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注入甜菊种子效应初报 被引量:42
1
作者 舒世珍 朱凤绥 陆挺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甜菊种子用N离子束照射(能量35~100keV,剂量1013~1016/cm2)经二年试验看出,N离子注入可促进生长,与对照相比,最优处理剂量1013/cm2的株高、节数、叶片数、干叶重及茎根干重分别提高22%、10... 甜菊种子用N离子束照射(能量35~100keV,剂量1013~1016/cm2)经二年试验看出,N离子注入可促进生长,与对照相比,最优处理剂量1013/cm2的株高、节数、叶片数、干叶重及茎根干重分别提高22%、10%、38%、54%、81%,植株茎粗及单株叶面积分别提高14%及47%,单株产量提高12%,小区产量增加41%,总糖甙含量提高2.8度,优质糖莱包迪A甙含量提高1.88度,总产糖量增加83%,莱包迪A糖产量增加162%。本文还就其诱变机理与γ射线处理区别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离子注入 种子 效应
下载PDF
世界甜叶菊发展概况 被引量:35
2
作者 吴则东 张文彬 +1 位作者 吴玉梅 刘乃新 《中国糖料》 2016年第4期62-65,共4页
介绍了全球甜叶菊的发展历史、甜菊糖苷等产品的提取方法、作为糖源的机理、安全性、各国或地区准许使用与合法地位、甜叶菊产量、市场额度以及甜叶菊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 甜叶菊提取物 甜菊糖苷 莱鲍迪苷A 发展概况
下载PDF
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韩仁娇 蓝航莲 +1 位作者 王彩云 侯占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12-319,共8页
甜菊糖苷是一种天然的低热量、高甜度甜味剂,也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蔗糖替代品,它可以有效地弥补许多人工甜味剂的缺点,符合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要求。目前已发现甜菊糖苷有30多种,部分作为甜味剂已经开始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该文主要介绍了... 甜菊糖苷是一种天然的低热量、高甜度甜味剂,也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蔗糖替代品,它可以有效地弥补许多人工甜味剂的缺点,符合人们对健康理念的要求。目前已发现甜菊糖苷有30多种,部分作为甜味剂已经开始应用于食品工业中。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甜菊糖苷种类以及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苷 提取方法 食品工业应用 甜菊糖苷种类 莱鲍迪苷
下载PDF
甜菊糖提取工艺进展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22
4
作者 杨扬 陈社云 +1 位作者 陈凯 蔡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4-199,219,共7页
甜菊糖是一种天然、高甜度、低热量不致龋甜味剂,是从甜叶菊的叶子和根茎中提取精制得到,主要由Stevioside(ST)和Rebaudioside A(RA)两种成分组成,其中RA是蔗糖的理想替代品。全世界甜菊糖的年需求量近1万吨,随着甜味剂主要消费国美国... 甜菊糖是一种天然、高甜度、低热量不致龋甜味剂,是从甜叶菊的叶子和根茎中提取精制得到,主要由Stevioside(ST)和Rebaudioside A(RA)两种成分组成,其中RA是蔗糖的理想替代品。全世界甜菊糖的年需求量近1万吨,随着甜味剂主要消费国美国批准使用,其需求量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我国年生产量为3000t,国内消耗约500t,80%以上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大力开展甜菊糖的提取工艺研究与开发,进行甜叶菊新品种的培育和改良,提高甜叶菊中有效成分RA的含量,对带动我国甜菊糖产业的发展,改善我国农村农作物品种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甜菊糖的成分及其功能,甜菊糖不同成分对甜味的影响,对甜味口感的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综述了甜菊糖的提取、分离、精制和改性的方法。最后就甜菊糖发展前景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 提取工艺 前景
下载PDF
大孔树脂D107和D108对甜菊糖中SS和RA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静 陈育如 +1 位作者 魏霞 陈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通过静态吸附比较几种大孔树脂分离甜菊糖中RA和SS的能力,从中筛选了对莱鲍迪甙A(RA)和甜菊甙(SS)分离效果好和吸附性能高的D107和D108两种大孔树脂。实验结果表明,含72%莱鲍迪甙A(RA)的原糖液经D107树脂吸附处理后,能富集到RA占80%以... 通过静态吸附比较几种大孔树脂分离甜菊糖中RA和SS的能力,从中筛选了对莱鲍迪甙A(RA)和甜菊甙(SS)分离效果好和吸附性能高的D107和D108两种大孔树脂。实验结果表明,含72%莱鲍迪甙A(RA)的原糖液经D107树脂吸附处理后,能富集到RA占80%以上的糖液。经D108树脂吸附后,能富集到RA含量占90%以上的糖液。两种树脂的洗脱实验结果表明,50%的甲醇对于分离RA和SS的效果最好,与吸附前糖液成分相比,洗脱液中RA含量提高到78%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吸附 分离 莱鲍迪甙A 洗脱
下载PDF
高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枯草芽孢杆菌选育、产酶与酶学特性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静 陈育如 +1 位作者 魏霞 刘友芬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2,共6页
