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新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
1
作者 武海明 李佺宁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7-119,共3页
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为实现救亡图存、兴国富民的政治目的,倡导和重视女子教育。在康、梁女子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先进妇女开始觉醒,女子学堂陆续创办,女子留学渐成风气。这些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和重... 维新运动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为实现救亡图存、兴国富民的政治目的,倡导和重视女子教育。在康、梁女子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先进妇女开始觉醒,女子学堂陆续创办,女子留学渐成风气。这些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是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革命理论 维新运动 男女平权 女子教育 女子学堂
下载PDF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探析
2
作者 武海明 李佺宁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27-29,共3页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改良派,为实现救亡图存、兴国富民的政治目的,倡导和重视女子教育。在改良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先进妇女开始觉醒,女子学堂陆续创办,女子留学渐成风气。
关键词 维新运动 女子教育 女子学堂
下载PDF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学术播迁及其影响——以王闿运和皮锡瑞为始末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平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地域间学术播迁以王闿运主讲四川成都尊经书院为开端。以其学生廖平为中心形成了今文经学蜀学派。康有为受廖平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其公羊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授徒,形成了今文经学粤学派。康有为的思想又通过梁启超...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地域间学术播迁以王闿运主讲四川成都尊经书院为开端。以其学生廖平为中心形成了今文经学蜀学派。康有为受廖平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其公羊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授徒,形成了今文经学粤学派。康有为的思想又通过梁启超和谭嗣同影响了湖南维新运动。同时,皮锡瑞上承王闿运今文经学,并通过梁启超接受了康有为和廖平的公羊学影响,又通过主讲江西南昌经训书院,促使江西学风的转变。这使他不仅成为湖南今文经学最后一位大师,而且成为清末以湖南为中心的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这一学术播迁反映了咸同以来士绅势力发展的新动向,同时对湖南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经学 学术播迁 戊戌维新 王闿运 皮锡瑞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的新公共管理 被引量:18
4
作者 娄成武 董鹏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7-82,共6页
中国简政放权的举措与新公共管理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全面理解新公共管理对于认识当前中国改革有所裨益。新公共管理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禁运引发的财政危机以及政府面临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压力。新公共管理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呈... 中国简政放权的举措与新公共管理存在一定相似之处,全面理解新公共管理对于认识当前中国改革有所裨益。新公共管理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石油禁运引发的财政危机以及政府面临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压力。新公共管理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改革运动、管理工具、价值理念、学术路径等四种解读视角。多维视角中的新公共管理自有其优点和局限,因而应当结合本国国情客观对待新公共管理,汲取其精华服务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以及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改革运动 管理工具 价值理念
原文传递
论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武泉华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8-19,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我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概述。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当时受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故没有成型的体育思想。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对我国当时社会的冲击,同时引进西方体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我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概述。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当时受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故没有成型的体育思想。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对我国当时社会的冲击,同时引进西方体育,逐步形成和发展了近代体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教育思想 体育教育 洋务运动 维新运动
下载PDF
中日两国近代化殊途探因 被引量:4
6
作者 罗肇前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8-92,共5页
