合体能有效地预防窝沟龋的发生,其保留率及防龋能力均优于FUJIVII窝沟封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增强玻璃离子 窝沟封闭剂 龋齿
下载PDF
酸蚀时间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单丽华 怀海丽 王领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 比较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在几种粘结条件下,不同酸蚀时间后的粘结强度,探求减少釉质脱钙的粘结方法。方法 120颗因正畸拔除的健康双尖牙分成8组,酸蚀30秒或90秒后在几种条件下(干燥/被水或唾液潮湿)粘结脱槽... 目的 比较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在几种粘结条件下,不同酸蚀时间后的粘结强度,探求减少釉质脱钙的粘结方法。方法 120颗因正畸拔除的健康双尖牙分成8组,酸蚀30秒或90秒后在几种条件下(干燥/被水或唾液潮湿)粘结脱槽,做冷热循环实验后,测剪切强度。结果 复合树脂酸蚀90秒较酸蚀30秒的粘接强度明显增强;光固化树脂玻璃在几种粘接条件下酸蚀90秒和酸蚀30秒粘接强度无明显区别,水潮湿组粘接强度最高。结论 复合树脂可通过延长酸蚀时间增加粘接强度;光固化树脂玻璃酸蚀30秒足够,延长酸蚀时间不能增加粘接强度,白白造成釉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复合树脂 剪切强度 酸蚀 粘结性能 牙科材料
下载PDF
环氧树脂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4
7
作者 高淑雅 孔祥朝 +1 位作者 吕磊 陈维铅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3,7,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环氧树脂为增强相,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制备了环氧树脂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了pH值、EtOH和环氧树脂含量与复合材料结构、密度的关系;采用SEM检测手段对复合材料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采用TG-DSC...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环氧树脂为增强相,采用溶胶-凝胶法常压制备了环氧树脂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研究了pH值、EtOH和环氧树脂含量与复合材料结构、密度的关系;采用SEM检测手段对复合材料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采用TG-DSC进行了试样热分析,并采用阿基米德法测定了其密度.结果表明,加入环氧树脂后,气凝胶结构变化较大,而且乙醇、环氧树脂用量以及pH值对TEOS的水解缩聚反应有较大影响;材料在60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环氧树脂增强 溶胶-凝胶 常压干燥
下载PDF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应用研究
8
作者 汪婷婷 《粘接》 CAS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为分析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的应用性能,划分3组试验离体牙,制备3组实验样本,依次进行釉质脱矿、抗剪切强度、拉伸力、粘结剂残留程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釉质粘结剂样本在脱矿试验时,钙、磷含量迅速流失,易导致牙齿脱矿,... 为分析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的应用性能,划分3组试验离体牙,制备3组实验样本,依次进行釉质脱矿、抗剪切强度、拉伸力、粘结剂残留程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釉质粘结剂样本在脱矿试验时,钙、磷含量迅速流失,易导致牙齿脱矿,且抗剪切能力较弱,拉伸力低,粘结剂残留量略大,当该粘结剂粘接托槽时间较长时容易引发托槽脱落以及微渗透现象等;试验组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样品可有效防止牙齿样本出现钙、磷流失,抗拉伸强度较大,有较高的抗剪切能力,可有效降低粘结剂残留,并在后续阶段不易发生托槽脱落,可降低牙齿托槽粘接处的白斑率,防止微渗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 树脂加强型 玻璃离子 粘结剂 离体牙 釉质脱矿
下载PDF
湿热老化对树脂增强生物板蠕变性能影响及其时间-应力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玉果 罗迎社 彭万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128,共7页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经历不同湿热老化时间的树脂增强生物进行三点弯曲蠕变实验,研究了湿热老化对树脂增强生物板蠕变性能的影响。利用时间-应力等效原理,选取本试验所考虑的应力水平范围内的最低应力水平为参考应力(σ=69.2 MPa),将其...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经历不同湿热老化时间的树脂增强生物进行三点弯曲蠕变实验,研究了湿热老化对树脂增强生物板蠕变性能的影响。利用时间-应力等效原理,选取本试验所考虑的应力水平范围内的最低应力水平为参考应力(σ=69.2 MPa),将其他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柔量曲线向参考曲线进行水平移位,构建了经历不同湿热老化时间的树脂增强生物板在参考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柔量主曲线,从而可以通过较高应力水平下的短期蠕变行为来预测材料在较低应力水平下的较长期的蠕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增强生物板 湿热老化 时间-应力等效原理 蠕变性能
下载PDF
Vitremer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小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7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Vitremer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牙体楔状缺损患者98例(164颗)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83颗)和对照组47例(81颗),其中观察组给予Vitremer树脂加强型玻璃离... 目的探讨Vitremer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华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牙体楔状缺损患者98例(164颗)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83颗)和对照组47例(81颗),其中观察组给予Vitremer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对照组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观察两组修复成功率、远期疗效、龈沟液(GCF)、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96.08%稍高于对照组的91.49%(P>0.05);观察组牙体密合度、填充体形态、牙龈情况、边缘着色和敏感度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4周观察组GCF、AST和ALP水平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GCF、AST和ALP水平显著高于修复前(P<0.05),且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结论 