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吴贤国 郭劲松 +1 位作者 李惠强 杜婷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4年第1期21-23,共3页
分析了建筑废料的组成及其综合回收利用的途径。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再生骨料的生产流程和工艺方法提出了初步设想。介绍了再生混凝土的性质 ,对再生骨料的可行性进行了经济分析 ,以期促进建筑废料的再生利用及其技术研究。
关键词 建筑废料 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回收利用 建筑垃圾
下载PDF
Rare earth elements:A review of applications, occurrence,exploration,analysis,recycling,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被引量:72
2
作者 V.Balaram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285-1303,共19页
Rare earth elements(REE)include the lanthanide series elements(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and Lu)plus Sc and Y.Currently these metals have become very critical to several modern technologies ranging fro... Rare earth elements(REE)include the lanthanide series elements(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and Lu)plus Sc and Y.Currently these metals have become very critical to several modern technologies ranging from cell phones and televisions to LED light bulbs and wind turbines.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occurrence of these metals in the Earth’s crust,their mineralogy,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both on land and ocean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new data with more examples from the Indian subcontinent.In addition to their utility to underst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major Earth reservoirs.multi-faceted updates on the applications of REE in agriculture and medicine including new emerging ones are presented.Environmental hazards including human health issues due to REE mining and large-scale dumping of e-waste containing significant concentrations of REE are summarized.New strategies for the future supply of REE includin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extraction of REE from coal fired ash and recycling from e-waste are presented.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dividual REE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in both metallurgical and recycling operations have been highlighted.An outline of th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their precise and accurate determinations required in all these studies,such as,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XRF),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INAA),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glow discharge mass spectrometry(GD-M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ncluding ICP-MS,ICP-TOF-MS,HR-ICP-MS with laser ablation as well as solution nebulization)and other instrumental techniques,in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E MINERALOGY Deposits METALLURGY Environmental recycling
下载PDF
沥青再生原理与再生剂的技术要求 被引量:64
3
作者 吕伟民 《石油沥青》 2007年第6期1-6,共6页
沥青在施工与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其内在表现为沥青组分变化,外在表现为针入度、粘度等指标降低或增大。沥青再生是沥青老化的逆过程,通过添加再生剂加以调节,可恢复其性能而得以再生。再生剂必须具有调节流变性质、耐老化等性能... 沥青在施工与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老化,其内在表现为沥青组分变化,外在表现为针入度、粘度等指标降低或增大。沥青再生是沥青老化的逆过程,通过添加再生剂加以调节,可恢复其性能而得以再生。再生剂必须具有调节流变性质、耐老化等性能,文中给出了技术要求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再生 再生剂 技术要求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reclaimed water reuse in China 被引量:58
4
作者 Lili Yi Wentao Jiao +1 位作者 Xiaoning Chen Weiping Ch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585-1593,共9页
China is facing severe water problems including scarcity and pollution which are now becoming key factors restricting developments. Creating an alternative water resource and reducing effluent discharges, water reuse ... China is facing severe water problems including scarcity and pollution which are now becoming key factors restricting developments. Creating an alternative water resource and reducing effluent discharges, water reus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management scheme in China. The government has launched nationwide efforts to optimize the benefits of utilizing reclaimed water.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water reuse activities in China, including: (1) application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2) potentials of reclaimed water reuse; (3) law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governing reclaimed water reuse; (4) risks associated with reclaimed water reuse; (5) issues in reclaimed water reuse. Reclaimed water in Beijing and Tianjin were given as examples.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ies of reusing urban wastewater were advanced. Being the largest user of reclaimed wastewater in the world, China's experience can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use in other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management water crisis recycling
原文传递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简介 被引量:33
5
作者 拾方治 孙大权 吕伟民 《石油沥青》 2004年第5期56-59,共4页
