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 被引量:31
1
作者 韩宗先 魏辅文 +3 位作者 张泽钧 李明 张保卫 胡锦矗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5-192,共8页
2002年4月至11月,在邛崃山系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设点,应用资源选择函数和资源选择指数研究了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和利用。结果表明,影响小熊猫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是水源距离、竹子基径、灌木密度;次关键因子是坡位、树桩密度、倒木密度... 2002年4月至11月,在邛崃山系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设点,应用资源选择函数和资源选择指数研究了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和利用。结果表明,影响小熊猫生境选择的关键因子是水源距离、竹子基径、灌木密度;次关键因子是坡位、树桩密度、倒木密度;次要因子是坡向、乔木密度;而郁闭度、坡度、植被类型、乔木高度、灌木高度、树桩高度、树洞密度、人为干扰的影响不明显。小熊猫喜欢在水源较近(<250m)、竹子长势良好(基径大于4 0mm)、灌木和乔木密度大(大于1 5株 20m2)、树桩和倒木数量多(>1根 400m2)、中上坡位、南坡的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活动。小熊猫的生境资源选择函数为:logit(P)=-13 527-3 180×水源距离+2 702×竹子基径+2 582×灌木密度+2 134×树桩密度+2 104×坡位+1 622×倒木密度-1 066×坡向+0 934×乔木密度……小熊猫对生境的选择概率为:P=elogit(P) (1+elogi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小熊猫 生境 资源选择函数 资源选择指数
下载PDF
小熊猫的常规行为训练 被引量:17
2
作者 汪丽芬 朱岩 +1 位作者 张旭升 孙伟明 《野生动物》 2013年第5期264-266,共3页
对小熊猫进行常规行为训练的目的是减少人为应激对小熊猫的影响,方便兽医对小熊猫进行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同时有助于了解小熊猫的生长状况,更是为了增进人和动物的和谐关系,提高动物福利。小熊猫的行为训练在正常饲喂时间进行,主要... 对小熊猫进行常规行为训练的目的是减少人为应激对小熊猫的影响,方便兽医对小熊猫进行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同时有助于了解小熊猫的生长状况,更是为了增进人和动物的和谐关系,提高动物福利。小熊猫的行为训练在正常饲喂时间进行,主要在小熊猫采食牛奶稀饭或苹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分步式、渐进式、强化式训练。通过1 a时间的训练,动物园内饲养的4只小熊猫都能主动配合训练者完成肌注、采血、心率测定、体温测量、体重称量、眼睛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行为训练 杭州动物园
下载PDF
大熊猫及其近种活化素基因β_A亚基成熟肽序列的克隆分析及其在分类地位上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汪晓晶 王小行 +4 位作者 王亚军 王喜忠 何光昕 陈红卫 费立松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82-786,共5页
借鉴互联网中已经克隆到的Activin基因 βA 亚基成熟肽序列 ,设计并合成 1对兼并引物 ,利用PCR技术从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的基因组DNA中直接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并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载体pBlueScript+ 当中 ,然后对培养产物进行序列... 借鉴互联网中已经克隆到的Activin基因 βA 亚基成熟肽序列 ,设计并合成 1对兼并引物 ,利用PCR技术从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的基因组DNA中直接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并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载体pBlueScript+ 当中 ,然后对培养产物进行序列测定。DNA序列分析表明 ,三种物种的Activin基因 βA 亚基成熟肽序列长度均为 35 9bp ,无内含子。基因片段编码一个含有 119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在该成熟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源性 ,其中核苷酸同源性为 93.9% ,氨基酸同源性高达 99%以上。此外 ,3种动物的核酸限制性酶切图谱也高度相似。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他物种Activin基因 βA 亚基成熟肽序列相比较 ,显示此片段在处于不同进化程度的物种之间仍具有高度保守性。运用系统发育与进化树软件包PHILIP ,并结合克隆序列对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进化与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采用不同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所得到的 3个物种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相比较而言 ,大熊猫与马来熊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而小熊猫与上述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相对疏远。结果支持将大熊猫与马来熊归为熊科、而将小熊猫单列成科的学术观点。这是首次以生殖相关的核基因作为研究对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近种 活化素基因βA亚基成熟肽 克隆分析 分类地位 应用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小熊猫夏秋季的昼夜活动节律 被引量:16
