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有核红细胞的临床应用评价(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梅 方伟祯 +2 位作者 傅玉如 林琼珠 许常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45-48,25,共5页
目的探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有核红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并作评价。方法准确性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显微镜目测法计数38例抗凝静脉血的有核红细胞数(NRBC%),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精密度测定:选择3份有核红细胞数值不同的抗凝... 目的探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有核红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并作评价。方法准确性测定:分别用仪器法和显微镜目测法计数38例抗凝静脉血的有核红细胞数(NRBC%),并将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精密度测定:选择3份有核红细胞数值不同的抗凝静脉血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测定,每份标本重复计数10次,各自计算出CV值进行比较。结果38份抗凝静脉血仪器法计数的有核红细胞结果与显微镜目测法计数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经t检验,P>0.05,相关系数r为0.9893,P<0.01。仪器法和显微镜目测法对3份有核红细胞数值不同的标本重复计数的平均CV值分别为7.9%和15.1%,显示出仪器法的精密度明显高于目测法。结论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计数有核红细胞是一种较准确、快速、精密的方法,可满足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XE-2100 有核红细胞计数 显微镜目测法
下载PDF
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细胞检测中与手工法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9
2
作者 白雪丽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取自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的体液标本210份在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XT-40... 目的探讨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细胞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取自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的体液标本210份在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应用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测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与手工法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白细胞计数r=0.968、红细胞计数r=0.973、白细胞分类r=0.936。结论 XT-4000i多功能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体液细胞检测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T-4000i多功能血细胞分析仪 体液细胞检测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
下载PDF
红细胞计数和纤维蛋白原联合血小板计数预测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岩 腾飞 +1 位作者 何新华 郭树彬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9-834,共6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计数(RBC)和纤维蛋白原(FBG)联合血小板计数(PLT)预测急性肺栓塞(PE)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入院确诊为急性PE的患者,按照危险分层标准,患者分为高/中危组和低危组,对两组患... 目的研究红细胞计数(RBC)和纤维蛋白原(FBG)联合血小板计数(PLT)预测急性肺栓塞(PE)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入院确诊为急性PE的患者,按照危险分层标准,患者分为高/中危组和低危组,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既往病史,RBC和PLT各项参数指标以及FBG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间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计人组患者696例,其中高/中危组193例,低危组503例,经研究发现RBC和红细胞压积(HCT)在高/中危组高于低危组,FBG和PLT在高/中危组低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以及血红蛋白(HGB),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BC、PLT和FBG是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独立影响因素,RBC与危险分层呈正相关,PLT和FBG呈负相关。RBC、PLT和FBG预测危险分层准确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2(95%CI:0.514~0.589),0.591(95%CI:0.554~0.628)和0.565(95%CI:0.527~0.602)。三项指标联合的AUC为0.620(95%C7:0.0.582~0.656),最佳临界值下各项指标对应的数值分别为4.57×10^12/L^-1;1,182×10^9/L^-1和322.8 mg/dL,三者联合预测危险分层的敏感性为51.3%,特异性为78%。结论RBC和FBG联合PLT对急性PE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红细胞计数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计数 危险分层
原文传递
血小板计数、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计数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15期1868-1871,共4页
目的探讨PLT、D-D、FBG、RBC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分层标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35例和中高危组86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实验室指标与危险分层的关系。... 目的探讨PLT、D-D、FBG、RBC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分层标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35例和中高危组86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实验室指标与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中高危组患者PLT、FBG水平明显低于低危组(P<0.05),RBC、HCT、D-D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RBC、FBG、D-D是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的主要因素(P<0.05),HCT与急性肺栓塞危险分层无显著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T、RBC、FBG、D-D以及四者联合检测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风险分层的AUC分别为0.631、0.679、0.630、0.693、0.838,四者联合的评估价值明显高于PLT、RBC、FBG、D-D单一指标(P<0.05)。