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校本化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卫标 张淼 余如玉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8-92,共5页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发展史表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发展过程的基本模式.数学问题起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余姚市实验学校于2003年开始实验中小学数学"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发展史表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发展过程的基本模式.数学问题起源于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余姚市实验学校于2003年开始实验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经过5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校本化的"敢问、会问、善问"的"情境—问题"课堂教学模式.校本化的"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师生数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情境 问题意识 提出问题
下载PDF
创新教育与“对话”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秀红 范文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对话"既表示"意义传播(meaningspreading)",也意味着(思想)解放。真正的对话,其结果是要激发一种突变,生成一种新的东西。创新教育要通过"对话"不断捕捉学生创造的潜力,促使学生潜能的实现,从而促进学... "对话"既表示"意义传播(meaningspreading)",也意味着(思想)解放。真正的对话,其结果是要激发一种突变,生成一种新的东西。创新教育要通过"对话"不断捕捉学生创造的潜力,促使学生潜能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智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对话"是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对话能够激起学生思考问题,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话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对话,注重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在对其他学生解释自己思维过程中分享科学创造的结,通过辩论、解释,促进学生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对话 提问 理解 对话式教学
下载PDF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笔谈)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春莉 缪佳怡 +5 位作者 马琬婷 刘艺 曾琦 宗序连 樊方园 张泽庆 《宜宾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14,共14页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又迈出关键一步。相比于2011年版,本次修订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所需...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又迈出关键一步。相比于2011年版,本次修订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在课程组织方面,2022年版提出通过“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在课程实施方面进一步细化实施要求,并首次提出“真实情境”。作为数学基础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新版课程标准的出台为课堂教学实践创新提供了若干启示,启发教师以课程意识开展单元整体设计,注重学生学习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进行课后作业设计,从而充分理解与实践新课标中核心素养的“三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真实情境 作业设计 问题提出 核心素养“三会”
下载PDF
关于哲学的问题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朱葆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5,共6页
“恰当地提出问题”对于哲学甚至比对于科学更为重要,它体现出哲学活动的特殊性质。提问开放新的视域,使我们超出习见,进入思考和对话。着重于提出问题而非构造理论,在今天可以被视为一种研究哲学的方式。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了大量需要... “恰当地提出问题”对于哲学甚至比对于科学更为重要,它体现出哲学活动的特殊性质。提问开放新的视域,使我们超出习见,进入思考和对话。着重于提出问题而非构造理论,在今天可以被视为一种研究哲学的方式。当今时代给我们提出了大量需要研究的课题,也要求我们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20世纪哲学的自我批判,不仅使哲学的一些基本范畴被重新审视,它的探索方式乃至其功能与合法性根据也受到质询。对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把握时代和探索哲学发展途径的入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研究 提出问题 建构体系
下载PDF
教会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秋华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9,共2页
本文从揭示课题、利用知识“生长点”、质疑以及联系实际 4个方面探讨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发现问题。
关键词 质疑能力 问题发现能力 培养 学生 小学 “提出问题”能力 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从“设疑”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6
作者 何海鹏 《邢台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91-92,共2页
本文通过历史教学中设疑、置疑、解疑三个环节对培养、启发、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用的阐述,强调了"疑"的重要性。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环节 创造性思维 学生培养 中学 课堂提问
下载PDF
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若干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韦世滚 曾庆全 李杨超 《河池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8-62,共5页
在科学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并有效地进行引导,这是个比较棘手的新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年作者参与全国教改实验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在发现问题、猜想假设、设计验证等环节上引导学生探究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引导 学生 物理教学 理论与实践 科学教育 发现问题 设计验证 教改 假设 猜想 环节
下载PDF
数学研究性学习及问题探究
8
作者 钟爱霞 《惠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在数学教育方面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作了实例研究,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作了如何构想数学问题,如何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提出问题 构想问题
下载PDF
论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9
作者 娄霞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98-100,共3页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自从国家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来,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和专家的注意,并对此作了研究,本文根... 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两个方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自从国家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来,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和专家的注意,并对此作了研究,本文根据笔者几十年的教学工作,对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做出了初步探讨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出问题 问题意识 问题情景 质疑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浅谈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10
作者 李凤清 《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87-88,共2页
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和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习惯 自读 发问 比较
下载PDF
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基于图式理论的设问研究
11
作者 卢霞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22年第3期59-64,共6页
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要求,基于学者们对图式理论的研究,指出图式理论在英语读写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在阅读中帮助学生激活、构建、整合写作任务图式的设问原则,最后以译林出... 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要求,基于学者们对图式理论的研究,指出图式理论在英语读写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在阅读中帮助学生激活、构建、整合写作任务图式的设问原则,最后以译林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4 Extended reading Li Bai and his romantic poetry为例,探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基于图式理论的设问研究,介绍了“创设语境,激活图式—研读语篇,构建图式—以读促写,整合图式”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教学 图式理论 设问
下载PDF
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与教训
12
作者 马克垚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7,共5页
导师应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超过前人。培养他们有宽广的知识,了解其他相关社会科学,培养学生有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比较中发现问题。
关键词 培养学生的经验与教训 提出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文传递
非智力因素对初中学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以都匀市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向兴 彭乃霞 马威 《教学研究》 2021年第5期81-87,共7页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非智力因素对其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以都匀市七、八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都匀市初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概况,并探讨都匀市初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数...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必备技能之一,非智力因素对其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以都匀市七、八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都匀市初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数学问题提出能力概况,并探讨都匀市初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数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都匀市初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各维度与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提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数学问题提出能力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杨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在应试教育中,如果要解放课堂,首先就要解放教师的提问艺术。文章主要从如何提问、如何引导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艺术 如何提问 如何引导
下载PDF
语文课堂提问策略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宝莲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76-77,共2页
课堂提问是决定语文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把握不好就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语文课堂提问应从语文教学规律和中学生特点出发 ,科学把握提问策略 。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提问策略 语文教学规律 中学生
下载PDF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与实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霞 《大学数学》 2010年第6期5-9,共5页
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提出"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对试验结果用T检验法进行分析,得出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 T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