4
作者 韩宗先 胡锦矗 杨建东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7-602,共6页
2002年5~11月,在邛崃山系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6只野生小熊猫的昼夜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熊猫具有晨昏活动的习性,5~11月的平均活动率为0.5286。小熊猫以白昼活动为主,兼夜间活动,白昼的活动率(0.5903&#... 2002年5~11月,在邛崃山系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6只野生小熊猫的昼夜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熊猫具有晨昏活动的习性,5~11月的平均活动率为0.5286。小熊猫以白昼活动为主,兼夜间活动,白昼的活动率(0.5903±0.0538)高于夜晚活动率(0.4468±0.0413)。每昼夜有(52.86±9.8)%的时间处于活动状态,其中64.53%的活动时间在白昼,35.47%的活动时间在夜晚。每昼夜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出现在08∶00~10∶00和17∶30~18∶30。在休息时间的分配上,小熊猫每昼夜长休息平均2.07次,持续时间平均3.75小时;中等长度休息1.56次,持续1.59小时;短休息1.21次,持续0.84小时;长休息有44.06%在白昼,55.94%在夜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昼夜活动节律 无线电遥测
下载PDF
小熊猫耳部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冷冻保存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健明 陶勇 +4 位作者 韩伟 章美玲 方俊顺 张志忠 章孝荣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3,共4页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活化石,在类熊类哺乳动物的进化史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但近年来数量急剧下降,因此小熊猫的品种保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的培养和冷冻保存已经成为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方法。本试验采取小熊猫...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活化石,在类熊类哺乳动物的进化史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但近年来数量急剧下降,因此小熊猫的品种保护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细胞的培养和冷冻保存已经成为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方法。本试验采取小熊猫的耳部组织,用组织培养法对小熊猫组织进行原代、继代培养并成功进行了冷冻和解冻处理,建立了耳部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该细胞系的建立填补了小熊猫体细胞培养的空白,使得小熊猫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得到了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耳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冷冻保存
下载PDF
圈养小熊猫繁殖初探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奎兴 彭文培 +6 位作者 张皓 卓桂富 吴孔菊 尹洪 袁博 陈敏 谢意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7-181,共5页
建立小熊猫人工种群开展繁殖研究是减轻野生种群压力,有效保护小熊猫的措施之一。为探索提高人工条件下小熊猫繁殖水平,2011年以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圈养小熊猫的环境条件等进行了改进提高。通过对小熊猫的饲养、繁育环境条件的... 建立小熊猫人工种群开展繁殖研究是减轻野生种群压力,有效保护小熊猫的措施之一。为探索提高人工条件下小熊猫繁殖水平,2011年以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对圈养小熊猫的环境条件等进行了改进提高。通过对小熊猫的饲养、繁育环境条件的改善,小熊猫的繁育情况有了一定的提高,初步结果显示,改进后,小熊猫的发情率、受胎率没有显著变化,但其繁殖成活率从改进前的55. 5%极显著地提高到改进后的76. 26%(P <0. 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 小熊猫 成活率
下载PDF
云南省小熊猫(Ailurus fulgens)资源分布及保护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刚 杜勇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7-71,共5页