结论PLT、FBG、RBC在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评估方面均有一定价值,其中四者联合评估的价值最高,可用于评估危险分层的辅助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危险分层 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计数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不同海拔高度的白萨福克羊生理生化指标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蒋世海 陈明华 +3 位作者 杨平贵 吴伟生 谢荣清 周明亮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108,112,共4页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白萨福克羊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以高海拔(四川红原)和低海拔(四川新津)饲养的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高度的白萨福克羊体温在公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 为了比较不同海拔高度白萨福克羊的生理生化指标,试验以高海拔(四川红原)和低海拔(四川新津)饲养的白萨福克羊为研究对象,测定了生理指标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高度的白萨福克羊体温在公母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低海拔地区的呼吸和心率高于高海拔地区;2)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容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公母羊间差异较小,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等指标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高海拔地区公母羊血小板数极显著低于低海拔地区(P<0.01);3)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葡萄糖和总胆固醇等指标在不同海拔地区公母羊间差异不显著(P>0.05),高海拔地区公母羊总蛋白、球蛋白和胆碱酯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低海拔地区(P<0.01),低海拔地区公母羊总钙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极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低海拔 白萨福克羊 生理生化指标 白细胞数 红细胞数 白蛋白 球蛋白
原文传递
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性贫血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李鑫 金艳华 +1 位作者 党大胜 孙雪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78例慢性肾病伴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入促红素组(n=88)和... 目的 比较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78例慢性肾病伴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入促红素组(n=88)和罗沙司他组(n=90)。促红素组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罗沙司他组口服罗沙司他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前后的贫血相关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贫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红素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罗沙司他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两组患者接受了14 d或15~28 d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贫血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有升高趋势。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5~28 d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红素组患者治疗15~28 d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罗沙司他组患者治疗15~28 d后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沙司他和重组人促红素均可改善慢性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且罗沙司他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脂及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群 杨柳茵 +2 位作者 张建兴 周婷 叶思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1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脂及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NAFLD提供量化指标。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本院住院患者中159例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69例无脂肪肝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采集...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脂及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NAFLD提供量化指标。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本院住院患者中159例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69例无脂肪肝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对象均采集空腹静脉血,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结果 观察组除高密度载酯蛋低于对照组,其他血脂5项和血象2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1,P<0.001),模型诊断符合率为80.9%,进入方程中的指标有TG、血红蛋白,这两项指标与NAFLD呈正相关关系,TG水平越高患脂肪肝的可能性越大;观察组TG比对照组高出5倍(OR=5.03,95%CI2.63-9.64);血红蛋白高也是NAFLD患者的影响因素,但其危险性比TG小得多,仅1倍(OR=1.03,95%CI1.01-1.05)。结论 NAFLD患者血脂5项与血常规2项均存在差异,NAFLD与TG呈正相关关系,尤其是TG,故TG和血红蛋白均可作为临床防治NAFLD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脂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数减少与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江兰 金秀平 +3 位作者 魏剑芬 贾娜娜 穆丽焕 贾昊川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计数减少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11~2017-01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268例T2DM患者,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红细胞数,依据红细胞计数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四组:Q1组65... 目的探讨红细胞计数减少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11~2017-01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268例T2DM患者,并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红细胞数,依据红细胞计数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四组:Q1组65例,红细胞计数(1.40-4.31)×10^(12)/L;Q2组68例,红细胞计数(4.32-4.69)×10^(12)/L;Q3组65例,红细胞计数(4.70-4.98)×10^(12)/L;Q4组70例,红细胞计数(4.99-6.50)×10^(12)/L。测定四组患者可能影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一般资料及血液指标,并记录四组患者有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已知的危险因素调整后作Logistic回归分析,以红细胞最高四分位数为参照,低红细胞计数四分位数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较高,Q1组OR4.63,95%CI 1.28-16.77,P=0.020,Q2组OR 3.1,95%CI 1.23-8.00,P=0.017,Q3组OR 2.94,95%CI 1.21-7.14,P=0.017。结论红细胞数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相关;随红细胞计数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发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红细胞计数 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不同型号Sysmex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孔莉 王建平 +4 位作者 童兰庭 陈炜钢 裴银桃 时宇绯 高能姣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5期95-98,共4页
