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钢钢渣在水泥生料配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孟光斌 顾文飞 +1 位作者 王林 徐莉 《宝钢技术》 CAS 2002年第2期31-34,共4页
综述了以钢渣替代铁粉进行水泥生料配料实验。实验表明 :钢渣中C3S等矿物的晶种作用以及FeO的矿化剂作用 ,不仅能降低液相的出现温度 ,而且在固相反应中加速促进C2 S、C3A、C4AF等矿物的形成。工业生产证实 ,采用宝钢钢渣替代铁粉作为... 综述了以钢渣替代铁粉进行水泥生料配料实验。实验表明 :钢渣中C3S等矿物的晶种作用以及FeO的矿化剂作用 ,不仅能降低液相的出现温度 ,而且在固相反应中加速促进C2 S、C3A、C4AF等矿物的形成。工业生产证实 ,采用宝钢钢渣替代铁粉作为铁质校正料能提高熟料强度 ,同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能使水泥生产实现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生料 配料 晶种 矿化剂 熟料
下载PDF
率值和矿化剂或晶种对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蔡丰礼 《水泥》 CAS 1999年第9期8-10,共3页
通过对138个常用水泥生料样的易烧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后得知,熟料烧成率值的变化对生料易烧性系数K1400℃影响较大。其中KH平均每降低0.01,K1400℃提高0.36%;n平均每升高0.10,K1400℃、降低... 通过对138个常用水泥生料样的易烧性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后得知,熟料烧成率值的变化对生料易烧性系数K1400℃影响较大。其中KH平均每降低0.01,K1400℃提高0.36%;n平均每升高0.10,K1400℃、降低0.61%;P平均每升高0.10,K1400℃降低0.58%左右。掺加适量的复合矿化剂、晶种、萤石矿化剂后均使生料易烧性得到明显改善,其改善效果由好到差顺序依次为复合矿化剂≥晶种≥萤石矿化剂,外掺后分别使K1400℃比未掺时平均提高3.69%、2.77%和2.2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生料 易烧性 率值 矿化剂 晶种
下载PDF
磷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资源化利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敏 马倩敏 +4 位作者 郭荣鑫 史天尧 黄丽萍 林志伟 颜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64-2469,共6页
磷渣是电炉制取黄磷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目前,磷渣的大量应用主要还是在水泥混凝土行业中。主要从磷渣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磷渣用作砂浆混凝土骨料、磷渣用作矿物掺合料、用磷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等四个方面对磷渣在水泥混凝土... 磷渣是电炉制取黄磷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目前,磷渣的大量应用主要还是在水泥混凝土行业中。主要从磷渣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磷渣用作砂浆混凝土骨料、磷渣用作矿物掺合料、用磷渣制备碱激发胶凝材料等四个方面对磷渣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磷渣对水泥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等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渣 生料 骨料 矿物掺合料 碱激发
下载PDF
添加晶种对硅酸盐水泥生料易烧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明芳 任祥泰 +3 位作者 嵇琳 卢宝山 刘长发 龚方田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0-138,共9页
采用实验室制备的不同种类单矿物、纯熟料及白水泥熟料为晶种,利用DTA,XRD及测定游离石灰等方法,研究了其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相的作用在四种单矿物中最为明显,其它三种主要矿物也均有不同程度地... 采用实验室制备的不同种类单矿物、纯熟料及白水泥熟料为晶种,利用DTA,XRD及测定游离石灰等方法,研究了其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生料易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相的作用在四种单矿物中最为明显,其它三种主要矿物也均有不同程度地促进煅烧过程中熟料矿物形成的作用。以熟料为晶种,可以看成是四种单矿物在整个煅烧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另外,还就不同原料、不同率值及在萤石矿化作用下,添加晶种对熟料煅烧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种 生料 易烧性 硅酸盐水泥 水泥 烧成