对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再生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沥青路面的再生原理和技术途径。针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常用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再生方法的特点,并对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提出了采用不同... 对国内外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总结,提出了沥青路面再生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沥青路面的再生原理和技术途径。针对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常用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再生方法的特点,并对沥青路面出现的病害提出了采用不同再生方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再生 沥青路面维修 再生方法 热再生 冷再生
下载PDF
闭环供应链混合回收模式定价及渠道选择研究 被引量:43
6
作者 公彦德 蒋雨薇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31,144,共6页
构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两者混合回收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三者混合回收的两类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两类回收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混合回收模式存在四种情形:(1)制造商、零售商和供... 构建了制造商与零售商两者混合回收及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三者混合回收的两类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博弈理论对两类回收模型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混合回收模式存在四种情形:(1)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佳选择均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供应链系统具有长期稳定性;(2)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却是三者混合回收模式,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3)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但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回收模式却为三者混合回收,供应链系统具有长期稳定性;(4)制造商和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为三者混合回收,但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却为制造商和零售商混合回收,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供应链 博弈论 回收渠道 混合回收
原文传递
再生剂对旧沥青的再生行为 被引量:42
7
作者 周志刚 杨银培 +1 位作者 张清平 高及阳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6,共7页
研究了再生剂对旧沥青的作用机理及对再生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及再生沥青的组分试验,分析了再生剂在旧沥青中所起作用,提出再生沥青组分含量随再生剂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根据不同再生剂掺量的再生沥青的布氏... 研究了再生剂对旧沥青的作用机理及对再生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及再生沥青的组分试验,分析了再生剂在旧沥青中所起作用,提出再生沥青组分含量随再生剂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根据不同再生剂掺量的再生沥青的布氏粘度、针入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分析再生剂对旧沥青性能的改善效应,总结了再生剂掺量与各指标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剂与旧沥青未发生化学反应,再生沥青组分含量与再生剂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相关系数在0.98以上;随再生剂掺量的增加,粘度敏感性降低,针入度敏感性增强;复数模量与抗车辙因子的对数值均与再生剂的掺量呈良好的直线递减关系;再生剂的掺量应结合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再生沥青 再生剂 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 组分分析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流变性 路用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生命周期的汽车回收及其循环经济模型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成 浦耿强 王成焘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67-69,共3页
介绍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产品的资源循环模型。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生命过程及阶段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汽车的材料组成,提出了中国的汽车回收循环利用模型;还提出了三层次的汽车回收网络结构,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汽... 介绍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了产品的资源循环模型。对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生命过程及阶段进行了划分,并分析了汽车的材料组成,提出了中国的汽车回收循环利用模型;还提出了三层次的汽车回收网络结构,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汽车回收策略,为我国汽车回收业的规范化提供了决策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回收 生命周期 循环经济 资源循环模型 绿色产品
下载PDF
Microbiological parameters and maturity degree during composting of Posidonia oceanica residues mixed with vegetable wastes in semi-arid pedo-climatic condition 被引量:35
9
作者 SAIDI Neyla KOUKI Soulwene +4 位作者 M'HIRI Fadhel JEDIDI Naceur MAHROUK Meriam HASSEN Abdennaceur OUZARI Hadd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1452-1458,共7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biological stability and maturity degree of compost during a controlled pile-composting trial of mixed vegetable residues (VR) collected from markets of Tunis City with ...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characterize the biological stability and maturity degree of compost during a controlled pile-composting trial of mixed vegetable residues (VR) collected from markets of Tunis City with residues of Posidonia oceanica (PoR), collected from Tunis beaches. The accumulation in beaches (as well as their removal) constitutes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all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Tunisia. Aerobic-thermophilic composting is the most reasonable way to profit highly-valuabl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se wastes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monitored during composting over 150 d. The most appropriate parameters were selected to establish the maturity degree. The main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was the deduction of the following maturity criterion: (a) C/N ratio 〈 15; (b) NH4^+-N 〈 400 mg/kg; (c) CO2-C 〈 2000 mg CO2-C/kg; (d) dehydrogenase activity 〈 1 mg TPF/g dry matter; (e) germination index (GI) 〉 80%. These five parameters, considered jointly are indicative of a high maturity degree and thus of a high-quality organic amendment which employed in a rational way, may improve soil fertility and soil quality. The mature compost was relatively rich in N (13.0 g/kg), P (4.74 g/kg) and MgO (15.80 g/kg). Thus composting definitively constitutes the most optimal option to exploit these was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degradation recycling COMPOSTING organic amendment maturity degree