目的:评价Sysmex XS-800i(仪器1)、Sysmex XS-1000i(仪器2)、Sysmex XE-2100D(仪器3)3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计数及相关参数——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目的:评价Sysmex XS-800i(仪器1)、Sysmex XS-1000i(仪器2)、Sysmex XE-2100D(仪器3)3种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计数及相关参数——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比较。方法:先对仪器3进行校准前的性能评价后再校准,再通过仪器厂家配套的3个水平的全血质控品对3台血细胞分析仪的日间精密度进行测定。然后收集50例新鲜全血标本分别在3台血细胞分析仪上测定,对RBC计数及相关参数测定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和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结果:仪器3的性能评价符合临床要求;3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质控品各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密度;3台血细胞分析仪检测50例全血RBC及相关参数间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除RBC=5.9×10^(12)/L、HCT=35%和50%处仪器1性能评价不可接受外,其他评价仪器1和仪器2都可接受。结论 :仪器1、2、3检测红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具有较高的精密度,相关性良好,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比对试验,以保证对同一份标本的同一项目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红细胞计数 相关参数 相关系数 医学决定水平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常规指标与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0
作者 常薪霞 张林杉 +2 位作者 夏明锋 卞华 颜红梅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5期692-696,共5页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血常规指标与肝脏脂肪含量(hepatic fat content, HFC)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并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为2型糖尿病或有明确...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血常规指标与肝脏脂肪含量(hepatic fat content, HFC)的关系。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脂肪肝,并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为2型糖尿病或有明确糖尿病病史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肝脏功能等指标。以 1H磁共振波谱方法定量测定HFC。结果:共纳入641例患者,平均HFC为(21.56±16.9)%。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在所有受试者中,除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血脂、肝酶、空腹C肽等一般因素外,HFC也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相关( P <0.05);在女性受试者中,除体质量、BMI、腰围、肝酶、血脂、血糖等一般因素外,HFC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相关( P <0.05);在男性受试者HFC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相关( P <0.05),而与白细胞计数无相关性。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年龄、BMI、腰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红细胞增加是影响HFC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1);对于男性受试者,血红蛋白及ALT增加是HFC的独立影响因素( P <0.01);对于女性受试者,红细胞计数及ALT增加是影响HFC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1)。结论:对伴2型糖尿病的NAFLD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可作为反映HFC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下载PDF
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虹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4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常规检查,对比两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并以细菌培养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常规检...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查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34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4例作为参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常规检查,对比两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并以细菌培养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常规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32.22±3.01)个/HP和红细胞计数(7.72±3.99)个/HP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46±2.94)HP、(4.06±2.68)个/H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检验结果中,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14、20例,尿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细菌计数以及亚硝酸盐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5.7%、85.0%、64.7%、65.4%、62.5%,71.4%、70.0%、70.6%、77.8%、62.5%及57.1%、75.0%、67.6%、71.4%、61.5%。结论尿路感染患者应用尿常规检查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便于患者及时获得有效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大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常规检查 尿路感染 临床诊断 白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藤杖通络颗粒对血瘀型脑小血管病患者红细胞相关指标、血压变异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卞跃峰 单莉莉 +4 位作者 乔天慈 郭岑 陈春香 刘明媛 韩燕 《中医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854-858,共5页
目的:观察藤杖通络颗粒对血瘀型脑小血管病患者红细胞相关指标、血压变异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瘀型脑小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藤杖通络颗粒,两组均口服3... 目的:观察藤杖通络颗粒对血瘀型脑小血管病患者红细胞相关指标、血压变异度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血瘀型脑小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藤杖通络颗粒,两组均口服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相关指标(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24小时动态血压(24小时收缩压变异度、24小时舒张压变异度、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13.3%(4/30),治疗组有效率为80.0%(24/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红细胞压积(42.19±5.23)%、红细胞分布宽度[11.60(11.28,11.90)%]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3)治疗组24小时收缩压变异度(13.45±2.80)%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4)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5)通过多元Logistic分析,服用藤杖通络颗粒是血瘀型脑小血管病患者中医证候有效的独立治疗因素。结论:藤杖通络颗粒治疗血瘀型脑小血管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红细胞相关指标,降低血压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血瘀证 藤杖通络颗粒 红细胞数量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分布宽度 血压变异度 中医证候