下载PDF
利用铜尾矿作硅质原料制备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严峻 聂松 +1 位作者 刘松柏 邱廷省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73-1279,共7页
利用铜尾矿作硅质原料,配制了不同率值的硅酸盐水泥生料,在不同温度(1350℃、1400℃和1450℃)下进行煅烧,得到了相应的硅酸盐水泥熟料样品。利用乙二醇-乙醇法测定样品中的游离氧化钙f-CaO研究了水泥生料的易烧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 利用铜尾矿作硅质原料,配制了不同率值的硅酸盐水泥生料,在不同温度(1350℃、1400℃和1450℃)下进行煅烧,得到了相应的硅酸盐水泥熟料样品。利用乙二醇-乙醇法测定样品中的游离氧化钙f-CaO研究了水泥生料的易烧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生料的吸放热峰研究了铜尾矿对水泥矿物形成温度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熟料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与砂岩配料相比,采用铜尾矿作硅质原料配料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时,液相出现和C 3S开始形成的温度均更低,生料的易烧性更好。熟料石灰饱和系数(KH)低于0.92,1400℃的煅烧温度下即可制备出f-CaO符合标准要求的硅酸盐水泥熟料,C 3S的尺寸约为20μm,熟料的结构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尾矿 生料 硅酸盐水泥熟料 煅烧温度 熟料率值 易烧性
下载PDF
基于ELM的水泥立磨生料细度ADP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林小峰 孔伟凯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64-2770,共7页
水泥生产中的立磨粉磨过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大滞后等特点,对其进行精确的建模和实现生料细度的控制比较困难。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P,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优化控制... 水泥生产中的立磨粉磨过程具有非线性、强耦合、大滞后等特点,对其进行精确的建模和实现生料细度的控制比较困难。提出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的自适应动态规划(ADP,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优化控制算法。采用极限学习机建立立磨生料粉磨过程的生料细度预测模型,将其作为ADP算法中的模型网络,并以在线序列极限学习机实现ADP的执行网络和评价网络。结果表明:在仿真意义上,所提算法能够对生料细度进行有效地控制,对立磨稳定生产,降低该生产过程的能耗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立磨 生料 自适应动态规划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生料易烧性指数K1450的计算和影响因素研究与应用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郭随华 任兵建 +1 位作者 姚燕 Abdellatif Boumiz 《水泥》 CAS 2018年第10期7-13,共7页
生料易烧性指数K_(1450)是一个与C_3S形成化学反应速度常数成正比的技术参数,可根据配入煤灰掺入量后的生料化学成分及1 450℃煅烧样品的f-CaO含量进行计算。K_(1450)值越高,表明生料易烧性越好;其显著性影响因素包括生料中粗颗粒石英... 生料易烧性指数K_(1450)是一个与C_3S形成化学反应速度常数成正比的技术参数,可根据配入煤灰掺入量后的生料化学成分及1 450℃煅烧样品的f-CaO含量进行计算。K_(1450)值越高,表明生料易烧性越好;其显著性影响因素包括生料中粗颗粒石英含量、氟离子含量、熟料设计的液相量和铝率。根据K_(1450)数值高低,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水泥窑熟料煅烧热耗的相对变化;当K_(1450)从30提高至70,熟料煅烧热耗可降低10%以上。易烧性较好的生料(K_(1450)>70),由于可在更快的升温速率和更短的高温带通过时间下实现熟料烧成,且可显著减轻窑内还原气氛,因此熟料煅烧热耗较低;若通过进一步优化,使熟料中的A矿能够获得合理的晶体大小及矿物形貌,可显著提高熟料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料 易烧性指数 反应动力学 煅烧热耗
下载PDF
水泥生料颗粒热分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贞武 李相国 +2 位作者 马保国 徐立 柯凯 《水泥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4-6,18,共4页