下载PDF
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与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被引量:27
10
作者 姜忠义 李玉平 +3 位作者 陈志强 郝红勋 刘建忠 韩洪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99-4100,共2页
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与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的研究背景、总体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预期成果等。建立起具"四高"(污染物去除率高、水回用率高、资源利... 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与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的研究背景、总体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预期成果等。建立起具"四高"(污染物去除率高、水回用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工艺稳定性高)和"两低"(处理成本低、投资成本低)特点的煤转化废水处理、回用和资源化共性关键技术,构建出煤转化废水处理、回用和资源化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煤转化废水长程处理与短程处理优化组合的新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废水 零排放 煤转化 废水处理 污染物去除率 回用率 研发计划 投资成本 预期成果 处理成本
下载PDF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被引量:27
11
作者 范卫国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10期92-97,共6页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伴随着新陈代谢,建筑废弃物的产生给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否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有效控制、利用和管理既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考量着政府的执政能力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国外发达国家普遍将建筑...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伴随着新陈代谢,建筑废弃物的产生给城市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能否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有效控制、利用和管理既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考量着政府的执政能力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国外发达国家普遍将建筑废弃物视为一种"错置的资源",通过完善的立法规定和科学的制度设计促使建筑废弃物走上了资源化道路。相比而言,我国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管理中还存在法律制度、管理体制以及制度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缺陷,应在汲取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循环利用 资源化管理 法律规制
下载PDF
风力发电现状及叶片组成与回收利用综述 被引量:23
12
作者 许淳瑶 葛立超 +5 位作者 冯红翠 姜涵 李羲 缪静雯 李东阳 许昌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41,共13页
风力发电作为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是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伴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早期安装的一批风电机组也将迎来集中退役,进而产生大量的废弃叶片。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废弃叶片的回收再利... 风力发电作为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是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中最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伴随着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早期安装的一批风电机组也将迎来集中退役,进而产生大量的废弃叶片。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废弃叶片的回收再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叶片目前使用的复合材料难以降解且回收过程复杂,回收废弃叶片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介绍了风力发电的现状,并对当前采用的叶片材料及其性能特点进行了阐述,重点关注现有的废弃叶片热回收方法,将其与机械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进行比较,分析各回收技术的优缺点,旨在为废弃风电叶片的规模化回收提供合理的建议,从而实现风电叶片绿色回收,保障风电行业的持续健康绿色循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机叶片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热回收 机械回收 化学回收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oagulation efficiency of polyaluminium ferric silicate chloride composite coagulant from wastewater of high-purity graphite production 被引量:23
13
作者 Xiaoxia Niu Xili Li Jihong Zhao Yigang Ren Yanqin Y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7期1122-1128,共7页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produce a polyaluminium ferric silicate chloride (PAFSiC) coagulant from acidic and alkaline wastewater of purifying graphite by roasting, and subsequently to evaluate coagulation ...