选育了一株高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的芽孢杆菌Sx菌株,经16SrRNA测序分析,结合菌体及菌落的形态特征,鉴定该茵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对其产酶条件与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1g/dL玉米淀粉和2g... 选育了一株高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的芽孢杆菌Sx菌株,经16SrRNA测序分析,结合菌体及菌落的形态特征,鉴定该茵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对其产酶条件与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1g/dL玉米淀粉和2g/dL豆粕粉为碳氮源,pH6.5,30℃,220r/min,60h的条件下,菌株所产CGTase酶活性可达5596U/mL;该酶在30~50℃,pH5.5-9.0下保持稳定,在50℃,180r/min,PH6.5,CGTase酶活力为1107U/mL的条件下对20mg/mL甜菊甙转化48h,甜菊甙溶液中的莱鲍迪甙与甜菊甙的比值(RA/SS)从转化前的0.45上升到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甜菊甙 莱鲍迪甙 16S RRNA 枯草芽孢杆菌
下载PDF
四川引种甜叶菊的糖苷含量变异及优良单株筛选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文婷 蔡乾蓉 +2 位作者 徐应文 刘千 吴卫 《中国糖料》 2010年第2期27-30,34,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引种至四川的经无性繁殖的46个甜叶菊单株(按表型特征可分为6种类型)的Rebaudioside(RA苷)和Stevioside(St苷)含量进行了测定,试图筛选出高RA苷含量、高RA/St比例的糖用型或高St苷含量的药用型甜叶菊单株,并...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引种至四川的经无性繁殖的46个甜叶菊单株(按表型特征可分为6种类型)的Rebaudioside(RA苷)和Stevioside(St苷)含量进行了测定,试图筛选出高RA苷含量、高RA/St比例的糖用型或高St苷含量的药用型甜叶菊单株,并基于RA和St糖苷含量对46个甜叶菊单株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糖苷含量与植株的田间表型特征的关联。结果表明:46个甜叶菊单株的RA苷含量变幅为0~10.56%,St苷含量变幅为2.90%~20.97%,基于RA和St苷含量进行聚类可分为9类,与根据田间表型特征的分类不尽相同。共筛选出3个高RA糖苷(9.55%~10.56%)、高RA/St比例(2.0~3.1)的RA型优良单株SR2-1、SR2-2、SR25和2个只含St糖苷的甜叶菊单株SR5和SR6,为不同用途甜叶菊良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RA苷 St苷 HPLC 聚类分析 单株选择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菊糖甙中莱鲍迪甙A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永良 崔媛 +2 位作者 刘景彬 朱焕铃 谢印芝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4-296,共3页
建立甜菊糖甙中莱鲍迪甙A(简称为R—A)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参照国标GB8270—1999甜菊糖甙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采用Kromasil NH2柱(250mm×4.6mmi.d.,5um),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和运用外标法测定甜菊... 建立甜菊糖甙中莱鲍迪甙A(简称为R—A)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参照国标GB8270—1999甜菊糖甙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采用Kromasil NH2柱(250mm×4.6mmi.d.,5um),乙腈:水=80:20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和运用外标法测定甜菊糖甙中的R—A。其质量浓度在0.1~1.0mg/mL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101.51%,RSD为1.22%。该法简便,快速,重线性好,适用于甜菊糖甙中R—A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甙 莱鲍迪甙A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合成莱鲍迪苷D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玉凤 费理文 +3 位作者 李建华 郝千里 杨靖亚 王勇 《工业微生物》 CAS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是一种稀有具有高甜度的甜菊糖苷类化合物。本文实现了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合成RD。以水稻c DNA为模板,扩增得到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ugt11,构建了重组菌株E.coli BL21(p ET... 莱鲍迪苷D(Rebaudioside D,RD)是一种稀有具有高甜度的甜菊糖苷类化合物。本文实现了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合成RD。以水稻c DNA为模板,扩增得到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eugt11,构建了重组菌株E.coli BL21(p ETDuet-eugt11),并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6His-EUGT11。通过Ni柱亲和层析纯化并在体外酶催化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活性。将重组菌BL21(p ETDuet-eugt11)应用于催化合成RD研究。探讨了反应体系pH、温度、柠檬酸钠浓度、菌体密度、二价金属离子、二甲苯体积分数、UDPG添加浓度对反应效率的影响。单因素考察结果显示,在菌体密度0.16 g湿细胞/m L反应液,底物RA浓度为1.0 mmol/L,pH 8.0,60 mmol/L柠檬酸钠,1%二甲苯,0.1 mmol/L Zn Cl2,12.0 mmol/L UDPG,反应温度42℃,反应时间24 h的条件下,RD产量为123.6 mg/L(约0.1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 莱鲍迪苷D EUGT11 重组大肠杆菌 全细胞催化
下载PDF
甜菊糖的生物合成、转化与糖基化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则东 马龙彪 +1 位作者 周艳丽 张文彬 《中国糖料》 2018年第2期58-60,共3页
