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8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刁宗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5-199,共5页
依据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2005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的相关数据,建立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有其复杂性,经济收入的高低,对游客人均花费和旅游购买力有一定影响,对出游率影响不... 依据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2005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的相关数据,建立统计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有其复杂性,经济收入的高低,对游客人均花费和旅游购买力有一定影响,对出游率影响不大。依据各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把中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加权平均求得各地农村居民出游率、游客人均花费、旅游购买力的平均值。各地分布特征显示,三个层次农村居民出游率无显著差别;旅游中消费和旅游低消费地区三项旅游消费指标均无显著差别;旅游高消费地区与其它两个地区在游客人均花费、旅游购买力方面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消费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 被引量:58
2
作者 吴海江 何凌霄 张忠根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9,35,共18页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众多,以往研究忽略了城乡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研究发现,理论分析上,城乡少儿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向作用;实证检验上,城乡少儿和老年...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众多,以往研究忽略了城乡人口年龄结构的差异。研究发现,理论分析上,城乡少儿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向作用;实证检验上,城乡少儿和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城乡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比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在理论与实证上出现不一致,主要源于现行体制下城乡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结果表明,在考虑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时,不应忽视城乡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人口 年龄结构 抚养系数 居民消费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3
作者 余凤龙 黄震方 方叶林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65-1576,共12页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强是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发展阶段、消费特征及其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9年以前,旅...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强是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发展阶段、消费特征及其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9年以前,旅游消费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人均消费水平较低;1999-2003年,消费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3年以后,旅游消费发展主要因出游人次增加而带来的规模扩张,人均消费增长迟缓。②农村居民平均旅游消费倾向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消费水平以滞后性消费为主,交通、住宿、餐饮和游览等消费比重持续下降,消费结构变动程度较强,消费层次较低,消费产品结构不合理。③农村居民收入、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不确定性是影响旅游消费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消费习惯与旅游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居民收入的积极效应更强;消费不确定性与旅游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是影响旅游消费的消极因素;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示范效应不显著,但城乡旅游交流日益密切,其示范效应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旅游消费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消费与有效投资 被引量:55
4
作者 陈彦斌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5,共5页
当前中国经济存在"债务升高-核心CPI通缩压力-食品涨价较快-部分资产价格存在泡沫化迹象"的复杂格局,传统经济循环机制下的积极宏观政策容易导致衰退式泡沫和债务攀升。较高的宏观杠杆率抑制了消费与投资,会进一步导致核心CP... 当前中国经济存在"债务升高-核心CPI通缩压力-食品涨价较快-部分资产价格存在泡沫化迹象"的复杂格局,传统经济循环机制下的积极宏观政策容易导致衰退式泡沫和债务攀升。较高的宏观杠杆率抑制了消费与投资,会进一步导致核心CPI出现通缩压力。在实体经济和消费乏力的情况下,积极宏观政策所释放的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尤其容易导致区域性城市房地产泡沫。为了应对中国经济的复杂局面,有必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切实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尤其是着力提升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二是通过市场化机制着力提升有效生产性投资,而不是依赖房地产来稳投资和稳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宏观经济 经济增长 居民消费 投资
原文传递
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研究 被引量:53
5
作者 王乔君 童莹娟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2-62,共11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现状,运用霍华德-谢思体育消费行为模型,层析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体育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三角城市居民消费者的样本特征明...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现状,运用霍华德-谢思体育消费行为模型,层析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体育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三角城市居民消费者的样本特征明显,在体育消费结构中,以实物性体育消费为主,服务性体育消费滞后,体育消费结构存在失衡问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收入水平不高,闲暇时间欠缺;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动机欠缺;消费环境不佳,相关群体影响;产品满意度低,购买后有冲突,以此提出长三角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居民 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结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9
6
作者 万文玉 赵雪雁 王伟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445-3455,共11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强度逐年增大,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日益成为碳排放的新增长点.本文采用Theil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强度逐年增大,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日益成为碳排放的新增长点.