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was to produce a polyaluminium ferric silicate chloride (PAFSiC) coagulant from acidic and alkaline wastewater of purifying graphite by roasting, and subsequently to evaluate coag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reagent by treating surface water from the Yellow River as well as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coagulant polyaluminium chloride (PAC). The PAFSiC coagulant was prepared by co-polymerization. The effects of (Al+Fe)/Si molar ratio, OH/(Al+Fe) molar ratio (i.e., γ value), coagulant dosage and pH value of test suspension on the coagulation behavior of FAFSiC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PAFSiC were also examined. Results showed that PAFSiC performed more efficiently than PAC in removing turbidity,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total phosphate (TP). The PAFSiC with a γ value of 2.0 and (Al+Fe)/Si ratio of 5 (PAFSiC 2.0/5) showed excellent coagulation effect for both turbidity and COD, while PAFSiC 1.0/5 was the best for TP. The optimum coagulation pH range of PAFSiC 2.0/5 was 5.0–9.0, slightly wider than that of PAC (6.0–8.0). The process can be easily incorporated into high-purity graphite production plants, thereby reducing wastewater pollution and producing a valuable coagu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luminium ferric silicate chloride industrial minerals recycling COAGULANT WASTEWATER
原文传递
我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再利用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2
14
作者 赵国樑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100,共7页
本文从研究和工业化角度,论述了目前我国在废旧纺织品的快速自动分拣、二手服装消毒、物理法和化学法再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进展,指出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再利用各环节的技术瓶颈,并给出了废旧纺织品综合再利用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自动分拣 二手服装 化学法再利用 物理法再利用
下载PDF
废弃塑料回收方法概述 被引量:20
15
作者 赵爱之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126,共4页
塑料材料在人类社会与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塑料的过度使用不仅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废弃塑料回收与利用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同时具有非常大... 塑料材料在人类社会与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塑料的过度使用不仅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废弃塑料回收与利用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同时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主要介绍了废弃塑料的来源,结合具体案例对当前常用的塑料回收方法进行介绍,指出了不同回收利用方式的优势与挑战,同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塑料 机械回收 化学回收
原文传递
国内外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0
16
作者 甘胜华 李红彬 +2 位作者 李现顺 汪少朋 杨万泰 《合成纤维》 CAS 2016年第9期42-46,共5页
阐述了国内外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技术现状,分析了当前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对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我国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回收利用 回收方法 现状
下载PDF
废旧塑料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蒋海斌 张晓红 乔金樑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6-80,共5页
综述了废旧塑料回收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关注机械回收和化学回收;介绍了废旧塑料的分选技术,机械回收处理混合塑料的解决方案,以及化学回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械回收与化学回收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废旧塑料回收的研究方向。今后的... 综述了废旧塑料回收技术的发展概况,重点关注机械回收和化学回收;介绍了废旧塑料的分选技术,机械回收处理混合塑料的解决方案,以及化学回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机械回收与化学回收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废旧塑料回收的研究方向。今后的研究重点是更有效的分选装置,更通用的增容方案,以及更高效的催化剂和加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污染 废旧塑料 机械回收 化学回收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考虑消费者行为的资源回收策略 被引量:18
18
作者 许民利 邹康来 简惠云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45-1753,共9页
在"互联网+回收"环境下,考虑人们对传统回收渠道以及网络回收渠道的态度,建立基于不同消费者行为的回收模型,研究传统回收商、网络回收商和再制造商对再生资源的回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回收时,网络消费者比例和普通消... 在"互联网+回收"环境下,考虑人们对传统回收渠道以及网络回收渠道的态度,建立基于不同消费者行为的回收模型,研究传统回收商、网络回收商和再制造商对再生资源的回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竞争回收时,网络消费者比例和普通消费者对网络回收渠道的接受程度同时影响定价决策,且网络消费者比例越高回收价格越低,普通消费者对网络回收渠道的接受程度越高回收价格越低;在联盟回收时,回收价格不受网络消费者比例和普通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影响,回收商收益增加,但再制造商的收益受损.再制造商为了减少损失,可以设计收益分配机制与回收商进行合作,增加供应链收益.根据模型分析,认为联盟回收是最佳回收方式,政府应整合上下游企业,推动"互联网+回收"平台化、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回收 网络消费者 效用系数 回收定价 回收联盟 防共谋均衡
原文传递
我国旧衣回收企业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郝淑丽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3-76,共4页
从旧衣的回收、分拣及再利用几个方面构建了目前我国旧衣回收企业的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体系,指出旧衣回收通常由回收箱回收、组织活动回收和到高校或企业进行回收等几种形式,旧衣分拣通常将衣物分拣为可捐赠、可出口、可再纤维化和其他... 从旧衣的回收、分拣及再利用几个方面构建了目前我国旧衣回收企业的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体系,指出旧衣回收通常由回收箱回收、组织活动回收和到高校或企业进行回收等几种形式,旧衣分拣通常将衣物分拣为可捐赠、可出口、可再纤维化和其他几种情况,而旧衣的再利用通常包括向贫困地区捐赠、出口非洲、物理利用、再纤维化和制造工业材料等几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企业 废旧纺织品服装 回收再利用 体系
下载PDF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9
20
作者 周海林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5期70-73,共4页
餐厨垃圾产量大、易酸化、易腐烂,处理不当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餐厨垃圾内含有大量蛋白质、有机物,可进行资源化利用,人们应采用特定处理技术,提高餐厨垃圾的利用率。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 餐厨垃圾产量大、易酸化、易腐烂,处理不当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餐厨垃圾内含有大量蛋白质、有机物,可进行资源化利用,人们应采用特定处理技术,提高餐厨垃圾的利用率。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展开分析,深度挖掘餐厨垃圾中的资源性成分,论述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早日全面实现餐厨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垃圾资源化 循环利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