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誉制裁的当代图景与法治建构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瑞雪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6-464,共19页
声誉制裁是公权力主体披露相对人负面信息、降低相对人社会评价的行为。在通报批评等"一事一议"的传统形式之外,声誉制裁在政府信息公开、企业信息公示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制度的掩映下,以常态化的违法事实公布、负面信息记... 声誉制裁是公权力主体披露相对人负面信息、降低相对人社会评价的行为。在通报批评等"一事一议"的传统形式之外,声誉制裁在政府信息公开、企业信息公示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制度的掩映下,以常态化的违法事实公布、负面信息记入信用档案和向相对人施以各类负面标签等形式自动化、普遍性地展开。声誉制裁存在信息范围过广、制裁效果过重、修复难度过大等问题,结构性地压缩了行政裁量空间以及宽容、激励等制度的空间。公权力主体应当将"保护相对人声誉"作为重要的公法价值,扭转针对相对人声誉信息以"披露为原则、不披露为例外"的现实作法;限缩声誉制裁的适用范围,选择恰当的声誉制裁形式;设置有意义的程序装置,保障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完善声誉修复与救济机制,保护相对人未来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誉 声誉制裁 信息公开 社会信用体系
原文传递
董事声誉、繁忙董事会与信息披露质量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建琼 陆贤伟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74,共8页
信息披露质量对缓解代理成本起着重要影响。以2007—2010年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董事会多席位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相比无多席位董事的公司,存在多席位董事的公司其信息披露质量更高;繁忙董... 信息披露质量对缓解代理成本起着重要影响。以2007—2010年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董事会多席位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相比无多席位董事的公司,存在多席位董事的公司其信息披露质量更高;繁忙董事会的存在并未削弱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董事会多席位状况与信息披露质量的倒U型特征不明显,说明我国董事会多席位状况尚处于二次曲线的递增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声誉 繁忙董事会 信息披露质量 多席位董事 董事会治理 公司治理
下载PDF
作为规制工具的处罚决定公开:规制机理与效果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学府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35,共7页
实践中,处罚决定公开逐步演变为一种广义规制下的威慑型规制工具,根据规制机理不同,其可分为"声誉机制作用下的处罚决定公开"和"羞辱机制作用下的处罚决定公开"。分析实践状况可见处罚决定公开规制效果有待提升:一... 实践中,处罚决定公开逐步演变为一种广义规制下的威慑型规制工具,根据规制机理不同,其可分为"声誉机制作用下的处罚决定公开"和"羞辱机制作用下的处罚决定公开"。分析实践状况可见处罚决定公开规制效果有待提升:一是存在"软"的问题,威慑不足;二是存在"滥"的问题,效果偏差催生道德风险。对此,需在处罚决定公开类型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声誉机制作用下的处罚决定公开主要调整经济利益,道德风险小,其威慑可通过优化信息公开范围、信息受众、信息构建和传播方式等得到增强,故其规制效果提升空间大,可增加应用。羞辱机制作用下的处罚决定公开以人格利益减损为威慑,面临道德风险,多数该类公开的规制效果难以提升,故应限制适用,着重公开高收益、低风险的案件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罚决定公开 规制工具 声誉机制 羞辱机制 政府信息公开
原文传递
声誉激励、财务重述与审计费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凤莲 张天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共9页
选取2001—2016年深沪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财务重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重述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没有财务重述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具有变更事务所和购买审计意... 选取2001—2016年深沪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财务重述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财务重述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没有财务重述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具有变更事务所和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倾向,行业竞争激烈加剧了事务所间的恶意竞争,事务所有可能蓄意降低审计费用招揽有财务重述的低端公司客户;由于声誉激励效应,声誉良好的大规模事务所对财务重述的公司所收取的审计费用显著升高,形成事务所竞争的"马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重述 审计费用 事务所变更 声誉激励 财务信息披露 市场竞争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审计质量
下载PDF
企业声誉与内部控制缺陷隐藏:抑制还是庇护 被引量:9
5
作者 聂顺江 田训浩 张筱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1,共11页
基于声誉视角,探讨了非正式制度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2012年至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就企业声誉与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声誉抑制而非庇护了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即企业声誉越... 基于声誉视角,探讨了非正式制度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通过选取2012年至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就企业声誉与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声誉抑制而非庇护了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即企业声誉越高,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越少,隐藏程度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未持股企业以及东部地区的企业,企业声誉对内部控制缺陷隐藏行为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把企业声誉和内部控制缺陷隐藏纳入同一研究框架,既证实了企业声誉具有治理的功能,又拓宽了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研究视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声誉 内部控制缺陷 产权性质 管理层持股 地区法制环境 信息披露质量
下载PDF
主承销商声誉与IPO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信息披露质量——来自深交所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祥有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6-83,共8页
本文以2005—2008年度处于持续督导期间的在我国深交所上市的535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保荐机构声誉与IPO公司持续督导期间的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前十大保荐机构是否可以提高其持续督导的IPO公司的信息披露质... 本文以2005—2008年度处于持续督导期间的在我国深交所上市的535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保荐机构声誉与IPO公司持续督导期间的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前十大保荐机构是否可以提高其持续督导的IPO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保荐机构声誉与IPO公司持续督导期间的信息披露质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由我国前十大保荐机构持续督导的IPO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并不高于由其它保荐机构持续督导的IPO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本文认为当前有关监管部门的政策措施应包括建立持续督导费用支付制度;加强对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加大对保荐机构持续督导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荐机构声誉 IPO公司 持续督导 信息披露质量