综述了甜叶菊中甜菊糖的生物合成,生物体内甜菊糖苷糖基化为莱鲍迪苷A及甜菊糖代谢转化,并展望微生物工厂糖基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甜叶菊 甜菊糖 甜菊糖苷 莱鲍迪苷 生物合成 转化 糖基化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叶菊中的3个甜菊醇糖苷的含量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吟吟 周凌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4-189,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甜叶菊中3个甜菊醇糖苷含量。方法: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4.6mm×150mm,2.7μm),以乙腈-磷酸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紫外检测波长210nm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甜叶菊中3个甜菊醇糖苷含量。方法:采用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4.6mm×150mm,2.7μm),以乙腈-磷酸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紫外检测波长210nm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3个甜菊醇糖苷的检出限为1.0—1.2mg·kg^-1,定量限为2.5—3.0mg·kg^-1;在50~1000m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1.000;瑞鲍迪苷A、瑞鲍迪苷C和甜菊苷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8%、87.2%、90.3%,RSD分别为3.9%、2.7%、4.8%;精密度的RSD分别为1.2%、2.1%、1.3%;重复性的RSD分别为3.3%、6.4%和4.7%。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分离度和准确度高,可用于甜叶菊原料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心薄壳填料 甜叶菊 甜菊醇糖苷 瑞鲍迪苷 甜菊苷
原文传递
甜叶菊物理诱变育种的发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正鹏 《中国糖料》 2017年第5期61-64,共4页
介绍了诱变育种的原理、优点、诱变剂及其技术,综述了甜叶菊物理诱变育种(γ照射、重辐射、离子束、紫外线)研究的发展。为快速培养高品质甜叶菊新种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甜叶菊 物理诱变育种 γ照射 诱变剂 甜菊糖 甜菊糖苷 莱鲍迪苷
下载PDF
甜菊糖苷的应用及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亚桐 马媛媛 +1 位作者 汪振洋 宋浩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甜菊糖苷是一种从甜叶菊叶片中提取的高甜度、零热量甜味剂,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甜菊糖苷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剧增,引起了广泛关注。概述国际上对甜菊糖苷的安全性研究及评价,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甜菊糖苷的市场需求及应用前景,总... 甜菊糖苷是一种从甜叶菊叶片中提取的高甜度、零热量甜味剂,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甜菊糖苷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剧增,引起了广泛关注。概述国际上对甜菊糖苷的安全性研究及评价,从经济价值角度分析甜菊糖苷的市场需求及应用前景,总结甜菊糖苷作为食品甜味添加剂的应用以及其在抗糖尿病、抗心脏纤维化、抗菌等保健功能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综述甜菊糖苷的生物合成研究进展,重点介绍甜菊糖苷的微生物体从头合成以及生物催化低甜度糖苷生成高甜度、口感更优的甜菊糖苷,探讨提高甜菊糖苷产量的关键因素,为高端甜味剂绿色合成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糖苷 甜味剂 莱胞迪苷D 莱胞迪苷M 生物合成
原文传递
TDZ-Induced High Frequency Plant Regeneration through Direct Shoot Organogenesis in <i>Stevia rebaudiana</i>Bertoni: An Important Medicinal Plant and a Natural Sweetener 被引量:6
14
作者 Hemant Lata Suman Chandra +2 位作者 Yan-Hong Wang Vijayasankar Raman Ikhlas A. Kha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3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An efficient high frequency plant regeneration protocol through direct organogenesis was developed for Sevia rebaudiana Bert. Nodal segments containing axillary buds were used as an explant and inoculated on Murashige... An efficient high frequency plant regeneration protocol through direct organogenesis was developed for Sevia rebaudiana Bert. Nodal segments containing axillary buds were used as an explant and inoculated on Murashige and Skoog’s (MS) medium containing 3% (w/v) sucrose, 0.8% (w/v) agar supplemen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benzyladenine (BA), kinetin (Kn) and thidiazuron (TDZ) ranging from 