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永成调理中焦经验介绍 被引量:2
1
作者 褚静姿 李慧臻 《河南中医》 2016年第4期588-590,共3页
李永成主任十分推崇"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认为中焦为一身之气转输之枢纽,中焦壅滞则诸病丛生,其在临床中十分重视中焦之气的调和,并逐渐形成"中焦以固,其结乃散"的学术观点。李主任将中焦壅滞归纳为一种"... 李永成主任十分推崇"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认为中焦为一身之气转输之枢纽,中焦壅滞则诸病丛生,其在临床中十分重视中焦之气的调和,并逐渐形成"中焦以固,其结乃散"的学术观点。李主任将中焦壅滞归纳为一种"失和"状态,以"和其不和"为主要原则,灵活运用《伤寒论》之经典方半夏泻心汤,将"和法"与"宣、通"之剂巧妙结合,共同调理中焦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中焦 半夏泻心汤 和法 宣通之剂 李永成
下载PDF
孟河医家杨博良先生临证述要
2
作者 邱浩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05-7410,共6页
杨博良(1880—1952年)先生是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授业老师。"醇正尚和缓,平淡见神奇",深得孟河神髓。尊《内经》为医道源头,奉《伤寒》《金匮》为论治根本,谙熟《本草》,师法前贤。辨证立法,依法组方,... 杨博良(1880—1952年)先生是孟河医派第三代传人。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授业老师。"醇正尚和缓,平淡见神奇",深得孟河神髓。尊《内经》为医道源头,奉《伤寒》《金匮》为论治根本,谙熟《本草》,师法前贤。辨证立法,依法组方,对证选药,应变配伍,环环紧扣,灵活自在。药尚冲和,巧用多效,慎用峻猛,讲究炮制,擅用药引,煎服精细。剂量据药物质地、病情需要而定。剂型据不同病证、疾病不同阶段调整。保养人身一团生气,善用轻巧灵动之品,拨动气机,给邪出路;疑难杂证,多以"从乎中治"为要取效;外科常从内治见功;医嘱反复叮咛"恬淡无为""怡悦性情"。于外感、内伤,妇、幼、外、五官等各科均有造诣。脉案文言撰写,舌脉症状推原病因病机,扼要引经据典,自然得出治则治法,理法方药,天衣无缝,文辞古雅,简明流畅,耐人寻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博良 孟河医家 辨证准 药性熟 从乎中治 脉案古雅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31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良 张进峰 郜艳丽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初探“清上畅中法”在痤疮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侯波 黄陈招 鲍健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09-1710,共2页
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群体,古今医家常以火、热论之,泻火、清热是其主要治法。而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现代青壮年痤疮患者由于受阳盛体质、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因素影响,往往上焦肺热、中焦脾胃失调的病理状态同时存... 痤疮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好发于青壮年群体,古今医家常以火、热论之,泻火、清热是其主要治法。而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发现,现代青壮年痤疮患者由于受阳盛体质、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等因素影响,往往上焦肺热、中焦脾胃失调的病理状态同时存在。临床可见皮肤油腻,颜面、颈项、胸背部散在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等损害。伴口臭、大便黏滞、排便不畅等症状。若仅以热论之恐失偏颇,仅以清热法治之则难奏全功。故试分析此类痤疮的病因病机及特点,提出清上焦肺热、畅中焦气机的并治之法,自拟清金畅中饮运用于临床,使上焦热清、中焦湿化,从而达到改善皮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青壮年 清上畅中法 清金畅中饮
下载PDF
运脾调中推拿法配合点刺治疗小儿腹泻40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杨晓仙 金宏柱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4-475,共2页
目的观察运脾调中推拿法配合点刺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运脾调中推拿法配合点刺,对照组口服思连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77.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观察运脾调中推拿法配合点刺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80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运脾调中推拿法配合点刺,对照组口服思连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77.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调中推拿法配合点刺是治疗小儿腹泻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调中 推拿 点刺 腹泻
下载PDF
浅析“干姜温上焦”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敏 马维骐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11期39-40,共2页
干姜作为药物应用历史悠久,目前普遍认为干姜主要作用于中焦脾胃。但研习古籍,历代医家多认为干姜有回阳、通心阳、治疗胸满、咳逆上气等作用。张仲景最早明确区分干姜和生姜,在《伤寒杂病论》中干姜的运用也非常多,且张仲景多把干姜运... 干姜作为药物应用历史悠久,目前普遍认为干姜主要作用于中焦脾胃。但研习古籍,历代医家多认为干姜有回阳、通心阳、治疗胸满、咳逆上气等作用。张仲景最早明确区分干姜和生姜,在《伤寒杂病论》中干姜的运用也非常多,且张仲景多把干姜运用到上焦心肺疾病中,如干姜配细辛温肺化饮;干姜配附子回阳救逆。干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对心血管系统有积极的作用,以干姜为君药的理中丸亦运用在胸痹等上焦疾病中。可见相对于生姜而言,干姜的功效主要为温通上焦心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姜 伤寒论 上焦 理中丸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普济方》治疗反酸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史中斐 郑艺君 +3 位作者 刘平 张坤漓 吕咪 王凤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607-1610,1616,共5页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普济方》中治疗反酸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反酸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普济方》中用于治疗反酸的方剂,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SPSS Statistics 26.0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方药进行频次...