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被动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不同的是,日本的戊辰革命扫除了腐朽势力,以全新的面貌励精图治,奋发求强,迅速崛起;中国的太平天国战争虽然冲击了腐朽统治,但没能建立新的革命政权,只是促使清统治集团改组,旧势力... 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被动地接受了西方文化。不同的是,日本的戊辰革命扫除了腐朽势力,以全新的面貌励精图治,奋发求强,迅速崛起;中国的太平天国战争虽然冲击了腐朽统治,但没能建立新的革命政权,只是促使清统治集团改组,旧势力仍很强大,对洋务运动投入有限,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可以说,明治日本发展速度快于晚清中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西化 明治维新 革命 洋务运动
下载PDF
影响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几种社会思潮 被引量:9
7
作者 周丛改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涌现出的几种思潮关系甚深,受其影响也比较大。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影响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几种社会思潮进行分析,认为:1)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使体育向教育领域延伸,催生了学校... 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当时社会涌现出的几种思潮关系甚深,受其影响也比较大。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影响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几种社会思潮进行分析,认为:1)洋务运动和维新思潮使体育向教育领域延伸,催生了学校体育的发生;2)军国民教育思想推崇"尚武",促使了中国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民主与科学思想完成了学校体育由单纯的体操课向双轨制的过渡;3)实用主义思潮丰富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形式,促使学校体育向理论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的这几种社会思潮由于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对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也就不近相同,其发展规律对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国近代 社会思潮 洋务运动 维新思潮 军国民主义 民主与科学 实用主义
原文传递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改革探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丹阳 张高华 屈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6,共6页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由于在培养高质量后备竞技人才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被国内学者所推崇,实际上大学竞技体育从1852年萌芽以来在美国社会一直引起很大争议。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深入分析改革运动的发展历程,改革背景、改革目的、... 美国大学竞技体育由于在培养高质量后备竞技人才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被国内学者所推崇,实际上大学竞技体育从1852年萌芽以来在美国社会一直引起很大争议。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考察法,深入分析改革运动的发展历程,改革背景、改革目的、改革推动力量、改革涉及的主要议题。主要观点:美国大学竞技体育自身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批判借鉴;美国大学竞技体育价值呈现多元化,教育是其核心价值。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大学竞技体育应确立履行教育价值、服务高等教育的本质目标,兼顾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谨慎进行体育赛事商业化,切实规避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外部干扰,尽量保持大学竞技体育的独立性,推动大学竞技体育融入大学教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美国大学 后备人才 大学精神 改革运动 业余性
原文传递
黑幕揭发运动与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变革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国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黑幕揭发运动是20世纪初美国的一批新闻记者和作家以及杂志媒体共同参与的揭露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唤醒公众良知,促进社会变革的一场社会批判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变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 黑幕揭发运动是20世纪初美国的一批新闻记者和作家以及杂志媒体共同参与的揭露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唤醒公众良知,促进社会变革的一场社会批判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为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变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且促成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的社会、政治、经济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幕揭发运动 社会变革 舆论氛围 群众基础 立法运动
下载PDF
解放战争时期小说再解读——以工农“诉苦运动”为中心
10