Vitremer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能够提高楔状缺损患者修复成功率,保护牙周,并提高远期疗效和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remer树脂加强型 玻璃离子 楔状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釉质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8期1691-169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釉质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2月~2012年3月采用京津釉质黏结剂进行托槽黏结的31例正畸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采用GC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托槽黏结剂进行托槽黏结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正畸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釉质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2月~2012年3月采用京津釉质黏结剂进行托槽黏结的31例正畸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并以同期采用GC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托槽黏结剂进行托槽黏结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黏结后不同时间的正畸拔除牙的黏结强度、黏结剂残留指数(ARI评分)及正畸过程中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不同时间的拔除牙对照组与观察组间的黏结强度比较,P均>0.05,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不同时间的拔除牙ARI评分及正畸牙釉质脱矿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GC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托槽黏结剂可有效保证正畸治疗中的黏结强度,并且对于牙釉质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托槽黏结剂 京津釉质黏结剂 黏结效果 牙釉质
下载PDF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其对牙齿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丽辉 张莉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究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并分析对牙齿状况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牙齿的病患151例,包括174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颗患牙,其中观察组应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黏结,对... 目的:探究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并分析对牙齿状况的影响结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牙齿的病患151例,包括174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颗患牙,其中观察组应用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黏结,对照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黏结剂黏结。对比两组黏结效果,以及治疗后的生活状况。结果:所有部位的黏结强度均是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并且表现为时间越久、环境越干燥下黏结强度更大。观察组在干预后12、48h后残留、微渗漏得分为0分的病患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干预12、48h后3分的病患比例低于对照组。在对所有病患生活质量评定发现观察组治疗后所有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符合当代人对牙齿黏结质量及美观的双重追求,不仅保证较高的黏结强度,而且极大程度降低对牙齿状况的影响。在保证黏结效果的前提下还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 黏结效果 残留情况 微渗透
下载PDF
酸蚀剂浓度对光固化树脂加强型水门汀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房伯君 王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酸蚀浓度下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C)与正畸托槽的粘结强度。方法:6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成6组,每组10颗。各组采用不同酸蚀浓度的表面处理,粘结后10min,置于人工唾液室温下保存24h。干燥、固定后,测定... 目的:比较不同酸蚀浓度下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C)与正畸托槽的粘结强度。方法:60颗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成6组,每组10颗。各组采用不同酸蚀浓度的表面处理,粘结后10min,置于人工唾液室温下保存24h。干燥、固定后,测定各样本的抗剪切强度,并记录托槽脱落后牙釉质粘结界面的粘结材料残留指数(ARI)。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1)托槽的抗剪粘结强度A组为(14.786±4.940)MPa,B组未检测,C组为(7.002±3.768)MPa,D组为(7.879±3.013)MPa,E组为(7.452±2.561)MPa,F组为(7.406±2.407)MPa。C、D、E、F组托槽的抗剪粘结强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其他组的剪切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托槽脱落后,牙釉质粘结界面的粘结材料残留指数(ARI)经χ2分析,P>0.05,ARI计分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浓度的酸蚀剂对RMGIC粘接的托槽的抗剪切强度无显著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酸蚀剂处理牙釉质后,牙釉质表面粘结剂残留指数ARI值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剪切强度 酸蚀
下载PDF