1.00 to 9.00 μM. Maximum multiple shoots (96%) were obtained in MS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μM TDZ with an average of 60 shoots per culture, having an average shoot length of 6.0 cm. The best in vitro root induction (89%) was achieved on half strength MS medium without any growth regulator with an average of 24 roots per culture and root length of7 cm. The rooted plantlets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n soil and grown to maturity at the survival rate of 95% in the indoor grow room.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assess the stability in chemical profile and quantification of stevioside and rebaudioside A content of in vitro propagated S. rebaudiana plants and compared with their mother plant at the peak vegetative stage. Our results show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in vitro propagated plants. Furthermore, fully developed in vitro propagated S. rebaudiana plant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mother plant for their gas and water vapour exchange characteristics and leaf anatom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vitro propagated and hardened plants of S. rebaudiana are morphologically as well as functionally comparable to each other and to their mother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aceae Gas and Water Vapour Exchange In Vitro Propagation Leaf Anatomy rebaudioside A STEVIA rebaudiana STEVIOSIDE THIDIAZURON
下载PDF
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甜叶菊中三种主要甜菊糖甙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夏叶 陈尚卫 +3 位作者 车金水 吴胜芳 王利平 虞锐鹏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0-122,175,共4页
研究快速溶剂萃取对甜叶菊中的甜菊甙、莱鲍迪甙A、莱鲍迪甙C的提取效果,并与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试验讨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静态时间及循环次数对于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溶剂萃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水为溶剂,... 研究快速溶剂萃取对甜叶菊中的甜菊甙、莱鲍迪甙A、莱鲍迪甙C的提取效果,并与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试验讨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静态时间及循环次数对于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快速溶剂萃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水为溶剂,温度60℃,压力1.03×107 Pa,循环次数2次,静态萃取时间10min,最终萃取体积20mL。该条件下甜菊甙、莱鲍迪甙A、莱鲍迪甙C萃取总量分别达到7.7,5.5,52.7mg/g,分别是超声提取法的1.3,2.0,2.1倍,而且快速溶剂萃取具有快速、高效、方便等优点,更适于甜菊糖甙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溶剂萃取 甜菊甙 莱鲍迪甙A 莱鲍迪甙C 超声波提取法
下载PDF
莱鲍迪苷M及其复配甜味剂在无糖酸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叶玉稳 王璐 胡国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8,共8页
应用不同比例的莱鲍迪苷M替代酸奶中的蔗糖,结果表明当替代蔗糖量60%时酸奶的感官得分最高。将莱鲍迪苷M、三氯蔗糖及罗汉果甜苷单独添加到酸奶中,结果表明,每100 mL牛奶中三者的较适添加量分别为24、9、40 mg。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 应用不同比例的莱鲍迪苷M替代酸奶中的蔗糖,结果表明当替代蔗糖量60%时酸奶的感官得分最高。将莱鲍迪苷M、三氯蔗糖及罗汉果甜苷单独添加到酸奶中,结果表明,每100 mL牛奶中三者的较适添加量分别为24、9、40 mg。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莱鲍迪苷M、三氯蔗糖及罗汉果甜苷复配比例。经Design-Expert软件对结果分析,确定无糖酸奶生产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每100 mL牛奶中添加莱鲍迪苷M 7.91 mg、三氯蔗糖3.03 mg、罗汉果甜苷13.62 mg。在此条件下,验证实验中无糖酸奶的感官评分是92.00,与理论值的相对偏差是0.53%,此时感官品质最佳,比酸奶中仅使用单一甜味剂在口感上更接近添加蔗糖的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鲍迪苷M 三氯蔗糖 罗汉果甜苷 无糖酸奶 复配甜味剂
下载PDF
新型天然高倍甜味剂—莱鲍迪苷A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旭艳 路勇 胡国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77-81,共5页