碳酸钙热分解是分解炉内水泥生料分解的一个重要反应,对水泥生料的分解率和熟料产量有较大的影响。采用热重技术对水泥生料颗粒热分解特性进行研究,采用Kissinger方程和标准主曲线法确定水泥生料颗粒的最可能分解机理。并根据Coats-Redf... 碳酸钙热分解是分解炉内水泥生料分解的一个重要反应,对水泥生料的分解率和熟料产量有较大的影响。采用热重技术对水泥生料颗粒热分解特性进行研究,采用Kissinger方程和标准主曲线法确定水泥生料颗粒的最可能分解机理。并根据Coats-Redfen`s方程求解水泥生料颗粒的分解动力学参数(E和A)。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生料颗粒的热分解符合相边界反应的收缩柱体反应机理,碳酸钙颗粒的活化能为181.4kJ/mol,其与Kissinger方程所得的估算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料 热重分析 热分解 动力学 机理
下载PDF
生料125μm和63μm筛析试验测量系统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媛媛 向丛阳 +6 位作者 童昊 高诗莹 邵秋桐 李瑞林 刘继斌 段亚军 邹兴芳 《水泥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本文对多组生料样品进行125μm和63μm负压筛析重复性和再现性检测,采用测量系统分析,比较了生料称样质量为25 g和10 g时的测量系统波动情况和3次重复筛析试验筛余物质量能否满足后续筛余物研磨制粉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最终确定了生料125... 本文对多组生料样品进行125μm和63μm负压筛析重复性和再现性检测,采用测量系统分析,比较了生料称样质量为25 g和10 g时的测量系统波动情况和3次重复筛析试验筛余物质量能否满足后续筛余物研磨制粉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最终确定了生料125μm和63μm负压筛析试验时适宜的称样质量分别为25 g和1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料 125μm筛余 63μm筛余 测量系统分析
下载PDF
生料的易烧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志龙 向丛阳 +6 位作者 邵秋桐 陈杉 段亚军 夏枫 李瑞林 刘继斌 邹兴芳 《水泥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本文在确定生料粗颗粒石英和碳酸盐矿相含量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多家水泥生产企业合计17个样品进行生料特性及易烧性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生料易烧性与其粗颗粒石英含量、率值以及矿化元素含量有关,对于易烧性较差的水泥窑线企业,可结... 本文在确定生料粗颗粒石英和碳酸盐矿相含量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对多家水泥生产企业合计17个样品进行生料特性及易烧性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生料易烧性与其粗颗粒石英含量、率值以及矿化元素含量有关,对于易烧性较差的水泥窑线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生料率值、配料方案及细度来改善易烧性,如适当下调饱和比、降低细度筛余、使用含磷氟等矿化元素废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料 易烧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水泥窑协同处置过程中重金属挥发流向规律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寅明 李春萍 +1 位作者 代文彬 战佳宇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5-111,共7页
采用自主研发的静态实验设备和小型水泥回转窑模拟装置,分别模拟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生料中不同类型重金属在不同温度、反应时间下的挥发特性及流向规律。重金属Pb、Zn、Cd的挥发率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同温度下窑煅烧气氛下生料中Pb... 采用自主研发的静态实验设备和小型水泥回转窑模拟装置,分别模拟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生料中不同类型重金属在不同温度、反应时间下的挥发特性及流向规律。重金属Pb、Zn、Cd的挥发率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同温度下窑煅烧气氛下生料中Pb、Zn、Cd及As的挥发率均低于空气气氛下的挥发率;As挥发率随温度升高先逐渐升高后逐渐减少,重金属氯化物挥发率较高。添加重金属的生料粉在800℃以下的温度煅烧后,物料中主要的晶相为CaCO_3、SiO_2及金属氧化物,CaMg(CO_3)_2的衍射峰主要存在600℃以下。由800℃开始,CaCO_3发生分解,并出现CaO衍射峰;从1 000~1 400℃下,生料粉在重金属作用下逐渐生成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在动态模拟条件下,熟料中As、Cd、Pb及Zn的平均固化率分别为85.48%、83.19%、84.49%、85.20%。绝大部分重金属均存在于熟料中,而挥发到大气中的重金属仅为0.00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协同处置 生料 重金属 固化率 流向分布