三种口腔黏结剂的黏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洁 李新颖 李鹏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20年第3期271-277,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复合树脂釉质黏结剂、3M/ESPE化学固化正畸黏结剂的应力松弛、蠕变特性,为临床提供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等黏结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方法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 目的对比分析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复合树脂釉质黏结剂、3M/ESPE化学固化正畸黏结剂的应力松弛、蠕变特性,为临床提供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等黏结剂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方法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复合树脂釉质黏结剂和3M/ESPE化学固化正畸黏结剂组试样各20个,以电子拉力试验机分别对每组20个试样样本进行应力松弛、蠕变实验,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应力松弛、蠕变实验数据,得出各组试样的归一化应力松弛函数方程和归一化蠕变函数方程。通过7200 s应力下降量和7200 s应变上升量对比分析各组黏结剂的应力松弛、蠕变特征。结果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组试样7200 s应力下降量和复合树脂釉质黏结剂组试样7200 s应力下降量差异不显著(P>0.05)。3M/ESPE化学固化正畸黏结剂组试样7200 s应力下降量小于复合树脂釉质黏结剂组和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组试样7200 s应力下降量,差异显著(P<0.05)。复合树脂釉质黏结剂组试样、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组试样7200 s应变上升量大于3M/ESPE化学固化正畸黏结剂组试样7200 s应变上升量,差异显著(P<0.05)。复合树脂釉质黏结剂组试样和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试样7200 s应变上升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的黏弹特性优于复合树脂釉质黏结剂、3M/ESPE化学固化正畸黏结剂;其具有的黏性有利于其与口腔正畸托槽的黏结,其具有的弹性有利于提高黏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黏结剂 复合树脂釉质黏接剂 3M/ESPE化学固化正畸黏结剂 应力松弛 蠕变 黏弹性
下载PDF
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预防正畸牙面脱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礼红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面脱矿的作用。方法选取口腔科临床正畸初诊患者25例,2014-2017年,平均年龄13.5岁,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病例包括安氏I类和安氏Ⅱ类。在每名患者的上下颌牙列左侧用正畸用树脂... 目的探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面脱矿的作用。方法选取口腔科临床正畸初诊患者25例,2014-2017年,平均年龄13.5岁,均采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病例包括安氏I类和安氏Ⅱ类。在每名患者的上下颌牙列左侧用正畸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托槽,右侧用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所有牙均无牙合干扰,正畸治疗前全口牙齿无牙面脱矿。每例患者在拆除矫治器时进行观察并记录粘贴托槽的牙齿,观察时,清洁并吹干牙面,肉眼观察牙齿的唇颊面,和探针探诊,牙齿以正畸托槽为中心分为5个区域,即托槽上下左右和托槽下,牙面脱矿程度分为5级,观察与记录均由相同两名医生完成。结果所有右侧用复合树脂型正畸釉质粘结剂粘结托槽共300牙齿有48颗脱矿。所有左侧用正畸用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粘结托槽共300颗牙齿6颗有牙面脱矿,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树脂增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预防正畸治疗中,该方法操作简单,并能有效预防牙釉质表面发生脱矿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矿正畸 树脂增强型玻璃 离子粘结剂
下载PDF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对牙齿状况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珊珊 李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23-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其对牙齿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因正畸治疗拔除的96颗牙齿为研究材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京津釉质黏结剂组)和观察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组),每组各48颗,然后将两组不同... 目的:观察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的黏结效果及其对牙齿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因正畸治疗拔除的96颗牙齿为研究材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京津釉质黏结剂组)和观察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组),每组各48颗,然后将两组不同时间后的不同黏结部位及环境下的黏结强度、残留情况及微渗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后的不同黏结部位及环境下的黏结强度均大于对照组,且干预后12、24h及48h残留情况及微渗漏情况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的黏结效果较佳,且对牙齿状况的不良影响相对较小,综合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黏结剂 黏结效果 牙齿状况
下载PDF
Iononseal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倜 白建文 +2 位作者 任有忠 崔伯瑜 宋继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164,180,共3页
目的:评价Iononseal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楔形缺损病人192例548个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GCFujiⅡ型玻璃离子(A组),Z350复合树脂(B组),Iononseal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C组)进行修复,修复后1、2年复查... 目的:评价Iononseal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楔形缺损病人192例548个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GCFujiⅡ型玻璃离子(A组),Z350复合树脂(B组),Iononseal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C组)进行修复,修复后1、2年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后1年的成功率A组84.8%,B组94.6%,C组93.5%;修复后2年的成功率分别为A组70.5%,B组88.5%,C组85.5%。术后1、2年C组和B组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Iononseal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修复楔形缺损的疗效与Z350复合树脂相当,而优于GCFujiⅡ型玻璃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缺损 Iononseal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下载PDF