小熊猫的 2个亚种在云南省均有分布 ,但其现行主要分布区已退缩至云南西北部的偏远山区和东北部的威信、彝良一带。其中 ,指名亚种分布于怒江以西地区 ,川西亚种分布于怒江以东地区。调查表明 ,云南省小熊猫分布区森林面积共 2 1 685 .1... 小熊猫的 2个亚种在云南省均有分布 ,但其现行主要分布区已退缩至云南西北部的偏远山区和东北部的威信、彝良一带。其中 ,指名亚种分布于怒江以西地区 ,川西亚种分布于怒江以东地区。调查表明 ,云南省小熊猫分布区森林面积共 2 1 685 .1 km2 ,小熊猫的栖息地面积仅为1 0 634.2 0 km2 ,其中密集分布区栖息地面积为 5 741 .34km2 ,一般分布区为 4743.5 6km2 ,稀有分布区为 1 49.30 km2。云南省小熊猫现存种群数量估计为 2 0 0 0~ 2 60 0只。大面积的栖息地丧失和偷猎是小熊猫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云南省已建立的与小熊猫保护有关的自然保护区有 7个 ,有林地总面积达 5 5 5 4 .98km2 ,占云南省小熊猫分布区森林面积的 2 5 .6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分布 种群数量 保护状况 云南 栖息地 资源评估
下载PDF
Diet drives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gut microbiomes in bamboo-eating species 被引量:11
8
作者 Guangping Huang Xiao Wang +6 位作者 Yibo Hu Qi Wu Yonggang Nie Jiuhong Dong Yun Ding Li Yan Fuwen Wei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88-95,共8页
Gut microbiota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host physiology and health.The coevolution between the host and its gut microbes facilitates animal adaptation to its specific ecological niche.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host die... Gut microbiota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host physiology and health.The coevolution between the host and its gut microbes facilitates animal adaptation to its specific ecological niche.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host diet and phylogeny modulat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ut microbiota.However,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 in shaping the structure of gut microbiota remains unclear.The giant(Ailuropoda melanoleuca)and red(Ailurus styani)pandas belong to different families of order Carnivora.They have evolved as obligate bamboo-feeders and can be used as a model system for studying the gut microbiome convergent evolution.Here,we compare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ut microbiota of the two pandas with their carnivorous relatives using 16S rRNA and metagenome sequencing.We found that both panda species share more similarities in their gut microbiota structure with each other than each species shares with its carnivorous relatives.This indicates that the specialized herbivorous diet rather than host phylogeny is the dominant driver of gut microbiome convergence within Arctoidea.Metagenom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ymbiotic gut microbiota of both pandas possesses a high level of 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 and vitamin B12 biosynthesis.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diet-driven convergence of gut microbiomes and provide new insight into host-microbiota coevolution of these endangered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t microbiome METAGENOME convergent evolution 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 vitamin B12 giant panda red panda
原文传递
环境丰容对上海动物园圈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行为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群秀 张姝 +1 位作者 何维光 夏菊兴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17,共7页