下载PDF
脑脊液分析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术后亚急性脑积水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云飞 程琼 +3 位作者 汪银洲 刘君鹏 郑峥 魏文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探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30 d内发生脑积水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急诊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47例aSAH患者,按照发病30 d... 目的:探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30 d内发生脑积水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在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急诊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47例aSAH患者,按照发病30 d内CT检查结果分为亚急性脑积水组(n=50)与无脑积水组(n=97),所有患者术后3 d内均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记录首次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红细胞数、蛋白含量及IL-6等定量分析指标,另收集两组临床、影像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亚急性脑积水的危险性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脑积水的预测界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术前脑积水、合并脑室出血及脑脊液红细胞计数、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破入脑室、术前脑积水及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升高、IL-6水平升高是aSAH患者术后30 d内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和IL-6预测aSAH患者术后30 d内脑积水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7、0.966,诊断界值分别为78950×10^(6)/L及62.25 pg/mL。结论:临床上可通过动脉瘤栓塞术后3 d内脑脊液中IL-6定量分析对aSAH患者进行亚急性脑积水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脑脊液 IL-6 红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下载PDF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及母婴结局预测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翁侨 王志群 江源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特点,为早期诊断、预测预后、选择适宜孕周终止妊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重度子痫前期243例(早发型74例,晚发型169例)的一般情况、临床实验室指标、妊娠并发症及母婴结局...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特点,为早期诊断、预测预后、选择适宜孕周终止妊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重度子痫前期243例(早发型74例,晚发型169例)的一般情况、临床实验室指标、妊娠并发症及母婴结局,对早发型组不良妊娠结局的病例进行危险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平均年龄、孕次、产次、系统产检方面,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入院孕周、分娩孕周、孕前身高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发型组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转氨酶水平、尿素氮、肌酐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晚发型组,而血小板、血浆总蛋白均低于晚发型组,两组收缩压无明显差异;早发型组孕妇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眼底改变、肝功能损害、低蛋白血症、胎盘早剥、心力衰竭及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晚发型组;早发型组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死亡及死胎等发病率明显高于晚发型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红细胞计数越高、血小板计数越低、转氨酶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出现母儿异常结局。结论掌握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积极预防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找到母婴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及时终止妊娠对改善母儿预后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红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转氨酶
下载PDF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莹 毕小琴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9期651-657,共7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2020年某三甲专科医院头颈肿瘤外科病房完成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且发生血管危象的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同时期该病房未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中,根...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5—2020年某三甲专科医院头颈肿瘤外科病房完成游离组织瓣移植术且发生血管危象的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同时期该病房未发生血管危象的患者中,根据手术医生、手术时间、患者性别和年龄进行1∶1配对,收集46个可能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158例患者,其中危象组和配对组各79例,先对各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P<0.2的变量进行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仅术后血钾(P=0.048,OR=3.118,95%CI:1.008~9.641)和术前术后红细胞计数差值(P=0.004,OR=4.53,95%CI:1.609~12.75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血钾水平高及手术前后红细胞计数差值大是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口腔癌 游离组织瓣 移植术 血管危象 动脉危象 静脉危象 影响因素 血钾 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比较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佳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8期71-7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当中,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共计105例,全部样本都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比较两种检验... 目的:对比分析在尿液潜血检验当中,采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尿液潜血检验的患者,共计105例,全部样本都分别进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比较两种检验方式下的结果。结果:以显微镜红细胞检验的结果为参考,尿液分析仪的假阳性率为16.67%,假阴性率则为8.64%,而以尿液分析仪检验的结果为参考,显微镜红细胞检验的假阳性率为20.67%,假阴性率为7.89%。