原文传递
延期披露年报、审计意见改善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 被引量:6
7
作者 傅绍正 曾琦 胡国强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80,共9页
本文实证考察延期披露年报是否以及如何改善审计意见。研究发现,延期披露年报显著改善了审计意见;当预期收到非标意见时,公司延期披露年报概率显著提高,进一步导致审计师变更概率显著提高,规避非标意见的公司支付了更高的审计费用。本... 本文实证考察延期披露年报是否以及如何改善审计意见。研究发现,延期披露年报显著改善了审计意见;当预期收到非标意见时,公司延期披露年报概率显著提高,进一步导致审计师变更概率显著提高,规避非标意见的公司支付了更高的审计费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延期披露年报的动机,而且对完善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约披露 延期披露 审计意见改善 审计师声誉 客户重要性 信息披露
下载PDF
实际控制人性质与声誉机制的有效性——基于公司信息披露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8
作者 雷宇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3-98,共6页
从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声誉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声誉机制有效性受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声誉会带来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但是声誉机制的这种效果受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声誉机制对于国有企业更加有效。本文... 从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声誉机制的有效性,以及声誉机制有效性受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声誉会带来高质量的信息披露,但是声誉机制的这种效果受到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的影响,声誉机制对于国有企业更加有效。本文的这一发现为声誉机制的效果提供了具体的经验证据,而且证明了正式制度安排(实际控制人性质)会对非正式制度(声誉机制)的运行效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誉机制 实际控制人性质 信息披露
下载PDF
行业协会自治——食品质量安全规制的第三条道路 被引量:5
9
作者 凌潇 严皓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8-150,共3页
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凸显我国食品安全监督面临重大难题。现代食品产业产品的"信任品"属性,决定了政府规制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都面临难以克服的信息不对。称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自我规制可以克服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是... 白酒塑化剂风波再次凸显我国食品安全监督面临重大难题。现代食品产业产品的"信任品"属性,决定了政府规制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都面临难以克服的信息不对。称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自我规制可以克服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规制路径选择。提高产业成员对于声誉机制的认识、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披露以及内部惩罚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安全自我规制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品 声誉机制 信息披露 自我规制
原文传递
ESG活动表现与企业升级
10
作者 汪建新 《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152,共21页
本文检验2008年到2021年间的上市企业经验数据发现,上市企业ESG活动表现显著且稳健地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专利产出(包括绿色专利)、经济增加值、财务绩效的增长以及综合升级指标的改善。在使用了工具变量和排除了环保法、双碳政策... 本文检验2008年到2021年间的上市企业经验数据发现,上市企业ESG活动表现显著且稳健地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专利产出(包括绿色专利)、经济增加值、财务绩效的增长以及综合升级指标的改善。在使用了工具变量和排除了环保法、双碳政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宽带中国以及“一带一路”等政策变量的干扰之后,基准回归结论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ESG活动表现,通过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声誉和信息披露质量等4条渠道,促进企业的升级。调节变量的检验表明,外部治理监督工具与ESG活动的第三方评价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ESG评级不确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ESG活动表现对企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企业、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充分认识到企业ESG信息披露对商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升级 ESG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企业声誉 信息披露质量
原文传递
企业声誉监管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彪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5,共5页
"信用危机"是影响中国市场交易效率的主要原因。加强信用管理需要完善对企业的道德性评价体系。企业声誉监管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道德性评价的综合治理方式。围绕企业声誉监管的企业伦理规范、企业声誉褒损、信息公开、商业征... "信用危机"是影响中国市场交易效率的主要原因。加强信用管理需要完善对企业的道德性评价体系。企业声誉监管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道德性评价的综合治理方式。围绕企业声誉监管的企业伦理规范、企业声誉褒损、信息公开、商业征信以及声誉评价等制度,对中国提高信用管理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声誉 信用管理 监管 企业伦理 信息公开
下载PDF
信息时限越长越好吗?——从声誉机制看负面记录的保存期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音露 贺新宇 《征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20,共7页
负面记录的共享形成对交易主体的约束,其核心在于发挥声誉效应,约束道德风险行为。删除负面记录不仅可以帮助交易主体重建声誉,对于保证声誉效应的作用力度、促进交易市场的长远发展也有帮助。过长或过短的负面记录保存期限都会对交易... 负面记录的共享形成对交易主体的约束,其核心在于发挥声誉效应,约束道德风险行为。删除负面记录不仅可以帮助交易主体重建声誉,对于保证声誉效应的作用力度、促进交易市场的长远发展也有帮助。过长或过短的负面记录保存期限都会对交易主体贷后履约的动机产生不利影响,最优保存期限取决于二者的权衡。删除超过一定期限的负面记录,相比于完全信息披露,对信贷市场、在线的电商平台等长期、动态的匹配市场而言,可能是更有效率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 负面记录 保存期限 声誉机制 声誉效应 信息披露
下载PDF
澄清公告政策是否有效?——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开军 杨倜龙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113,共12页