对上海动物园7只小熊猫进行丰容,并应用丰容前后的动物行为的变化对丰容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小熊猫行为整体的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小熊猫的昼间行为通常以休息(x=34.0%,SD=10.9%)、取食(x=13.4%,SD=5.0%)和... 对上海动物园7只小熊猫进行丰容,并应用丰容前后的动物行为的变化对丰容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小熊猫行为整体的分配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小熊猫的昼间行为通常以休息(x=34.0%,SD=10.9%)、取食(x=13.4%,SD=5.0%)和攀爬行为(x=10.2%,SD=4.1%)为主,通过开展环境丰容,休息行为(x=21.2%,SD=12.4%)显著减少(P<0.05),取食(x=19.3%,SD=4.6%)和攀爬行为(x=16.7%,SD=5.4%)显著增加(P<0.05)。小熊猫的移动行为由5.1%显著增加至8.4%(P<0.05),刻板行为由4.8%显著减少至1.1%(P<0.05)。环境丰容对小熊猫不同个体的行为产生的影响大体相似,但不同个体间存在异同。丰容使个体1、5、6、7的探究行为增加,但是对个体2的影响相反,个体3、4则没有明显影响。对于刻板行为,丰容对个体1、3、6无影响,使个体4、5、7减少,个体2则增加。环境丰容增加了小熊猫的积极行为,如探究行为、增加了活动量,同时还减少了消极行为,如刻板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丰容 小熊猫 行为观察 行为频率 取食行为
下载PDF
小熊猫种内遗传及亚种分化研究(食肉目:浣熊科)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辅文 李明 +2 位作者 方盛国 饶刚 冯祚建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3-408,共6页
到目前为止 ,多数学者认为小熊猫种内已分化为指名亚种A .f .fulgens和川西亚种A .f.styani。然而 ,由于其个体毛色变异较大 ,一些学者对其亚种分化问题提出质疑。本文采用DNA指纹方法 ,对小熊猫的种内遗传和亚种分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 到目前为止 ,多数学者认为小熊猫种内已分化为指名亚种A .f .fulgens和川西亚种A .f.styani。然而 ,由于其个体毛色变异较大 ,一些学者对其亚种分化问题提出质疑。本文采用DNA指纹方法 ,对小熊猫的种内遗传和亚种分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川西亚种所有个体在分子量约为 8 4kb处均有一条指名亚种不具有的共有谱带 ,指名亚种所有个体则在分子量约为 1 8kb处具有另外一条川西亚种不具有的共有谱带 ,且这两条谱带可通过双亲遗传给子代 ,说明此共有谱带可分别作为区分小熊猫川西亚种和指名亚种的特征带。另外 ,种内的遗传分化研究表明 ,川西亚种基因组的多态性强于指名亚种 ,且川西亚种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高于指名亚种 ,说明小熊猫种内已形成遗传分化。因此 ,笔者认为以上研究结果从基因水平上进一步证明小熊猫种内已产生遗传分化 ,并形成两独立亚种 ,目前的亚种地位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肉目 浣熊科 小熊猫 亚种分化 遗传分化 DNA指纹 种内遗传
下载PDF
小熊猫胃的解剖和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米志平 杨智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4期214-216,共3页
小熊猫的胃属单室腺型胃 ,它以角切迹为界 ,可分为胃底部和幽门部两部分。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组成。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具有分泌粘液的功能。胃腺有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三种 ,但贲门腺不发达。主细胞、壁细胞... 小熊猫的胃属单室腺型胃 ,它以角切迹为界 ,可分为胃底部和幽门部两部分。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组成。四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具有分泌粘液的功能。胃腺有贲门腺、胃底腺、幽门腺三种 ,但贲门腺不发达。主细胞、壁细胞和粘液细胞的数量与分布呈现规律性变化。肌层发达 ,特别是内环行肌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组织学 小熊猫
下载PDF
小熊猫肾脏和输尿管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米志平 杨智 李平 《四川动物》 CSCD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小熊猫的肾脏呈蚕豆形 ,表面光滑不分叶 ,只有 1个肾锥体和 1个肾盏 ,无肾盂。肾脏皮质内可见皮质迷路和髓放线。皮质迷路内有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肾小体等结构。髓放线内有近端小管直部和远端小管直部。髓质可分为外髓和内髓两个区域... 小熊猫的肾脏呈蚕豆形 ,表面光滑不分叶 ,只有 1个肾锥体和 1个肾盏 ,无肾盂。肾脏皮质内可见皮质迷路和髓放线。皮质迷路内有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和肾小体等结构。髓放线内有近端小管直部和远端小管直部。髓质可分为外髓和内髓两个区域。外髓有较多的集合管断面 ,少量的远端小管直部和细段 ,较多的直小血管束。内髓部位有大量的细段和乳头管。各种泌尿小管之间有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间质 ,间质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输尿管横切面呈圆形或卵圆形 ,管腔呈不规则的裂隙状。管壁由粘膜、肌肉层和外膜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输尿管 组织学 小熊猫
