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红梅 周潇 +1 位作者 武长河 王克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上海市的人口结构和储蓄现状,然后综合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储蓄的机制,最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通过选取1997-2015年间上海市老年抚养比、家庭成员数、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等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 文章首先分析了上海市的人口结构和储蓄现状,然后综合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影响储蓄的机制,最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通过选取1997-2015年间上海市老年抚养比、家庭成员数、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等数据,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情况。研究表明:上海市作为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出生率不能明显升高的情况下,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会引起储蓄增加,从而导致居民消费动力不足,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上海市高效地解决"城市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时间序列模型 居民储蓄
下载PDF
河南省城乡居民储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秦雷雷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影响河南省城乡居民储蓄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物价水平、房地产投资情况、金融投资情况、预防性动机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河南省城镇居民储蓄额和农村居民储蓄额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测度了各因素的影... 影响河南省城乡居民储蓄的因素主要有居民收入水平、利率水平、物价水平、房地产投资情况、金融投资情况、预防性动机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河南省城镇居民储蓄额和农村居民储蓄额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测度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序,得出了相应的模型。从模型来看,为进一步合理利用居民储蓄,促进储蓄向投资和消费的转化,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不能单纯依赖利率政策,完善各项社会福利制度,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发展和完善投资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下载PDF
人口结构变化对我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分析——基于刘易斯拐点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建平 任健 张波 《西部金融》 2016年第9期26-31,共6页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影响我国高储蓄率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制度、收入素、收入分配和人口年龄等因素。本文将结合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理论,在综合经济、制度、人口年龄因素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力结构变化因素,采用VAR模型基础上,对我国居...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影响我国高储蓄率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制度、收入素、收入分配和人口年龄等因素。本文将结合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理论,在综合经济、制度、人口年龄因素的基础上,加入劳动力结构变化因素,采用VAR模型基础上,对我国居民高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对居民储蓄率的冲击是长期的正向影响,抚养比和养老保险比重的冲击主要是短期的,但农业从业人口比重的冲击影响是负向的。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率 刘易斯拐点 VAR模型 脉冲相应分析
下载PDF
不确定性、利率与储蓄率交互关系研究——基于西藏地区的动态面板回归分析
4
作者 马喜立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4-40,共7页
本研究运用西藏地区1996—2013年相关数据,分析不确定性、利率对西藏地区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利率对储蓄率有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利率对储蓄率呈现负向关系,不确定性对储蓄率呈现正向关系。当储蓄率短期波动偏离... 本研究运用西藏地区1996—2013年相关数据,分析不确定性、利率对西藏地区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利率对储蓄率有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利率对储蓄率呈现负向关系,不确定性对储蓄率呈现正向关系。当储蓄率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将以-1.297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均衡状态。而储蓄率的预测值围绕其真实值上下轻微波动,且二者升降趋势基本一致,建议扩大西藏社保范围,稳定西藏居民不确定性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居民储蓄率 利率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人民银行储户调查样本分布评估及偏态改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志华 郭海 +1 位作者 矫强力 李巧巧 《金融发展评论》 2016年第8期125-133,共9页
人民银行于1993年正式建立了城乡居民储蓄问卷调查制度,通过了解城镇居民储蓄、消费、投资及通货膨胀预期等信息,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但近年随着我国自动存取款设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日益普及,进入银行网点的储户... 人民银行于1993年正式建立了城乡居民储蓄问卷调查制度,通过了解城镇居民储蓄、消费、投资及通货膨胀预期等信息,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但近年随着我国自动存取款设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日益普及,进入银行网点的储户存在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等特点,样本分布呈现偏态,影响调查效果。为提高储户调查结果的有效性,本文从抽样调查的角度,以库尔勒市为例,选取样本单位的年龄、家庭月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对库尔勒储户调查样本分布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偏态改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户调查 样本分布评估 偏态
原文传递
西藏地区居民不确定性感受和储蓄率研究
6
作者 马喜立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8,共4页
本文分析了不确定性、利率与储蓄率的作用关系,并基于西藏地区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估计结果表明:利率对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不确定性对利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储蓄率出现短期偏离后,会以某种形式调整到均衡状... 本文分析了不确定性、利率与储蓄率的作用关系,并基于西藏地区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估计结果表明:利率对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不确定性对利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储蓄率出现短期偏离后,会以某种形式调整到均衡状态,使得储蓄率的预测值围绕储蓄率的真实值上下轻微波动,且二者升降趋势基本一致,这也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据此,建议发展西藏地区特色产业,扩大社保范围,稳定其不确定性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居民储蓄率 不确定性