原文传递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分析
12
作者 吴国明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6期110-113,129,共5页
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现状,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从基本原理上大致分为2种:第1种为焚烧系统+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生活垃圾经脱水、破碎等简单预处理后,使用新增加的焚烧设备(汽化炉、热盘炉、机械炉排炉等)进行焚... 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现状,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从基本原理上大致分为2种:第1种为焚烧系统+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生活垃圾经脱水、破碎等简单预处理后,使用新增加的焚烧设备(汽化炉、热盘炉、机械炉排炉等)进行焚烧,可燃物燃烧或气化产生的烟气进入水泥窑分解炉内加热生料,不可燃部分经除铁、除铝后作为替代原料。第2种为综合预处理系统+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生活垃圾经破碎、脱水、筛选等综合预处理后,可燃物直接送入水泥窑分解炉内燃烧,作为替代燃料,不可燃物替代部分原料进入水泥窑系统的生料磨。对2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在我国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 协同处置 垃圾衍生燃料 焚烧 生料
下载PDF
生料中fSiO_2的细度和含量对易烧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萌 余学飞 +1 位作者 陈永华 段圆圆 《水泥》 CAS 2008年第5期7-9,共3页
通过对水泥生料中fSiO2含量和粒度分布情况的测定,结果表明:生料率值相近时,当fSiO2含量相近,细度越粗,生料易烧性越差;当fSiO2细度分布相近,含量越多,生料易烧性越差;粒径<45μm的fSiO2含量对生料易烧性基本没有影响。
关键词 生料 fSiO2 含量 细度
下载PDF
高二氧化碳浓度气氛下不同粒径生料热分解试验研究
14
作者 康宇 卜昌盛 李安平 《水泥》 CAS 2024年第8期38-42,共5页
通过高二氧化碳浓度气氛下大热重试验和悬浮炉生料热分解试验,研究不同粒度范围(<45μm,45~75μm,75~250μm)的生料热分解特性。结果显示:相同试验条件下,粒度越细,生料热分解温度相对越低、分解完成时间越短,但三种粒径范围生料热... 通过高二氧化碳浓度气氛下大热重试验和悬浮炉生料热分解试验,研究不同粒度范围(<45μm,45~75μm,75~250μm)的生料热分解特性。结果显示:相同试验条件下,粒度越细,生料热分解温度相对越低、分解完成时间越短,但三种粒径范围生料热分解性能差异性较小,表明在微米级范围内,粒度对生料热分解性能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浓度 生料 粒径 分解
下载PDF
粉煤灰配料对生料易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琦 岳云龙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6,共6页
对粉煤灰代替粘土配料时,影响生料易磨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配料生料的易磨性有所降低,硅质校正原料是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水泥 生料 粉煤灰 配料 易磨性
原文传递
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土作为水泥生料的热解析实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春萍 朱延臣 +3 位作者 叶勇 杨飞华 明晓贺 张大定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1,66,共4页
采集首钢焦化车间周边土壤,分别进行了TG曲线、素土热处理及生料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取土壤中含有多种PAHs类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总含量约156.39 mg/kg。PAHs污染土在低于850℃条件下,失重可分为失水、有机物分解及无机碳酸盐分解三... 采集首钢焦化车间周边土壤,分别进行了TG曲线、素土热处理及生料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取土壤中含有多种PAHs类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总含量约156.39 mg/kg。PAHs污染土在低于850℃条件下,失重可分为失水、有机物分解及无机碳酸盐分解三个阶段。随着加热温度的增加,素土中的总PAHs去除率升高。将污染土替代水泥硅质原料配制水泥生料,经300℃处理,污染土中PAHs除了萘、苊、二氢苊及蒽外,其他有机物均有残留,说明水泥生料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600℃处理后,除少量菲残留外,其余有机物基本没有残留。因此,PAHs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尤其要考虑生料磨及二级悬浮预热器的烟气中污染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 多环芳烃 生料 热重分析 挥发