作者 苗家豪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乡村”与“工厂”是小说所附着的两大重要场域,与这两大场域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土地改革”与“工厂接收”。纵观两种路线上的代表作品,“土地改革”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创作中,“乡村”与“工厂”是小说所附着的两大重要场域,与这两大场域相关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土地改革”与“工厂接收”。纵观两种路线上的代表作品,“土地改革”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与“工厂接收”相关的有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这四部作品都贯穿了“诉苦运动”这一重要政治环节,作品中“诉苦运动”的运行过程常处于“有苦难诉”的状态,将“诉苦运动”的“政治因素”和“有苦难诉”的成因作为主要视点,钩沉出小说中“土地改革”与“工厂接收”中“诉苦运动”的联动与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战争 “土地改革” “工厂接收” “诉苦运动”
下载PDF
梁启超与时务学堂的教育改革
11
作者 李丹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3-27,92,共6页
梁启超在长沙时务学堂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近代教育改革。在教学宗旨上,把时务与治学相结合,为维新运动培养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把中学与西学相结合,并将其贯穿于功课设置和教学当中;在教学方法上,把书院与学堂相结合,既继承传统书院的... 梁启超在长沙时务学堂进行了一次卓有成效的近代教育改革。在教学宗旨上,把时务与治学相结合,为维新运动培养人才;在教学内容上,把中学与西学相结合,并将其贯穿于功课设置和教学当中;在教学方法上,把书院与学堂相结合,既继承传统书院的箚记、面授答疑、讲学和师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的制度,又吸收了新式学堂面试招生、参加学术活动和运用近代教育技术及教学方法的新制度。这次教育改革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开启了湖南近代教育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时务学堂 维新运动
下载PDF
李鸿章和维特经济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建华 《北方论丛》 2001年第5期12-16,共5页
李鸿章和维特分别是中俄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人物 ,两者的经济现代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超越了他们所代表的封建阶级 ,在客观上做了历史发展不自觉的工具 ,同时因他们囿于所出身的阶级的局限 ,其认识水平未能跳出... 李鸿章和维特分别是中俄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人物 ,两者的经济现代化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超越了他们所代表的封建阶级 ,在客观上做了历史发展不自觉的工具 ,同时因他们囿于所出身的阶级的局限 ,其认识水平未能跳出封建主义的藩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经济改革 洋务运动 政府调节
下载PDF
历史巨变后的沉思──50年代新疆社会改革运动述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卫疆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33-55,共23页
本文通过对50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改革运动整体过程的叙述和评价,赞扬了党中央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路线方针的正确性,肯定了那个时期新疆各级党和政府创造性的工作,总结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许多重要经验。
关键词 新疆 社会改革 运动
原文传递
WTO与人口迁徙自由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韶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31-34,共4页
中国社会发展的失衡性导致了户口迁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用新的观念和方式促进人才的流动已成为当务之急。户口迁移调控是为社会各方面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配套改革 ,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人才运行机制得以极大改... 中国社会发展的失衡性导致了户口迁移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用新的观念和方式促进人才的流动已成为当务之急。户口迁移调控是为社会各方面改革与发展服务的配套改革 ,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人才运行机制得以极大改善 ,尽快实现迁徙自由 ,其客观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人口迁徒自由 户籍制度 中国 户口管理
下载PDF
改革时代与田园牧歌——谈历史语境中的《七个尖角阁的宅子》 被引量:3
15
作者 尚晓进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42,共12页
纳撒尼尔.霍桑的第二部小说《七个尖角阁的宅子》并非一则简单的加尔文教道德寓言,在追溯品钦家族史的时候,作家有意将之置于更广阔的时空框架中加以观照,刻意凸显品钦家族与欧洲大陆、旧世界的关联。由此,作家以家族史的形式揭示了人... 纳撒尼尔.霍桑的第二部小说《七个尖角阁的宅子》并非一则简单的加尔文教道德寓言,在追溯品钦家族史的时候,作家有意将之置于更广阔的时空框架中加以观照,刻意凸显品钦家族与欧洲大陆、旧世界的关联。由此,作家以家族史的形式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农耕时代向现代资本主义模式转型的历史进程,再现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旧经济秩序解体和以阶级矛盾为核心的一系列时代问题。小说聚焦的是19世纪上半叶旨在疗治社会病症和设计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改革运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导致了劳工矛盾、贫富差距、阶级冲突等时代问题。面对危机,改革者、文化批评家和知识阶层开始反思美国社会和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以寻求疗治和改革良方,史学家把1830—1850年间的20年称作改革时代。小说体现了作家对改革运动的回应和思考:如果说,霍尔格雷夫代言了改革者与历史决裂的信心,那么,克利福德火车之旅则让我们洞悉了19世纪灼亮的乌托邦幻象。然而,作家近乎虚无主义的哲学观决定了他的保守主义立场,不仅对改革的狂热投以审慎的、质疑的目光,而且,认为任何改革运动和乌托邦设计注定都是徒劳的。霍桑的保守主义使他最终在文本中转向田园牧歌传统,相对于南北战争前的美国社会而言,作家似乎更为怀念相对稳定的、和谐有序的田园景象以及封建等级制所依附的农耕社会模式,借助田园牧歌传统,作家在小说里召唤出一种不同阶级和平友爱相处的幻象,实践了一种幻想式的阶层融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改革运动 保守主义 田园牧歌