本文采用Theil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了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1—2012年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总量及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均呈增长趋势,其年增长率分别为9.69%、3.29%;2八大经济区域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的差异是构成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其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达到了57.90%;3我国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01—2012年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能源碳排放的"冷点"区变化较为稳定,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经济区,而"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黄河中游经济区;4城市人口规模、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城市居民年龄结构均对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具有加剧作用,而城市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具有减缓作用,且北方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南方;5现有样本数据支持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量存在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生活能源 碳排放 时空格局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基于QUAIDS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赵昕东 汪勇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62,共9页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数量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数量。而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减少一些高档食品消费而维持其他商品消费数量。另外,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福利的影响程度高于高收入家庭,以食品价格上涨20%为例,低收入家庭福利损失9.05%,而高收入家庭福利损失仅仅为5.91%。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在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进而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IDS模型 食品价格 城镇居民 消费行为 福利
下载PDF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参数估计及其演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41
8
作者 谢子远 王合军 杨义群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52,共10页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进行了估计,从制度变迁、收入变动、理性预期等角度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演变路径进行了诠释。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经历了先低-后高-再低这样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20世纪9... 本文运用时变参数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进行了估计,从制度变迁、收入变动、理性预期等角度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演变路径进行了诠释。与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相比,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经历了先低-后高-再低这样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降幅明显地大于城镇居民。同时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消费倾向 状态空间模型
原文传递
消费金融驱动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研究——基于结构与质的多重响应 被引量:47
9
作者 王平 王琴梅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7,共9页
将消费金融研究范畴界定为保险、消费信贷、储蓄、投资四个方面,认为消费金融通过配置效应、融通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效应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与消费质量的提升,在消费结构与质量的多重响应中居民消费得以升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 将消费金融研究范畴界定为保险、消费信贷、储蓄、投资四个方面,认为消费金融通过配置效应、融通效应、财富效应、流动效应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变与消费质量的提升,在消费结构与质量的多重响应中居民消费得以升级。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00—2014年境内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对消费金融促进城镇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消费结构看,消费金融较为明显地促进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低级的食品、衣着向高级的交通通信等发展;从消费升级率看,对消费升级贡献由大到小依次是投资、保险、储蓄、消费信贷,但消费信贷的统计结果不显著;分区域的实证结果显示,保险和投资对东部发达地区的居民消费贡献最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居民贡献最小,呈现东中西的"阶梯式差异",欠发达地区消费升级较发达地区更依赖于传统的储蓄这一金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金融 城镇居民 消费结构 居民消费升级 区域差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载PDF
财政支出的民生化进程与城乡居民消费——基于1995~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45
10
作者 储德银 闫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6,共7页
本文以构建民生财政为研究背景,将财政支出分为民生性支出和非民生性支出,在理论考察了民生、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政府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我国除西藏与重庆之外29个省份1... 本文以构建民生财政为研究背景,将财政支出分为民生性支出和非民生性支出,在理论考察了民生、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政府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并运用我国除西藏与重庆之外29个省份1995~2007年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民生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挤入效应,非民生性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挤入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则截然相反,但就现阶段而言,非民生性支出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性支出 非民生性支出 居民消费
原文传递
人口结构变动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城镇化和居民消费视角 被引量:42
11
作者 郭文 孙涛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312,共18页
本文通过引入城镇化及居民消费等因素拓展LMDI模型,解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动为碳排放因子、能源强度、消费抑制因子、城镇化、居民消费和人口规模六大效应,并探讨上述六种效应变动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的贡献率及其作用机理。... 本文通过引入城镇化及居民消费等因素拓展LMDI模型,解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动为碳排放因子、能源强度、消费抑制因子、城镇化、居民消费和人口规模六大效应,并探讨上述六种效应变动对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的贡献率及其作用机理。然后,选择中国30个省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结构变动对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动及其分解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 2012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增加42.1167亿吨,消费抑制因子效应、城镇化效应、居民消费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呈现为正效应,而碳排放因子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整体上呈现为负效应,并且居民消费效应对碳排放量变动的影响最大。人口城镇化已成为影响中国碳排放量变动的主要人口因素。较之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人口规模效应明显较高,但其能源强度效应则相反,中部地区碳排放因子效应明显高于东、西部地区。现阶段,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教育结构和人口职业结构变动减缓了中国碳排放量的增长,而人口城乡结构、区域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变动的影响方向则相反,最后,人口性别结构变动对碳排放量变动无显著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碳排放 LMDI 城镇化 居民消费
原文传递