下载PDF
我国居民储蓄行为实证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丽华 唐五湘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2-67,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居民储蓄持续增长 ,正确分析居民储蓄过快增长的利弊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发展。在分析影响居民储蓄函数的主要经济变量的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模型 ,对近年来我...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居民储蓄持续增长 ,正确分析居民储蓄过快增长的利弊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发展。在分析影响居民储蓄函数的主要经济变量的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模型 ,对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对如何控制居民储蓄适当规模、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对策建议 ,诸如 :国家应该保持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慎重调整存款利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回归模型 实证研究 对策建议 中国
下载PDF
居民储蓄的多视角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何德旭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4-38,共5页
2003年2月末,我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10 03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这一前所未有的金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对10万亿元居民储蓄的规模与结构、历史与趋势以及分流居民储蓄的渠道等进行了多视... 2003年2月末,我国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到了10 03万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这一前所未有的金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对10万亿元居民储蓄的规模与结构、历史与趋势以及分流居民储蓄的渠道等进行了多视角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直接融资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下载PDF
对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华江 赵成柏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对我国居民储蓄模型的研究采用了Log—Lin模型,引进了多个虚拟变量,并在所分析数据的选择上摒弃了年度数据而采用了1994—2002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较大且正相关... 对我国居民储蓄模型的研究采用了Log—Lin模型,引进了多个虚拟变量,并在所分析数据的选择上摒弃了年度数据而采用了1994—2002年的季度数据,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得到如下结论:收入水平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较大且正相关;名义利率与居民储蓄负相关,实际利率与居民储蓄正相关;股票市场价值与居民储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Log-Lin模型 收入水平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股票市场价值
下载PDF
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学鹏 万晶晶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1-99,共9页
文章选取1993—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名义利率的增长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对其的正... 文章选取1993—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名义利率的增长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对其的正向影响也较大;而通货膨胀率和上证综合指数均值年变动率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为负影响,且前者的相关性较高;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年增长率和住宅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指数年增长率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增长率的影响不显著。然后分时期进行分析,在1993—2000年,影响结果与整体阶段一致,而在2001—2014年,只有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上证综合指数均值年变动率和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年增长率对其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存款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资本供求与国际直接投资流动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素华 李筱妍 王弟海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2-67,共16页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现象,而东道国的劳动供给和资本供求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世代交叠模型(OLG),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减少和居民储蓄增...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现象,而东道国的劳动供给和资本供求是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世代交叠模型(OLG),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国际直接投资流动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减少和居民储蓄增加,其从资本需求和资本供给两个渠道,同时引起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减少。基于1970~2019年国别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显示,人口老龄化会显著抑制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运用静态面板回归方法和动态面板回归方法得到的实证结果均显著。此外,越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对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提高人口生育率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国际直接投资 人口生育率 劳动供给 居民储蓄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高低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勇华 吴有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0-23,34,共5页
居民储蓄高低的判断是备受关注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问题,纯理论分析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提供了实证研究的逻辑和思路。通过对1985-2004年我国居民储蓄的估算发现,居民储蓄率并不和居民储蓄额一样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二者均显著... 居民储蓄高低的判断是备受关注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问题,纯理论分析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提供了实证研究的逻辑和思路。通过对1985-2004年我国居民储蓄的估算发现,居民储蓄率并不和居民储蓄额一样呈明显上升趋势,但二者均显著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因此,现阶段我国居民储蓄是偏高的,基本政策导向应该是提高居民储蓄一投资转化效率和适当降低居民储蓄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GRANGER检验