下载PDF
凉山山系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分布区景观格局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顺林 冉江洪 +3 位作者 唐明坤 杜蓓蓓 杨青 刘世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787-4795,共9页
根据2000~2001年对凉山山系主山脊7个县小熊猫野外分布调查数据,利用“3S”技术对凉山山系小熊猫分布区进行了确定,估算出分布区面积为219055hm^2,占山系研究区域面积17.8%。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化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小... 根据2000~2001年对凉山山系主山脊7个县小熊猫野外分布调查数据,利用“3S”技术对凉山山系小熊猫分布区进行了确定,估算出分布区面积为219055hm^2,占山系研究区域面积17.8%。利用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化分析软件FRAGSTATS,分析了小熊猫分布区景观格局的组成、各类型斑块特征、不同类型斑块间空间分布关系。结果表明,栖息地景观边缘褶皱程度低,趋于平整,景观丰富度大;森林斑块间的结构连通性较好,各类型斑块聚集度较高。小熊猫生境内部破碎化程度较低,森林结构连接程度高,有适宜生境面积为160249.5hm^2,占分布区面积的73.15%,生境中存在3个脆弱区域,特别是美姑-峨边公路通过的椅子垭口区域需要引起极大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景观格局 生境评价 凉山山系
下载PDF
虎源、小熊猫源副流感病毒5型的鉴定及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翟俊琼 周霞 +3 位作者 邹舒展 张贺 吴梦矾 罗满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0-703,共4页
为探究副流感病毒5型(PIV5)的遗传变异状况,对PIV5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于20142016年,收集疑似PIV5感染病例样品14份(小熊猫4份,非洲狮4份,东北虎1份,华南虎1份,环尾狐猴4份)做相应处理,接种VerO细胞并通过PcR检测... 为探究副流感病毒5型(PIV5)的遗传变异状况,对PIV5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于20142016年,收集疑似PIV5感染病例样品14份(小熊猫4份,非洲狮4份,东北虎1份,华南虎1份,环尾狐猴4份)做相应处理,接种VerO细胞并通过PcR检测,对检测到的PIV5的F基因进行扩增,连接目的片段至pMD19-T Simple Vector,测序并做序列分析。结果成功从华南虎、东北虎和小熊猫标本中分离出3株PIV5,分别命名为PIV5-SR,P1V5ST,ZJQ221。3株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上,均能使Vero细胞出现空泡、拉网的现象。用相关软件分析该病毒F基因序列发现,3株病毒的F基因分别有5,6,4处突变;建立遗传进化树表明,3株病毒处同一分支,均与韩国犬源1168—1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流感病毒5型 小熊猫 F基因 进化树
原文传递
小熊猫肝脏和胆囊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米志平 杨智 李平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322-325,共4页
对小熊猫的肝脏和胆囊进行了解剖研究 ,小熊猫肝脏分为右叶、中叶和左叶 .右叶包括右外叶、右中叶和右内叶 .左叶包括左内叶、左外叶 .中叶包括方叶和尾叶 ,方叶小 ,尾叶的乳状突粗大 .胆囊位于右内叶或右内叶与方叶形成的胆囊窝内 ,胆... 对小熊猫的肝脏和胆囊进行了解剖研究 ,小熊猫肝脏分为右叶、中叶和左叶 .右叶包括右外叶、右中叶和右内叶 .左叶包括左内叶、左外叶 .中叶包括方叶和尾叶 ,方叶小 ,尾叶的乳状突粗大 .胆囊位于右内叶或右内叶与方叶形成的胆囊窝内 ,胆囊管有直管和曲管两种类型 .肝内结缔组织少 ,肝小叶分界极不明显 .肝细胞呈多边形 ,具大而圆的细胞核 ,核仁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胆囊 解剖 组织学 小熊猫 形态学 组织结构 肝细胞
下载PDF
小熊猫犬瘟热病及病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焰 徐志文 +4 位作者 王印 谢幼新 郑先春 邓芸 吴登虎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1期13-15,共3页
1999年 2月和 1999年 7月 ,重庆动物园和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喂养的小熊猫分别大面积爆发和流行犬瘟热病 ,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死亡 11只 ,死亡率达 10 0 % ,碧峰峡动物园小熊猫死亡 4只 ,死亡率为 2 5 %。两地发病猫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 1999年 2月和 1999年 7月 ,重庆动物园和雅安碧峰峡生态动物园喂养的小熊猫分别大面积爆发和流行犬瘟热病 ,重庆动物园小熊猫死亡 11只 ,死亡率达 10 0 % ,碧峰峡动物园小熊猫死亡 4只 ,死亡率为 2 5 %。两地发病猫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变化不完全一致 ,但均有血便、呼吸急促、不食、精神差、肺出血充血等类似症状。从碧峰峡动物园患病小熊猫分离出的犬瘟热毒株 (cdv2株 )对VERO细胞适应性比从重庆动物园分离的毒株 (cdvl株 )强 ,其TCID50 达 10 -6。两地分离的毒株均能同抗犬瘟热阳性高免血清反应。此外 ,用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治疗 ,成功地挽救了 12只病重的小熊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犬瘟热 病原 诊治