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传闻与澄清公告的信息博弈视角,采用事件研究法并构造异常收益率差值,对我国澄清公告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系统检验,结果显示:传闻发布... 澄清公告是上市公司应对市场传闻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传闻与澄清公告的信息博弈视角,采用事件研究法并构造异常收益率差值,对我国澄清公告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系统检验,结果显示:传闻发布当天和前两天存在明显的异常收益率,而澄清公告发布日异常收益率迅速回归至传闻发布前状态。这表明传闻发布前存在信息泄露,澄清公告起到“抑涨止跌”作用,澄清公告政策有效。相比常规事件研究法,本文构造的异常收益率差值法更具普适性。进一步地,本文还分析了澄清态度、信息披露声誉和停牌策略对澄清公告效果的影响,发现强势的澄清态度和良好的信息披露声誉对澄清效果具正向作用,企业的停牌策略亦具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传闻 澄清公告 澄清态度 信息披露声誉 停牌策略
下载PDF
酒类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业协会自我规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凌潇 严皓 廖国强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9-121,共3页
酒类产品"信任品"属性,决定了政府规制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都面临难以克服的信息不对称,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自我规制可以克服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规制路径选择。当前我国酒业行业协会的自我规制存在... 酒类产品"信任品"属性,决定了政府规制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都面临难以克服的信息不对称,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安全的自我规制可以克服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规制路径选择。当前我国酒业行业协会的自我规制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宏观上对市场声誉机制认识不充分,制度细节上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内部惩罚制度。逐步改变酒业行业协会社会身份定位、提高产业成员对于声誉机制的认识、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披露以及内部惩罚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行业协会对产品质量安全自我规制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品 声誉机制 信息披露 自我规制
下载PDF
公共压力、社会声誉、内部治理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223
15
作者 王霞 徐晓东 王宸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91,共10页
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内在激励促使企业充分地披露环境信息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企业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 如何通过制度安排和内在激励促使企业充分地披露环境信息是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危机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决定因素。我们发现,企业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和水平逐年提高,但披露内容具有选择性和应对性,对污染物的排放后果、法律诉讼以及可能面临的或有负债等负面信息披露不足;来自环保部门、政府的公共压力或政治成本,以及企业品牌声誉的内在激励,显著地影响企业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和水平;来自银行债权人的监督、企业的两权分离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是否选择披露环境信息的概率,但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压力 社会声誉 内部治理 环境信息披露
下载PDF
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研究 被引量:44
16
作者 陶莹 董大勇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26,33,共8页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多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导向报道、非负面报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当前我国市场导向报道、负面报...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多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政策导向报道、非负面报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当前我国市场导向报道、负面报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却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此外,本文进一步根据印象管理理论,验证了声誉在媒体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中起着一定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媒体关注 声誉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下载PDF
企业声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安全生产成本关系研究——基于食品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冬根 赵文庆 乔瑞红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0-123,共4页
企业声誉和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两市A股食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企业声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安全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食品企业声誉与安全生产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 企业声誉和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本文以2009-2018年沪深两市A股食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企业声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安全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食品企业声誉与安全生产成本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充分披露在提升企业声誉的同时,也降低了安全生产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影响食品安全成本时对声誉资本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声誉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食品安全成本 食品上市公司
原文传递
2011年上半年中国传媒法治发展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宁 刘文杰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3-120,共8页
2011年上半年,我国各级政府针对传媒领域的新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广播电视的监管继续加强、互联网著作权保护力度加大、传媒名誉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日益加剧、政府信息逐步走向公开、... 2011年上半年,我国各级政府针对传媒领域的新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广播电视的监管继续加强、互联网著作权保护力度加大、传媒名誉侵权案件层出不穷、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日益加剧、政府信息逐步走向公开、非法网络公关正在得到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 著作权 名誉权 个人信息 不正当竞争 政府信息公开 网络公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