下载PDF
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储蓄因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代则光 《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11期23-26,共4页
依据1991-200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利率水平与居民储蓄正相关,物价水平与居民储蓄负相关,股票筹资额和制度因素与居民储蓄无关。因此... 依据1991-200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利率水平与居民储蓄正相关,物价水平与居民储蓄负相关,股票筹资额和制度因素与居民储蓄无关。因此,应从均衡发展、调整利率水平、健全社保制度等几方面调控城镇居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物价水平 利率
下载PDF
关于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章清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次利率政策,然而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为何在西方的"灵丹妙药"在中国却失效了呢?本文透过中西方经济学者的观点,深入分析了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利率对居民储蓄的作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并...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次利率政策,然而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为何在西方的"灵丹妙药"在中国却失效了呢?本文透过中西方经济学者的观点,深入分析了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利率对居民储蓄的作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条件上,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个人可支配收入 利率 预期
下载PDF
国民文化消费需求的“积蓄负相关性”——扩大文化消费面临的特殊“规律”透视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亚南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3期1-14,共14页
影响国民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并非产值增长,亦非居民收入增长,而是积蓄增长。居民文化消费与积蓄增长负相关性显著,这一"规律"在全国及31个省域普遍成立。假定2014年全国居民文化消费与积蓄之间的比值保持历年最佳关... 影响国民文化消费需求增长的最直接因素并非产值增长,亦非居民收入增长,而是积蓄增长。居民文化消费与积蓄增长负相关性显著,这一"规律"在全国及31个省域普遍成立。假定2014年全国居民文化消费与积蓄之间的比值保持历年最佳关系,文化消费总量应增至现有14915.39亿元的1.48倍,达到22034.63亿元。居民收入比也在背后起到一定作用,假定2014年全国居民收入比保持历年最佳值而居民积蓄率不变,同时文化消费与积蓄之间的比值亦保持历年最佳值,文化消费总量应增至现有值的1.64倍,达到24426.07亿元。这就是当前扩大文化消费的"应然"增长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居民积蓄 负相关性 差距检测 增长测算
下载PDF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金融平稳运行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树生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12-14,共3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使得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对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职能、保险对象、形式、赔偿方式及保险费率等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 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使得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对存款保险机构的设立、职能、保险对象、形式、赔偿方式及保险费率等进行研究,并作出相应的规定,以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和银行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制度 平稳运行 存款 市场经济条件 金融风险 保险机构 保险费率 持续发展 银行业 职能
下载PDF
中国居民储蓄变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爱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理论上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水平。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表明 ,在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居民储蓄无论在短期还... 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现象之一。理论上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水平。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进一步表明 ,在居民储蓄、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居民储蓄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均快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下载PDF
小议居民储蓄向风险投资转化的障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纯阳 周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在我国城乡居民储蓄连年攀升的同时,风险投资不足却成为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分析了居民储蓄向风险投资转化的障碍性因素,最后提出了引导居民储蓄向风险投资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 居民储蓄 风险投资 高科技企业 障碍性因素
下载PDF
消费价格中的居民收入与居民储蓄
19
作者 陈勇勤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6期116-121,共6页
价格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人们一直想弄清价格决定的基本原理。间接反映消费价格的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等,其中恩格尔系数是常用的评判依据。从1978年以来居民收入与恩格尔系数之差逐渐加大,由此居民储蓄增加成... 价格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人们一直想弄清价格决定的基本原理。间接反映消费价格的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等,其中恩格尔系数是常用的评判依据。从1978年以来居民收入与恩格尔系数之差逐渐加大,由此居民储蓄增加成为可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出现"超储蓄"现象。居民储蓄成为价格波动的一个影响因素。居民储蓄破坏了消费品的产出和购买之间的供求平衡,同时又实现中间产品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供求平衡,这同样使总供求均衡无法实现。减少今天的消费等同增加将来的消费。那么,假设减少今天的消费导致消费品供大于求,而这将增加存货,那么中间产品即便增加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价格 居民收入 居民储蓄
下载PDF
幂效用函数下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20
作者 肖翔 张子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基于幂效用函数,建立代际交替模型,对养老保险影响居民储蓄的路径与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缴费率、工资替代率、利率和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对居民最优储蓄水平的影响幅度.
关键词 幂效用函数 养老保险 居民储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