下载PDF
动物个体识别方法种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丽霞 卫泽珍 +1 位作者 李金邦 李文洁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478,共4页
动物个体识别是动物日常管理和做好动物档案、谱系的前提和基础。总结一些肉眼可见的、适合动物园日常饲养和观察记录使用的,识别动物个体的经验和方法还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有:根据笼舍区分个体;根据体型区分个体;根据被毛完整度和光亮... 动物个体识别是动物日常管理和做好动物档案、谱系的前提和基础。总结一些肉眼可见的、适合动物园日常饲养和观察记录使用的,识别动物个体的经验和方法还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有:根据笼舍区分个体;根据体型区分个体;根据被毛完整度和光亮度区分个体;根据毛色区分个体;根据性别区分个体;根据动物体态区分个体;根据花纹区分个体;根据动物个体的典型特征区分个体;根据身体残缺区分个体;根据面相区分个体;根据动物性格区分个体;根据行为习性区分个体;通过叫声区分个体;通过精神状况区分生病个体;以及运用以上两种或多种综合判断区分个体。最后以小熊猫为例进行个体区分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个体识别 小熊猫
下载PDF
小熊猫人工育幼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松 吴晓云 +1 位作者 刘成 徐梦莎 《野生动物》 2008年第4期195-197,207,共4页
2007年7~10月,昆明动物园对1只小熊猫幼仔进行人工育幼,提供适宜的育幼条件,采用兔奶与人工乳制品相结合饲喂,终于获得成功。同时结合前几年昆明动物园小熊猫人工育幼失败的教训及其他动物园成功的经验,指出了小熊猫人工育幼成败的关... 2007年7~10月,昆明动物园对1只小熊猫幼仔进行人工育幼,提供适宜的育幼条件,采用兔奶与人工乳制品相结合饲喂,终于获得成功。同时结合前几年昆明动物园小熊猫人工育幼失败的教训及其他动物园成功的经验,指出了小熊猫人工育幼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合理的饲料配给,精心的护理,特别是饲喂适合的动物乳汁可大大提高人工育幼条件下小熊猫幼仔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幼仔 人工育幼
下载PDF
圈养小熊猫的疾病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兴金 《野生动物》 2007年第5期8-11,共4页
小熊猫作为一种高度特化的素食性食肉目动物,在分类、系统进化及生态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是动物园里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一种动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小熊猫免受疾病侵扰,做到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对近年来有关小熊猫疾病的报... 小熊猫作为一种高度特化的素食性食肉目动物,在分类、系统进化及生态学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也是动物园里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一种动物。为了更好地保护小熊猫免受疾病侵扰,做到有针对性的疾病预防,对近年来有关小熊猫疾病的报道进行了总结,并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寄生虫病、代谢病、中毒病等进行了分类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小熊猫
下载PDF
圈养条件下小熊猫指名亚种旱季的活动规律 被引量:6
20
作者 兰存子 刘旭 +2 位作者 刁丽丽 刘振生 张明明 《野生动物》 2011年第4期191-193,227,共4页
2008年11~12月,在姚家坪小熊猫繁育基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9只圈养小熊猫指名亚种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小熊猫1d大部分时间用于休息(56.2%),其次是运动(25.1%)和采食(9.9%),其余行为分配的时间较短。在... 2008年11~12月,在姚家坪小熊猫繁育基地采用目标取样法和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9只圈养小熊猫指名亚种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小熊猫1d大部分时间用于休息(56.2%),其次是运动(25.1%)和采食(9.9%),其余行为分配的时间较短。在行为节律上,休息行为除9:00~9:55外,其余时间均为所占比例最高的行为,出现4个休息高峰,分别为8:00~8:55、11:00~11:55、14:00~14:55和17:00~17:55,在9:00~9:55出现极低值16.3%,此时是运动和采食的高峰;运动行为在9:00~9:55、13:00~13:55和15:00~15:55形成波峰;采食有2个高峰,分别为9:00~9:55和19:00~19:55;标记行为在9:00~9:55、10:00~10:55和13:00~13:55出现频率较高,超过5%,修饰行为在9:00~9:55超过5%,其余时间标记和修饰行为均低于5%;其他行为所占比率较低。不同年龄组间小熊猫的行为时间分配有差异,老年在休息行为上明显高于幼年和成年,约占总行为的72%;幼年在休息、运动和标记行为上略高于成年;成年的修饰行为明显高于幼年和老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圈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