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普济方》中治疗反酸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反酸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普济方》中用于治疗反酸的方剂,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2、SPSS Statistics 26.0及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方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挖掘高频应用的中药、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方剂202首,共使用190种中药,其中频次≥20次的中药25味,排名前3位的是陈皮、生姜、肉桂;药性以温性、平性居多,药味以辛味、苦味为主,归经主要入脾经、胃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8组药对;聚类分析得到4类药物组合。结论:《普济方》治疗反酸以恢复中焦气机升降为核心目标,重视对中焦的调补,采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疏肝行气、和胃降浊、温阳散寒等治法,多法并用,多脏同调,为临床治疗反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酸 《普济方》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调补中焦 多法并用 多脏同调
下载PDF
调畅中焦法治疗非急性期脑梗死120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桂睿 游佳华 +2 位作者 王康平 姚建景 娄艳芳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2期2942-2943,共2页
目的:观察调畅中焦法治疗非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畅中焦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16%,... 目的:观察调畅中焦法治疗非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调畅中焦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16%,对照组有效率84.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畅中焦法治疗非急性期脑梗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急性期脑梗死 调畅中焦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Bathel指数
下载PDF
朱章志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淼 李军 +1 位作者 黄尹滢 朱章志(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1921-1927,共7页
【目的】探索朱章志教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住院患者的处方,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索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的用... 【目的】探索朱章志教授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住院患者的处方,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索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的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后共得到治疗少阴阳虚寒湿证LADA患者的处方36首,用药69味;治疗少阳失枢致胆火内郁证LADA患者的处方39首,用药75味;所用中药的性味以甘温为主,主要归脾、肺经。通过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治疗少阴阳虚寒湿证LADA的衍化方的药物组成为附子、红参、干姜、白术、黄芪、炙甘草、茯苓、白芍、生姜、吴茱萸、山茱萸、麻黄、桂枝、泽泻、细辛、肉桂、砂仁,治疗少阳失枢致胆火内郁证LADA的衍化方的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法半夏、干姜、茯苓、炙甘草、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红参、泽泻、天花粉、白术。【结论】朱章志教授治疗LADA辨治以少阴阳虚寒湿证和少阳失枢致胆火内郁证为主,多采用温阳散寒、和解少阳、调中补虚等药物,其组方思路可为临床诊疗LAD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 少阴阳虚寒湿证 少阳失枢致胆火内郁证 温阳散寒 和解少阳 调中补虚 数据挖掘 朱章志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加伦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胃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附子理中汤
下载PDF
张冰辨治口苦临床经验浅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玉琴 石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2期2210-2212,2216,共4页
张冰教授,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孟河京派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的学术传承人。行医近40年,形成了"理肝调中平上下"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思路。在临床中格外重视口苦这一症状,认为口苦是胆汁外泄的直接表现,同时也... 张冰教授,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孟河京派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的学术传承人。行医近40年,形成了"理肝调中平上下"的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思路。在临床中格外重视口苦这一症状,认为口苦是胆汁外泄的直接表现,同时也是内在脏腑功能失调的重要信号。口苦的基本病位在胆,但与五脏六腑都有联系,故而张冰教授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口苦"之说。认为口苦辨治的重点在于与口苦同时出现的兼见症,不同的兼见症体现了口苦病机之不同。在临床治疗上,提出立足于胆的中心病位,以"理肝调中平上下"为治疗原则,针对导致口苦之热、郁、虚、逆之不同病机,采用清、疏、补、降四法分而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苦 五脏六腑 理肝调中
下载PDF
王自立主任医师调中焦护脾胃思想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向霞 王煜 +2 位作者 柳树英 杨阿妮 王自立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8期38-39,共2页
王自立主任医师一向重视调治脾胃,注意顾护胃气,从"人以胃气为本;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未病"3个方面简要介绍和探讨王自立主任医师"调中焦,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 调中焦 护脾胃 学术思想 王自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