原文传递
硅钙渣对水泥熟料易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志杰 孙俊民 +2 位作者 叶家元 张战军 苗瑞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47,共7页
为使高铝粉煤灰提氧化铝后产生的二次固废硅钙渣能够在水泥行业中被大量地消纳,以熟料中的f-Ca O含量为指标,对不同配比硅钙渣水泥熟料的易烧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和ESEM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钙渣能显著增加熟料烧成时的液相量,... 为使高铝粉煤灰提氧化铝后产生的二次固废硅钙渣能够在水泥行业中被大量地消纳,以熟料中的f-Ca O含量为指标,对不同配比硅钙渣水泥熟料的易烧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XRD和ESEM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钙渣能显著增加熟料烧成时的液相量,促进矿物晶体生成与长大,改善生料的易烧性;但当硅钙渣掺入量高于40%时,由于铝率的升高,使生料的易烧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粉煤灰 提铝 硅钙渣 熟料 易烧性 三率值
下载PDF
不同二氧化碳浓度下生料热分解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宇 李安平 +1 位作者 吴涛 周勇敏 《水泥》 CAS 2023年第12期46-49,共4页
通过在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气氛下生料的TG与DSC试验研究发现,气氛中二氧化碳含量对生料热分解存在显著影响,随着气氛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TG与DSC热反应曲线显著右移,各特征温度显著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料的分解。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生料 TG DSC 分解 抑制
下载PDF
不同RDF/生料比例下二恶英抑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灵树 詹明秀 +1 位作者 李泽杰 陈彤 《能源工程》 2017年第1期54-59,共6页
对不同的垃圾衍生燃料(RDF)/生料比例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RDF掺烧生料前后二恶英的生成量以确定生料对二恶英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在研究的RDF/生料为1∶1、1∶5、1∶15的3种生料投放比例中,1∶5的投放比例对二恶英的抑制效果最佳,二... 对不同的垃圾衍生燃料(RDF)/生料比例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RDF掺烧生料前后二恶英的生成量以确定生料对二恶英的抑制效果。结果发现,在研究的RDF/生料为1∶1、1∶5、1∶15的3种生料投放比例中,1∶5的投放比例对二恶英的抑制效果最佳,二恶英浓度从原来的2.355 ng/g RDF降低到1.497 ng/g RDF,毒性当量从原来的0.0139 ng I-TEQ/g RDF降低到0.0041 ng I-TEQ/g RDF。以1∶5的投放比例为基准,随着投放比例的增加和减少,生料对二恶英生成含量和毒性的抑制效果都出现了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窑 RDF 生料 二恶英
下载PDF
不同基质材料及气氛对砷的静态高温挥发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春萍 黄乐 李寅明 《水泥》 CAS 2018年第5期7-10,共4页
采用自制的静态实验装置,将重金属试剂As_2S_3以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石英砂、石粉及水泥生料中,然后在100~1 400℃焚烧温度下持续加热60 min后,以空气、氮气和配制的标气作为不同气氛介质,分别测定固体特性以及气体中的重金属浓度。结论... 采用自制的静态实验装置,将重金属试剂As_2S_3以不同比例分别添加到石英砂、石粉及水泥生料中,然后在100~1 400℃焚烧温度下持续加热60 min后,以空气、氮气和配制的标气作为不同气氛介质,分别测定固体特性以及气体中的重金属浓度。结论如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砷的挥发率也逐渐升高。同一温度下,石英砂、石粉及水泥生料对砷的固化率比较,生料粉>石粉>石英砂;在有钙存在时,高温条件反而有利于砷的固定。600~1 400℃,生料粉与重金属生成了Ca_(54)MgAl_2Si_(16)O_(90)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 硅基 生料 挥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