广州市居民网球活动消费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朱征宇 陈祺 谭冬平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3-75,共3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广州市居民网球活动消费特征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广州市网球消费者参与网球活动的动机、方式、消费者的群体特征以及消费水平等,并提出了推动大众网球运动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居民 网球活动 消费 特征
下载PDF
提高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 被引量:28
13
作者 欧阳柳青 赵高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分析认为 ,提高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 ,必须积极开发体育市场、规范和培育体育消费环境。
关键词 中国 居民 大众体育 消费 扩大内需 对策
下载PDF
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黄秀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31-36,共6页
居民的旅游消费与国民收入关系对于一个经济区域制订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宣传促销策略及旅游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得出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与国民收入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同... 居民的旅游消费与国民收入关系对于一个经济区域制订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宣传促销策略及旅游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的国内旅游消费和国民收入的实际数据为依据,得出我国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与国民收入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同时得出,我国居民能够从事国内旅游和快速增加国内旅游需求的临界点分别为1000元和2000元。最后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 居民收入 实证分析 旅游业 中国 旅游需求
下载PDF
基于AIDS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郭爱君 武国荣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38,27,共6页
本论文通过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AIDS模型,比较研究了"九五"和"十五"两个时期中国农村居民七大类商品消费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在生活消费上的支出仍将持续增加,但消费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食品消... 本论文通过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AIDS模型,比较研究了"九五"和"十五"两个时期中国农村居民七大类商品消费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在生活消费上的支出仍将持续增加,但消费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食品消费支出突破了温饱水平并继续保持下降趋势;交通和文教消费比例将平稳上升;随着农村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民对医疗保健商品的消费也会相应提高。由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所以在进行定量研究时,必须考虑区域差异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不应忽视不同地区农民需求的不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模型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下载PDF
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民消费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王健宇 徐会奇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60,共7页
不确定性一直是限制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测算不确定性对我国农民消费的影响对于解决农民消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整离差率对收入不确定性进行测算,并采取"构造消费函数"和进行"分段比较"两种方法对... 不确定性一直是限制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测算不确定性对我国农民消费的影响对于解决农民消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整离差率对收入不确定性进行测算,并采取"构造消费函数"和进行"分段比较"两种方法对收入不确定性与农民消费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收入不确定性的数值大小及其方向问题都对农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民消费升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绩考核 官员激励 机制设计
下载PDF
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彭海艳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1期30-35,共6页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稍有上升,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稍有上升,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但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消费需求;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以及杂项等五项均为富有弹性的消费项目,食品为缺乏弹性的消费项目,而衣着和医疗保健向缺乏弹性项目发展;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需求 ELES模型 面板数据模型
下载PDF
短期消费性贷款与居民消费: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的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熊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56-167,共12页
本文以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2010年4月到2012年3月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分析了短期消费性贷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平均效应回归模型和动态效应回归模型,我们发现:受信用卡余额代偿条款中规定... 本文以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2010年4月到2012年3月的微观数据为样本,基于信用卡余额代偿分析了短期消费性贷款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平均效应回归模型和动态效应回归模型,我们发现:受信用卡余额代偿条款中规定的偿债顺序影响,为获得银行优惠利率,消费者在转账金还款期内减少了信用卡转账金账户的消费。由于银行的信用卡余额代偿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了降低短期流动性约束的工具,在信用卡转账金偿付完后,消费者的总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额调整幅度和调整速度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卡余额代偿 流动性约束 居民消费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结构、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 被引量:34
19
作者 蒋彧 全梦贞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手段,具有平滑收入和平衡福利水平的作用,同时也会引起居民消费决策的变动,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则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冲击,进一步影响居民消费。研究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于我国经... 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手段,具有平滑收入和平衡福利水平的作用,同时也会引起居民消费决策的变动,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则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冲击,进一步影响居民消费。研究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对于我国经济扩大内需以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世代交替模型,对人口结构与养老保险发展水平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随后,选取我国2002—2015年省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养老保险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对两者之间关系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人口结构 居民消费 OLG模型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2
20
作者 汪旭晖 顾晶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 消费 协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