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0-128,共9页
在中国封建时代,由于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及庞大的农村人口的存在,社会救助主要体现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灾荒救助与贫困扶助。在救灾与济贫这两大任务之中,前者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灾害的防备,以及灾后的救助工作,... 在中国封建时代,由于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及庞大的农村人口的存在,社会救助主要体现为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灾荒救助与贫困扶助。在救灾与济贫这两大任务之中,前者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对灾害的防备,以及灾后的救助工作,始终是历代封建王朝社会救助活动的基本内容。而各种救助活动得以开展,除了封建国家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外,民间社会与政府共同参与是其主要特征。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开始步入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均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传统的社会救助活动,因应时代的发展,在其形式、内容、行为观念等方面,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状态。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直接促成了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近代转型 救荒 济贫
原文传递
论秦汉饥荒的分布特点及救荒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舒显彩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92-100,共9页
秦汉饥荒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且分布不甚平衡。对秦汉饥荒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为认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口人地理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成果,通过计量研究及区域对比,特从秦汉饥荒的时空分布特点、饥荒产生原因和救荒措施等方... 秦汉饥荒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且分布不甚平衡。对秦汉饥荒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为认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口人地理具有重大意义。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成果,通过计量研究及区域对比,特从秦汉饥荒的时空分布特点、饥荒产生原因和救荒措施等方面对其加以论述。秦汉时期的56次饥荒分布于全国13州部,其中以关东地区最为严重。赈济钱粮、迁徙饥民、减免赋役、去奢从俭等措施的践行,标志着秦汉饥荒救助体系趋于完善,也对当代防灾救灾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饥荒 秦汉时期 灾害 关东地区 救荒
下载PDF
传教士在近代西北的“赈灾辅教”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亮 《商洛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1-67,共7页
晚清"禁教"命令解除后,传教士大举进入灾荒频发的西北传播"福音"。以"赈灾"之"实利"来"服华人之心",是传教士传播"福音"的重要策略。然令其殊料不及者:一方面,民众接受的... 晚清"禁教"命令解除后,传教士大举进入灾荒频发的西北传播"福音"。以"赈灾"之"实利"来"服华人之心",是传教士传播"福音"的重要策略。然令其殊料不及者:一方面,民众接受的多是"赈灾"之"实利"而非"福音";另一方面,传教士与官、绅、民间的关系演进显示"实利"纷争更使其"福音"传播的实效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利 赈灾 福音 传教士
下载PDF
宋代荒政的历史考察和经济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501-2503,共3页
主要对宋朝的荒政思想进行了历史考察,阐述了该时期荒政思想和措施的主要特色,并对赈济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关键词 宋代 赈灾救荒 经济性 贪污腐败
下载PDF
试论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及其边疆救荒实践 被引量:9
5
作者 高中华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5,共6页
本文探讨了清代名臣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及其边疆救灾活动,认为左宗棠重视灾前防治和灾后生产恢复,其救荒活动体现出注重救治结合、因地制宜和办赈得人等特点。左宗棠救荒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与他早年的困苦经历和所受教育有关,更与当时社... 本文探讨了清代名臣左宗棠的荒政思想及其边疆救灾活动,认为左宗棠重视灾前防治和灾后生产恢复,其救荒活动体现出注重救治结合、因地制宜和办赈得人等特点。左宗棠救荒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既与他早年的困苦经历和所受教育有关,更与当时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宗棠 边疆救灾 荒政 荒政思想 救荒 边疆 实践 形成和发展 因地制宜 清代
原文传递
漕运与荒政:略论北宋的漕粮赈济
6
作者 裴一璞 房智超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北宋漕粮除了供奉中央外,在备荒和临灾救济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朝廷通过截留、调拨、宽减的方式,将准备起运或运输途中的漕粮投放至被灾地区,用作地方救灾。其受益地区之广泛、数额之巨大为前代所未有,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程序和流程... 北宋漕粮除了供奉中央外,在备荒和临灾救济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朝廷通过截留、调拨、宽减的方式,将准备起运或运输途中的漕粮投放至被灾地区,用作地方救灾。其受益地区之广泛、数额之巨大为前代所未有,并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程序和流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赈济漕粮的用途以赈给、赈粜为主,兼之借贷、工赈等措施。漕粮赈济有效解决了被灾地区的粮食供给问题,稳定了灾区的社会秩序,对灾后生产和经济恢复、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反映了宋代统治者“一本仁厚”的施政理念。然而在古代王朝的统治逻辑之下,朝廷的利益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漕粮赈济并未脱离漕运制度和中央财政的桎梏,只是停留在具体救荒措施层面,并未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救济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漕粮 漕运 灾荒救济
下载PDF
《救荒本草》在日本的传承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慧玲 肖永芝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48-351,F0004,共5页
《救荒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1部救荒类本草专著,开创了可食用植物研究的新领域。该书大约在17世纪中后叶传人日本,受到日本著名本草学家的重视,不同传本系统的版本都在日本流传。其后,一些日本名家先后从传到日本的《农政全书》中... 《救荒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1部救荒类本草专著,开创了可食用植物研究的新领域。该书大约在17世纪中后叶传人日本,受到日本著名本草学家的重视,不同传本系统的版本都在日本流传。其后,一些日本名家先后从传到日本的《农政全书》中析出《救荒本草》的内容单独校刻刊行,使《救荒本草》在日本得以更广泛地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荒本草》 中日医学交流 中外医学交流
原文传递
论1928—1930年陕西大旱灾的救荒
8
作者 肖育雷 吕波 《榆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5-77,共3页
民国时期陕西省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其中最为惨烈的是1928—1930年的大旱灾。旱灾发生以后,国民政府和民间社会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积极救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种种约制因素的存在,使救灾效果受到了严重削弱。但是救灾也有其积极方面,... 民国时期陕西省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其中最为惨烈的是1928—1930年的大旱灾。旱灾发生以后,国民政府和民间社会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积极救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种种约制因素的存在,使救灾效果受到了严重削弱。但是救灾也有其积极方面,国民政府通过救荒,权力得到了深化,政府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大旱灾 救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