结论: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常见的两种检验方法均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仍存在部分误差,为了尽量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将二者结合以提升检验的准确性,使检验结果更具指导性与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潜血检验 尿液分析仪 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两种不同灌注方法对肩关节镜下手术出血与视野显露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敏娟 翁科迪 +1 位作者 朱岚泓 雷龙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加压灌注和常规重力灌注对肩关节镜下手术出血与视野显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7期间因肩袖撕裂收住我院骨科拟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 目的探讨改良加压灌注和常规重力灌注对肩关节镜下手术出血与视野显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19-07期间因肩袖撕裂收住我院骨科拟行肩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应用改良气压止血仪加压灌注,对照组应用常规重力灌注,监测并记录关节腔压力(mmHg)、关节腔灌注引流液中红细胞计数(个)、灌注液总量(L)、手术时间(min)、术后肩关节肿胀度(cm)。结果观察组第1次更换灌注液时关节腔压力高于对照组,关节腔灌注引流液中的红细胞计数及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灌注液总量及术后肩关节肿胀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关节镜手术中使用改良加压灌注法,具有操作简便、压力稳定、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压止血仪 加压灌注 关节腔压力 红细胞计数 关节肿胀度
下载PDF
红细胞参数区分小红细胞人群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与铁缺乏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敏 郑磊 +3 位作者 蔡贞 杨立业 吴教仁 王前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评价在MCV〈82fl的小红细胞人群中,红细胞(RBC)数和其它五种参数或公式区分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和铁缺乏症患者(ID)的诊断价值。方法1673名“健康”人参加了该次研究。笔者检测了所有参加... 目的评价在MCV〈82fl的小红细胞人群中,红细胞(RBC)数和其它五种参数或公式区分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和铁缺乏症患者(ID)的诊断价值。方法1673名“健康”人参加了该次研究。笔者检测了所有参加体检者的七项红细胞参数、血清铁,并对血样进行了血红蛋白电泳。以血清铁作为铁缺乏症(SI)的诊断指标(男性:SI〈10μmol/L,女性:SI〈9.0μmol/L),同时对所有的MCV〈82fl的参检者全部检测了6种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和17种8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绘制RBC数和其它参数或数学公式用于诊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通过ROC曲线确定它们的诊断临界值(Cut—off值),并比较它们的敏感度、特异度和Youden指数。结果1673自然人群中共检出小红细胞164例,47.6%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5.2%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35.4%为铁缺乏症。基于ROC曲线,推算出RBC数目对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诊断能力优于其它参数或公式。在男性群体中RBC的最佳诊断界值为5.41×10^12/L,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92.3%,Youden指数为74.8;在女性群体中RBC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93×10^12/L,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94.4%,Youden指数为76.1。结论RBC数目能准确、简捷地在小红细胞人群(MCV〈82fl)中区分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携带者和铁缺乏症患者,值得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高发地区,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数目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铁缺乏症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与全血输注对Rh(D)阴性围生期孕妇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会 顾小文 王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7期97-100,105,共5页
目的探究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与全血输注对Rh(D)阴性围生期孕妇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拟接受输血的Rh(D)阴性围生期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目的探究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与全血输注对Rh(D)阴性围生期孕妇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1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拟接受输血的Rh(D)阴性围生期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9例。常规组采用贮存式自体全血输注,研究组采用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及输血后3 d免疫功能指标、红细胞变形指数(EDI)、低切全血黏度(LBV)、平均血液黏度、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观察两组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结果输血3 d后,两组CD4^(+)、CD4^(+)/CD8^(+)低于输血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CD8^(+)高于输血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输血3 d后,两组LBV、平均血液黏度低于输血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EDI高于输血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输血3 d后,两组红细胞计数、HCT、EAI低于输血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过敏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贮存式自体全血输注比较,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Rh(D)阴性围生期孕妇免疫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影响较好,可改善血液指标,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输注 成分输血 免疫功能 围生期孕妇 红细胞计数
下载PDF
尿液潜血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宇曦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第13期146-147,共2页
目的:分析在尿液潜血分析中,应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两种方式的结果对比,研究其在临床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处诊治患者所留取的尿液标本122例进行尿液潜血检验,分别施行尿... 目的:分析在尿液潜血分析中,应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两种方式的结果对比,研究其在临床中的实施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月本院门诊及住院处诊治患者所留取的尿液标本122例进行尿液潜血检验,分别施行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两种方式,并对所得结果的标本阳性率、阴性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中,阳性标本数与阴性标本数分别为45例、77例,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结果中显示的30例阳性标本、92例阴性标本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使用尿液分析仪潜血或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式对尿液标本施行潜血检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阴性、假阳性。为保证尿液潜血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尿液标本施行尿液分析仪潜血和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的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红细胞计数 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