下载PDF
康有为教育思想新论
16
作者 刘春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康有为是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教育上他有独到的见解和思想。一 ,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二 ,特别重视普及大众教育 ;三 ,提出了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基础的思想 ;四 ,主张开放式办学。他的教育... 康有为是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教育上他有独到的见解和思想。一 ,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二 ,特别重视普及大众教育 ;三 ,提出了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基础的思想 ;四 ,主张开放式办学。他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西学 教育思想 变法
下载PDF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对赣南地区的社会改造——中国苏维埃运动、“新生活运动”与“赣南新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一博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8-16,共9页
从社会改造的视角比较江西为中心的苏维埃运动、"新生活运动"和"赣南新政",三者在路径上都带有浓郁的民众动员色彩、内容上都十分重视军事化、结果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改造成效,但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 从社会改造的视角比较江西为中心的苏维埃运动、"新生活运动"和"赣南新政",三者在路径上都带有浓郁的民众动员色彩、内容上都十分重视军事化、结果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改造成效,但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指导思想上的改造与改良、依靠力量上的民众还是精英、目标愿景上的真诚还是虚伪、干部队伍是以身作则还是自我标榜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这五个方面。通过三者的对比,发现苏维埃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起点,它的社会改造不论是从当时惠及的人群和改造的深度,还是从对中华民族历史走向的影响来看,是远胜于"新生活运动"和"赣南新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改造 苏维埃运动 新生活运动 赣南新政 比较研究
下载PDF
戊戌变法失败的成因及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艺霏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3-25,共3页
通过还原清末戊戌变法时期文化中心主义及民族焦虑的社会心理背景,以及对这一环境之下社会精英的结构性分析,可以发现身为社会精英一员的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种种局限、变法策略选择的多次失误。而正是这些局限和失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戊... 通过还原清末戊戌变法时期文化中心主义及民族焦虑的社会心理背景,以及对这一环境之下社会精英的结构性分析,可以发现身为社会精英一员的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种种局限、变法策略选择的多次失误。而正是这些局限和失误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这也为我国进行宪政改革提供了相应的教训与警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戊戌变法 社会精英 宪政改革
下载PDF
张坤德与中国早期侦探小说翻译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德蓓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4-70,共7页
中国早期的侦探小说翻译由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侦探小说被引入开始。最早翻译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张坤德长期为研究界所忽视。文章从张坤德与《时务报》的关系,以及张坤德翻译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特点等方面,对张坤德的翻... 中国早期的侦探小说翻译由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侦探小说被引入开始。最早翻译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张坤德长期为研究界所忽视。文章从张坤德与《时务报》的关系,以及张坤德翻译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特点等方面,对张坤德的翻译活动和成就进行了梳理,认为张坤德是我国早期侦探小说的开先河者,应在侦探小说史上确立其相应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侦探小说 维新运动 福尔摩斯 叙事方式
下载PDF
潇湘的衰变与晚清湖南形象的转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3-214,共12页
晚清时期的湖南形象,在各类历史与文学文本中,经历了一个从危机到转型的过程。古代寓湘者笔下被高度审美化的潇湘形象,逐渐走向衰落和变异,在异域文明的冲击之下,湖南成为传教士等外来者眼中最为保守的中国区域。作为回应,郭嵩焘、曾国... 晚清时期的湖南形象,在各类历史与文学文本中,经历了一个从危机到转型的过程。古代寓湘者笔下被高度审美化的潇湘形象,逐渐走向衰落和变异,在异域文明的冲击之下,湖南成为传教士等外来者眼中最为保守的中国区域。作为回应,郭嵩焘、曾国藩等湘军创建者,开始从缥缈隐逸的潇湘风景中走出,寻找个人与国家的出路,他们与更多本土绅民一起,呈现出湖南人物闭塞保守却又进取开新的立体形象。戊戌时期湖南的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士人,却从荒蛮偏僻的潇湘地理和文化现实中,发掘了湖南少历史负累而具独立根性的“士节”“民气”。20世纪初,杨度、杨毓麟等湖南留日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晚清湖南形象的想象和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潇湘 湖南形象 传教士 湘军 维新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