Effect of surface oxidation on the interfaci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graphite/epoxy composites composite bipolar plates
18
作者 Dongmei Yao Junsheng Zheng +5 位作者 Liming Jin Xiaomin Meng Zize Zhan Runlin Fan Cong Feng Pingwen Mi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539-542,共4页
Epoxy resin-reinforced graphite composites have fou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as bipolar plates in fuel cells for stationary power supplies,valued for their lightweight nature and exceptional durability.To enhance the i... Epoxy resin-reinforced graphite composites have found extensive application as bipolar plates in fuel cells for stationary power supplies,valued for their lightweight nature and exceptional durability.To enhance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between graphite and epoxy resin(EP),surface oxidation of graphite was carried out using diverse functional groups.Experimental assessments illustrated that the composites with graphite oxide resulted in heightened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toughness compared to pristine graphite,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excellent interface connection.Moreover,these composites displayed remarkable conductivity while simultaneously retaining their mechanical attributes.Furthermore,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utcomes unveiled that the inclusion of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graphite surface augmented the interfacial energy with EP,and the interface morphology between graphite and resin exhibited heightened stability throughout the stretching process.This simpl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presents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composites interfaces,enabling high load transfer efficiency,and opens up a potential path for developing strong and tough composite bipolar plates for fue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P interface strength and toughness Epoxy resin-reinforced graphite composites Composite bipolar plates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Surface oxidation of graphite
原文传递
2种不同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梁聪 顾新华 张雄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和FujiⅡ树脂加强型复合玻璃离子充填楔状缺损的存留率。方法选择楔状缺损患者200例479颗牙,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充填治疗,其中FujiⅡ组105例患者246颗牙,纳米树脂组95例患者233颗牙,充填后2年复查。结果共回访... 目的探讨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和FujiⅡ树脂加强型复合玻璃离子充填楔状缺损的存留率。方法选择楔状缺损患者200例479颗牙,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充填治疗,其中FujiⅡ组105例患者246颗牙,纳米树脂组95例患者233颗牙,充填后2年复查。结果共回访183例患者,共446颗牙。FujiⅡ组充填总失败率、完全脱落率及出现牙髓症状率均显著小于纳米树脂组(P<0.05);FujiⅡ组边缘密合度破坏率显著大于纳米树脂组(P<0.05)。结论在修复楔状缺损中,纳米光固化复合树脂更适合美观要求较高,刷牙习惯较差的患者,FujiⅡ树脂加强型复合玻璃离子在保护牙髓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树脂加强型复合玻璃离子 纳米树脂 临床评价
下载PDF
老年人根面龋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充填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20
作者 戴杰 郭金炉 +1 位作者 杨卫江 童永青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288-290,共3页
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充填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100名根面龋老年患者采用自身左右半口对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及复合树脂充填,比较二者6个月及1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根... 目的:观察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充填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效果。方法:100名根面龋老年患者采用自身左右半口对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及复合树脂充填,比较二者6个月及1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根面龋充填6个月后,采用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充填的成功牙数及成功牙面均优于采用复合树脂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根面龋充填1年后,采用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充填的成功牙数及成功牙面均优于采用复合树脂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是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 复合树脂 根面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