综述了莱鲍迪苷A的物化性质、制备、检测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莱鲍迪苷A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及阐述。
关键词 甜菊糖苷 莱鲍迪苷A 应用
下载PDF
亲水色谱法测定甜叶菊叶片中糖苷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史一鸣 杨虹 +1 位作者 李燕艳 杨天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4-138,共5页
建立测定甜叶菊叶片中三种主要糖苷成分:蛇菊苷、莱鲍迪苷C以及莱鲍迪苷A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70%(g/g)的乙醇/水溶液为萃取溶剂,超声法提取甜叶菊叶片中的糖苷成分,步骤简单灵活。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建在亲水原理基础上,采用ZORBAX-... 建立测定甜叶菊叶片中三种主要糖苷成分:蛇菊苷、莱鲍迪苷C以及莱鲍迪苷A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70%(g/g)的乙醇/水溶液为萃取溶剂,超声法提取甜叶菊叶片中的糖苷成分,步骤简单灵活。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建在亲水原理基础上,采用ZORBAX-NH2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分离度和线性良好,三种组分回收率在90%以上,能满足不同品种甜叶菊叶片糖苷含量的测定。利用该方法对5种甜叶菊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是一种可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蛇菊苷 莱鲍迪苷A 莱鲍迪苷C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β-呋喃果糖苷酶的生产及对甜菊苷和莱鲍迪A苷的酶法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玉强 邵佩霞 +2 位作者 王永华 杨博 宁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7,共5页
用Arthrobacter sp.10137生产一种β-呋喃果糖苷酶(FFase),SDS-PAGE检测纯化后的酶分子质量为48.7ku左右,酶的比活力为19.81U/mg。纯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6.5和40℃,并在pH6~8及40℃以下稳定。纯酶对甜菊苷和莱鲍迪A苷改性的最适... 用Arthrobacter sp.10137生产一种β-呋喃果糖苷酶(FFase),SDS-PAGE检测纯化后的酶分子质量为48.7ku左右,酶的比活力为19.81U/mg。纯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6.5和40℃,并在pH6~8及40℃以下稳定。纯酶对甜菊苷和莱鲍迪A苷改性的最适条件是:酶量为15U/mL,莱鲍迪A苷和甜菊苷与蔗糖的摩尔比分别为0.0005:1和0.0012:1,反应时间为15h。在最适条件下,莱鲍迪A苷和甜菊苷的最大转化率分别为69.4%和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呋喃果糖苷酶 甜菊苷 莱鲍迪A苷 纯化 结构改造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直接检测甜叶菊叶片甜菊糖苷模型建立 被引量:7
20
作者 汤其坤 王钰 +3 位作者 吴跃进 闵笛 陈达伟 胡同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19-2722,共4页
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直接扫描甜叶菊干叶片,建立了甜菊苷(stevioside,ST)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的检测模型。对甜菊苷含量在0.27%~1.40%,莱鲍迪苷A含量在0.61%~3.98%范围内的不同品种的甜叶菊干叶片进行了近红外光谱扫描,共扫描... 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直接扫描甜叶菊干叶片,建立了甜菊苷(stevioside,ST)和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的检测模型。对甜菊苷含量在0.27%~1.40%,莱鲍迪苷A含量在0.61%~3.98%范围内的不同品种的甜叶菊干叶片进行了近红外光谱扫描,共扫描了105份。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甜菊糖苷的检测模型,比较了减去一条直线、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等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减去一条直线的数据预处理方法为ST的最优建模方法。ST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86,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341,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00,相对分析误差为2.8;RA采用无光谱预处理建模,RA的建模结果相关系数为0.967,校正均方根误差为1.50,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98,相对分析误差为4.17。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甜叶菊干叶片中ST和RA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与甜叶菊粉末ST模型结果相关系数为0.986,校正均方根误差为0.32,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601,相对分析误差为2.86和RA模型结果相关系数为0.968,校正均方根误差为1.50,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48,相对分析误差为4.2相比差异不明显。但减少了叶片粉末检测过程中的烘干、研磨的步骤,节省了时间,降低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甜叶菊 甜菊苷 莱鲍迪苷A 偏最小二乘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